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葵胶囊治疗IgA肾病湿热证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丽萍 张勇 +2 位作者 陈建 庄永泽 杜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治疗IgA肾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gA肾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黄葵胶囊4粒,3次/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福辛普利(蒙诺)10mg,1次/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黄蜀葵花)治疗IgA肾病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gA肾病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给予黄葵胶囊4粒,3次/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福辛普利(蒙诺)10mg,1次/日治疗,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及肝功能、电解质、不良事件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24h尿蛋白分别较治疗前降低(0.49±0.78)g/24h和(0.4±0.76)g/24h(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医湿热证证候积分分别下降(0.88±1.43)和(1.94±1.63)(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西医总有效率为53.1%,对照组为65.6%(P>0.05);治疗组中医总有效率84.4%,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血肌酐、尿素氮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中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且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葵胶囊可以减少IgA肾病湿热证患者的尿蛋白,其疗效与福辛普利相似,同时明显改善中医湿热证临床证候,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湿热证 黄葵胶囊 福辛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煎剂对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小青 王晴 +5 位作者 王丽萍 黄春来 张勇 马立强 余毅 庄永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68-973,共6页
目的观察黄连煎剂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其余50只大鼠每日饮用10%果糖水,连续8周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4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 目的观察黄连煎剂对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大鼠代谢指标和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6只,随机选取6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水。其余50只大鼠每日饮用10%果糖水,连续8周建立代谢综合征模型,24只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连煎剂组、盐酸小檗碱组及牛磺酸熊脱氧胆酸(TUDCA)组。比较各组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重量(VF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结果造模后,模型组体重、VFW、FINS、HOMA-IR、TC、TG、SBP、DBP及尿NA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m-ALB、BUN及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黄连煎剂组大鼠体重、VFW、FINS、HOMA-IR、TC、TG、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与盐酸小檗碱组、TUDCA组相比,黄连煎剂组大鼠FINS、HOMA-IR明显降低(P<0.05),但体重、TC、TG、SBP、DBP、尿NAG、BUN及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观察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肾小球肿胀明显,肾小球、肾小管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区及间质增生,足突明显肿胀,大部分融合,肾小管上皮细胞严重空泡变性,有大量次级溶酶体形成,细胞器自噬,内质网及线粒体大部分消失。经黄连煎剂治疗后肾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但与盐酸小檗碱组、TUDC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煎剂能够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和血压水平,并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优于盐酸小檗碱、TUDCA。黄连煎剂还能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煎剂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临床病理与治疗:附13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庄永泽 陈建 +1 位作者 王智 谢福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2-43,共2页
我院自1989年1月至1996年2月共收治了13例经肾活检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BV-MN)患儿,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儿童 膜性肾病 临床病理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涛 庄永泽 于银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101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肾病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101例肾病患者经围术期护理术后2周内18例(16.67%)出现肾脏激惹现象,术后4周肾病完全缓解率47.52%,总有效率79.21%。疗效与其临... 目的探讨肾病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101例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肾病患者进行扁桃体切除术。结果101例肾病患者经围术期护理术后2周内18例(16.67%)出现肾脏激惹现象,术后4周肾病完全缓解率47.52%,总有效率79.21%。疗效与其临床表现、扁桃体切除时肾病情况及肾功能状态有关。结论扁桃体切除是治疗合并慢性扁桃体炎肾病的措施之一,做好围术期的准备及护理,有利于防止术中、术后出血,并可避免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扁桃体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降浊冲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血浆自由基和心、小肠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阮诗玮 郑敏麟 陈建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10期1657-1659,共3页
目的 :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治疗组 ,观察各组Scr、BUN、MDA、SOD ,以及心和小肠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 目的 :探讨益肾降浊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疗效和机理。方法 :采用 5 / 6肾切除大鼠CRF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治疗组、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治疗组 ,观察各组Scr、BUN、MDA、SOD ,以及心和小肠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大黄组和益肾降浊冲剂大、小剂量组Scr、BUN、MDA、SOD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 1)。电镜观察心、小肠超微结构 ,模型组的病变最重 ,部分线粒体明显肿胀 ;益肾降浊冲剂组的病变最轻 ,线粒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 :推测本冲剂具有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减少和清除产生的自由基的药理作用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线粒体和组织细胞 ,降低受毒素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降浊冲剂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毒素 自由素 线粒体 超微结构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切除5/6大鼠肾小管线粒体自由基与肾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敏麟 阮诗玮 +1 位作者 张文光 陈建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43-1445,共3页
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病因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时 ,肾组织都具有相同的病理变化 ,这说明不同肾病所致CRF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病理性机制 :CRF的发展即是肾硬化的发展 ,包括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 ,综合前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 ,均可以... 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病因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时 ,肾组织都具有相同的病理变化 ,这说明不同肾病所致CRF的发展存在着共同的病理性机制 :CRF的发展即是肾硬化的发展 ,包括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 ,综合前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 ,均可以得出以下这样结论 :( 1) 5 /6肾切除大鼠的CRF模型是一种“肾小管高代谢”的模型。 ( 2 )CRF“肾小管高代谢”的机理是小管细胞线粒体超负荷 ,小管细胞线粒体超负荷时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反过来损伤了线粒体 ,从而导致小管细胞损伤、凋亡 ,甚至坏死和肾脏功能减退。 ( 3 )通过抑制高代谢的肾小管或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和有效清除产生的自由基 ,能有效减缓肾硬化和CRF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肾切除大鼠模型 慢性肾功能衰竭 线粒体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病并发真菌感染50例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7
作者 于银春 庄永泽 +2 位作者 黄翠红 陈瑞钦 陈月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50例肾脏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情况。结果50例中医院感染39例,院外感染11例。易感因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等。结论肾脏病患...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来收治的50例肾脏病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情况。结果50例中医院感染39例,院外感染11例。易感因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等。结论肾脏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并不少见,医院感染占多数,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制定有效护理措施,及时发现浅层真菌感染,防止向深部发展,做好预防性治疗是十分关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肾脏病 并发 护理对策 医院感染 护理措施 回顾性分析 免疫抑制剂 预防性治疗 感染患者 院外感染 长期使用 易感因素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伴癫痫、脱髓鞘病变1例
8
作者 余毅 王丽萍 +1 位作者 谢福安 张明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57-257,共1页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慢性肾功能不全 癫痫 脱髓鞘病变 诊断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大鼠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林沁 邹忠东 +2 位作者 项协隆 韦永光 郑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4-149,共6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腹膜透析所致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5)、生理盐水(NS)组、模型组、二甲亚砜(DMSO)组、低浓度RGZ组、高浓度RGZ组(后5组n=9)。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置...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腹膜透析所致腹膜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n=5)、生理盐水(NS)组、模型组、二甲亚砜(DMSO)组、低浓度RGZ组、高浓度RGZ组(后5组n=9)。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置入腹透管,除空白组和NS组外其余组均采用高糖腹膜透析液+红霉素制作慢性腹膜透析无菌性腹膜纤维化的大鼠模型。DMSO组、低浓度RGZ组、高浓度RGZ组分别采用DMSO、1.5mg/kg RGZ、15mg/kg RGZ治疗。透析5周后行1h腹膜平衡试验,检测血糖及血脂,计算超滤量(UF)、初始腹透液与透出液葡萄糖比值(D1/D0)、透出液与血浆尿素氮比值(D/Purea);处死大鼠,取壁层腹膜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腹膜形态改变,半定量计算腹膜单位面积血管数及炎症细胞数;免疫组化检测腹膜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DMSO组间皮下基质增厚,血管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增加(P<0.05);TGF-β1、α-SMA表达水平增高(P<0.05);RGZ能改善上述病理改变,下调TGF-β1、α-SMA表达(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S组、模型组、DMSO组、低浓度RGZ组及高浓度RGZ组的超滤量和D1/D0减少,D/Purea增加(P<0.05),其中以DMSO组及模型组改变最为显著。两种剂量RGZ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腹膜透析模型中加用罗格列酮能有效保护腹膜功能,抑制腹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腹膜纤维化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滤过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光明 卢金福 +1 位作者 王文睿 陈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8-832,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HF)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HS组)和连续性血液滤过组(CHF组),采用整体高温诱导建立犬重症中暑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HS组置于常温下观察,CHF组...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CHF)对重症中暑休克犬内环境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16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HS组)和连续性血液滤过组(CHF组),采用整体高温诱导建立犬重症中暑休克模型,建模成功后HS组置于常温下观察,CHF组立即行CHF治疗,观察两组犬中心温度(Tc)、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和电解质变化情况及存活时间。结果两组犬热暴露达到休克的时间分别为107.0±28.5min和111.4±22.2min(t=-0.354,P=0.729)。CHF组Tc在治疗后15~30min降至热暴露前水平,而HS组Tc在休克后90min仍高于热暴露前水平,两组休克后各时间点T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犬休克时MAP均明显低于热暴露前(P〈0.01),CHF组治疗30min后MAP逐渐上升,而HS组MAP上升缓慢,休克45min后各时间点CHF组MAP均高于HS组(P〈0.05或P〈0.01)。休克时两组犬均表现为过度换气和呼吸性碱中毒,HS组以后逐渐进展为代谢性酸中毒,部分犬因呼吸代偿失调合并呼吸性酸中毒,CHF组血气值逐渐恢复正常,休克后各时间点两组血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休克时两组犬均表现为高钠、高氯和高钾血症,CHF组电解质紊乱逐渐纠正,到休克后180min恢复到热暴露前水平,HS组电解质紊乱始终未纠正,两组犬休克后各时间点血钠、血氯和血钾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位生存时间CHF组为180min,HS组为75min,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6.929,P=0.008)。结论 CHF能够改善重症中暑休克犬的预后,延长其存活时间,降低死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早期快速降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血液滤过 内环境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曲利娟 余英豪 +2 位作者 余毅 张丽芳 曾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9-884,共6页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densedepositdisease ,DDD)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慢性疾病。本文对 5例DDD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并结合临床及HE、特殊染色 (PAS、PASM Masson)、免疫组化 (IgG、IgM、IgA、C3、C1q、HBsAg、HB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densedepositdisease ,DDD)是一种罕见的肾小球慢性疾病。本文对 5例DDD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 ,并结合临床及HE、特殊染色 (PAS、PASM Masson)、免疫组化 (IgG、IgM、IgA、C3、C1q、HBsAg、HBcA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DDD的临床表现及组织形态学均具有多样性。 5例中临床表现 2例为肾病综合症 ,2例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1例为急性肾功不全。形态学改变 3例为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PGN) ,1例系膜增生伴局灶节段膜增殖 (MePGN伴sMPGN) ,1例弥漫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PGN)。电镜下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 ,致密层内见条带状高电子致密物沉积 ,其中 1例伴有内皮下和上皮下沉积物 ,4例系膜区块状沉积物。免疫组化提示毛细血管袢以C3、IgM沉积为主 ,系膜区C3沉积 ,1例乙型肝炎标志物阳性。DDD的发生可能与补体C3的激活并沉积及免疫复合物机制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致密物沉积病 Ⅱ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超微结构 病理诊断 D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永光 林沁 +1 位作者 戢晴 郑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n=10)、低剂量[10 mg/(kg.d)]舒洛地特组(n=10)、高剂量[20 mg/(kg.d)]舒洛地特组(n=10)。透析8周后行1 h腹膜平衡... 目的观察舒洛地特对慢性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n=6)、模型组(n=10)、低剂量[10 mg/(kg.d)]舒洛地特组(n=10)、高剂量[20 mg/(kg.d)]舒洛地特组(n=10)。透析8周后行1 h腹膜平衡试验(PET);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1 h腹膜平衡试验透出液中尿素氮(Durea)、透出液中总蛋白(Dtp)、初始腹透液葡萄糖浓度(D0)、透出液葡萄糖浓度(D1)、血浆尿素氮(Purea)及血浆总蛋白(Ptp),并计算D/Purea(说明腹膜对尿素氮清除效率)、D/Ptp(评估腹膜透析液中总蛋白丢失情况)、D1/D0(表示腹透超滤的能力)。取壁层腹膜行H-E及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结构变化,半定量计算腹膜厚度、腹膜单位面积血管及炎症细胞数;计算腹透液中白细胞数;ELISA法检测腹透液MCP-1及TNF-α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壁层腹膜TGF-β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长期腹透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减少,间皮下基质增厚,炎症细胞增多,血管增生明显(P<0.05),腹膜超滤量和D1/D0减少,D/Purea及D/Ptp增加(P<0.05),腹透液中白细胞数、MCP-1及TNF-α水平上调(P<0.05),脏层腹膜TGF-β1表达上调;给予舒洛地特干预后腹膜结构改变减轻,腹膜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减少,腹膜功能改善,腹透液MCP-1及TNF-α水平下调(P<0.05),脏层腹膜TGF-β1表达下调。结论舒洛地特可能通过抑制腹膜慢性炎症来达到抑制腹膜纤维化及改善腹膜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腹膜纤维化 糖胺聚糖 舒洛地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mura病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沁 庄永泽 陈淑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介绍1例木村病(Kimura'sdisease,KD)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复习文献关于KD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KD因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肿瘤标志物阳性而长期误诊,因长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反复头面部皮下结... 目的:介绍1例木村病(Kimura'sdisease,KD)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复习文献关于KD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及治疗方法。结果:本例KD因纵隔淋巴结肿大伴肿瘤标志物阳性而长期误诊,因长期存在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反复头面部皮下结节,活检后确诊。强的松治疗伴有蛋白尿表现的KD病有效。结论:KD是一种流行于东亚地区罕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临床医生认识不足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样增生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 淋巴结肿大 皮下结节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物沉积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余毅 曲利娟 +2 位作者 郑智勇 余英豪 谢福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8期839-840,共2页
目的 :探讨致密物沉积病 (DDD )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我院 3年来近 3 0 0 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 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 ,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 :3例... 目的 :探讨致密物沉积病 (DDD )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通过对我院 3年来近 3 0 0 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 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 ,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 :3例DDD年龄分别为 15、3 8、62岁 ,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 ,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免疫组化显示C3 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 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 ;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 ,尽管血补体正常 ,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 :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 ,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伴血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电子显微镜检查 DDD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致密物沉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