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在调控抗肿瘤药物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潘半舟 封冰 宋海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2-1307,共6页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肿瘤耐药。细胞自噬是在生理条件和病理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生理机制,不仅能参与维持细胞稳态,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 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肿瘤耐药。细胞自噬是在生理条件和病理条件下普遍存在的生理机制,不仅能参与维持细胞稳态,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化疗药物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mTOR激酶活性、诱导Beclin 1/Bcl-2复合物解耦联等途径,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影响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因此,抑制细胞自噬是对抗肿瘤耐药的潜在途径,抑制肿瘤细胞自噬联合化疗药物的应用,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凋亡 肿瘤 化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甲基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正洪 王玉才 +1 位作者 马驰原 苏全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85-989,共5页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 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新型候选抑癌基因,其正常表达能抑制肿瘤的发生。启动子区域CpG岛异常甲基化可以导致其失活,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ASSF1A的甲基化状态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思路,而逆转RASSF1A的甲基化则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相关区域家族1A 抑癌基因 肿瘤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3基因甲基化在胃肠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郑芸 张有为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 目的新型抑癌基因RUNX3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因子,实验检测胃癌、大肠癌患者血清DNA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探讨其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留取42例胃癌、45例大肠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及1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标本,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RUNX3基因异常甲基化在胃癌中检出率为47.6%(20/42),在大肠癌中为40.0%(18/45),而20例胃肠道良性病变患者中仅有1例为不完全甲基化,占5.0%,10例健康志愿者中检出率为0,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t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之间无相关性。结论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可望成为胃肠肿瘤早期诊断的新型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癌 RUNX3 甲基化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与肿瘤:抑制或促进? 被引量:6
4
作者 封冰 陈龙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6,545,共6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等组织中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对创伤及肿瘤组织较为特异的趋向性。MSCs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MSCs可直接作用...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存在于骨髓等组织中的一种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非造血干细胞,具有对创伤及肿瘤组织较为特异的趋向性。MSCs与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一方面,MSCs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也可作为抗原提呈细胞,激活肿瘤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还可作为细胞载体,传递和表达多种抗肿瘤治疗因子,参与抗肿瘤药物的运输、免疫应答的激活以及新生血管的抑制。另一方面,MSCs强大的分化和增殖能力促使其参与肿瘤组织的构建;通过多种趋化因子作用引起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促进肿瘤恶性行为;MSCs具有类似"免疫豁免"效应,可对各主要类型的免疫细胞产生增殖和活化抑制作用,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逸;表达于MSCs表面的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可协同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参与肿瘤侵袭、转移。MSCs尚具有恶变潜能,在某些条件下可自发转化为致瘤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载体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血管治疗与肿瘤血管及微环境的正常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黄桂春 陈龙邦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I0005-I0008,共4页
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最初提出是由于发现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肿瘤血管提供营养物质,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单纯抗肿瘤血管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定,但是将其与化疗或放疗序贯地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认识的加深,目前已... 抗肿瘤血管治疗的最初提出是由于发现肿瘤的生长有赖于肿瘤血管提供营养物质,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单纯抗肿瘤血管治疗的疗效并不确定,但是将其与化疗或放疗序贯地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随着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认识的加深,目前已认识到异常的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平衡发生偏斜的结果。研究者提出抗肿瘤血管治疗可以使得肿瘤间质促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恢复平衡,从而使肿瘤血管及其微环境发生暂时的正常化。在这种正常化的状态下,肿瘤血管抗转移的能力增强,肿瘤细胞的供血、供氧增加,并且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增强。肿瘤血管及其微环境发生正常化的理论,提升了抗肿瘤血管治疗的临床地位,为制定更合理的抗肿瘤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血管治疗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与表观遗传调控:肿瘤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20
6
作者 封冰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92-95,共4页
人类恶性肿瘤常有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miRNA合成及加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miRNA自身亦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或改变组蛋白修饰等多种途径参与构成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文中综述miRNA... 人类恶性肿瘤常有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紊乱,其机制可能涉及miRNA合成及加工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异常。miRNA自身亦可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或改变组蛋白修饰等多种途径参与构成表观遗传调控网络。文中综述miRNA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表观遗传学药物及外源性miRNA作为新型治疗工具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表观遗传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细胞骨架连接分子Ezrin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敏(综述) 王靖华 陈龙邦(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42-546,共5页
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zrin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运动、调节细胞间黏附、... Ezrin是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ERM)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Ezrin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异常表达,提示其在肿瘤的浸润、转移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zrin通过改变肿瘤细胞运动、调节细胞间黏附、参与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抑制细胞凋亡和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等方面,影响恶性肿瘤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ZRIN 细胞骨架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M1在肿瘤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凯 冒晓蓓 褚晓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叉头框蛋白M1(forkhead box M1,Fox M1)属于Fox转录因子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高表达,与多个癌基因信号通路相关,在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Fox M1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一个新靶点。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M1 信号转导 肿瘤 FOX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肿瘤过继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鹏英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85-889,共5页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杀瘤特点。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刺激后获得的异质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的强大抗瘤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NK)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杀瘤特点。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和CD3AK细胞相比,CIK细胞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在过继性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研究。文中综述了近年来C IK在与树突细胞、双特异性抗体、溶瘤病毒相互作用及在基因转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继性免疫治疗 杀伤细胞 树突细胞 双特异性抗体 溶瘤病毒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exosome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耿建 金洁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9期838-840,844,共4页
exosom e是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表面含有大量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如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 e可同时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Ⅱ分子、共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Hsp70-90和肿瘤抗... exosom e是由细胞分泌至细胞外的膜性小囊泡,表面含有大量与其来源和功能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和脂质成分。如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分泌的exosom e可同时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Ⅰ、Ⅱ分子、共刺激分子、热休克蛋白Hsp70-90和肿瘤抗原,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能诱发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表现出与抗原呈递细胞相似的功能。exosom e作为一种亚细胞成分,在治疗肿瘤方面具有组成明确、活性稳定、安全有效和便于保存等优点,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化疗与抗肿瘤免疫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肿瘤 化疗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晶 管晓翔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83-86,共4页
随着对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PA receptor,uPAR)在肿瘤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肿瘤转移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uPA... 随着对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步认识到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activator,uPA)及其受体(uPA receptor,uPAR)在肿瘤细胞浸润、新生血管形成以及肿瘤转移等重要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uPA系统是目前肿瘤治疗重要的分子靶点,关于抑制与uPAR结合以及PA抑制剂(PA inhibitor,PAI)的研究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新的思路。文中就近年有关的研究进展,综述uPA系统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其在治疗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肿瘤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正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37-339,共3页
1950年以来,由于卫生状况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应用,长寿成为现实,老龄化、环境和肿瘤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3大卫生问题,虽然肿瘤的发病有年轻化倾向,但年龄仍然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与1990年相比,至2020年人口预计增长12%,而肿瘤发生率预计增... 1950年以来,由于卫生状况的改善和抗生素的应用,长寿成为现实,老龄化、环境和肿瘤已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3大卫生问题,虽然肿瘤的发病有年轻化倾向,但年龄仍然是最大的危险因素。与1990年相比,至2020年人口预计增长12%,而肿瘤发生率预计增长60%[1]。在美国,肿瘤初次诊断的中位年龄为6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肿瘤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肿瘤细胞中p27^(kip1)蛋白功能的再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管晓翔 陈龙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3258-3259,共2页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 p27kip1(以下简称p27)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周期并抑制细胞分裂的重要因子,被认为是人类多种肿瘤独立的预后因子和未来可能的肿瘤治疗靶点。传统经典观点认为p27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yclindepen dent kinaseinh ibitor,CDK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肿瘤细胞 蛋白功能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 P27KIP1 预后因子 细胞分裂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在肿瘤血管正常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维荪 王靖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090-1092,共3页
G蛋白配对的生理过程需要微调附属分子如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RGS)。作为肿瘤血管周细胞的标记物,RGS5最近已被确定在致癌的血管成熟和血管再造过程中起中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缺乏RGS5肿瘤的血管形态... G蛋白配对的生理过程需要微调附属分子如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regulator of G-protein signaling,RGS)。作为肿瘤血管周细胞的标记物,RGS5最近已被确定在致癌的血管成熟和血管再造过程中起中枢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缺乏RGS5肿瘤的血管形态标准化且血流丰富。同时,发现肿瘤血管的形态变化也导致淋巴细胞功能的改善和抗肿瘤免疫疗法的成功。因此,研究RGS5与肿瘤血管形态学的关系,可增强对血管再造的理解,促进抗癌治疗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5 血管周细胞 抗肿瘤免疫治疗 血管生成抑制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结肠癌RNA转染mIL-12修饰的树突状细胞诱发抗肿瘤活性
16
作者 褚晓源 王杰军 +6 位作者 陈龙邦 王靖华 管晓翔 耿怀成 张群 宋海珠 汪灏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8,共6页
目的:研究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RNA作为抗原体外转染经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的效应。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以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293细胞... 目的:研究以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RNA作为抗原体外转染经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观察其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的效应。方法:小鼠骨髓细胞体外以rmGM-CSF、rmIL-4诱导培养获取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度;293细胞扩增携带mIL-1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染树突状细胞;Trizol法提取CT-26细胞总RNA,应用Trans-Messenger体外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免疫接种小鼠。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及小鼠血液中mIL-12水平,LDH释放法检测小鼠体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杀伤活性。结果:小鼠骨髓细胞经诱导培养后,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树突状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的树突状细胞>90%;提取的CT-26细胞总RNA体外经TransMessenger介导,转染mIL-12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后,回输小鼠,可以诱导体内生成较高水平的特异性CTL活性,亲本肿瘤接种后小鼠100%长期存活,而以该RNA转染Ad-LacZ修饰DC后的对照组及RNA转染DC的对照组,诱导机体生成的特异性CTL活性显著低于实验组(P<0.01),亲本肿瘤接种后小鼠60%长期存活,DC、PBS对照组则均未诱导机体生成特异性CTL活性,小鼠无长期存活。结论:树突状细胞经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RNA转染和mIL-12基因修饰后免疫接种小鼠,可在体内有效提呈肿瘤抗原,诱导机体产生高水平的CTL,更有效地诱发特异性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白细胞介素-12 树突状细胞 基因治疗 结肠癌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信号通路与肿瘤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佳圆 王锐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01-1305,共5页
恶性肿瘤往往通过多种机制对抗化疗药物的作用,即产生肿瘤耐药。Notch-1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密切相关,该通路的异常激活不仅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还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Notch-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通过促进上皮间质... 恶性肿瘤往往通过多种机制对抗化疗药物的作用,即产生肿瘤耐药。Notch-1信号通路与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密切相关,该通路的异常激活不仅直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还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Notch-1广泛表达于多种肿瘤细胞,通过促进上皮间质转换(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表型的发生和调节微小RNA(microRNAs,miRNA)等途径,导致肿瘤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Notch-1是对抗肿瘤耐药的潜在靶点,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Notch-1活性,联合化疗药物的应用有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信号通路 肿瘤 化疗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交互作用与肿瘤耐药 被引量:9
18
作者 封冰(综述 陈龙邦(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531-535,共5页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通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转移等多个过程,涉及质膜、胞内共作用因子及下游...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通路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及侵袭、转移等多个过程,涉及质膜、胞内共作用因子及下游效应蛋白的协同作用。体内、外实验证实,MET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两者共同参与细胞增殖、细胞运动及下游信号通路活化等多种细胞生物学事件,其中一些与肿瘤发生、进展密切相关。MET有可能通过"置换"EGFR活性而参与EGFR抑制剂的耐药发生。文中综述了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MET和EGFR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两者交互作用引起EGFR抑制剂耐药的可能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联合使用EGFR和MET靶向抑制剂在克服EGFR抑制剂获得性耐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获得性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湿性疗法治疗老年压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3
19
作者 蒋琪霞 申萍 +5 位作者 刘云 刘亚红 祁静 仲继红 王蔚雯 彭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82-118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 目的:探讨改良式湿性疗法用于老年压疮的指征及其疗效。方法:根据老年压疮的难点、特点,改良清创、伤口调理和敷料使用等环节。入选40例≥65岁老年压疮患者,共56处Ⅱ-Ⅳ度压疮,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联合清创方法、伤口调理方法和敷料组合使用。比较不同分期压疮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清创时间和肉芽组织分级、周围皮肤分级。结果:56处治愈43处,好转11处,治愈好转率96.4%。其中Ⅱ度压疮治愈率95.8%,平均愈合时间为(13.6±0.8)d;Ⅲ度治愈率达77.8%,平均愈合时间为(49.7±8.2)d;Ⅳ度压疮治愈率达50%,平均愈合时间为(136.5±15.8)d。与文献结果比较,各期压疮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改良式湿性疗法适用于老年各期压疮,特别是不能接受手术治疗的深度压疮患者。该疗法可提高治愈好转率,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老年 伤口处理 湿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穿刺点非炎性渗液护理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惠玉 郝瑾祎 +1 位作者 朱莉 祁静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1-782,共2页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目前,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静脉高营养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给药...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目前,PICC已成为肿瘤患者、静脉高营养患者和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给药途径。行PICC置管可最大程度保护肿瘤患者的外周血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非炎性渗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