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标志物判别模型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与结直肠癌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猛 高通 兰小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9-1111,共3页
目的:探讨判别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结直肠癌两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检测1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2例结直肠癌患者、2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33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目的:探讨判别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与结直肠癌两大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C-12)检测1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2例结直肠癌患者、24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233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两类肿瘤单独判别模型和组间判别模型,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判别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判别的阳性率为85.7%,特异性96.9%,阳性预测值96.0%,阴性预测值88.6%;对结直肠癌判别的阳性率为86.7%,特异性77.8%,阳性预测值72.2%,阴性预测值89.7%。结论:建立的肿瘤标志物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地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与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判别分析 ROC曲线 方法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配子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鲜惠 甘龙杰 +1 位作者 王开宇 兰小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0-84,共5页
适配子(aptamer)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具有特定3级结构的单链DNA或RNA分子,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通过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出来,能与靶分子以高亲和力、高特... 适配子(aptamer)是在体外人工合成的具有特定3级结构的单链DNA或RNA分子,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通过配体指数富集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筛选出来,能与靶分子以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由于适配子和靶分子结合后可阻断靶分子的生物学活性,与相应抗体分子相比,适配子具有许多优越性,如分子量小、易于修饰、无免疫原性等,因而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就适配子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深入研究适配子对病原体感染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子 人免疫缺陷病毒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β-内酰胺酶基因新的变异型ADC-65、ADC-66 被引量:5
3
作者 凌月明 兰小鹏 王建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之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0年12月某医院住院患者之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类~D类共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结果本组20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TEM-1型20株(100.0%)、PER-1型16株(80.0%)、OXA-23型20株(100.0%)、OXA-66型20株(100.0%)、ADC-30型16株(80.0%)、ADC基因新的变异型ADC-65型3株(15.0%)(GenBank登录号:JX109941)、ADC-66型1株(5.0%)(GenBank登录号:JX109942)。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产TEM-1、PER-1、OXA-23型、OXA-66型、ADC等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是泛耐药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原因。发现ADC基因存在新变异型:ADC-65、ADC-66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基因 ADC泛耐药 新变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猪囊尾蚴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湘越 兰小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52-653,共2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囊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猪囊尾蚴抗原cC1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囊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毕赤酵母重组表达的猪囊尾蚴抗原cC1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囊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易于判断。结果:DIGFA检测40份囊虫病患者血清和40份正常人血清,敏感性为95%(38/40),特异性为100%(40/40)。检测20份包虫病患者血清,3例阳性,交叉反应率为15%(3/20);检测20份肝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肺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比,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IGFA简便、快速、准确,适于现场应用,可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抗体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身抗体联合检测斑点免疫金渗滤法的建立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湘越 兰小鹏 +1 位作者 徐秀云 张惠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7-114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联合检测自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多种人自身抗原SmD1、SSA、SSB、Jo-1,采用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后,纯化抗原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相应多种自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联合检测自身抗体的斑点免疫金渗滤法(DIGFA)。方法:将多种人自身抗原SmD1、SSA、SSB、Jo-1,采用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后,纯化抗原点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用来检测血清中相应多种自身抗体,通过胶体金标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直接显色,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DIGFA检测185份经欧蒙ENA酶斑点法检测为不同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和50份正常人血清,阳性符合率分别为抗SmD191.2%,抗SSA92.8%,抗SSB96.9%,抗Jo-192.6%,阴性符合率为100%(50/50)。与欧蒙ENA酶斑点法对比检测的总符合率为93.0%(172/185),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IGFA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临床自身免疫病的联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疾病 自身抗体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及其在器官移植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雅斌 赵猛 兰小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47-550,共4页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是较有效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虽然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诊断,但已广泛应用于肿瘤、传...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是较有效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虽然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常规实验室诊断,但已广泛应用于肿瘤、传染病、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近年来,SELDI-TOF-MS技术试用于器官移植领域,如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移植相关疾病的诊断、疾病相关蛋白的鉴定,探讨疾病的发生机制,展现了该技术在器官移植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诊断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蓉艳 兰小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70-773,共4页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 MS)是快速、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应用于临床的关键是必须具有可重复性,使其结果具有可信度。文中综述SELDI-TOF MS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质量控制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及其分子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吴文冰 兰小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98-599,共2页
1979年Wang首次成功地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和提纯出分子量为35000的糖蛋白并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PSA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的肿瘤标记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1979年Wang首次成功地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和提纯出分子量为35000的糖蛋白并命名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PSA已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的肿瘤标记物。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PSA还存在多种分子亚型。而且这些分子亚型对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更为敏感和特异。从而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 prostic hyperplasia)的鉴别以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分子亚型 临床意义 前列腺良性增生 前列腺癌 检测 早期诊断 前列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与肿瘤 被引量:15
9
作者 高安定 林宝顺 兰小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7-403,共7页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参与一些细胞因子以及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转录因子,在正常细胞内调控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已有研究表明,JAK/STAT...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参与一些细胞因子以及生长因子介导的信号转导的转录因子,在正常细胞内调控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凋亡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已有研究表明,JAK/STAT、MAPK、mTOR途径均可激活STAT3,持续的STAT3活化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血管形成及免疫逃逸密切相关;导致靶向抑制STAT3信号途径的寡核苷酸、小分子抑制剂、肽适配子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广泛地开展.实验表明,它们具有抑制肿瘤的效果.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几年STAT3在抗肿瘤进程中的功能及其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 信号转导 抗肿瘤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过表达幼虫巨大致死基因2(LLGL2)的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琼 谢富安 +1 位作者 洪笑迁 刘宽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构建人幼虫巨大致死基因2(LLGL2)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的人食管鳞癌KYSE450细胞系和TE-1细胞系。方法 PCR扩增人LLGL2全长基因序列,连接插入至pCDH-CMV-IRES-GFP-EF1-Puro慢病毒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验证... 目的构建人幼虫巨大致死基因2(LLGL2)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的人食管鳞癌KYSE450细胞系和TE-1细胞系。方法 PCR扩增人LLGL2全长基因序列,连接插入至pCDH-CMV-IRES-GFP-EF1-Puro慢病毒载体中,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及测序验证。将重组质粒pCDH-CMV-LLGL2-IRES-GFP-EF1-Puro和PHR、水疱性口炎病毒G蛋白(VSVG)共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病毒包装,利用该病毒液感染KYSE450细胞和TE-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建立LLGL2稳定过表达的KYSE450细胞系和TE-1细胞系,用Western blot法检测LLGL2的表达情况。结果双酶切和测序分析,成功构建pCDH-CMVLLGL2-IRES-GFP-EF1-Puro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病毒液的细胞LLGL2蛋白水平明显增高。结论成功建立了稳定过表达LLGL2基因的KYSE450细胞系和TE-1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GL2 慢病毒载体 KYSE450细胞系 TE-1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