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庆荣 史继新 +5 位作者 印红霞 成惠林 吴伟 马驰原 王林 茅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与A1的关系,以及与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区别。方法: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Heubner回返动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后,取出脑组织块,解剖观察和测量回返动脉、眶... 目的:研究Heubner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其与A1的关系,以及与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区别。方法: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5例(30侧),经翼点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Heubner回返动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观察后,取出脑组织块,解剖观察和测量回返动脉、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结果:(1)根据回返动脉与A1的关系,将其分为:远外侧型占22.2%、周围型占69.4%、内侧型占8.3%。(2)回返动脉直径为(0.77±0.12)mm,绝大部分起源于前交通动脉周围2mm的大脑前动脉;眶额动脉的直径为(0.63±0.16)mm,均起源于A2段,距前交通动脉的距离平均(5.51±3.4)mm;额极动脉的直径为(0.66±0.18)mm,距前交通动脉的距离为(1.41±0.51)cm。结论:识别回返动脉并明确其与A1、眶额动脉和额极动脉的关系对手术中Heubner回返动脉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ubner回返动脉 眶额动脉 额极动脉 显微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浙勇 江时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3期2648-2650,共3页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经左心室造影测定的和心导管测得的值为判断左心室功能的指标。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的632例患者,按不同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并与同期961例无RCA狭窄的对照组...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经左心室造影测定的和心导管测得的值为判断左心室功能的指标。将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的632例患者,按不同狭窄程度进行分组,并与同期961例无RCA狭窄的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压(LVEDP)。按照左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无和部位不同,分成左冠状动脉正常、左前降支(LAD)狭窄、左回旋支(LCX)狭窄、左主干(LM)狭窄和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狭窄5种情况分别讨论。结果:(1)在左冠状动脉正常时,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狭窄50%~74%)、中度(狭窄75%~89%)和重度(狭窄90%~99%)RCA狭窄患者的LVEF分别下降0.36%、0.50%、3.07%(P均>0.05),仅完全闭塞组(直径狭窄100%)患者的LVEF下降有统计学意义(4.58%,P<0.05);(2)在LAD、LCX、LM、LAD+LCX狭窄时,与对照组比较,RCA非闭塞组(直径狭窄≥50%,且<99%)LVEF分别下降0.93%、0.28%、3.41%和2.81%(P均>0.05),RCA闭塞组(直径狭窄≥99%)LVEF分别下降10.90%(P<0.01)、3.66%(P>0.05)、6.52%(P>0.05)和5.15%(P<0.01)。LAD狭窄时,RCA非闭塞组和RCA闭塞组之间LVEF有统计学差异(P<0.01);(3)除LAD狭窄时RCA闭塞组LVEDP有显著性增加(3.4mmHg,P<0.01)外,不管是左冠状动脉狭窄(LAD狭窄、LCX狭窄、LM狭窄、LAD+LCX狭窄)时抑或左冠状动脉正常时,RCA狭窄程度对LVEDP的影响无方向一致性,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CA狭窄对LVEF的影响与RCA病变程度有关,即RCA闭塞病变可恶化左室收缩功能和LVEF;RCA狭窄及狭窄程度对LVEDP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气道管理与呼吸支持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建军 周志强 +2 位作者 李玉红 李炜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48-24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 重度毒鼠强中毒 气道管理 呼吸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