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肾内新生淋巴管的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吴卫真 陈忠华 +3 位作者 朱凌峰 王栋 叶永峰 谭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移植肾内新生微淋巴管的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45例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组织标本,采用podoplanin单抗二步法免疫组化标记移植肾内微淋巴管,观察微淋巴管形态学及分布特点,并计算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目的:探讨移植肾内新生微淋巴管的病理学特征,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对45例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组织标本,采用podoplanin单抗二步法免疫组化标记移植肾内微淋巴管,观察微淋巴管形态学及分布特点,并计算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根据不同病理学诊断进行比较分析,并与正常肾组织作对照。结果:功能稳定的移植肾组织中微淋巴管数量较少,形态上与正常肾组织相同;急性排斥的移植肾内微淋巴管数量相对较多,管腔大小不等,多分布在末梢小动脉周围;慢性/硬化性移植肾的微淋巴管数明显增多,管腔扩张,扭曲,其周围多见局灶性单核细胞浸润。肾功能稳定的移植肾组织LVD平均值最低(1.26±0.27),与急性排斥和慢性/硬化性移植肾组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慢性/硬化性移植肾组织LVD平均值最高(20.76±5.30),高于其他各组(P<0.01);肾功能稳定的移植肾组织与正常肾组织比较无差异。结论:移植肾内存在淋巴管增生的现象,并与排斥反应有关,在不同类型的排斥中淋巴管增生有不同的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 肾移植 病理学 淋巴管密度 PODOPLA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肾纤维化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盛明雄 谭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90-2692,共3页
关键词 移植肾纤维化 间质纤维化 化治疗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转化生长因子-Β 生长因子介导 上皮-间充质 级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龄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津 马予洁 +3 位作者 黄梁浒 王庆华 付云烽 谭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94-3697,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83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情况,对比不同年龄段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 目的:探讨年龄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分析183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情况,对比不同年龄段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细胞形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年龄段骨髓有核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表型没有明显差异,单个核细胞数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但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段收获原代间充质干细胞数量、细胞增殖速度有明显差异(P<0.01)。年轻组、中年组收获原代MSC细胞明显多于年老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年老组。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增殖能力衰退,在干细胞临床治疗中,不适宜从老年患者中获取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年龄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凯 徐廷昭 +2 位作者 谭建明 吴卫真 杨顺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2227-2228,共2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对钬激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中33例单次手术... 目的:探讨钬激光腔内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采用钬激光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其中输尿管结石28例,膀胱结石8例。对钬激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与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6例中33例单次手术碎石成功,单次手术结石粉碎率达92%(33/36)。2例结石在钬激光碎石过程中移位于肾盏,术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1例因输尿管狭窄进镜失败改为开放手术。结论: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合并息肉形成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无效的患者,效果明显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 钬激光 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与外周免疫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凯 谭建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80-881,共2页
关键词 NOTCH信号 免疫 免疫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Delta1基因转染对树突状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郑凯 谭建明 +1 位作者 吴卫真 杨顺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6-848,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delta1基因在树突状细胞(DC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含大鼠delta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lta1转染入DCs中,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等方法检测delta1基因转... 目的:探讨大鼠delta1基因在树突状细胞(DCs)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技术,将含大鼠delta1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delta1转染入DCs中,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等方法检测delta1基因转染对D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比较实验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DCs在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速度上无明显差异。FCM检测显示,delta1并不影响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和MHC-II类分子Iad的表达;但delta1基因转染的DCs分泌IL-12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即使加入LPS刺激后,IL-12的分泌也无明显增加。结论:Delta1/Notch信号表达的增加,不影响DCs的分化与成熟,对其免疫学功能起负性调节作用。Delta1的可能机制为其通过抑制DCs分泌IL-12,来促使Th1/Th2细胞亚群的分化倾向于Th2细胞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 树突状细胞 免疫耐受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