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卫萍 邵海枫 +3 位作者 韩丽丽 王锦娜 史利宁 张小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970-972,共3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用2-巯基丙酸和头孢他啶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耐亚胺培南PA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率,并提取各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用2-巯基丙酸和头孢他啶双纸片协同法,检测临床分离的48株耐亚胺培南PA金属β-内酰胺酶(MBL)产生率,并提取各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分析,比较各耐药菌株外膜蛋白与标准菌株的差异。结果:48株耐亚胺培南PA中8株产MBL;在外膜蛋白SDS-PAGE图上发现32株缺少外膜蛋白OprD2,其中8株还伴随其他外膜蛋白的改变。结论:PA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是外膜蛋白OprD2缺失或含量减少以及MBL的产生,或由两者共同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外膜蛋白OprD2 金属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X,der(Y)t(Y;13)不育男性患者的临床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崔英霞 夏欣一 +7 位作者 卢洪涌 潘连军 邵永 姚兵 戈一峰 王国洪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168-1171,I0015,共5页
目的:了解核型为45,X,der(Y)t(Y;13)(q11.1;q12),-13伴无精子症、双侧乳腺轻微发育和多发性皮下结节男性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确定患者核型。用PCR-STSs以确定Yq上的断裂点。... 目的:了解核型为45,X,der(Y)t(Y;13)(q11.1;q12),-13伴无精子症、双侧乳腺轻微发育和多发性皮下结节男性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进行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确定患者核型。用PCR-STSs以确定Yq上的断裂点。用DNA多态性方法检测位于13q12上的BRCA 2基因拷贝数。对患者的睾丸和皮下结节进行活检。结果:细胞遗传学和FISH证实患者SRY基因和Y染色体着丝粒位于13号染色体上。因此,患者核型为45,X,der(Y)t(Y;13)(q11.1;q12),-13.ish der(Y)(SRY+,DYZ3+,wcp13+)。Y染色体长臂上的AZFa,b,和C区域全部丢失,断裂点位于sY82以下。BRCA2基因的多态性检测无拷贝数的丢失。睾丸活检结果为唯支持细胞综合征。皮下结节病理检查为血管脂肪瘤。结论:患者的男性表型是由于基因组中存在SRY基因。无精子症、睾丸体积小与病理结果一致,是由于Y染色体Yq11.1→Yqter片段丢失所致。但血管脂肪瘤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X男性 Y常/染色体易位 无精子症 SRY基因 血管脂肪瘤 不育男性患者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型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晓文 邵海枫 +1 位作者 王卫萍 李晓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5-858,共4页
目的探讨在K-B法药物敏感试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药物诱导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2株鲍曼不动杆菌,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法扩增三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 目的探讨在K-B法药物敏感试验中对氨基糖苷类药物双圈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携带状况以及药物诱导对该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收集42株鲍曼不动杆菌,K-B法测定其药敏情况;PCR法扩增三种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用RT-PCR的方法分析阿米卡星诱导前后耐药基因表达量。结果 90.4%(38/42)的菌株阿米卡星药敏纸片周围呈现双圈耐药,且均检测到armA,未检测到rmtB及rmtC,其余3株为敏感,1株为普通耐药,且PCR检测耐药基因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经阿米卡星诱导后细菌armA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结论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双圈耐药 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汁促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毓 张春妮 +2 位作者 董伟 许国平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2-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刺梨汁(RRTJ)促U937细胞凋亡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RTJ在体外作用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株。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探讨刺梨汁(RRTJ)促U937细胞凋亡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RRTJ在体外作用于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U937细胞株。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细胞计数测定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生长周期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一氧化氮(NO)分泌量;并通过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分析RRTJ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刺梨汁显著抑制U937细胞生长,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随RRTJ浓度增加,U937细胞凋亡率增高,baxmRNA表达量上升,而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U937细胞NO释放量也随RRTJ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RRTJ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生长周期、降低bcl-2/bax比值,同时诱导NO分泌,促进U937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汁 U937细胞 凋亡 BAX BCL-2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卵巢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曹王丽 宋佳希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6-540,共5页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妇科肿瘤首位,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对常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腹膜外转移。随着卵巢癌相关抗原被陆续发现,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抗体-抗肿瘤药... 卵巢癌(ovarian cancer,OC)是妇科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占妇科肿瘤首位,主要原因在于其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对常规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和腹膜外转移。随着卵巢癌相关抗原被陆续发现,其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及抗体-抗肿瘤药物偶联物已成为卵巢癌治疗的新手段。通过靶向肿瘤抗原(cancer antigen 125,CA125)、黏蛋白1(mucin 1,MUC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factor receptor-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目标抗原,针对性地治疗卵巢癌,有些已经显示出一定的临床疗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阿巴伏单抗、Oregovomab、人乳脂肪球1(human milk fat globule 1,HMFG1)和曲妥珠单抗等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单克隆抗体 单抗偶联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6
作者 李翰卿 宋微微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1-984,共4页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形成的重要因素。IR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是IR形成的重要因素。FFA影响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形成的重要因素。IR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是IR形成的重要因素。FFA影响胰岛素分泌、介导IR,并推测FFA为T2DM及IR相关疾病的重要因子,有望成为T2DM及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曾章锐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6-541,共6页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散发或地方性暴发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不仅存在于医院感染,同时也存在于社区感染。获得性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的缺失或者减少以及外排泵主动排出药物是造成碳青霉烯类... 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散发或地方性暴发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菌不仅存在于医院感染,同时也存在于社区感染。获得性碳青霉烯酶、外膜蛋白的缺失或者减少以及外排泵主动排出药物是造成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原因,文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碳青霉烯酶 外膜蛋白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精子分析仪SQA-V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戈一峰 汪春晖 +5 位作者 邵永 姚兵 吴丹 夏欣一 商学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评估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仪SQA-V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之间各主要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在不育和生育男性精子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用SQA-V系统和手工法对15例生育志愿者和53例临床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以及乳胶质控珠进行检测,分别... 目的:评估自动化精子质量分析仪SQA-V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之间各主要参数的差异性及其在不育和生育男性精子质量分析中的应用。方法:用SQA-V系统和手工法对15例生育志愿者和53例临床不育患者新鲜精液标本以及乳胶质控珠进行检测,分别将精子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准确度评价。结果:不育组和生育组男性各项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两种分析检测方法精子密度(rc=0.870,P<0.01)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结论:与传统手工法精子计数比较,SQA重复性更好,主要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临床不同组群患者精液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质量分析仪 不育 精子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在肿瘤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芳芳 李晓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79-882,共4页
肿瘤是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网络调控的结果。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而传统的治疗技术(如手术、放疗、化疗)又难以完全抑制或逆转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有待发展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对近年来RNA干扰(RNA i)... 肿瘤是多基因、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网络调控的结果。目前,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而传统的治疗技术(如手术、放疗、化疗)又难以完全抑制或逆转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有待发展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文中对近年来RNA干扰(RNA i)技术在肿瘤基因靶向治疗上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原癌基因 靶基因 小分子干扰RNA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心血管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婷 洪骏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9-542,共4页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过程。研究表明,多种miRNAs与血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影响血管和心肌细胞的衰老过程,其中miR-29、miR-34a、miR-...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小分子RNA,广泛参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等过程。研究表明,多种miRNAs与血管、心脏的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影响血管和心肌细胞的衰老过程,其中miR-29、miR-34a、miR-217、miR-146a等可参与调节血管衰老过程;miR-21、miR-22、miR-18、miR-19等可参与调节心肌细胞衰老过程;上述miRNAs可望成为与心血管系统衰老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文中就miRNAs与心血管系统衰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心血管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特异蛋白酶26基因序列改变与精子发生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莉 史轶超 +2 位作者 范晓博 崔英霞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泛素特异蛋白酶26基因(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6,USP26)序列改变是否影响精子发生还存在争议。文中对精子发生障碍患者进行USP26基因序列分析,以检验USP26基因序列改变在不育男性患者中的分布,并分析与精子发生障碍之间的关... 目的泛素特异蛋白酶26基因(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6,USP26)序列改变是否影响精子发生还存在争议。文中对精子发生障碍患者进行USP26基因序列分析,以检验USP26基因序列改变在不育男性患者中的分布,并分析与精子发生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排除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的基础上,对156例无精子症和非梗阻性少精子症不育患者和86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者进行了USP26基因测序。结果USP26基因序列存在6种改变,其中g.508G>A,p.G170R仅在少精子组中发现,以前未见报道。除同义突变g.576G>A外,其他序列改变在不育组和生育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USP26基因序列改变可能并不直接影响精子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SP26基因 基因序列改变 精子发生 多序列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生物膜感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施德仕 邵海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生物膜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由细菌自身产生的多聚基质包裹的菌细胞结构群体,医学上估计超过80%人类感染性疾病是由生物膜介导。文中就当前细菌生物膜研究发展的特点、生物膜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一些的认识以及在细菌生物... 生物膜是附着在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的由细菌自身产生的多聚基质包裹的菌细胞结构群体,医学上估计超过80%人类感染性疾病是由生物膜介导。文中就当前细菌生物膜研究发展的特点、生物膜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的一些的认识以及在细菌生物膜防治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抗药性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士新 陈明心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95-197,共3页
活体动物体内荧光成像采用荧光报告基团标记细胞或DNA,通过非常灵敏的光学仪器检测,可观测活体动物体内标记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为肿瘤诊断方法及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信息。
关键词 肿瘤 荧光成像 荧光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囊泡及分泌型microRNAs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万淑君 王成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4-1219,共6页
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 是细胞分泌的一类直径约为30-1000 mn的膜性囊泡结构,内含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disease,CAD)及其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MV中... 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 是细胞分泌的一类直径约为30-1000 mn的膜性囊泡结构,内含脂类、蛋白质及核酸等多种生物分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disease,CAD)及其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MV中包裹大量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 ,称为分泌型miRNAs.分泌型miRNAs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其可作为CAD 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另外imRNAs可被M V s运输至靶细胞,调节细胞基因表达,与C A 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就微囊泡及其分泌imRNAs与CAD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泡 分泌型microRNAs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许国平 张春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74-977,共4页
在民间,诺丽早已作为药物被广泛应用,它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最近通过对诺丽的深入研究,鉴定出一些有效的药物成分,初步阐明了诺丽抗癌、抗氧化机制。现就诺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诺丽 防癌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物抗肿瘤多肽海兔毒素10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曹王丽 宋佳希 李芳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海兔毒素10(dolastatin 10,D10)是从海洋无壳软体动物截尾海兔(Dolabella auricularia)中分离提取的由4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缩肽类天然毒性蛋白。dolastatin 10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海兔毒素10(dolastatin 10,D10)是从海洋无壳软体动物截尾海兔(Dolabella auricularia)中分离提取的由4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缩肽类天然毒性蛋白。dolastatin 10及其衍生物可以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文中综述对dolastatin 10的发现、结构特点与作用机制,其衍生物及衍生物与相应单克隆抗体偶联物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兔毒素10 抗有丝分裂剂 dolastatin 10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顾振华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28-1031,共4页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由Zn2+依赖性的内肽酶组成的酶家族,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ECM)。MMP-1是最先完成蛋白纯化和cDNA克隆的脊椎动物胶原酶,以酶原形式合成,通过蛋白水解作用裂解酶原N-端残基,与其他MMP分享一个催化区及一个序列相...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类由Zn2+依赖性的内肽酶组成的酶家族,降解细胞外基质成分(ECM)。MMP-1是最先完成蛋白纯化和cDNA克隆的脊椎动物胶原酶,以酶原形式合成,通过蛋白水解作用裂解酶原N-端残基,与其他MMP分享一个催化区及一个序列相似于血红素蛋白的羧端。MMP-1是一个多功能分子,不仅参与细胞外间隙胶原纤维的代谢,也参与许多非基质底物和细胞表面分子的分裂。大量证据指出,MMP-1在不同生理、病理进程中起重要作用,如发育、组织形态建成、创伤修复,并与人类多种疾病有关,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关节炎、肺气肿和纤维化等,提示抑制或刺激MMP-1可有助于疾病预防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1 动脉粥样硬化 多功能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神经胶质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吴彩云 张春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6-750,共5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的异常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参与胶质瘤的分子...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小分子RNA,主要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的异常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参与胶质瘤的分子病理机制,是潜在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文中就miRNA与胶质瘤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神经胶质瘤 分子标志物 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家系SEDL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欣一 崔英霞 +5 位作者 周鑫 钟立柱 戈一峰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鉴定SEDT家系SEDL基因的突变位点,探讨SEDT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报告1个4代68人累及8例患者的SEDT大家系,患者均为非匀称性矮身材(短躯干),临床诊断为X连锁SEDT。提取家系所有成员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样中白细胞基因组DNA,应用PCR和DNA测序进行SEDL基因突变分析。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家系8例患者均为SEDL基因外显子6发生插入突变(c.370-371 ins A,突变数据库检索未见报告,为一全新突变方式),并发现1例无症状患儿携带相同方式突变(症状发生前),6例女性携带者为杂合突变,家系其他成员和正常对照者中均未见该插入突变。结论SEDL基因c.370-371 ins A是一新突变方式,详细的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研究丰富了SEDT的基因型-表型谱。SEDL基因突变分析对携带者检测、症状前诊断以及患者和携带者的产前基因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SEDL基因 插入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DL基因突变致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夏欣一 周玉春 +6 位作者 崔英霞 周鑫 魏莉 戈一峰 姚兵 李晓军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800-804,共5页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初步研究SEDL基因突变致SEDT的机制。... 目的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X线表现明显的X连锁骨发育不良疾病,主要特征包括不成比例的短躯干型矮身材、大关节发育不良以及胸腰椎椎体扁平。文中初步研究SEDL基因突变致SEDT的机制。方法将野生型SEDL基因及其突变型(c.370-371insA)重组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COS-7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重组蛋白表达的亚细胞定位,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转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野生型和突变型重组质粒的转染效率分别为47.51%和46.39%。野生型重组Sedl-in蛋白主要定位于核周,而突变型Sedlin蛋白则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以及部分在胞质表达。超微结构显示转染SEDL突变型重组质粒的细胞溶酶体显著增多。结论SEDL基因c.370-371insA突变导致Sedlin蛋白细胞定位的变化可能是SEDT发病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L基因 重组表达 超微结构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