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科ICU医院内感染的管理 被引量:7
1
作者 胡林峰 刘凌昕 韩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消化内科ICU 乙型肝炎病毒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护理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 被引量:17
2
作者 杨艳 张弘 +2 位作者 周小青 李娟 陈小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预防 环境卫生学 消毒隔离 临床护理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分型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人敏 秦苏堤 +3 位作者 金鑫鑫 许文安 王震凯 王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911-912,917,共3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分型与消化道不同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120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不同类型Hp感染的构成比。结果:Ⅰ型Hp感染者中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胃癌组的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9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分型与消化道不同疾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120例慢性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不同类型Hp感染的构成比。结果:Ⅰ型Hp感染者中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构成比显著高于Ⅱ型;胃癌组的感染率高于慢性胃炎组(95.0%vs66.6%,P<0.05);消化性溃疡组的感染率(87.8%)虽比胃癌组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Hp分型有利于临床对上消化道疾病病情的判断,Ⅰ型感染者可能更有治疗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免疫印迹 上消化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22
4
作者 许文安 汪芳裕 施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04-1805,共2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95例,男556例,女339例,年龄7~90岁(平均52.3岁)。均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分别予内镜下黏膜切...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95例,男556例,女339例,年龄7~90岁(平均52.3岁)。均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分别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情况、切除标本病理学结果。结果:895例患者共计1 356个病灶均完整切除回收,术后病理诊断:腺瘤型息肉456例,增生性息肉252例,炎症性息肉149例,平滑肌瘤、脂肪瘤等其他病变38例。术后并发症:出血12例,内镜或血管介入治疗后缓解。发热9例,药物治疗后缓解。无1例发生穿孔、狭窄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消化道 内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总黄酮通过Wnt/β-catenin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周期及增殖 被引量:14
5
作者 余纳 张钰坪 +3 位作者 叶院宁 孙文荣 刘畅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 目的三叶青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Tetrastigma Hemsleyanum,TFTH)对多种肿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分析TFTH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采取CCK-8试验及克隆形成试验检测不同浓度TFTH(0、1.6、3.2及6.4 mg/m L)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及SW62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FTH对肿瘤细胞周期的调节作用;通过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证实TFTH对Wnt/β-catenin通路有效调控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lin D1和c-myc的表达。结果在0、1.6、3.2和6.4 mg/m L TFTH孵育后,SW620细胞在6孔板中形成的克隆数量分别为(196±25.06)、(75.33±7.64)、(19±6.08)、0个/孔,HT29细胞为(206.67±30.55)、(106±12.17)、(9.67±4.04)、0个/孔,各浓度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细胞S+G2/M期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同时,TFTH干预的HT29细胞及SW620细胞内活化的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随药物浓度增高而逐渐降低,将0、1.6、3.2和6.4 mg/m L TFTH作用于SW620细胞后,a-β-catenin蛋白的IOD分别为231.46±20.66、109.42±15.58、63.14±2.33、6.38±11.05;作用于HT29细胞时,其IOD分别为817.28±76.55、566.10±96.80、324.23±53.51、141.67±34.35,与0 mg/m 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0 mg/m L相比,1.6、3.2、6.4 mg/m L的TFTH干预后细胞内Cyclin D1和c-myc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也显著下调(P<0.05)。结论 TFTH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肿瘤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抑制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总黄酮 结肠癌 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复发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琳 朱人敏 +2 位作者 何小平 胡瑞英 路又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49-149,共1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血清抗Hp-IgG抗体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水杨酸和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上消化道型克罗恩病复发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媛媛 魏娟 +7 位作者 孙晓伟 杨钊 赵丽 陈春燕 吴琳 杨妙芳 汪芳裕 刘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目前关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L4-CD)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比较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L4-C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L4-CD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目前关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L4-CD)的药物治疗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比较5-氨基水杨酸(5-ASA)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药物预防L4-CD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8例L4-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用药分为5-ASA组(使用5-ASA,n=30)和免疫抑制剂组(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雷公藤,n=18)。在L4-CD的亚型中,屈氏韧带以上为L4-EGD者(n=28),屈氏韧带以下为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n=20)。其中L4-EGD者分为5-ASA亚组(使用5-ASA,n=18),免疫亚组(使用免疫抑制剂,n=10);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分为5-ASA空回肠亚组(使用5-ASA,n=12),免疫空回肠亚组(使用免疫抑制剂,n=8)。分别记录在6、12、24个月的临床复发率、内镜复发率、手术复发率,并进行疾病行为(非狭窄非穿透、狭窄、穿透、肛周病变)的比较。结果5-ASA组6个月内内镜、临床复发率(30%、26.7%)较免疫抑制剂组(0%、0%)明显升高(P<0.05),12个月内内镜及临床复发率、24个月内内镜复发及临床复发与手术复发率亦明显升高(P<0.05)。L4-EGD组肛周病变多(P<0.05),L4-空肠与近端回肠组狭窄多(P<0.05)。L4-空肠与近端回肠者5-ASA空回肠亚组6个月内内镜、临床复发率显著高于免疫空回肠亚组(P<0.05),12月及24个月内镜、临床、手术复发率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治疗L4-CD较5-氨基水杨酸复发率低、疗效好,有助于维持临床缓解和延迟手术,从而改变疾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水杨酸 免疫抑制剂 上消化道克罗恩病 临床复发 内镜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华 朱人敏 +5 位作者 方友文 沈天华 路又可 许文安 何小平 金鑫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 ,5 9例患者随机分成验证组 17例 ,口服谷氨酰胺 5 0 0 mg,4次 /d,雷尼替丁 15 0 m g,2次 /d;对照组 2 2例 ,口服安慰剂 (淀粉胶囊 ) 2粒 ,4次 /d,雷...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 ,5 9例患者随机分成验证组 17例 ,口服谷氨酰胺 5 0 0 mg,4次 /d,雷尼替丁 15 0 m g,2次 /d;对照组 2 2例 ,口服安慰剂 (淀粉胶囊 ) 2粒 ,4次 /d,雷尼替丁 15 0 mg2次 /d;开放组 (2 0例 )给药同验证组。疗程均为 4周。 结果 : 验证组 (胃溃疡 1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5例 ) ,治愈率 35 .3% (6 /17) ,显效率 5 8.8% (10 /17) ,总有效率 94.1% (16 /17)。对照组 (胃溃疡11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1例 ) ,治愈率 9.1% (2 /2 2 ) ,显效率 36 .4% (8/2 2 ) ,总有效率 86 .4% (19/2 2 )。 结论 :谷氨酰胺联合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雷尼替丁 消化性溃疡 治疗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微创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朱人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577-578,588,共3页
关键词 内镜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诊治新技术面临的伦理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0
作者 万海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5年第3期338-340,共3页
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有:扩大内镜治疗指征,侵犯病人选择权;医疗费用增加,病人不能平等享受医疗;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患者不能享受公平医疗;父权式医患关系盛行,忽视患者的自主权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人为本,... 消化内镜诊治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有:扩大内镜治疗指征,侵犯病人选择权;医疗费用增加,病人不能平等享受医疗;人员技术参差不齐,患者不能享受公平医疗;父权式医患关系盛行,忽视患者的自主权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选择权;规范医疗行为,提倡平等医疗;规范化训练,争取人人享受公平医疗;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 新技术 医学伦理 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肿瘤 被引量:16
11
作者 汪芳裕 朱人敏 +3 位作者 刘炯 张晓华 许文安 金鑫鑫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9-471,共3页
目的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探讨病变大体分型和表面形态与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共完成结直肠肿瘤EMR手术5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8岁),共计70个病变,对切除... 目的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探讨病变大体分型和表面形态与病理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共完成结直肠肿瘤EMR手术58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8岁),共计70个病变,对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术后内镜随访1~23个月.结果 70个病灶均为完全切除,除3例发生可控制出血外,未发生其他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病理报告:3个病灶为早期癌,53个为腺瘤伴1~3级异型增生,其余14个均为炎性增生.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 EMR可作为治疗黏膜层及黏膜下浅层早期大肠癌或癌前病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结直肠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敏利 朱人敏 +4 位作者 张晓华 郭婧芸 杨妙芳 吴晓尉 郭美霞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JAK2/STAT 3信号通路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组)和SAP 6h、12h、18h组,每组8只。动态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AMY)水... 目的探讨JAK2/STAT 3信号通路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组)和SAP 6h、12h、18h组,每组8只。动态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AMY)水平;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并计算肺湿/干重比;ELISA法检测血清IL-6及IL-18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JAK2和STAT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SAP各组AMY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胰腺和肺组织损伤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SAP组肺湿/干重比与N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各组血清中均有IL-6及IL-18表达,与NC组比较,SAP各组IL-6及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NC组有极少量的JAK2和STAT 3表达,SAP各组JAK2和STAT 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NC组,且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增高(P<0.01);JAK2和STAT 3表达变化与肺组织的严重程度一致。结论 JAK2/STAT 3信号通路的激活可诱导IL-6及IL-18过度表达,可能加重SAP时的炎症反应和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传导 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STAT信号通路在胰弹性蛋白酶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分泌促炎因子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敏利 张晓华 +3 位作者 杨妙芳 季洪赞 郭婧芸 朱人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胰弹性蛋白酶(elastase)诱导Kupffer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将提取的肝脏Kupffer细胞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在培养基上清液中加入30μl/ml生理盐水);B组[用50ng...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在胰弹性蛋白酶(elastase)诱导Kupffer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将提取的肝脏Kupffer细胞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在培养基上清液中加入30μl/ml生理盐水);B组[用50ng/ml脂多糖(LPS)进行处理];C组(用50ng/ml LPS和1U/ml elastase进行处理);D组[用AG490(30nmol/ml)预先刺激0.5h后,再用LPS(50ng/ml)和elastase(1U/ml)处理]。采用酶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Kupffer细胞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总蛋白中JAK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在给予LPS刺激后,JAK2的表达及上清液中IL-6和TNF-α的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C组在同时给予LPS和elastase刺激后,JAK2的表达显著升高,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与B组比较亦显著增加(P<0.01);而D组在预先给予AG490处理后,JAK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上清液中IL-6和TNF-α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B组比较,各值仅有轻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JAK/STAT通路的活化可下调elastase诱导Kupffer细胞分泌促炎症因子,有助于减轻急性胰腺炎时的炎症反应和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K/STAT通路 胰弹性蛋白酶 急性胰腺炎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按摩对行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胃潴留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吕红利 倪元红 +1 位作者 胡林峰 林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8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行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部按摩。结果两...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行肠内营养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按摩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按摩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部按摩。结果两组患者在胃潴留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发生呕吐、腹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第7天腹围平均值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危重症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出现胃潴留及发生腹胀等胃肠道相关并发症,是一个有效的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按摩 肠内营养 胃潴留量 危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凌昕 李傲梅 +1 位作者 王双双 胡林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57-859,共3页
目的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进行轻重缓急的安排,使患者在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文中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医护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进行轻重缓急的安排,使患者在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文中探讨健康教育路径的流程管理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组除常规外增加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观察患者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满意度、用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7.1%vs 42.9%,P<0.05;80.0%vs 57.1%,P<0.05),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中饮食禁忌、功能锻炼方法、复诊条件优于对照组(分别为71.4%vs 40.0%;37.1%vs 14.3%;45.7%vs 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知识掌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健康教育相比,RA健康教育路径流程管理可使患者能更好地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健康教育 流程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1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人敏 史薇 +3 位作者 张晓华 袁柏思 杨妙芳 王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6-1179,共4页
目的观察Caspase-1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组织及肝内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SAP模型。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HC组,n=6);SAP造模+生理盐水组(SAP-S组,n=18);SAP造模+Caspase-1抑... 目的观察Caspase-1抑制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组织及肝内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SAP模型。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HC组,n=6);SAP造模+生理盐水组(SAP-S组,n=18);SAP造模+Caspase-1抑制剂组(SAP-ICE-I组,n=18)。SAP-S组于造模后2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ml,12h后重复1次;SAP-ICE-I组于造模后2h腹腔注射ICE抑制剂,12h后重复1次。HC组模拟胰胆管穿刺操作,但不注射药物。SAP-S组与SAP-ICE-I组于造模后6、12、18h心脏穿刺抽血,测血清淀粉酶(AMY)、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并测定腹水量,留取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胰腺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18在肝脏中的表达和定位,并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肝内成熟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HC组比较,SAP-S组与SAP-ICE-I组血清AMY、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腹水量明显增多(P<0.01);与SAP-S组相比,SAP-ICE-I各组血清AMY、血清ALT、AST水平和腹水量有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SAP-S组胰腺和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随时间明显加重,与SAP-S组相比,SAP-ICE-I组对应时间点胰腺病变程度有所减轻,而肝组织损伤未见明显变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upffer细胞胞质中IL-18的表达在SAP-S组和SAP-ICE-I组较HC组明显增多,而SAP-ICE-I组较SAP-S组明显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成熟的IL-18表达在SAP-S组各时间点明显升高,与HC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ICE-I组各时间点较SAP-S组显著减少(P<0.01),除6h组外均较H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aspase-1抑制剂可以抑制成熟的IL-18蛋白的表达,可以有效改善SAP时受损的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蛋白酶-1激活的细胞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晓华 朱人敏 +2 位作者 何小平 王震凯 金鑫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0期889-892,共4页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激活的细胞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SAP 6 h组、SAP 12 h组和SAP 18 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大鼠SAP模型。通... 目的:研究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激活的细胞因子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SAP 6 h组、SAP 12 h组和SAP 18 h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诱发大鼠SAP模型。通过H ITACH I-715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酶化学法测定肝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肝内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后血清ALT、AST和IL-1β水平显著升高,并伴有肝组织MPO显著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肝内可见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表达;SAP各组肝内Caspase-1、IL-1β及IL-18 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且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Caspase-1激活的细胞因子IL-1β及IL-18的过度表达在SAP肝损伤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半胱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路又可 朱人敏 +2 位作者 王琳 王桂玲 胡瑞英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建立检测尿液中抗幽门螺杆菌 (HP)抗体的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实用性。 方法 :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 10 2例患者尿液、唾液和血清抗HPIgG ,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HP选择性分离培养和组织切片H E染色确定其HP感染状态。 ... 目的 :建立检测尿液中抗幽门螺杆菌 (HP)抗体的方法 ,并评价其临床实用性。 方法 :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 10 2例患者尿液、唾液和血清抗HPIgG ,根据快速尿素酶试验、HP选择性分离培养和组织切片H E染色确定其HP感染状态。 结果 :尿液、唾液和血清三种标本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6 .7%、87.1%、93.5 % ;93.5 %、83.9%、90 .3%和 95 .2 %、93.5 %、94.6 %。 结论 :以上三种标本诊断方法依据准确性评优排序 ,应是尿液方法 >血清方法 >唾液方法 ;检测尿抗HPIgG方法因其准确、简便、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 幽门螺杆菌感染 尿液检验 抗体检测 酶标记免疫吸附法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2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婧芸 朱人敏 +3 位作者 杨妙芳 季洪赞 李敏利 张晓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观察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Janus激酶2(JAK2)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 目的观察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Janus激酶2(JAK2)在实验性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以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诱导大鼠SAP模型。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C组)和SAP6h、12h、18h组,每组8只。动态测定各组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2在肝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NC组比较,SAP各组AMY、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光镜下肝脏组织损伤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加重,SAP后6h有少量JAK2蛋白表达,12~18h达高峰(P〈0.05),且JAK2表达与肝损伤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结论JAK2蛋白在SAP发生时高表达,参与SAP形成的病理过程,JAK/STAT通路活化可能促进SAP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JANUS激酶2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痛胃镜在食管上段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震凯 汪芳裕 +2 位作者 刘炯 许文安 王少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无痛胃镜 食管上段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