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类癌2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刘志 张新华 +3 位作者 汪芳裕 周航波 章如松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直肠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访。结果20例均为典型类癌,组织构型上可分为实性小巢状或岛状、梁状、腺管状、混合性等四种。... 目的探讨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例直肠类癌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复习,应用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随访。结果20例均为典型类癌,组织构型上可分为实性小巢状或岛状、梁状、腺管状、混合性等四种。免疫表型20例Syn均阳性,14例CgA阳性,20例CEA均阴性。本组病变均位于距肛门10 cm以内,20例共22个病灶,直径≤1 cm者13个,均位于黏膜固有层;1.1-2 cm者7个,其中4个侵犯黏膜下层,3个侵犯浅肌层;2个〉2 cm者均侵犯深肌层;肿瘤≤2 cm者的K i-67阳性表达率均〈5%或阴性。17例获随访者均存活。结论直肠类癌生物学行为低度恶性,一般不侵犯肌层,也很少转移,大多数病例可以在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获得治愈。免疫组化Syn染色可作为直肠类癌的首选内分泌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类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18
2
作者 金行藻 孟奎 +3 位作者 张荣 陈福泰 樊克武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 4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 ,结合复习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 ,直径 <5cm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常围绕血管排列 ... 目的 探讨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 通过 4例AMF的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研究 ,结合复习文献总结AMF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结果 肿瘤境界清楚 ,直径 <5cm ,瘤细胞梭形或卵圆形 ,常围绕血管排列 ,呈疏密交替分布特征。免疫表型 :desmin、SMA、vimentin、CD34、ER和PR阳性或部分阳性 ,而MSA、S 10 0蛋白、Mac387和CK均阴性。结论 AM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生育期女性外阴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需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AMF 病理学 诊断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外阴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海玲 石群立 +1 位作者 张泰和 单慧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8-100,共3页
通过对14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分析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系统的任何部位。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单一、异形,早期常围血管呈袖套样排列,中晚期呈... 通过对14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分析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肿瘤可发生于中枢系统的任何部位。组织学特点:瘤细胞单一、异形,早期常围血管呈袖套样排列,中晚期呈弥漫性分布,无滤泡形成。LCA、L26、UCHL1、GFAP、E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检查提示肿瘤多数为B细胞起源。并对其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样脊索瘤的超微病理对比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晓刚 姜少军 +1 位作者 周晓军 陆珍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探讨软骨样脊索瘤的超微病理特点,为阐明此肿瘤的来源提供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3例软骨样脊索瘤和4例普通的脊索瘤进行了超微结构对比观察。结果:1 在软骨样脊索瘤的软骨样区域,胞膜游离,形成棘突和微绒毛... 目的:探讨软骨样脊索瘤的超微病理特点,为阐明此肿瘤的来源提供线索。方法:结合光镜、免疫组化及临床资料,对3例软骨样脊索瘤和4例普通的脊索瘤进行了超微结构对比观察。结果:1 在软骨样脊索瘤的软骨样区域,胞膜游离,形成棘突和微绒毛样突起;在非软骨样区域,瘤细胞排列紧密,粗面内质网发达。2 普通的脊索瘤,一些瘤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融合,挤压瘤细胞核至一侧。结论:1 软骨样脊索瘤出现了两个不同分化的层面,既有分化原始的类似胚胎脊索的瘤组织,又有分化高的软骨样区域,而普通的脊索瘤仅有单一的分化层面。2 软骨样脊索瘤的瘤细胞属同一起源,即胎儿的脊索残余。3 瘤组织的黏液性间质成分是由瘤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的。液滴状细胞是部分瘤细胞由于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电子显微镜分析 肿瘤分化 超微病理 软骨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Mucin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云 朱明华 +5 位作者 周晓军 林万和 倪灿荣 李芳梅 张顺民 龚志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 :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 1和Galectin 3蛋白的表达 ,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4例腺瘤 (其中不典型腺瘤 19例 ) ,4 3例乳头... 目的 :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 1和Galectin 3蛋白的表达 ,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4例腺瘤 (其中不典型腺瘤 19例 ) ,4 3例乳头状癌 (其中 11例乳头状微癌 ) ,16例滤泡性癌中上述 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良性病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 )与恶性病变 (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 )中 3种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而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1例微癌患者中Galectin 3全部阳性 ,RET 8例阳性 ,Mucin 1阳性仅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RET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前者为弱阳性 ,后者多为强阳性 ;腺瘤中不典型腺瘤Galectin 3的表达与其他腺瘤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与滤泡性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部分腺瘤中见灶性Mucin 1和Galectin 3同时阳性。结论 :RET、Mucin 1和Galectin 3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 ,其中以Galectin 3的敏感性最佳 ,RET次之。Mucin 1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 ,Galectin 3阳性的不典型腺瘤是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的交界性病变 ,良性腺瘤中Mucin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RET Mucin-1 GALECT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前后柱生长软骨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朱锋 邱勇 +4 位作者 郑晓刚 王斌 俞杨 朱泽章 孙桂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1-85,共5页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脊柱生长的特征,对12例AIS患者的前后柱生长软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12例AIS患者脊柱前后柱均有软骨内成骨,电镜下观察脊柱前柱(终板)软骨细胞呈圆形且表面有突... 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脊柱生长的特征,对12例AIS患者的前后柱生长软骨进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12例AIS患者脊柱前后柱均有软骨内成骨,电镜下观察脊柱前柱(终板)软骨细胞呈圆形且表面有突起,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后柱生长软骨细胞呈梭形细胞表面有突起,胞浆内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相对较少,细胞核有异染色质聚集。超微结构的观察有助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因学诊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软骨 超微结构 电镜观察 脊柱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喘素类似物(苯乙醇胺)影响猪体脂代谢和骨骼肌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金邦荃 朱清於 +2 位作者 黄进 齐梅 陆裕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2-55,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5~20mg/kg苯乙醇胺,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含量比对照(0mg/kg)减少;光镜下可见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分布趋于合理。10mg/kg以上苯乙醇胺... 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5~20mg/kg苯乙醇胺,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含量比对照(0mg/kg)减少;光镜下可见处理猪肌束间和肌束内脂肪组织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分布趋于合理。10mg/kg以上苯乙醇胺使背膘厚度明显减薄(P<0.05)。苯乙醇胺处理猪肌纤维密度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5mg/kg剂量时红肌纤维密度达极显著水平(P<0.01);20mg/kg剂量时红、白肌纤维密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苯乙醇胺处理后,猪肌纤维横径每根增粗5~13μm,5mg/kg和10mg/kg剂量可诱导白肌纤维横径增粗,后者达极显著水平;20mg/kg剂量红、白肌纤维横径均极显著增粗(P<0.01),最终导致背最长肌面积扩大7.59%~39.15%。当日粮蛋白质水平维持在14%以上时,苯乙醇胺能有效地抑制脂肪沉积,促进肌蛋白累积和骨骼肌增生,在5~20mg/kg范围内,苯乙醇胺的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醇胺 体脂代谢 骨骼肌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顶椎终板软骨的共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马兆龙 邱勇 +3 位作者 朱锋 朱泽章 王守丰 吴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621-626,I0001,共7页
目的:观测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顶椎终板软骨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2例AIS患者,每例在前路手术时截取顶椎终板软骨1份,每份标本均包... 目的:观测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顶椎终板软骨中的表达,探讨其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2例AIS患者,每例在前路手术时截取顶椎终板软骨1份,每份标本均包含凸侧与凹侧。切片行HE染色观察其组织细胞形态;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测凸侧与凹侧的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累积光密度(IOD),并计算这4个因子表达的相关性。结果:HE染色显示终板软骨有类似四肢长骨骺板样软骨内成骨组织形态,与凹侧比较凸侧显示了更强的软骨细胞活性。凸侧SOX9、L-SOX5、SOX6及Ⅱ型胶原表达的阳性细胞数和前三者的IOD值均明显大于凹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凸侧Ⅱ型胶原表达的IOD值与凹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个因子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6~0.91(P<0.05),IOD之间为0.64~0.98(P<0.05),均呈正性相关。结论:AIS患者顶椎凸侧与凹侧终板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及SOX9、L-SOX5、SOX6和Ⅱ型胶原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可能是脊柱不同部位间机械应力差异下的继发性变化;4个因子的共表达异常触发AIS的可能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软骨内成骨 SOX9 L—SOX5 SOX6 Ⅱ型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宁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敏 车敦发 +2 位作者 李子玲 吴波 倪容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343,共1页
关键词 脉络宁 类天疱疮 大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终板软骨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兆龙 邱勇 +2 位作者 朱锋 王守丰 吴波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60-664,I0002,共6页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终板软骨的组织学形态,探讨其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20例AIS患者,前路手术时分别获取20份顶椎及18份下端椎终板软骨,每份均包含凸侧与凹侧。切片行HE染...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终板软骨的组织学形态,探讨其与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20例AIS患者,前路手术时分别获取20份顶椎及18份下端椎终板软骨,每份均包含凸侧与凹侧。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终板软骨组织形态,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终板软骨肥大区的厚度、细胞巢面积、巢内细胞数及增殖区细胞数(个/视野)。参照Enneking法设定曲度因子(factorof curve,FC),将顶椎标本分为FC≤6组(11例)和FC>6组(9例)。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部位、不同FC分组下的差异。结果:顶椎凸侧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凹侧(P<0.05);下端椎仅凸侧肥大区细胞巢平均面积显著大于凹侧(P<0.05);顶椎与下端椎间同侧比较,仅下端椎凹侧肥大区的细胞数显著大于顶椎(P<0.05)。FC>6组的顶椎凸侧和凹侧终板软骨肥大区的巢内细胞数显著小于FC≤6组(P<0.05),FC>6组的凸侧增殖区细胞数也显著小于FC≤6组(P<0.05)。结论:AIS患者终板软骨的组织学变化特征更倾向于与脊柱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下机械应力差异有关的继发性改变;但组织学变化与机械应力变化之间不完全平行,AIS的发生、发展可能伴有生物力学以外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组织形态学 终板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23-H_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灵飞 姚俊国 +1 位作者 张锦堃 周志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78-779,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NM23-H1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树损伤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明 张茂红 +3 位作者 吴波 乐美兆 章冠东 宋小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2-344,I034,共4页
目的:了解胆囊结石患者其胆管树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2例胆囊结石病例,10例猝死尸检病例而无肝胆系统疾患者作为对照组,两者经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门管区平均面积0.084mm2,对照组0.101mm2... 目的:了解胆囊结石患者其胆管树损伤情况。方法:收集22例胆囊结石病例,10例猝死尸检病例而无肝胆系统疾患者作为对照组,两者经组织学观察和定量分析。结果:胆囊结石组门管区平均面积0.084mm2,对照组0.101mm2。胆囊结石组门管区胆管数量3.1,对照组5.3。两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胆囊结石病例大多有门管区胆管数量的减少和以变质为主的炎症。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分泌的异常胆汁,可引起胆管树的损伤,导致胆管数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并发症 胆管树损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春 韦玮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40-1142,1145,共4页
卵巢浆液性癌以前多认为是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上皮内陷形成的皮质包涵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显示卵巢浆液性癌存在二元发病模式,分别为低级别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癌由良性、交界性肿瘤发展而... 卵巢浆液性癌以前多认为是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或上皮内陷形成的皮质包涵体。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显示卵巢浆液性癌存在二元发病模式,分别为低级别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癌由良性、交界性肿瘤发展而来,多伴有KRAS、BRAF或ERBB2突变;高级别卵巢癌大多来源于输卵管上皮,常伴有TP53突变。本文现从卵巢浆液性癌的组织学分级、免疫表型及组织起源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癌 组织起源 免疫组织化学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石蜡包埋人脑组织中弓形虫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群立 刘琦 +1 位作者 李芳秋 马恒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0-31,共2页
孕妇感染弓形虫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危险因素。本文运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先天性畸形儿尸检石蜡包埋脑组织中弓形虫。结果表明,30例先天性畸形儿石蜡脑组织切片经体外扩增后出现阳性条带者13例,而对照组无1例阳性(P<0.05)。研... 孕妇感染弓形虫是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危险因素。本文运用DNA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0例先天性畸形儿尸检石蜡包埋脑组织中弓形虫。结果表明,30例先天性畸形儿石蜡脑组织切片经体外扩增后出现阳性条带者13例,而对照组无1例阳性(P<0.05)。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弓形虫感染与胎儿先天性畸形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石蜡组织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胺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猪肉品质和脂肪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金邦荃 齐梅 +6 位作者 陆裕华 张国祥 朱清於 黄静 张建生 孙士铨 顾建平 《中国饲料》 1994年第5期13-15,共3页
日粮蛋白水平在70─105kg体重阶段(后期)分为14.83%和12.03%,全期或后期日粮中加入0、10mg/Kg苯乙胺,设置二因子六个组合日粮,观察苯乙胺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肌肉组份的影响。结果:(1)饲料蛋白质水平14.83%(高蛋白),全... 日粮蛋白水平在70─105kg体重阶段(后期)分为14.83%和12.03%,全期或后期日粮中加入0、10mg/Kg苯乙胺,设置二因子六个组合日粮,观察苯乙胺对生长肥育猪胴体品质和肌肉组份的影响。结果:(1)饲料蛋白质水平14.83%(高蛋白),全期或后期日粮中给予10mg/kg苯乙胺,猪平均日增重提高2.23%和10.39%(后者p<O.01);饲料蛋白质水平12.03%(低蛋白),若全期日粮中添加10mg/kg苯乙胺,猪日增重提高4.76%(P<O.05)。(2)日粮中含10mg/kg苯乙胺可有效地减少脂肪在体内的蓄积,无论饲料蛋白水平高低,皮下脂肪比对照组薄0.5─1.0cm;高蛋白日粮猪背最长肌脂肪含量相应减少。(3)苯乙胺与饲料蛋白水平(A×B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背最长肌增长与分化。高蛋白条件下,背最长肌横截面积明显增大,其中全期用苯乙胺者比对照组大6.5%─39.15%(p<O.01),而且肌肉蛋白质含量略有增加。(4)苯乙胺在活体内主要刺激单位面积肌纤维数增生,但未见改变成年猪肌纤维分化(红、白肌纤维比例)。饲料蛋白水平与单个肌纤维内养份积累体积膨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胺 饲料 蛋白 品质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对角质层脂质超微结构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少军 周晓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用裸鼠作为实验动物对化学刺激性物质导致角质层脂态的变化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裸鼠表皮经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处理后 ,样品用四氧化钌固定。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由于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的刺激作用导致角质层脂质形态的变化、角质层脂... 本文用裸鼠作为实验动物对化学刺激性物质导致角质层脂态的变化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裸鼠表皮经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处理后 ,样品用四氧化钌固定。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由于丙酮和氯化苯甲烃铵的刺激作用导致角质层脂质形态的变化、角质层脂质的抽提以及在角质细胞之间形成腔隙。结果表明四氧化钌对角质层脂质有良好的固定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 氯化苯甲烃铵 超微结构 角质层脂质膜 化学刺激物质 四氧化钌 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新华 黄进 钱源澄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9-339,共1页
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应用于原位分子杂交,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因其操作步骤较多,时间较长等因素,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克服。以下介绍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的一点初步体会。 1 减少或避免组织掉片的方法 除非蛋白性防脱片胶外,还需注意以下几... 非同位素标记探针应用于原位分子杂交,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因其操作步骤较多,时间较长等因素,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克服。以下介绍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的一点初步体会。 1 减少或避免组织掉片的方法 除非蛋白性防脱片胶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载玻片一定要干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分子杂交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晓刚 姜少军 +2 位作者 周晓军 陆珍凤 孙桂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52-855,共4页
对 8例心脏黏液瘤进行了临床病理总结 ,着重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黏液瘤细胞有 4种超微结构表现 :①原始间叶细胞 ;②纤维母细胞样 ;③肌纤维母细胞样 ;④上皮样。提出心脏黏液瘤细胞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 ,有纤维母细胞、肌及... 对 8例心脏黏液瘤进行了临床病理总结 ,着重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黏液瘤细胞有 4种超微结构表现 :①原始间叶细胞 ;②纤维母细胞样 ;③肌纤维母细胞样 ;④上皮样。提出心脏黏液瘤细胞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 ,有纤维母细胞、肌及上皮样分化。并且提出瘤细胞参与黏液瘤基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黏液瘤 超微结构 心脏原发性肿瘤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蚀对心肌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波 周晓军 +3 位作者 陆珍凤 朱美 戴敛 何吟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房、心室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坏死彻底,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J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 经导管对犬和兔心房、心室行射频消蚀,观察消蚀后心肌结构的变化及消蚀能量与心肌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射频消蚀引起的心肌损伤范围局限、坏死彻底,损伤区由肉芽组织和纤维瘢痕替代;在20~500J的射频输出范围内,消蚀损伤程度与能量输出呈正相关;射频消蚀也应有限量地进行,过多或大范围的消蚀可引起弥漫性的心内膜增厚。同时时消蚀后心肌损伤的组织学、超微结构变化与细胞电生理改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结构 组织学 射频消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尸检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南云 严小娟 +1 位作者 钱源澄 马恒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85-286,共2页
5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尸检研究李南云,严小娟,钱源澄,马恒辉有关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尸检研究报道尚少见到.根据我国1979年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资料,颅内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7%[1],国外资料CNS肿... 54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尸检研究李南云,严小娟,钱源澄,马恒辉有关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的尸检研究报道尚少见到.根据我国1979年恶性肿瘤死亡调查资料,颅内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87%[1],国外资料CNS肿瘤约占尸检例数的1.3~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组织肿瘤 尸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