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娟 王慧 杨慧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拍背咳痰与改进的护理干预排痰方法对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排痰效果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在582例胸部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改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需纤维... 目的探讨传统拍背咳痰与改进的护理干预排痰方法对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预防、排痰效果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在582例胸部手术患者中选择12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改进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吸痰、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同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例的排痰感受,对排痰前后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支镜介入吸痰与发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情况,改进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改进组患者在感受舒适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感受到剧痛、能忍受的疼痛、出现恶心感与改进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术后48 h的PaO_2、PaCO_2与排痰前即术后6 h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H值两者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进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PaO_2、PaCO_2差值与对照组术后48 h与术后6 h的差值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改进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胸部手术后心肺并发症能够取得理想的预防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手术 心肺并发症 动脉血气分析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24h内与24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捷 杨鲸蓉 曾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1期81-84,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24 h内肠内营养与24 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A组...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24 h内肠内营养与24 h后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A组和术后24~72 h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B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结果肠内营养干预结束当天,A组患者血清中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免疫球蛋白A(Ig A)、Ig G、Ig M、补体C3、补体C4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B组;术后首次排便时,A组患者粪便组织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显著高于B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变形杆菌的含量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24 h内肠内营养对术后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术后24~72 h肠内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肠内营养 肠黏膜屏障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叶仕新 徐驰 +4 位作者 刘道明 庄聪文 程先进 杨胜生 曾志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无须放置肋骨撑开器,不牵开肋骨,基本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相同。肺癌病人均清扫淋巴结...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价值。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通过胸部3个微小切口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156例,无须放置肋骨撑开器,不牵开肋骨,基本操作顺序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相同。肺癌病人均清扫淋巴结。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手术时间(166±58)min,术中出血(210±108)ml,术后住院时间(8.3±3.0)d。术后病理诊断:肺部良性病变28例(17.9%),其中隐球菌感染16例,结核球7例,肺不张5例;肺部恶性肿瘤128例(82.1%),其中细支气管肺泡癌72例,腺癌2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合并腺癌17例,鳞癌13例。156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28例良性疾病无远期感染性并发症;128例恶性肿瘤中,术后3年内发生远处转移6例,主要为脑、肾上腺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涂美春 张娟 李美端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患者预防性机械通气期间的真实体验,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3年10-12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胸外科行CPB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术后患者预防性机械通气期间的真实体验,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3年10-12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胸外科行CPB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的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面对面访谈,并采用Colaizzi的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后整理提炼主题。结果 CPB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真实体验可提炼为5个主题:(1)忍受心前区的不适;(2)普遍存在不良情绪;(3)忍受气管插管造成的不适;(4)自我表达受限;(5)期待社会支持。结论医护人员应做好CPB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症状管理,注重健康宣教,加强社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机械通气 心脏手术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及其与Oct4、Klf4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捷 徐驰 +1 位作者 杨鲸蓉 曾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及其与Oct4、Kruppel样因子(Klf4)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收集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检测Oct4、Klf4的mRNA含量以及miR-...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miRNAs的表达及其与Oct4、Kruppel样因子(Klf4)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接受肺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收集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检测Oct4、Klf4的mRNA含量以及miR-335、miR-339、miR-361、miR-200e、miR-148、miR-29的表达量。分析Oct4、Klf4的mRNA含量与miRNAs表达量的关系。结果肺癌组织中Oct4的mRNA含量(231.12±29.49)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00±13.49),t=16.965,P〈0.05;Klf4的mRNA含量(34.58±5.59)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00.00±15.02)(t=21.344,P〈0.05);TNM分期越高,肺癌组织中Oct4的mRNA含量越高,Klf4的mRNA含量越低,F值分别为18.812、20.193(P〈0.05);分化程度越低,肺癌组织中Oct4的mRNA含量越高、Klf4的mRNA含量越低,F值分别为16.877、23.485(P〈0.05);肺癌组织中miR-335、miR-339、miR-361的表达量分别为(25.68±3.42)、(34.15±4.85)、(18.49±1.95),低于癌旁组织的(100.00±12.38)、(100.00±11.69)、(100.00±14.04)(均P〈0.05),并且与Oct4的mRNA含量呈负相关;miR-200e、miR-148、miR-29的表达量[(243.45±30.45)、(313.68±36.58)、(278.69±32.48)]高于癌旁组织[(100.00±13.59)、(100.00±15.02)、(100.00±13.48)1(均P〈0.05);并且与Klf4的mRNA含量呈负相关。结论肺癌组织中miR-335、miR-339、miR-361及miR-200c、miR-148、miR-29可能分别通过上调或下调Oct4、Klf4的表达来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CRORNA OCT4 Kruppel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透明贴膜固定中心静脉导管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娟 陶小琴 李妮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43-1144,共2页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固定方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不同固定方法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娟 陶小琴 李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07A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缠绕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436例胸部手术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将选择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实验组采用螺旋缠绕法固定,穿刺点采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覆盖,比较两组固... 目的探讨螺旋缠绕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436例胸部手术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将选择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实验组采用螺旋缠绕法固定,穿刺点采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覆盖,比较两组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导管局部红肿、不适感、导管成角、导管部分脱出及导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覆盖穿刺点可降低局部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导管自穿刺点部分脱出及导管脱落的发生率。结论螺旋缠绕法固定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点,采用带小棉垫的透明贴膜覆盖穿刺点可降低局部感染率,减少导管脱出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螺旋缠绕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超细胃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丽 杨玲 +2 位作者 朱立桓 林真雅 陈炜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经脐超细胃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128例手汗症患者,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正确准备手术器械及特殊用品、熟悉仪器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术毕... 目的探讨经脐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经脐超细胃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128例手汗症患者,做好术中护理配合,包括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正确准备手术器械及特殊用品、熟悉仪器性能、密切配合手术操作及术毕处置。结果128例顺利完成手术;随访5~12个月,治愈率100%。结论认真娴熟的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汗症 胸交感神经切断术 经脐手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列车后送途中胸部战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娟 阎成美 王爱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7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胸部创伤 列车后送 急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乙醇酸可降解支架构建组织工程食管
10
作者 曾志勇 鲍春荣 +2 位作者 丁芳宝 杨胜生 梅举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目的:观察人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支架上的贴附和生长情况,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工程化人工食管。方法:制作PLGA三维细胞支架;分离培养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分别培养... 目的:观察人食管上皮细胞在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支架上的贴附和生长情况,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培养工程化人工食管。方法:制作PLGA三维细胞支架;分离培养成人食管上皮细胞,体外扩增后种植到PLGA支架上。在体外和裸鼠体内分别培养食管上皮细胞-支架复合物,分期终止培养,进行组织学染色、扫描电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体外培养显示,人食管上皮细胞在支架材料上贴附生长良好,长期培养仍保持食管上皮细胞特性,裸鼠体内培养4周后可形成食管黏膜样组织。结论:PLGA支架适合食管上皮细胞黏附生长,可作为食管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上皮细胞 组织工程 聚乳酸-聚乙醇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手足多汗症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美霖 张娟 涂美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1-14,共4页
目的深入了解部队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患病体验,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3-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8例未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手足多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Gio... 目的深入了解部队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患病体验,以期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3-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8例未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手足多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根据Giorgi的6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手足多汗症患者的患病体验可归纳为5个主题:就医态度多样、生理状态不舒适、心理状态不良、社会角色弱化、应对方式较积极。结论医护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多种办法普及手足多汗症的相关知识,帮助手足多汗症患者进行系统的自我症状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并强化相关的社会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多汗症 患病体验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研究
12
作者 林金祥 张哲明 +5 位作者 杨胜生 吴光林 宋昌礼 陈龙 张荣良 胡寿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8年第3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991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1148例胸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242例年龄、性别、肿瘤性质、部位、术前心电图、术前血氧饱和度等多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年龄>61岁,恶... 目的:探讨胸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991年1月至1997年10月我院1148例胸腔肿瘤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242例年龄、性别、肿瘤性质、部位、术前心电图、术前血氧饱和度等多因素的对比分析。结果:年龄>61岁,恶性肿瘤,术前心电图异常,术前血氧饱和度<94%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年龄<60岁,良性肿瘤,术前心电图正常,术前血氧饱和度>95%者,P分别<0.01,0.05,0.01,0.01,术后心律失常发生与性别、肿瘤部位无关。结论:术后并发心律失常同年龄、肿瘤良恶性,术前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异常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肿瘤 胸腔肿瘤切除术 心律失常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