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塑料套管在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志坚 吴秋萍 +2 位作者 张捷 文晓冬 高河元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9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透明塑料套管 治疗 上消化道异物 电子胃镜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下局部化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志坚 张捷 +3 位作者 高河元 谢雨党 黄云生 刘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8年第4期19-20,共2页
31例各种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以生长方式分为隆起型(17例),平坦型(10例)和溃疡型(4例)。在内镜下以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羟基喜树碱等药于病灶处行局部化疗。结果示:患者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尤以肿块型为最显... 31例各种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以生长方式分为隆起型(17例),平坦型(10例)和溃疡型(4例)。在内镜下以丝裂霉素,5-氟脲嘧啶,羟基喜树碱等药于病灶处行局部化疗。结果示:患者梗阻症状明显改善,尤以肿块型为最显著(P<0.01);中位生存期延长至(12.4±4.7)月,没有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结合使用肿瘤坏死因子,微波治疗可提高疗效。结果表明:对于不能手术的晚期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上消化道肿瘤 药物疗法 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支架治疗食管狭窄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志坚 张捷 +1 位作者 吴秋萍 文晓冬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77-78,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治疗各种良恶性食管狭窄的适应症 ,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癌性及非恶性食管狭窄患者 ,先以萨氏 (Savary)硅胶探条扩张器扩至 9~ 12mm ,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支架。均采用国产的记忆合金支架及专用推送... 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置放记忆合金治疗各种良恶性食管狭窄的适应症 ,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 0例癌性及非恶性食管狭窄患者 ,先以萨氏 (Savary)硅胶探条扩张器扩至 9~ 12mm ,在导丝引导下置入支架。均采用国产的记忆合金支架及专用推送器 ,整个过程仅在内镜直视下进行 ,无需X线透视。结果 :2 4例次 (有 4例患者先后置入两个支架 )均一次置入成功 ,成功率 10 0 %。所有支架定位准确 ,位置最高者距门齿仅 15cm。支架置入成功后 ,患者即可进食 ,其中 4例食管气管瘘再无呛咳现象。本组中无出现穿孔 ,大量出血 ,支架脱落及心血管系统意外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内镜直视下置入记忆合金治疗食管狭窄 ,具有适应症广 ,近期疗效肯定 ,安全性高等特点。对于晚期食管癌 ,尤其合并食管气管瘘患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狭窄 记忆合金支架 内镜直视下置入术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建强 王蓉 +5 位作者 李达周 王雯 张志坚 林克荣 江传燊 李海涛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2-835,共4页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 目的评估非壶腹部十二指肠病变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后钛夹闭合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患者,根据是否行钛夹闭合创面分为钛夹组(n=25)和对照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EMR术后迟发性出血率及术后4和6周的溃疡分期及瘢痕愈合率。结果钛夹组患者无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对照组有6例,钛夹组术后迟发性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钛夹组术后4和6周的瘢痕期(S1)期溃疡瘢痕愈合率分别为88.0%和100.0%,分别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的溃疡瘢痕愈合率55.2%和79.3%(P<0.05)。对两组的溃疡分期比较,钛夹组患者术后4和6周的整体溃疡愈合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金属钛夹闭合十二指肠黏膜病变EMR术后创面可显著降低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风险,并可提高医源性溃疡的愈合速度和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切除术 十二指肠 金属钛夹 迟发性出血 医源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和心理因素对胃癌患者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赵璧 王晓霞 +1 位作者 李蓉 陈涛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9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和心理状况与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手术后半年的胃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营养和心理状况与术后半年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择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手术后半年的胃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膳食调查法中的食物频数法、人体体格测量分析法中的体质指数法、血清营养学评定法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胃癌患者热量、蛋白质等摄入严重不足,体质指数过低发生率偏高,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偏低发生率高;胃癌术后患者更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且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影响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有术后每天活动的时间、屈服应对方式、焦虑、抑郁以及营养状况。结论改善营养状态可提高癌症患者的体力状况,实施有效的心理治疗可以纠正患者不正确的认知和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术后 营养 心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成人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柳刚 江传燊 李海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158-159,共2页
目的:分析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Ⅰ-FABP)与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病房2009年3月~2010年3月住院的37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分为衰竭组(21例)和非衰竭组(16例),另选... 目的:分析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Ⅰ-FABP)与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病房2009年3月~2010年3月住院的37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分为衰竭组(21例)和非衰竭组(16例),另选与前两组相匹配的同期在我院门诊行健康体检的正常成人37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I-FABP浓度。结果:三组患者血清Ⅰ-FABP浓度分别为(11.19±1.92)、(6.13±2.14)、(3.48±2.31)μg/L,三组血清浓度的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Ⅰ-FABP在成人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早期即出现增高,可作为成人危重症胃肠功能衰竭早期诊断的一个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胃肠功能衰竭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jal间质细胞在胃肠动力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朱金照 许其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62-564,共3页
大量研究发现 ,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运动的起搏细胞 ,具有自发性电活动和产生、传播慢波的功能 ,对胃肠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与多种胃肠动力疾病有关。深入研究Cajal间质细胞 ,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胃肠运动... 大量研究发现 ,Cajal间质细胞是胃肠道运动的起搏细胞 ,具有自发性电活动和产生、传播慢波的功能 ,对胃肠运动具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Cajal间质细胞的变化与多种胃肠动力疾病有关。深入研究Cajal间质细胞 ,不仅对进一步认识胃肠运动的生理及胃肠动力疾病的发生机制有重要意义 ,而且为某些疾病的药理学干预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胃肠运动 胃肠动力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芽孢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海涛 王雯 张志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选择临床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易善复治疗组和易善复加整肠生治疗组,易善复治疗组41例,口服易善复456 mg,3次... 目的探讨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选择临床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82例,随机将其分为易善复治疗组和易善复加整肠生治疗组,易善复治疗组41例,口服易善复456 mg,3次/d;易善复加整肠生治疗组41例,口服易善复456 mg及整肠生0.5 g,3次/d,两组均结合低热量饮食、运动等基础治疗,共6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ALT)、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抵抗素(RETN)等。结果治疗前,易善复治疗组和易善复加整肠生治疗组FINS、ALT、RETN、IS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治疗组FINS、ALT、RETN、ISI比治疗前降低(P<0.05),易善复加整肠生治疗组与易善复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衣芽孢杆菌制剂可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降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改善肝功能,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药物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胆石的CT分类和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志坚 陶晓锋 +2 位作者 许国铭 周岱云 李兆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141-142,14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胆石的CT分类和化学成分的关系。材料和方法:60例胆石标本进行体外CT扫描,以红外光谱仪定量分析所有结石的四种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胆石分成5类;胆石的CT类型与其化学成分及形态特点密切相关;胆石的CT值... 目的:探讨体外胆石的CT分类和化学成分的关系。材料和方法:60例胆石标本进行体外CT扫描,以红外光谱仪定量分析所有结石的四种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胆石分成5类;胆石的CT类型与其化学成分及形态特点密切相关;胆石的CT值与其胆固醇含量成显著负相关(r=-0.63),而与碳酸钙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r=0.65);胆固醇和非胆固醇性结石的CT值有显著差异,以CT值-50Hu为两者的判断界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及97.5%。结论:CT能准确预测胆石的化学性质和形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胆结石 CT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与贲门腺癌的临床病理之特点
10
作者 卢嘉臻 王雯 +1 位作者 张志坚 李达周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9期6-8,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腺癌与贲门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两者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对比分析本院4年间收治的48例原发性食管腺癌,322例贲门癌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主要症状、病理类型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并进行统... 目的比较分析食管腺癌与贲门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两者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对比分析本院4年间收治的48例原发性食管腺癌,322例贲门癌的年龄和性别分布、主要症状、病理类型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早期诊断率和手术切除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管腺癌、贲门癌多好发于老年男性。除食管腺癌的反酸及烧心症状的发生率(52.1%)高于贲门(24.2%)外,其他症状发生率两者相近。食管腺癌、贲门癌早期诊断率分别是8.3%和16.1%。食管腺癌、贲门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81.3%和77%,根治性切除率为70.8%和68.3%。结论食管腺癌与贲门癌在一般临床特征上相似,但淋巴结播散类型不同。食管腺癌与贲门癌早期诊断率低,但手术切除率仍然较高,对其手术治疗应持积极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贲门癌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3例疗效观察
11
作者 李海涛 张志坚 《环球中医药》 CAS 2013年第S1期74-75,共2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例分成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和治疗组(重组人IL-10经肠道局部给药),均以2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率为86.4%。结... 目的评价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3例分成对照组(口服水杨酸偶氮磺胺吡啶)和治疗组(重组人IL-10经肠道局部给药),均以2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有效率为86.4%。结论用重组人IL-10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简便易行,且不良反应少,并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IL-10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结肠镜检查前口服硫酸镁替代清洁灌肠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方明 郑秋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2年第6期52-53,共2页
清洁灌肠是电子结肠镜检查前为患者清洁肠道的常用方法.但此法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负担,有时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或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而达不到检查前清洁灌肠的目的.我科自2000年始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采用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 清洁灌肠是电子结肠镜检查前为患者清洁肠道的常用方法.但此法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一定负担,有时由于患者一般情况差,或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等原因而达不到检查前清洁灌肠的目的.我科自2000年始在电子结肠镜检查前采用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收到良好疗效.我们对比口服硫酸镁组和清洁灌肠组清洁肠道的效果,结果显示,口服硫酸镁组有效率为97.77%,清洁灌肠组有效率为96.25%,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口服硫酸镁清洁肠道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结肠镜检查 硫酸镁 清洁灌肠 口服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膈疝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应怀昌 王素兰 +2 位作者 王华 徐清叶 叶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5期144-144,共1页
膈疝是由于膈肌部分缺损以及腹腔内脏器疝入胸腔引起的疾病,其症状常不典型,使迟发性膈疝得不到早期诊断,且疝入器官可发生绞窄甚至坏死.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大大增加。现将笔者收治的1例巨大膈疝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膈疝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