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合并肝病的产科麻醉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东生 王宏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妊娠合并 产科麻醉 肝病 终止妊娠 母婴死亡率 早期报告 剖宫产术 麻醉处理 合并症 孕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宏梗 林群 +3 位作者 陈东生 黄方 洪育明 黄建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5-888,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 目的:观察两种麻醉维持方式对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择Ⅰ或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35~54岁,ASA Ⅰ或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 组为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为静-吸复合麻醉组。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气管插管后,A 组麻醉维持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持续泵注至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B 组麻醉维持以吸入七氟醚,手术结束前5 min 停药。手术期间维持 BIS 值在40~60。麻醉诱导插管后至手术开始通过调节麻醉深度并辅以硝酸甘油及艾司洛尔适当降低 BP 并进行高容量血液稀释。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在手术开始前30 min(T0)、手术开始后30 min(T1)、90 min (T2)及手术结束后30 min(T3)采血测动脉血气、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功能。结果 A 组手术出血量(175±32)ml 明显少于 B 组(212±41)ml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15 min,两组 MAP 逐渐下降、HR 逐渐减慢,未见反跳性心率增快现象。两组患者各时点动脉血 pH、PaCO 2、静脉血乳酸浓度、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有助于减少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鼻内窥镜手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鼻内窥镜手术 出血量 静脉麻醉 吸入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诺昔康术后镇痛对神经外科患者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东生 王宏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神经外科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术后分别接受不同镇痛方法:L组,氯诺昔康16μg.kg-1.h-1;F组,芬太尼0.2μg.kg-1.h-1;T组,曲马多0.2 ... 目的观察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神经外科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12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四组,术后分别接受不同镇痛方法:L组,氯诺昔康16μg.kg-1.h-1;F组,芬太尼0.2μg.kg-1.h-1;T组,曲马多0.2 mg.kg-1.h-1;D组,未行PCIA。记录术后6、12、24和48 h的静息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于术前、术后6、12及24 h采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1的水平。结果术后6、12 h L、F及T组VAS均显著低于D组(P<0.05)。L组和D组术后各时点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F组和T组(P<0.05)。L、F及T组患者术后6、12及24 h的血浆ET-1水平显著低于D组(P<0.05)。L组和D组患者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F组和T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芬太尼及曲马多PCIA术后镇痛均有利于抑制颅脑外科术后应激导致的血浆ET-1水平增高,氯诺昔康PCIA更适合于神经外科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术后镇痛 氯诺昔康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于向鸿 窦元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78-478,共1页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老年 麻醉 心血管保护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尿毒症患者肾移植术的麻醉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金华 窦元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77-377,共1页
关键词 尿毒症 肾移植术 麻醉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气管内插管方法在重度颌面外伤畸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华 窦元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1-371,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内插管 重度颌面外伤 颌面畸形 手术治疗 麻醉 插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病患者气管巨大异物取出术麻醉处理一例
7
作者 刘韧 王银模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4,共1页
患者,男,37岁,63k,因误吸不明异物,意识不清9h入院。患者既往患有精神分裂症5年,口服氯丙嗪、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非正规服药,病情有反复。家属述入院当日7:00因精神病发作造成不明物体误吸,致患者短时窒息、发绀、意... 患者,男,37岁,63k,因误吸不明异物,意识不清9h入院。患者既往患有精神分裂症5年,口服氯丙嗪、氯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由于非正规服药,病情有反复。家属述入院当日7:00因精神病发作造成不明物体误吸,致患者短时窒息、发绀、意识消失,随后呼吸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异物取出术 麻醉处理 气管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口服氯丙嗪 意识不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结核临施麻醉前瘫痪一例
8
作者 王金华 窦元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颈椎结核 麻醉 瘫痪 髂骨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神经外科急诊手术一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成禹 吴晓智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3-623,共1页
患者,女,37岁,主诉“发热1d,左侧肢体乏力5d”。5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左手不能持物。于我院就诊,头颅MR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多发占位”。术前诊断:右侧基底节区占位:胶质瘤?脑脓肿?拟全麻下行开颅颅... 患者,女,37岁,主诉“发热1d,左侧肢体乏力5d”。5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高热,出现左侧肢体活动受限,左手不能持物。于我院就诊,头颅MR提示“右侧基底节区多发占位”。术前诊断:右侧基底节区占位:胶质瘤?脑脓肿?拟全麻下行开颅颅内占位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急诊手术 法洛四联症 患者 神经 颅内占位 基底节区 肢体乏力 突发高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慢诱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银模 吴晓智 +1 位作者 江鹤群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82-583,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右美托咪定(Dex)用于预计困难气道病人清醒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存在插管困难可能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组(H组)和右美托咪定慢诱导气管插管组(D组)。H组:表麻+... 目的观察国产右美托咪定(Dex)用于预计困难气道病人清醒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预计存在插管困难可能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组(H组)和右美托咪定慢诱导气管插管组(D组)。H组:表麻+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氟哌利多0.08 mg/kg静注,D组:表麻+右美托咪定1.0μg/kg,继以0.2μg.kg-1.h-1的速度维持。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1、3、5 min的MAP、HR、SpO2变化;插管时间;呼吸道并发症;耐受气管导管情况;插管过程中病人的配合程度,术后对插管过程中的不良记忆。结果所有病人均插管成功,插管条件满意;呼吸抑制发生率:H组多于D组(P<0.05),其中H组有4例在插管过程中SpO2不能维持在90%以上而需人工辅助呼吸,而D组未见明显呼吸抑制,插管过程中SpO2均能维持在90%以上;插管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变化:D组均小于H组(P<0.05);对医师的指令配合、清醒程度:D组优于H组。结论国产右美托咪定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清醒慢诱导镇静效果良好,病人耐受性好,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镇静 慢诱导 清醒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黄长炉 江鹤群 +1 位作者 陈国忠 王银模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3-804,共2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颈丛阻滞后5min,D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0.5μg/kg(10min注...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Dex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组)。颈丛阻滞后5min,D组静脉泵注Dex负荷剂量0.5μg/kg(10min注完),继以0.4μg/kg^-1·h^-1维持泵注30min,N组以同样方式输注生理盐水。记录入室前(L)、颈丛阻滞后5min即静脉给药即刻(T1)、静脉给药后5min(T2)、10min(B)、20min(T4)、30min(T5)及手术结束时(T6)的MAP、HR、SpO2和RR,并观察镇静镇痛程度和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行VRS评分评估麻醉效果和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T1时,两组MAP均明显升高(P〈0.05),N组HR明显增快(P〈0.05);T3~T5时D组MAP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N组(P〈0.05);R时两组MAP仍低于T1时(P〈0.05);T2~T6时D组HR明显慢于N组(P〈0.05),T4~T6时也明显慢于T1时(P〈0.05)。术后VRS评分中位数,D组为1.0(四分位间距1.0)分,明显低于N组的2.5(1.5)分(P〈0.05)。麻醉满意度D组为76%,明显高于N组的48%(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辅助颈丛阻滞,镇静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可有效抑制颈丛阻滞导致的心血管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颈丛阻滞 血流动力学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胸段硬膜外阻滞后心功能变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国忠 李中言 +3 位作者 窦元元 王金华 陈东生 林秀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76-477,共2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 (CHF)病人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 (HTEA)前后脂质过氧化物和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 4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均分为HTEA组 (n =2 4)及常规治疗组 (n =2 4)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丙二醛 (MDA)、超氧化... 目的 观察冠心病心力衰竭 (CHF)病人高位胸段硬膜外阻滞 (HTEA)前后脂质过氧化物和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 4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病人均分为HTEA组 (n =2 4)及常规治疗组 (n =2 4) ,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CHF病人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 :HTEA组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 ;MDA含量HTEA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SOD则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HTEA治疗CHF病人对心脏舒缩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常规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超氧化物歧化酶 CHF C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或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焱 江鹤群 +1 位作者 王银模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随机均分为三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45-50,其中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4μg...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30~60岁,随机均分为三组,术中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BIS45-50,其中D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量4μg·kg-1·h-1,8min后再以0.8μg·kg-1·h-1维持至术毕。E组硬膜外阻滞平面固定在T4。C组术中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进腹探查时(T3)、关腹时(T4)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清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2~T4时C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R~T4时D组和E组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其程度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一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阻滞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禁食禁饮方案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吴可佳 张晓弘 +1 位作者 郑青青 金菁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58-60,共3页
禁食禁饮是手术前常规的胃肠道准备,目的是减少胃内容物及酸度,防止胃反流造成呕吐及误吸,对保障患者术中安全极为重要。目前,临床外科科室针对本科的手术特点,制定禁食禁饮的方案略有不同,
关键词 禁食 禁饮 术前护理 禁食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晓智 吴丽美 +4 位作者 陈国忠 刘韧 何焱 叶林杰 姚艳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 目的探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HTEB)复合尼莫地平对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兔50只,随机均分为五组:假手术组(S组)、对照组(C组)、HTEB组(H组)、尼莫地平组(N组)和HTEB复合尼莫地平组(HN组)。经颅多普勒检测兔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光镜下观察基底动脉形态学变化,TUNEL法检测基底动脉内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测定内皮细胞Bcl-2、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基底动脉Vm均明显升高,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细胞凋亡指数(AI)、Bcl-2表达、Caspase-3表达升高(P<0.01)。与C、H和N组比较,HN组基底动脉Vm明显减慢,管壁增厚减轻、管腔增宽,Bcl-2表达升高,AI和Caspase-3表达降低(P<0.05)。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尼莫地平显著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且优于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或尼莫地平的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段硬膜外阻滞 尼莫地平 血管痉挛 Bcl-2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用于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柯慧华 张燕 +2 位作者 徐晨霞 陈锦华 陈国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切除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及麻醉恢复期躁动(E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择期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或声带小结切除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D1组)、1μg/kg(D2组)或等量生理盐水10ml(C组)。分别记录入室时(T1)、诱导前(T2)、插管时(T3)、拔管时(T4)及拔管后5min(T5)的HR、SBP、DBP,以及术后首次自主呼吸出现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SAS)评分,拔管后5min的Ramsay评分、VAS评分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1时和C组比较,T2~T5时D1、D2组HR明显减慢,SBP、DBP明显降低(P〈0.05)。与T1时比较,T3~T5时C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D2组唤醒时间明显长于D1组和C组(P〈0.05),拔管时间较C组明显延长(P〈0.05)。D1、D2组SAS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Ramsay评分明显高于C组(P〈O.05)。结论支撑喉镜手术麻醉诱导前使用右美托咪定可减轻患者因插管应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减少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对呼吸无明显影响,且以0.5μg/kg剂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支撑喉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减轻全麻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45
17
作者 于向鸿 黄盛 肖剑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常规麻醉后,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输注地佐辛0.1mg/kg(D1组)、0.2mg/kg(D2组)和2ml生理盐水(对照组,...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对全麻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拟在全麻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常规麻醉后,分别在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输注地佐辛0.1mg/kg(D1组)、0.2mg/kg(D2组)和2ml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记录手术前(基础值,T0)、缝皮结束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10min(T4)的BP、HR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记录围拔管期呼吸抑制、呛咳、拔管不良记忆、BP升高、窦性心动过速、嗜睡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T0时比较,T2、T3时三组SBP、DBP明显升高,HR明显加快(P<0.05);与C组比较,T2~T4时D1、D2组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D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延长,围拔管期呼吸抑制、嗜睡的发生率增加(P<0.05),D1、D2组围拔管期呛咳、拔管记忆、BP升高、窦性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地佐辛能有效地减轻全麻手术后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使用地佐辛0.1mg/kg对呼吸影响小,能提高全麻术后的苏醒质量,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地佐辛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麻药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黄辉 陈国忠 王玉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4-220,共7页
自1864年可卡因首次成功应用于眼科手术的表面麻醉以来,局麻药临床应用已超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局麻药神经传导阻滞麻醉的功效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但其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也引起越来越多麻醉医师的关注。本文就局麻药神经... 自1864年可卡因首次成功应用于眼科手术的表面麻醉以来,局麻药临床应用已超过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局麻药神经传导阻滞麻醉的功效已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广泛认可,但其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也引起越来越多麻醉医师的关注。本文就局麻药神经毒性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局麻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及其神经毒性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药 神经毒性 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对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贤伟 吴黄辉 +3 位作者 魏大岫 陈东生 陈国忠 卢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0-873,共4页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择期颅内电极埋置手术的癫痫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于术毕前30min肌注生理盐水(C组)、布托啡诺0.5mg(B1组)、...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对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行择期颅内电极埋置手术的癫痫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五组。分别于术毕前30min肌注生理盐水(C组)、布托啡诺0.5mg(B1组)、1mg(B2组)、2mg(B3组)、4mg(B4组),采用VAS记录术后0、0.5、1、2、4、8、24h疼痛程度,并计算布托啡诺的半数有效镇痛剂量(AD50)。记录术后首次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镇静-躁动(SAS)评分、拔管后1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术后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非线性拟合模型计算AD50为1.448mg。与C组和B1组比较,B2组、B3组和B4组曲线上面积(AACs)明显减少,术后24h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或P〈0.05),B3组、B4组自主呼吸出现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或P〈0.05),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SAS评分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B2组比较,B3组、B4组AACs明显减少,术后24h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B3组比较,B4组AACs明显减少,术后24h内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自主呼吸出现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1);但SAS评分明显低于B2组(P〈0.01)。结论 术毕30min前单次剂量布托啡诺肌注可安全地用于癫痫患者颅内电极埋置术的术后镇痛,减轻患者麻醉恢复期因疼痛应激引起的躁动,其AD50为1.448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癫痫 颅内电极埋置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硬膜外腔置管后的X线定位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窦元元 许阿木 +1 位作者 于向鸿 陈长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硬膜外麻醉中,常把置管长度和方向也作为调整阻滞范围的一种手段。导管在硬膜外腔内的位置究竟如何?置管长度和方向对其究竟有何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 X 线定位分析。临床资料本组共90例,男65,女25,年龄14~64岁,均为硬膜外麻醉下拟行... 在硬膜外麻醉中,常把置管长度和方向也作为调整阻滞范围的一种手段。导管在硬膜外腔内的位置究竟如何?置管长度和方向对其究竟有何影响?我们对此进行了 X 线定位分析。临床资料本组共90例,男65,女25,年龄14~64岁,均为硬膜外麻醉下拟行外科手术的病人。穿刺点选胸段15例,腰段75例。穿刺时左侧卧位71例,右侧卧位19例。均采用直入法,以突破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X线定位 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