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乾 廖建湘 +4 位作者 付桂兵 毛建雄 陈彦 谭启富 Kurt E.Hecox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128导视频脑电图进行头皮及皮层电极描记,结合临床表现、颅脑CT、MRI等影象学检查精确定位,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结果手术4例,术后无中枢性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出现,随访6... 目的探讨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采用128导视频脑电图进行头皮及皮层电极描记,结合临床表现、颅脑CT、MRI等影象学检查精确定位,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术式。结果手术4例,术后无中枢性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出现,随访6月~10月,1例发作减少75%以上,余3例未再发作;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多导联的皮层电极视频脑电监测是儿童难治性癫痫术前精确定位的较好的方法,而手术方法的正确选择是手术成败的关键。智力低下不应成为癫痫手术的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发作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新生 张志强 +2 位作者 卢光明 田蕾 孙康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64-1167,1171,I0013,共6页
目的:采用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观察发作期癫痫引起的脑活动情况,探讨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及传播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方法:1例行脑电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回顾性发现其在采集期间多次轻微癫痫发作... 目的:采用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观察发作期癫痫引起的脑活动情况,探讨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及传播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方法:1例行脑电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回顾性发现其在采集期间多次轻微癫痫发作,在保证功能磁共振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分析两段采集过程中癫痫发作活动引起脑活动的改变情况。结果:两次数据采集得到一致的脑激活结果:双侧顶叶、内颞叶大脑皮层广泛激活信号,双侧纹状体、丘脑及脑干诸皮层下灰质核团明显激活信号,以左侧为著;小脑蚓部、中央叶、右小脑半球及齿状核亦有明显激活信号;全脑最大激活点位于左顶叶。结论:在局灶性癫痫发作时,大脑皮层原发灶与皮层下诸结构形成往返神经环路;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是癫痫对侧传播的主要部位;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类型及传播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磁共振成像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冲洗负压袋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被引量:3
3
作者 邬祖良 刘承基 +5 位作者 谭启富 沈建康 孙克华 史继新 詹怀义 王汉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1,共3页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1例采用钻孔冲洗负压袋引流治疗,介绍了方法。效果满意,手术安全、简便、无并发症和死亡。经过5个月~5.5年随访,治愈率为100%,无复发。文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治疗和复发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钻孔 冲洗 负压袋引流 硬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小柱下入路切除垂体瘤 被引量:2
4
作者 邬祖良 刘承基 +1 位作者 谭启富 孙克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经鼻小柱下入路切除垂体瘤邬祖良,刘承基,谭启富,孙克华我科行唇下入路(Tindall方法)[1]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00余例,发现50%病人术后发生各种局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并发症。为探索理想... 经鼻小柱下入路切除垂体瘤邬祖良,刘承基,谭启富,孙克华我科行唇下入路(Tindall方法)[1]经蝶窦手术治疗垂体腺瘤300余例,发现50%病人术后发生各种局部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10002)并发症。为探索理想的切口,近2年经鼻小柱下入路切除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应选用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术?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承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30-532,共3页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以致至今仍被誉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1].但是自从1991年发明经皮动脉腔内Guglielmi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ble coil,GDC)栓塞动脉瘤以来,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这一经典技术受到了挑战.GDC技术在1995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应用,至2002年8月,全世界应用GDC治疗动脉瘤的例数已达到10万例[2].最初,GDC栓塞术只用于手术风险大的患者,例如》65岁的老年患者,出血后病情危重者,位于后循环或海绵窦内的动脉瘤以及有严重血管痉挛的患者.随着设备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GDC栓塞术已普遍应用于传统用外科夹闭术治疗的病例,以致有人认为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将取代瘤颈夹闭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手术夹闭 血管内栓塞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46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培杰 王汉东 潘云曦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36-937,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超早期或早期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侧脑室灌洗、脑脊液置换术等微创方法综合治疗46例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Graeb评分>8分)。结果46例随访6个月~3年,生存39例(84.8... 目的探讨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超早期或早期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侧脑室灌洗、脑脊液置换术等微创方法综合治疗46例重型高血压继发性脑室出血(Graeb评分>8分)。结果46例随访6个月~3年,生存39例(84.8%),经药物控制血压,无再出血,按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分级: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3例。结论保证脑脊液循环通畅,改善脑微循环是重型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等综合治疗是治疗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脑室出血 冲洗引流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衷心的感谢 殷切的希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承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29-529,共1页
在上级领导、各位专家、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怀下,《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从诞生到逐步成长,已经满一周岁了.她就像一个婴儿备受大家的关爱和呵护,这主要源于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无情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 在上级领导、各位专家、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支持和关怀下,《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从诞生到逐步成长,已经满一周岁了.她就像一个婴儿备受大家的关爱和呵护,这主要源于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脑血管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它无情地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命.随着社会人口的逐渐富裕和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愈来愈重要和迫切.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高、新科技成果和广大脑血管病防治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读者 神经科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脑室胚细胞性肿瘤合并颈椎分节不全
8
作者 邬祖良 杭春华 +1 位作者 潘云曦 邵兴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 胚细胞性 第四脑室 颈椎分节不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抑肽酶降低脑瘤术中出血及术后脑水肿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高松 张洪俊 +3 位作者 张叔辰 袁绍基 辛国华 孙克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3-4,共2页
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出血一直是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在一些手术中,往往由于肿瘤供血非常丰富,出血太多,而影响疗效或因此而中止手术,虽然有用血管栓塞的方法来减少一些脑瘤术中的出血,但因其并发症太多太严重,且受条件限制,故在临床上应... 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出血一直是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在一些手术中,往往由于肿瘤供血非常丰富,出血太多,而影响疗效或因此而中止手术,虽然有用血管栓塞的方法来减少一些脑瘤术中的出血,但因其并发症太多太严重,且受条件限制,故在临床上应用很少。我们自1989年至1992年,在临床上对脑瘤病人应用大剂量抑肽酶以试图减少术中出血.结果发现出血量显著减少.手术野清洁度明显提高,且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质量。另外还意外的发现了抑肽酶具有减轻术后脑水肿症状和增加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出血 脑积水 抑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伤后病人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初步应用
10
作者 杭春华 丁美修 +1 位作者 罗其中 周孝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是评价脑血液动力学的非创伤性方法。近年,国外已将TCD用于颅脑伤后病人的连续监测,根据脑血流速度及其波形变化评价颅内血液动力学及颅内压,具有简单、方便、易重复和准确性高等优点。本文初步报导颅脑伤后病人的... 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是评价脑血液动力学的非创伤性方法。近年,国外已将TCD用于颅脑伤后病人的连续监测,根据脑血流速度及其波形变化评价颅内血液动力学及颅内压,具有简单、方便、易重复和准确性高等优点。本文初步报导颅脑伤后病人的TCD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中重度散光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术后3个月视觉质量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丹 叶巍 +3 位作者 陈祥菲 高永月 夏元 黄振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49-852,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SMILE)手术矫正散光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不同散光的术后残留散光度及视觉质量。方法将2015年6~7月于我院行SMILE患者65例(127眼)按术前散光度数进行分组,0^-1.00 D为A组51眼、>-1.00^-2.00D为B组4... 目的分析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SMILE)手术矫正散光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前不同散光的术后残留散光度及视觉质量。方法将2015年6~7月于我院行SMILE患者65例(127眼)按术前散光度数进行分组,0^-1.00 D为A组51眼、>-1.00^-2.00D为B组40眼、>-2.00^-3.00 D为C组36眼。复查术后4 h、1周、1个月、3个月小瞳下自动验光仪的散光值及视觉对比敏感度,并用客观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检测客观散射指数(OSI)和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结果 3组术后各时间段裸眼视力、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与术前差异显著(均为P<0.05),但3组间在术后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时间增加,在眩光和无眩光条件下各组对比敏感度均提高,且3个月时最佳(P<0.05);术后3个月各组间相比,B组在眩光和无眩光条件时各空间频率下的表现均更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组内在不同时间段相比OSI和MTFcutoff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术后3个月,3组OSI分别为1.273±0.967、1.125±0.772、1.208±0.652,MTFcutoff分别为24.275±8.214、28.188±8.343、25.543±2.279,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 SMILE矫正散光安全、有效、稳定、可预测性佳,术后视觉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 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摘除术 散光 视觉对比敏感度 客观散射指数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CT和MR检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晓伟 孙克华 +1 位作者 谭启富 华长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8-349,共2页
目的 探讨CT和M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96例颅内动脉瘤 (AN)的CT和MR征象 ,影响因素及确诊率。结果 CT和MR可显示AN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在无创条件下提高了颅内AN的诊断率。结论 CT和MR检查具有简捷快速 ,无创和较可... 目的 探讨CT和MR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96例颅内动脉瘤 (AN)的CT和MR征象 ,影响因素及确诊率。结果 CT和MR可显示AN的直接及间接征象 ,在无创条件下提高了颅内AN的诊断率。结论 CT和MR检查具有简捷快速 ,无创和较可靠的优点 ,对颅内AN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特别是巨大的有血栓的AN的诊断优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CT DSA MR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难治性癫痫手术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杨武 谭启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0-861,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8例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随访27~40个月,平均随访32个月,对随访8例采取国内手术疗效标准评价控制癫痫满意8例;已停药4例,已减药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8例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方法:8例手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均在皮层脑电图监测下进行。结果:随访27~40个月,平均随访32个月,对随访8例采取国内手术疗效标准评价控制癫痫满意8例;已停药4例,已减药治疗4例。结论:手术是一种有效的难治性癫痫治疗方法,选择恰当的手术适应证、致痫灶的准确定位及显微手术技术水平等是手术效果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手术 脑电图 皮层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