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捷 石群立 +4 位作者 周晓军 吴苏稼 姜少军 张宗军 周航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例发生于儿童长骨的KHE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电镜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临床以肢体持续性隐痛为主,1例伴局部... 目的探讨骨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HE)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例发生于儿童长骨的KHE进行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和电镜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儿临床以肢体持续性隐痛为主,1例伴局部皮温升高,病程较长(发病1年余就诊),影像学示局限性骨密度减低或蜂窝状骨质破坏。临床未见血小板减少及低纤维蛋白血症(Kabasach-Merritt syndrome,卡梅综合征)。光镜下肿瘤呈多结节状或小叶状分布,浸润性生长,见特征性的肾小球样结构。部分瘤细胞梭形,呈束状排列并形成裂隙状血管腔,肾小球样结构区瘤细胞多为上皮样,见空泡形成及胞质内脂褐素沉积,部分区域见明显的毛细血管瘤样结构。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1、CD34和Fli-1强阳性表达、SMA灶性阳性,GLUT1、CKpan和FⅧRAg均为阴性,Ki-67有少量散在阳性表达。结论KHE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儿童的潜在恶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确诊,须与幼年性毛细血管瘤、卡波西肉瘤、丛状血管瘤、梭形细胞血管内皮瘤等鉴别,病变切除干净是治疗KHE的最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 诊断 鉴别诊断 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申伟 陈谦 +5 位作者 黄伟 成惠林 杨毅卿 李维德 马标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术(12侧)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4侧)。在CTP上将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皮质区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各参数配对t检验。结果 (1)两种血管重建术后7 d,烟雾病患者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有减少,联合术式组患者对比剂达峰时间缩短,间接术式组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后7 d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均增加,联合术式组术前为(4.5±0.6)s,术后7 d为(4.7±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间接术式组患者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CTP随访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结论 CTP检查显示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短期内可能改变脑血流灌注,但脑组织缺血状态无明显变化;间接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联合脑血管重建术 间接脑血管重建术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震 寿柏泉 +5 位作者 郑洪 孟兆业 董震 苏宏 张宗军 黄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27-329,333,共4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髁突外伤患者 11例 ,均给予临床检查、摄X线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评估髁突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结果 :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三维重建在髁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髁突外伤患者 11例 ,均给予临床检查、摄X线片、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 ,评估髁突骨折的类型及骨折移位程度、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结果 :EBCT具有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的特点 ,其三维影像可以任意旋转和切割 ,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情况 ,正确地显示髁突骨折及其类型。 结论 :EBCT平扫及三维重建能客观地提供髁突骨折的所有特征 ,将两种以上重建方法结合 ,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和反映骨折线走向、碎骨片的移位 ,提高了髁突骨折的诊断和显示率 ,降低了误诊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 髁突骨折 EBCT 三维图像重建 临床分型 骨折移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kV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A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曹剑 易妍 +10 位作者 王怡宁 林路 王明 孔令燕 薛华丹 宋兰 王志伟 王少华 张龙江 卢光明 金征宇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对比剂用量方案对比,探讨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应用70 kV 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装备整合回路探... 目的:通过与常规对比剂用量方案对比,探讨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应用70 kV 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对体重指数正常(BMI≤25 kg/m^2)的患者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对50例BMI≤25 kg/m^2的患者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扫描。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比剂流率和用量分别为4.0和32 mL (350 mgI/mL),B组对比剂流率和剂量为4.0和50 mL (350 mgI/mL)。两组管电压均采用70 kV,对原始数据进行SAFIRE迭代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和心率,比较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测量并比较两组图像冠脉各节段的管腔内的CT 值和图像对比噪声比。以段为单位,对两组的冠脉图像质量采用4分法(1~4分,优-无法评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BMI和心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图像的背景噪声、信噪比和放射剂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有效辐射剂量约为0.9 mSv。3支冠脉主干远段CT值的比较,B组显著高于A组;而冠脉近、中段及主动脉根部CT 值的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冠脉各节段对比噪声比方面,B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以段为单位,两组冠脉图像质量平均评分无显著性差异(A组1.16±0.18,B组1.18±0.18,P=0.75)。两组冠脉可评价节段率均>98%。结论:在装备整合回路探测器的双源CT 上对正常体重指数患者应用70 kV超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流率和低对比剂用量的方案进行冠状动脉CTA 的检查可以在亚毫希伏条件下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较常规方案对比剂用量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血管成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董生 袁正 +1 位作者 吴胜伟 李文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经超声处理的碳纳米管与聚氨酯混合制成复合膜,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质量比的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在支架弯曲90°时电镜观察膜的表面,将不同含量的复合膜溶液与人肝...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经超声处理的碳纳米管与聚氨酯混合制成复合膜,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质量比的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在支架弯曲90°时电镜观察膜的表面,将不同含量的复合膜溶液与人肝癌细胞7721细胞培养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用浸涂法制备碳纳米管-聚氨酯覆膜金属支架,并置入兔食管进行活体评价。结果碳纳米管含量为0、0.1%、0.3%和0.5%时,对应的复合膜拉伸强度(MPa)和复合膜断裂延长率(%)分别为:4.62/900、6.05/730、8.26/704、5.7/450。支架弯曲90°,用电镜扫描表面光整,未见裂痕。当碳纳米管含量为0.5%和1.0%时,对细胞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兔食管放置30 d后碳纳米管-聚氨酯复合膜未见裂纹、老化降解等现象。结论添加适量的碳纳米管的聚氨酯膜能改善复合膜的力学特性,同时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聚氨酯 力学特征 生物相容性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宁 马捷 +3 位作者 周晓军 许健 孟奎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进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 目的探讨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对2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进行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型釉质上皮瘤患者均为年轻人,临床以小腿疼痛或无痛性肿胀为主,病程较长,影像学均示胫骨骨干病变。光镜下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散在的新生编织骨组成,梭形细胞密度较高,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纤维组织间见少数巢团状或裂隙状的上皮样细胞巢,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均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上皮细胞巢表达CKpan、CK14和CK19,但不表达CK8、CK18。EGFR阳性表达主要见于上皮样细胞,Ki-67在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均有少量散在阳性表达。结论长骨骨纤维不良型釉质上皮瘤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年轻人胫骨骨干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根据影像学、光镜及免疫组化确诊,应与骨纤维结构不良、转移癌、滑膜肉瘤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釉质瘤 骨纤维结构不良型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癫痫缺省模式改变的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志立 卢光明 +6 位作者 张志强 钟元 谭启富 孙康健 田蕾 黄伟 朱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16-1919,共4页
目的评价局灶性癫痫患者缺省模式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方法选取33例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根据致痫病灶与缺省模式脑区的关系,分为两组:位于DMN脑区的10例,位于与DMN相反的外在系统脑区23例。以癫痫灶为种子点,采用... 目的评价局灶性癫痫患者缺省模式网络(DMN)的异常改变。方法选取33例局灶性癫痫患者的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根据致痫病灶与缺省模式脑区的关系,分为两组:位于DMN脑区的10例,位于与DMN相反的外在系统脑区23例。以癫痫灶为种子点,采用基于回归模型的功能连接算法进行全脑的相关计算,观察DMN。以一组年龄、性别配比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癫痫灶位于DMN脑区内的10例患者,其中7例癫痫灶与DMN脑区表现为相位上的负相关,1例与DMN脑区部分负相关,2例呈正相关但连接度较对照显著减低。另外一组23例患者中,18例致痫灶与DMN脑区负相关,但相比正常人连接度降低,2例正相关,3例部分负相关。结论致痫灶持续痫电发放干扰了正常的DMN,这一现象在局灶性癫痫普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局灶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肝功能损害致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治疗体会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琦 吴元赭 +3 位作者 稽晓红 管群 陆康民 李成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关键词 妊娠肝损 凝血障碍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灌注治疗肢体恶性肿瘤(附50例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成朗 陈君坤 +3 位作者 黄伟 曹建民 李桂清 李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介绍50例肢体恶性骨肿瘤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行肢体血管造影,并采用局部肿瘤血管灌注抗癌药物共196人次。通过近两年随访疗效观察,取得了一定效果。笔者重点对造影方法、药物应用和疗效以及有关毒性反应和采取的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动脉灌注 治疗 肢体恶性肿瘤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DSA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自谦 陈君坤 +7 位作者 曹建民 李成朗 许健 黄伟 孙荣跃 王江陵 李桂清 崔秋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6年第1期15-18,共4页
笔者分析了53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纵隔或/和肺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的DSA表现,结果表明DSA显示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其主要影像特征有血管粗细不均、血管拉直变硬、血管呈弧形推压、淋巴结染色及少... 笔者分析了53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纵隔或/和肺门淋巴结转移的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的DSA表现,结果表明DSA显示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高,其主要影像特征有血管粗细不均、血管拉直变硬、血管呈弧形推压、淋巴结染色及少供血改变。本文还重点讨论了淋巴结血供的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基础、DSA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门 纵隔淋巴结转移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表征的中央凹分割:来自汉字左半错读患者的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单春雷 王彤 +6 位作者 于美霞 赵晓瑜 吕志宿 张志强 卢光明 罗本燕 翁旭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角度验证汉字的中央凹表征是分割的还是双重的。方法:对1例脑梗死病灶累及左腹内侧枕颞区和胼胝体压部左侧导致右视野同向偏盲但保留右半中央凹视野的患者KY,进行一系列中央凹范围内的汉字朗读检查,包括:注视左右... 目的:从认知神经心理学角度验证汉字的中央凹表征是分割的还是双重的。方法:对1例脑梗死病灶累及左腹内侧枕颞区和胼胝体压部左侧导致右视野同向偏盲但保留右半中央凹视野的患者KY,进行一系列中央凹范围内的汉字朗读检查,包括:注视左右结构合体字中点的中央注视速视朗读,左右半中央凹视野的分视野速视朗读。结果:KY对于注视合体字中点的汉字,朗读时出现左半错读现象,表现为左半部件的替代或遗漏。对于呈现在左、右半中央凹视野的汉字朗读,则出现左视野失读现象。结论:中央凹内汉字的表征是分割的,即左中央凹内汉字信息仅在右枕表征,右中央凹内汉字仅在左枕表征。实验结果无法用中央凹双重表征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凹分割理论 双重投射理论 左半错读 左视野失读 纯失读 胼胝体压部 视觉词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汉字左半错读机制的治疗性阅读策略及其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春雷 赵晓瑜 +5 位作者 吕志宿 张志强 翁旭初 罗本燕 王彤 于美霞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明确基于汉字左半错读机制所设计的一种新的治疗性阅读策略(注视汉字左边界),对左半错读患者KY阅读成绩的影响。方法:让KY分别在自然注视条件下以及注视汉字左边界条件下各朗读一组匹配的汉字,观察是否后者的朗读成绩显著高于前者... 目的:明确基于汉字左半错读机制所设计的一种新的治疗性阅读策略(注视汉字左边界),对左半错读患者KY阅读成绩的影响。方法:让KY分别在自然注视条件下以及注视汉字左边界条件下各朗读一组匹配的汉字,观察是否后者的朗读成绩显著高于前者。并对另一组在自然注视条件下阅读错误的汉字采用注视其左边界阅读的方式,观察阅读正确率是否提高。结果:KY对于自然注视组的汉字出现左半错读,正确率较低,而注视左边界组的汉字朗读正确率显著提高(P=0.001)。对于另一组自然注视条件下错读的汉字,采用注视其左边界的阅读策略后正确率也显著提高(P<0.001)。结论:这种基于左半错读机制所采用的注视汉字左边界的治疗性阅读策略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失读 左半错读 左视野失读 胼胝体压部 视觉词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小胃癌的X线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宏 陈君坤 +2 位作者 袁允帮 黄伟 张瑞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3年第4期61-63,共3页
贲门小胃癌的X线诊断较为困难,文献报导较少。我院将贲门区正面观作为胃双重造影常规摄片体位并注重透视下动态观察,对贲门区微小病变的诊断取得极好效果。本文收集资料完整。
关键词 贲门小胃癌 胃肿瘤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扩散张量图像质量和相关参数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帆 卢光明 李坤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8-910,共3页
扩散张量成像是MR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不仅能在活体上三维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而且能够通过测量相关参数进一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病理过程。但在扩散张量数据采集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参数测量准确性。本文对相关... 扩散张量成像是MR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不仅能在活体上三维显示脑白质纤维束,而且能够通过测量相关参数进一步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病理过程。但在扩散张量数据采集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参数测量准确性。本文对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肝脏MRI信号强度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增儒 汪中秋 秦志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肝脏的生长发育状况。材料和方法:采用超导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44例中、晚孕程孕妇进行MR成像,观察、分析其中42例正常胎儿肝脏的形态结构、信号变化。结果:胎肝的形态、大小以及肝内的门静脉、肝静脉等被良好...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肝脏的生长发育状况。材料和方法:采用超导0.35T磁共振成像仪,对44例中、晚孕程孕妇进行MR成像,观察、分析其中42例正常胎儿肝脏的形态结构、信号变化。结果:胎肝的形态、大小以及肝内的门静脉、肝静脉等被良好显示。在T1WI上,孕32周前,胎儿肝脏的信号呈不均匀的高信号;在孕32周后,胎儿肝脏的信号呈均匀的一致的中等信号。在PDWI及T2WI上,胎儿肝脏的信号在不同的孕周均呈等信号。结论:MRI对胎肝的生长发育状态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胎肝在T1WI上均匀一致和中等信号(约孕32周后)代表着胎肝的发育成熟;而PDWI及T2WI对揭示胎肝的发育成熟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肝脏 发育成熟度 信号强度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1
16
作者 孔伟东 曹建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胫后静脉顺行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侧46例,右侧13例。起病时间0.5~21.0天,平均5.9天。采用超声多普勒或X线透视引导技术,穿刺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 目的:探讨经腘静脉/胫后静脉顺行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59例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左侧46例,右侧13例。起病时间0.5~21.0天,平均5.9天。采用超声多普勒或X线透视引导技术,穿刺患侧腘静脉/胫后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后,留置溶栓导管于髂股静脉血栓近心端,溶栓治疗3~7天,平均5.6天。合并髂/股静脉明显狭窄者结合球囊扩张技术。术后3~7天造影复查血管通畅度及调整溶栓导管留置水平。术后随访包括患肢周径、血栓复发和相关并发症等。结果:术前经超声引导下腘静脉穿刺52例,透视监视引导下穿刺7例,穿刺成功率100%。尿激酶总用量3000000~5000000U。患肢肿胀于溶栓后第2~3天开始消减,第7天完全消退47例(79.7%),部分消退12例(20.3%)。38例辅助球囊扩张技术,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84.2%(32/38);21例单纯保留导管溶栓,髂/股静脉7天通畅率61.9%(13/21)。11例髂总静脉主干未复通,盆腔侧枝循环均开放充分。随访3~12个月,均无症状性复发,无肺动脉栓塞、脑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顺行法保留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总体疗效优良,技术操作相对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是下肢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溶栓 顺行穿刺 侧枝循环 下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灌注犬肾动脉所致的血管损伤作用
17
作者 孔伟东 陈勇 +3 位作者 曾庆乐 王海 何晓峰 李彦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观察经犬肾动脉灌注平阳霉素(PYM)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产生的肾血管损伤,以验证PLE对血管的栓塞作用。方法:29只雄性家犬分3组:假手术组、PYM组和PLE组。PYM组在药物灌注后1、7和14天取材,PLE组在1、3、7、14、28和56天取材,... 目的:观察经犬肾动脉灌注平阳霉素(PYM)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LE)产生的肾血管损伤,以验证PLE对血管的栓塞作用。方法:29只雄性家犬分3组:假手术组、PYM组和PLE组。PYM组在药物灌注后1、7和14天取材,PLE组在1、3、7、14、28和56天取材,观察各组肾血管的病理改变。结果:PYM组药物灌注后1天表现为局灶性血管内膜轻度肿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为主;7天内膜肿胀减轻;14天内膜形态基本恢复正常。PLE组早期(1~7天),肾脏毛细血管袢和动脉中膜(以小叶间动脉和入球小动脉为主)纤维素样坏死,伴血栓形成和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后期(14~56天)以血管壁平滑肌增生和纤维化,管腔狭窄和闭塞为主;两组均对静脉损伤轻微。结论:PLE较单纯PYM对肾血管的损伤作用早且持久,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末梢栓塞剂用于临床血管栓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碘油 .肾脏 血管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MR血管造影与IA-DSA的对照研究
18
作者 李苏建 张宗军 沈复兴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65-67,共3页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10mm以下的动脉瘤9例,最小的为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10mm以下的动脉瘤9例,最小的为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A图象上能显示动脉瘤的瘤颈。作者认为MR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血管影像方法,可作为脑动脉瘤高危病例的筛选检查,随着MRA技术的进一步完善,MRA有望在神经外科领域替代部分侵入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的MR血管造影与IA-DSA的对照研究
19
作者 李苏建 张宗军 沈复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33-136,共4页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9例为10mm以下的动脉瘤,最小的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 对经手术证实的20例脑动脉瘤的MRA和IA-DSA的影像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经MRA检出19例(95%)动脉瘤,9例为10mm以下的动脉瘤,最小的4mm,与DSA检出率(19/20)相仿。MRA的定位符合率为84%,低于DSA(95%)。13/19例(68%)在MRA图像上能显示动脉瘤的瘤颈。作者认为MRA是一种新的非侵入性的血管影像方法,可作为脑动脉瘤高危病例的筛选检查,随着MRA技术的进一步完善,MRA有望在神经外科领域替代部分侵入性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磁共振血管造影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硬膜外无骨质累及血管瘤MR表现三例
20
作者 陈穗惠 冯亮 沈复兴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69-269,272,共2页
椎管内硬膜外无骨质累及血管瘤MR表现三例陈穗惠,冯亮,沈复兴[例1]男,56岁。双下肢踏雪感,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伴夜间小便困难。体检发现胸,椎体平面以下皮肤感觉障碍。MR扫描示胸5至胸7椎管内后方可见一长卵圆形异... 椎管内硬膜外无骨质累及血管瘤MR表现三例陈穗惠,冯亮,沈复兴[例1]男,56岁。双下肢踏雪感,肢体麻木、无力4个月,伴夜间小便困难。体检发现胸,椎体平面以下皮肤感觉障碍。MR扫描示胸5至胸7椎管内后方可见一长卵圆形异常信号影,约占1个半椎体长度,位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瘤 MR 脊髓受压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