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血液前白蛋白水平(PA)及白细胞计数(WBC)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15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胃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血液前白蛋白水平(PA)及白细胞计数(WBC)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15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胃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清PA和WBC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术后SSI之间的关系。结果:20例患者术后出现SSI,其中切口感染18例,器官/腔隙感染2例;术后发现并作出SSI诊断的时间为(6.3±1.5)d。感染组与对照组间术前PA及W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PA及WBC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均出现峰值/谷值,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5天对照组患者PA及WBC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感染组患者恢复延迟,但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A与术后第3天PA的差值(ΔPA)比术后第3天PA、WBC预测术后SSI的价值更为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ΔPA>87 mg/L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因素。结论:血清PA可作为早期预测胃肠癌术后患者发生SSI的敏感指标,进而实现临床的早期干预。展开更多
目的非功能性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onfunctioning neuroendocyine tumors of the pancreas,NFNTP)属于胰腺罕见肿瘤,文中探讨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以提高此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FNTP的螺旋CT多期扫描...目的非功能性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onfunctioning neuroendocyine tumors of the pancreas,NFNTP)属于胰腺罕见肿瘤,文中探讨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以提高此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FNTP的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25、65和180s。结果 16例NFNTP平均大小5.7 cm×6.0 cm×6.5 cm,其中位于胰头12例,胰体2例,胰尾2例。平扫呈实性2例,囊实性11例,囊性3例,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囊性坏死部分近似水样密度,3例肿瘤内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度至明显强化15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1例、环状强化3例;门脉期和延迟期11例强化有所下降,3例呈持续强化,2例呈渐进性强化,2例呈向心性填充式强化;增强扫描12例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其中10例肿瘤包膜明显强化,呈高密度环形薄壁,4例境界不清。12例胰头肿瘤中,4例胆管扩张;3例胰管扩张,1例胰尾萎缩,4例胰腺周围血管受侵犯。结论NFNTP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境界清晰、中到明显强化和瘤周环形薄壁(包膜)明显强化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少侵犯胰胆管及邻近血管的特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围手术期血液前白蛋白水平(PA)及白细胞计数(WBC)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15年行手术治疗的110例胃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血清PA和WBC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术后SSI之间的关系。结果:20例患者术后出现SSI,其中切口感染18例,器官/腔隙感染2例;术后发现并作出SSI诊断的时间为(6.3±1.5)d。感染组与对照组间术前PA及WB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3天PA及WBC在感染组与对照组患者中均出现峰值/谷值,且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5天对照组患者PA及WBC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感染组患者恢复延迟,但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PA与术后第3天PA的差值(ΔPA)比术后第3天PA、WBC预测术后SSI的价值更为显著。多元回归分析显示,ΔPA>87 mg/L是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因素。结论:血清PA可作为早期预测胃肠癌术后患者发生SSI的敏感指标,进而实现临床的早期干预。
文摘目的非功能性胰神经内分泌肿瘤(nonfunctioning neuroendocyine tumors of the pancreas,NFNTP)属于胰腺罕见肿瘤,文中探讨其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以提高此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NFNTP的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螺旋CT采用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时间分别为25、65和180s。结果 16例NFNTP平均大小5.7 cm×6.0 cm×6.5 cm,其中位于胰头12例,胰体2例,胰尾2例。平扫呈实性2例,囊实性11例,囊性3例,实性成分呈等或稍低密度,囊性坏死部分近似水样密度,3例肿瘤内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中度至明显强化15例,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1例、环状强化3例;门脉期和延迟期11例强化有所下降,3例呈持续强化,2例呈渐进性强化,2例呈向心性填充式强化;增强扫描12例边界清晰,可见包膜,其中10例肿瘤包膜明显强化,呈高密度环形薄壁,4例境界不清。12例胰头肿瘤中,4例胆管扩张;3例胰管扩张,1例胰尾萎缩,4例胰腺周围血管受侵犯。结论NFNTP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境界清晰、中到明显强化和瘤周环形薄壁(包膜)明显强化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少侵犯胰胆管及邻近血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