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治疗方式和时机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吴琪 张鑫 +1 位作者 杭春华 张庆荣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233-238,共6页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不同时机(早期和延期,以72h为界限)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例(共328个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手术组186例,血管内治疗组113例。手术组... 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治疗、不同时机(早期和延期,以72h为界限)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9例(共328个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显微手术组186例,血管内治疗组113例。手术组中剔除15例患者后,29例为早期手术组,142例为延期手术组。血管内治疗组中37例为早期治疗组,76例为延期手术组。观察患者住院天数、出院和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手术组和血管内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5.9%(11/186)、3.5%(4/113),P〉0.05;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率(4~5级)分别为84.5%(153/181)、95.5%(105/110),P〈0.01;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6±7)、(12±6)d,P〈0.01。②手术组中,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病死率分别为10.4%(3/29)、3.5%(5/142),P〉0.05。住院天数为(14±5)、(17±7)d,P〈0,05;治疗后6个月GOS评分良好率分别为85.7%(24/28)、87.7%(121/138),P〉0.05。血管内治疗组中,早期治疗组和延期治疗组病死率分别为2.7%(1/37)、3.9%(3/76);住院天数为(12±5)、(12±6)d;6个月GOS评分良好率为97.3%(36/37)、94.5%(69/73)。P均〉0.05。③术后手术组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高于血管内治疗组(25.8%,9.7%,P〈0.01);再出血、脑积水发生率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短期临床疗效优于显微手术。不同治疗时机对患者预后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破裂 神经外科手术 预后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