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步评估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研究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华斌 李苏建 +3 位作者 卢光明 张龙江 周长圣 王中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SPN患者经病理证实并行胸部CT常规平扫及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双能量增强扫描数据传入Siemens双源CT专用"Dual-Energy"工作站,选择"Liver V...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SPN患者经病理证实并行胸部CT常规平扫及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双能量增强扫描数据传入Siemens双源CT专用"Dual-Energy"工作站,选择"Liver VNC"模式进行自动能量减影,得到虚拟平扫图像及碘分布图像。对SPN的虚拟平扫图像CT值和常规平扫图像SPN的CT值进行比较研究;对SPN内的碘分布图像CT值与SPN的强化值(增强图像SPN的CT值-平扫图像SPN的CT值)进行比较研究;对利用碘分布图像CT值和强化值在诊断SPN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虚拟平扫图像显示SPN内钙化灶以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灶的能力;将双能量扫描模式辐射剂量与单源扫描模式辐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SPN的虚拟平扫图像CT值和常规平扫图像的CT值以及碘分布图像CT值与强化值显示出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91)。以20HU作为阈值,利用SPN强化值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7.5%、71.4%、58.3%;利用SPN碘分布图像CT值评估其良恶性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74.2%、66.7%。虚拟平扫图像对SPN内钙化灶及纵隔淋巴结钙化的显示率为94.2%。双能量扫描模式平均辐射剂量(230.74±36.12)mGy.cm与单源扫描模式平均辐射剂量(238.14±29.12)mGy.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P>0.05)。结论:双能量扫描技术能够一次扫描获得虚拟平扫图及碘剂分布图,不存在数据采集的位置和时间差,能够成功检出强化后SPN内的钙化灶,选择性重建SPN的虚拟平扫图像代替胸部常规平扫则可以明显减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成像 肺结节 孤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发作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新生 张志强 +2 位作者 卢光明 田蕾 孙康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64-1167,1171,I0013,共6页
目的:采用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观察发作期癫痫引起的脑活动情况,探讨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及传播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方法:1例行脑电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回顾性发现其在采集期间多次轻微癫痫发作... 目的:采用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观察发作期癫痫引起的脑活动情况,探讨皮层及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及传播中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方法:1例行脑电同步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回顾性发现其在采集期间多次轻微癫痫发作,在保证功能磁共振数据质量的情况下,分析两段采集过程中癫痫发作活动引起脑活动的改变情况。结果:两次数据采集得到一致的脑激活结果:双侧顶叶、内颞叶大脑皮层广泛激活信号,双侧纹状体、丘脑及脑干诸皮层下灰质核团明显激活信号,以左侧为著;小脑蚓部、中央叶、右小脑半球及齿状核亦有明显激活信号;全脑最大激活点位于左顶叶。结论:在局灶性癫痫发作时,大脑皮层原发灶与皮层下诸结构形成往返神经环路;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是癫痫对侧传播的主要部位;皮层下结构在癫痫发作类型及传播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发作 磁共振成像 神经环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6
3
作者 朱庆强 朱文荣 +2 位作者 吴正参 童明敏 王中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 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儿童及青少年8例;小脑蚓部5例,... 目的探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 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中,儿童及青少年8例;小脑蚓部5例,其他部位8例。MRI扫描:肿瘤完全囊变者1例,囊实性者9例,实性者3例,伴附壁结节者1例。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及附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DWI低信号11例,等低混杂样信号2例,SWI可见低信号2例。伴有轻度瘤周水肿及梗阻性脑积水各3例。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小脑蚓部多见,多为囊实性,占位效应较轻,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降噪的扩散张量估计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衡 王世杰 +1 位作者 罗立民 张宗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0-335,共6页
本文引入了一个从扩散加权图像序列中估计扩散张量的新过程。此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降噪的算法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和双变量收缩规则;第二个步骤对降噪后的扩散加权图像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扩散张量。我们在模拟二阶... 本文引入了一个从扩散加权图像序列中估计扩散张量的新过程。此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降噪的算法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和双变量收缩规则;第二个步骤对降噪后的扩散加权图像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扩散张量。我们在模拟二阶张量场和真实DT-MRI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与扩散张量估计后的平滑方法相比,先对扩散加权图像降噪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张量场估计。估计的扩散张量场的客观结果及主观评价可以说明,本文提出的估计过程可以很好地改进最终的扩散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数小波 双变量收缩 降噪 扩散张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管造影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波 许健 +3 位作者 曹建民 吴垠垠 张龙江 卢光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改良实验动物兔血管造影的方法,优化血管造影后的止血过程,提高DSA检查的成功率,并且对兔主要的血管的CT三维血管成像和DSA检查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兔成像的方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相关经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麻醉后于耳缘静脉置管... 目的改良实验动物兔血管造影的方法,优化血管造影后的止血过程,提高DSA检查的成功率,并且对兔主要的血管的CT三维血管成像和DSA检查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兔成像的方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相关经验。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5只,麻醉后于耳缘静脉置管行CTA检查,测量主要血管的管径并观察相关血管形态和走行方向。解剖腹股沟区,分离股动脉和股静脉,以Seldinger法进行血管置管。动脉造影方面,穿刺股动脉后,行大动脉弓、背大动脉、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颈总动脉、椎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前动脉和肾动脉造影,延长造影时间观察相应的回流静脉。静脉造影方面,穿刺股静脉后,依次行后大静脉和肺动脉造影。股静脉止血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数分钟即可,股动脉止血采用止血钳、血凝酶局部湿敷和外科重建股动脉鞘的方法进行。结果根据兔各主要血管平均管径的大小,选用18 G血管穿刺针和4 F导管理论上可行兔大部分血管的DSA检查。所有实验兔均成功进行了血管造影,术后成功实现了止血。结论采用18 G穿刺针和4 F导管适合进行兔主要血管的DSA检查,同时采用药物和压迫止血的方法可以成功实现术后的止血过程,避免了血管结扎引起的正常组织结构的破坏。兔血管造影的工作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CT血管成像 止血 新西兰大白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癌MRI、DSA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家和 钱其军 +6 位作者 王中秋 刘崎 仇毓东 尤天庚 曲增强 沈锋 吴孟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和诱发肝癌模型MRI、DSA的成像技术及影像特点 ,建立肝癌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 :将CBRH3 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鼠肝脏不同部位和二乙基硝胺诱发肝癌模型 ,分别在癌肿形成后 ,行MRI、DSA检查及癌组织镜检 ,观察其影像学... 目的 :探讨大鼠肝癌和诱发肝癌模型MRI、DSA的成像技术及影像特点 ,建立肝癌实验模型。材料和方法 :将CBRH3 癌组织块接种在大白鼠肝脏不同部位和二乙基硝胺诱发肝癌模型 ,分别在癌肿形成后 ,行MRI、DSA检查及癌组织镜检 ,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并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接种癌T1WI呈低信号 ,T2 WI呈较均匀高信号 ,DSA表现为环形异常血管染色 ;诱发癌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低信号 (10例 ) ,T2 WI呈等或略高信号 8例 ,呈低信号 2例。结论 :接种癌影像学表现和人体转移性肝癌相类似 ,可作为转移性肝癌之实验模型 ;而诱发癌影像表现和人体原发性肝癌相类似 ,可作为原发性肝癌之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大鼠 MRI DSA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