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张朝富 刘学鹏 +1 位作者 梁敏华 杨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019-202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6例)和非冠心病组(52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4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和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6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16例)和非冠心病组(52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43例、多支病变组28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HCY,VP1000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ABI、baPWV。结果冠心病组的HCY、baPWV高于非冠心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多支病变组的baHCY水平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多支病变组的baPWV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病变组的ABI低于单支、双支病变组(P<0.05)。结论 HCY、ABI、baPWV与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有关,三者联合可用来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程度,从而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半胱氨酸 踝臂指数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颖 孔丽 +6 位作者 戴加飞 刘海波 李敏 郭芮兵 陈光辉 刘玲 杨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9-381,共3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能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与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5例,其中颈内动脉狭窄组59例,对照组26例。分别通过吸入5%CO2和95%O2混合气体诱发高碳酸血症,计算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 目的探讨脑血管储备能力(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与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5例,其中颈内动脉狭窄组59例,对照组26例。分别通过吸入5%CO2和95%O2混合气体诱发高碳酸血症,计算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颈内动脉狭窄组患者CV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2.47±12.45)%vs(37.25±11.77)%,P<0.01]。CVR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CI=-0.6587,P<0.01)。颈内动脉狭窄是CV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49,95%CI:2.682~9.858,P<0.01)。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是影响CVR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CVR可能预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梗死 血流速度 高碳酸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昉 刘玲 +5 位作者 郭芮兵 李敏 张仁良 顾永盛 刘海波 陈光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284-290,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 目的系统评价使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disc)中,关于rTMS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起止时间均从2001年1月—2011年12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中的496例患者。其中273例采用rTMS治疗,223例为安慰剂形式的rTMS或空白对照。其中8项为有效性研究,2项为安全性研究。①6项行Barthel指数(BI)评估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评分均数差(MD)=-11.17,95%CI:-13.84~-8.50。3项行Fugl-Meyer评分的研究显示,rTMS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61,95%CI:-10.79~-4.43。②采用低频rTMS(1 Hz)治疗的4项分析结果表明,rTMS组BI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28,95%CI:-10.32~-8.24;采用高频rTMS(!1 Hz)治疗的2项研究亦显示,rTMS组的BI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MD=-21.42,95%CI:-29.69~-13.15。③2项进行不良反应的研究显示,rTMS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5,95%CI:0.24~2.36。2项研究报道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头痛、焦虑、疲乏和麻刺感,无癫痫发作。结论对卒中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低频或高频rTMS治疗,均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并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康复 治疗效果 META分析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筋膜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术江 周双燕 +3 位作者 李蓉 夏沛民 缪汉韬 陈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itis,ANF)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及早清创,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及多器官损伤,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营养支持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负压吸引等治疗可达到良好的... 目的急性坏死性筋膜炎(acute necrotizing fasciitis,ANF)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及早清创,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及多器官损伤,应用大量有效抗生素、营养支持和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负压吸引等治疗可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探讨ANF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33例ANF患者,分别给予急诊切开引流、抗感染、原发病治疗、植皮、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期进行康复锻炼。结果 33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住院时间15~53d,平均住院时间30.2 d。结论 ANF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引流,行全身综合治疗及康复锻炼,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筋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激肽释放酶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介导的大鼠酸中毒神经元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刘玲 杨昉 +5 位作者 刘海波 李敏 刘亚红 刘新峰 张仁良 董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 目的探讨组织激肽释放酶(TK)对酸中毒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取原代培养8~10 d的新生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酸中毒组(pH=6.0的细胞外液处理4 h),TK(100 nmol/L)、缓激肽B2受体(B2R)激动剂(缓激肽,100 nmol/L)、ASIC1a阻断剂(狼蛛毒素,100 ng/ml)及B2R拮抗剂(HOE140)预处理组。TK、B2R激动剂、ASIC1a阻断剂预处理组在给予酸性液处理前,先给予相应药物预处理30 min;B2R拮抗剂预处理组,在TK干预前30 min,给予HOE140(500 nmol/L),30 min后给予酸性液处理。采用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测定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应用不同的荧光探针标记细胞内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线粒体膜电位(MMP)以及细胞内游离Ca2+,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上述各组细胞内各荧光物质的相对强度,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含量。结果①正常对照组,TK、ASIC1a阻断剂及B2R激动剂预处理组的神经元存活率分别为(96.6±2.6)%、(79.7±5.9)%、(74.2±4.6)%、(77.7±5.0)%,与酸中毒组的(59.0±6.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2R拮抗剂预处理组为(64.6±3.8)%,与TK预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酸中毒组细胞内ROS、NO及游离Ca2+水平显著增高(P<0.01),MMP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酸中毒组比较,TK、ASIC1a阻断剂及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及Ca2+水平显著下降,MMP水平显著增高(P<0.01或P<0.05);而与TK预处理组比较,B2R拮抗剂预处理组细胞内ROS、NO含量,游离Ca2+水平明显增高,MM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在酸性环境下,ASIC1a激活介导了神经元内氧化应激反应,诱导神经元损伤;TK通过B2R能够减轻ASIC1a介导的氧化应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激肽释放酶 酸中毒 氧化性应激 神经元 酸敏感离子通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48例地震伤员震后心理体验的质性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玉刚 王娟娣 +1 位作者 傅东辉 申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体验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步骤,文中对地震伤员出现的震后心理体验进行探究。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知识和心理晤谈技术,对48例四川地震伤员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晤谈。结果伤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应激... 目的深入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体验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要步骤,文中对地震伤员出现的震后心理体验进行探究。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知识和心理晤谈技术,对48例四川地震伤员进行一对一的个别晤谈。结果伤员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应激反应,可分为情绪异常、认知功能缺损、行为能力改变等3个方面的结构概念。结论作为心理危机干预者,应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深刻了解伤员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以科学方法分析其根源、成因和特点,达到缓解甚至纠正其心理危机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心理 真实体验 质性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远期疗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叙国 黄媛媛 缪汉韬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使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并观察其中远期疗效.方法:择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75例,使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行盘外注射治疗,并观察其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远期疗效89.33%,中期疗效76%,远期疗效稳定性更高,... 目的使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并观察其中远期疗效.方法:择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75例,使用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进行盘外注射治疗,并观察其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远期疗效89.33%,中期疗效76%,远期疗效稳定性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胶原酶髓核溶解疗法具有非常显著的远期疗效,适合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疗效 远期疗效 胶原酶髓核溶解 微创 腰椎间盘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循环对硅橡胶软衬拉伸强度的影响
8
作者 任诚 张少锋 赵信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2种不同方式固化的硅橡胶软衬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Silagum硅橡胶软衬,分别与α-RESIN热凝基托树脂块进行粘接制作圆柱形试件各30个。37℃蒸馏水浸泡24h作为对照组,余试件分别冷... 目的:研究冷热循环对2种不同方式固化的硅橡胶软衬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用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Silagum硅橡胶软衬,分别与α-RESIN热凝基托树脂块进行粘接制作圆柱形试件各30个。37℃蒸馏水浸泡24h作为对照组,余试件分别冷热循环5 000、10 000、20 000、30 000次后各取出6个进行拉伸强度测定,观察断裂模式。结果:Sofreliner MS软衬、Silagum软衬各组间拉伸强度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ilagum硅橡胶软衬各组拉伸强度均显著大于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P<0.05)。结论:冷热循环30 000次对本实验条件下的2种硅橡胶软衬拉伸强度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循环 硅橡胶 软衬 拉伸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村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9
作者 魏晓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117-3118,共2页
关键词 嗜酸细胞肉芽肿 木村病 嗜酸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