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2跖骨底复合组织瓣修复外踝复合组织缺损的基础与临床 被引量:5
1
作者 俞立新 张发惠 +1 位作者 吴水培 黄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报道带血供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皮瓣移植修复外踝复合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带足背血管的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外踝伴皮肤和下胫腓韧带缺损。结果:施术4例,重建后外踝外形... 目的:报道带血供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皮瓣移植修复外踝复合组织缺损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带足背血管的第2跖骨底、伸拇短肌腱、足背复合组织瓣移植一期修复外踝伴皮肤和下胫腓韧带缺损。结果:施术4例,重建后外踝外形近似正常,骨瓣愈合时间为3 ̄4月,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该术式可修复不同类型的外踝复合组织缺损,有操作简单、易行和受区适应性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踝 缺损 第2跖骨 显微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尚文 张雪林 +4 位作者 曾建华 王江云 李天然 钱根年 高荣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对象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冠脉斑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对象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冠脉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左冠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脉为62.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MSCTCA对冠脉l~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16层MSCTCA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在血运重建术后复查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的生物形态分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温旺荣 王德春 +2 位作者 戴庚孙 朱忠 朱忠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14,共4页
本文报道了首先建立的白念珠菌(白念)的生物形态分型法-型别由5个数字组成的编码表示。175株临床分离的白念被分为85个型,以编码00002为最常见(占7.4%),分辨指数为0.982。并分析了型别与临床的关系,初步表... 本文报道了首先建立的白念珠菌(白念)的生物形态分型法-型别由5个数字组成的编码表示。175株临床分离的白念被分为85个型,以编码00002为最常见(占7.4%),分辨指数为0.982。并分析了型别与临床的关系,初步表明菌落条纹与毒力可能有一定关系。该法具有简单、经济、重复性好和分辨率高等优点,适于病原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分型 生物形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真真 陈冰 +1 位作者 魏碧蓉 张明会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发育水平,探讨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单胎正常足月儿93例,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 neuro... 目的:了解足月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发育水平,探讨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5-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出生的单胎正常足月儿93例,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法于新生儿出生后48~72 h分别检测25例小于胎龄新生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35例适于胎龄新生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31例大于胎龄新生儿(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的行为神经能力.结果与 AGA组相比,SGA 组、LGA 组新生儿的 NBNA 总分、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对格格声反应、对说话人的反应、红球反应、牵拉反射、活动度评分等均明显降低(P<0.05);SGA组新生儿 NBNA各项目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呈正相关,而 LGA组新生儿 NBNA各项目评分则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呈负相关.结论新生儿早期行为神经评分与出生体质量及胎龄相关;应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以减少 SGA及 LGA的发生,对早期发现有行为神经轻微异常的新生儿,应及早进行干预,以促进其行为神经的正常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出生体质量 胎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念珠菌的毒力研究——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温旺荣 王德春 +1 位作者 陈红 朱忠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并研究不同来源的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菌株的蛋白酶活力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 借助于白念在生物形态分型培养基上以30℃孵育2 天后形成特征性红褐色色素环为依据检测蛋白酶活力。选择3株...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并研究不同来源的临床分离白念珠菌菌株的蛋白酶活力与其毒力的关系。方法 借助于白念在生物形态分型培养基上以30℃孵育2 天后形成特征性红褐色色素环为依据检测蛋白酶活力。选择3株蛋白酶活力不同的菌株进行小白鼠毒力试验,观察小白鼠死亡率及不同菌株在体内的生长率来探讨蛋白酶与毒力的关系。结果 从血液、脑脊液和尿液标本分离蛋白酶阳性的菌株检出率与粪便、阴道分泌物、口腔分泌物、皮屑和鼻咽分泌物分离菌株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前者之间的比较无显著性(P> 0.05)。动物试验表明蛋白酶活力越强的菌株,小白鼠平均生存时间越短(r= 0.7447,P< 0.01),菌株在体内的增殖速度越快,维持时间越长(r= - 0.5880,P< 0.05)。结论 不同来源的标本临床分离株蛋白酶活力有明显差别,活力的高低与其毒力有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念珠菌 蛋白酶 毒力 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变X线、CT诊断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其龙 柳健 +4 位作者 吴振沏 丁耀军 张捷 吴纪瑞 许有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56-58,共3页
目的:为提高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X线、CT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术前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均行X线检查,28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的透光区,... 目的:为提高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X线、CT术前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8例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术前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均行X线检查,28例肿瘤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的透光区,部分有分隔;12例表现为均匀的高密度团块状骨化影;4例病灶呈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伴有轻度骨膜反应或软组织块影;14例为上颌窦囊肿,上颌窦腔内呈半圆形或圆形的境界清楚的略高密度影。15例行CT检查,上颌窦囊肿表现为一侧或双侧窦腔内囊性圆形或半圆形肿块,薄壁,囊内呈水样密度。1例上颌窦畸胎瘤,表现为窦腔扩大,内含一高密度肿块影,内部可见钙化影。结论:X线平片和CT对颌骨良性肿瘤及肿瘤样变诊断,均有很高的价值,CT检查能发现更多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皮层半球优势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邓意红 陈贤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6-549,共4页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存在着差异,两半球存在机能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两半球以不相等的程度提供各种特殊功能,而表现出半球优势的特点,即偏侧化或不对称。听皮层作为听觉的高级中枢,在处理声音时同样表现出不对称性或偏侧性,这种偏... 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存在着差异,两半球存在机能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两半球以不相等的程度提供各种特殊功能,而表现出半球优势的特点,即偏侧化或不对称。听皮层作为听觉的高级中枢,在处理声音时同样表现出不对称性或偏侧性,这种偏侧性不仅与其本身解剖结构的不对称性有关,也与听皮层所接受的声音类型及听皮层本身的功能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优势 听皮层 功能磁共振 对称性 高级中枢 解剖结构 两半球 偏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原则专家共识 被引量:60
8
作者 唐举玉 魏在荣 +26 位作者 张世民 汪华侨 章一新 顾立强 刘元波 沈余明 路来金 王欣 徐永清 梅劲 张家平 赵洪伟 王健 章伟文 韩岩 郑和平 劳杰 陈宏 巨积辉 陈世新 王达利 柴益民 穆籣 刘小林 唐茂林 徐达传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共2页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 皮瓣手术的应用在人类史上已有两千多年,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最初的局部旋转皮瓣和后来的远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带血管蒂皮瓣、穿支皮瓣等阶段。近40余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诞生解决了小血管吻合难题和显微解剖研究深入认识了皮瓣的血供规律,先后诞生了游离皮瓣和穿支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瓣移植 血管蒂皮瓣 局部旋转皮瓣 游离皮瓣 显微外科技术 供区 受区 带蒂皮瓣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严重烫伤淋巴组织细胞凋亡的原位TUNEL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屿娜 林忠清 +4 位作者 林海 林雪怡 余英豪 卢瑜 钱祥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5-318,共4页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采用大鼠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 ,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 ,分别观察烫伤后 3、6、12h 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 目的 :观察严重烧伤后大鼠淋巴组织内细胞凋亡状况。方法 :采用大鼠 30 %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 ,应用原位组织TUNEL技术及透射电镜 ,分别观察烫伤后 3、6、12h 3个时相点大鼠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凋亡细胞的分布、定位和形态特征。结果 :烫伤后 6、12h ,在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 ,并见其呈散在分布于胸腺的皮质、脾的白髓及肠系膜淋巴结的皮质淋巴小结之间。结论 :严重烫伤可致大鼠淋巴组织的细胞凋亡。组织原位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凋亡主要发生于T细胞聚集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烧伤 淋巴组织 细胞凋亡 原位杂交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裂修复术后言语障碍的手术矫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友文 甄泽年 赵敏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腭裂 修复术 手术矫治 言语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急性肾衰肾小管上皮细胞微丝的改变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正茂 林沁 +1 位作者 张训 侯凡凡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559-562,共4页
目的了解缺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 (TEC)微丝的改变 ,并探讨此改变的机制。方法用双肾蒂钳夹法建立缺血性急性肾衰模型 ,采用电镜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 5、15和 45min时TEC微丝肌动蛋白的改变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细胞内三磷酸腺苷 (A... 目的了解缺血时肾小管上皮细胞 (TEC)微丝的改变 ,并探讨此改变的机制。方法用双肾蒂钳夹法建立缺血性急性肾衰模型 ,采用电镜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 5、15和 45min时TEC微丝肌动蛋白的改变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细胞内三磷酸腺苷 (ATP)水平。结果缺血 5min即有细胞微丝肌动蛋白的损害 ,微绒毛融合、断裂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 ,微丝损伤加重 ,极性丧失 ,由细胞尖端分布变为胞浆内弥漫分布 ,微绒毛消失 ,与此同时细胞内ATP水平也迅速降低 ,微丝紊乱程度与ATP的下降呈一致。结论肾TEC微丝结构和极性的改变可能与细胞内ATP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微丝肌动蛋白 肾缺血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介入放射学治疗的临床研究
12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5 位作者 周康荣 陆继珍 余业勤 王烈 王瑜 姚如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79-81,共3页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和55.6%,低于文献报告。其生存率1、2、3年分别为70.6%,60.8%,55.6%。本研究表明:外科切除十预防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可取的术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灌注 栓塞疗法 介入疗法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半球优势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13
作者 邓意红 陈贤明 +2 位作者 梁永辉 王翠霞 罗萍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研究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声刺激下听觉皮层激活的半球优势及耳别优势的变化。方法选取18例健康青年志愿者(青年...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研究老年性聋患者言语声刺激下听觉皮层激活的半球优势及耳别优势的变化。方法选取18例健康青年志愿者(青年组)、10例正常听力老年人(老年组)及10例老年性聋患者(老年性聋组)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单音节言语任务下的fMRI检测,刺激声频率为1kHz,声强90±3dB SPL,进行大脑激活偏侧性分析,以偏侧化指数(laterality inelex,LI)表示,LI≥0.20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LI≤-0.20为右侧大脑半球优势,-0.20≤LI≤0.20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观察老年性聋患者半球优势变化(或耳别优势变化)。结果青年组左、右耳分别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58、0.37;老年组左、右耳分别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24、0.28,老年性聋组左、右耳刺激时,偏侧化指数分别为-0.18、0.25。左、右耳行听觉任务时,青年组耳别优势为1:2.06,表现为右耳(左脑)优势;老年组为1:1.51,老年性聋组为1:1.61,右耳优势减弱。结论青年人单耳刺激大脑皮层的激活存在明显的偏侧性,表现为对侧半球传导优势,并以左耳的对侧化传导更明显,衰老与耳聋后听皮层存在功能重组,出现对侧半球传导优势减弱的趋势。青年人行听觉任务时表现为右耳(左脑)优势,衰老后右耳优势减弱(左耳劣势增强),而这种变化可能是老年人言语识别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言语 听皮层 功能磁共振成像 偏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被引量:3
14
作者 赖国祥 罗文侗 +1 位作者 修清玉 方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 流感嗜血杆菌 分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丽蓉 王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74-1376,共3页
近30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亚洲.均出现胃远端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而食管远端和食管胃交界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著,亚洲亦有明显上升,日本Chike等报道1962—1965年食管胃交界... 近30年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北美、亚洲.均出现胃远端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下降,而食管远端和食管胃交界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著,亚洲亦有明显上升,日本Chike等报道1962—1965年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发病率为2.3%.2001—2005年上升到10.0%,我国的发病率也有上升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 相关危险因素 交界部 腺癌 西方发达国家 恶性肿瘤 发病率 胃远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对TNFα诱导的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沁 顾勇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高表达对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IMCD)炎性刺激的反应。方法:实验分为4组:IMCD空白对照组,IMCD+TNFα刺激组,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转染空白组(PPAR-γIMCD组)和PPARγ-IMCD+TNFα刺...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高表达对小鼠肾脏内髓集合管上皮细胞(IMCD)炎性刺激的反应。方法:实验分为4组:IMCD空白对照组,IMCD+TNFα刺激组,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转染空白组(PPAR-γIMCD组)和PPARγ-IMCD+TNFα刺激组。TNFα刺激:采用TNFα50 ng/ml作用24 h;质粒转染:将小鼠野生型PPARγ1质粒转染于IMCD细胞使PPARγ高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MCP-1、TGFβ1分泌量。结果: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的IMCD细胞PPARγmRNA和蛋白高表达。IMCD空白对照组和PPAR-γIMCD转染空白组相比,细胞上清液MCP-1和TGFβ1含量无显著性差异;IMCD+TNFα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表达明显增加(与IMCD空白对照组相比,P<0.005),PPAR-γIMCD+TNFα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MCP-1和TGFβ1的分泌与IMCD+TNFα刺激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和P<0.005)。结论:IMCD细胞转染PPARγ野生型质粒使得PPARγ高表达后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肿瘤坏死因子Α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眼感染的快速诊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有信 周祖嬚 张汗承 《眼科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在兔实验性HSV-Ⅰ眼感染模型上研究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抗原在HSV眼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相对于病毒分离(Ⅵ)的敏感性为97.7%,其总体阳性率(68.5%)高于Ⅵ的阳性率(52.9%),尤其在感染两周后更为显著... 在兔实验性HSV-Ⅰ眼感染模型上研究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抗原在HSV眼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表明:角膜刮片ABC法染色检测HSV相对于病毒分离(Ⅵ)的敏感性为97.7%,其总体阳性率(68.5%)高于Ⅵ的阳性率(52.9%),尤其在感染两周后更为显著。ABC法可于2小时内完成,操作简便,是一种敏感快速而实用的HSV眼感染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角膜 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陈雪香 魏碧蓉 杨亚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89,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价干预前和...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尿病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协同护理模式。以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价干预前和干预后家庭功能及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庭功能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感染、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巨大儿、宫内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降低围生期不良并发症,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协同护理模式 家庭功能 妊娠结局 母婴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骨修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7
19
作者 林智军 李玉茂 +4 位作者 谢晓勇 李平生 林奇益 刘航涛 林金火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对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门诊、住院部就诊的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2组均行基础治疗,对照组加以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汤剂桃红四物汤加减口服,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2组的临床疗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骨密度进行评定,同时检测血清骨钙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15%)优于对照组(82.35%)(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有效减轻Ⅰ、Ⅱ期气滞血瘀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局部血凝状态,有利于骨坏死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桃红四物汤 血液流变学 骨密度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的数量化诊断及其影像分型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天然 王玉新 +1 位作者 王锦良 董其龙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肝硬化进行量化研究 ,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选择正常人肝脏横断位CT图片作为对照组 ,选择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肝癌组作为疾病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人体常用解剖轴线作为肝脏测量的基准线。肝脏左叶冠状径 (L1)的变... 通过对肝硬化进行量化研究 ,为临床影像诊断提供依据。选择正常人肝脏横断位CT图片作为对照组 ,选择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肝癌组作为疾病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人体常用解剖轴线作为肝脏测量的基准线。肝脏左叶冠状径 (L1)的变化最具有临床意义 ,肝叶比例不仅存在于肝叶之间也存在于肝叶之内。肝脏各叶测量值对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数量化诊断 CT诊断 分型 肝脏左叶冠状径 肝叶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