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1
作者 杨艳 赵琨 +6 位作者 吕娅 尹星 赵明 邵加庆 张芳 倪娟 朱小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MDT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糖尿病专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专科协作团队,各自到岗履行职责共同护理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专科为主,定期组织会诊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由入院至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MDT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1.7)vs(13.5±3.5)d和(42 067.7±6 372.1)vs(50 236.8±9 58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vs 86.3%),(P<0.01);MD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高血糖占3.8%,低血糖占1%,跌倒占1%,局部褥疮占1%)较对照组38.9%(高血糖占11.5%,低血糖占4.2%,跌倒占6.3%,局部褥疮占6.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运用到老年糖尿病护理中,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长远预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 综合治疗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朱小蔚 张兴虎 +2 位作者 万文辉 刘永华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2-494,共3页
目的近来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80岁)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高龄糖尿... 目的近来研究显示,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机制中起媒介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80岁)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高龄糖尿病患者45例(糖尿病组)和高龄健康人36例(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经彩色多普勒检查2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增厚(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形成来评判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程度。结果高龄2型糖尿病组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组的IL-2水平明显低于后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AS的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升高以及IL-2水平的降低可能参与高龄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与糖尿病患者AS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2型糖尿病 细胞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诊断心肌桥及心肌桥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龙丹 钱晓明 +1 位作者 刘瑜 孙志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91-393,397,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心肌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源CT对417例有心绞痛或类似心绞痛症状的可疑冠心病者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并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析组间...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对心肌桥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源CT对417例有心绞痛或类似心绞痛症状的可疑冠心病者行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并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析组间合并冠状动脉斑块及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分别为137例、197例和83例,所有患者检出心肌桥病变者76例(28.1%),其中合并有冠状动脉斑块者41例(53.9%)。青年组心肌桥10例(13.2%),合并冠状动脉斑块者2例(20.0%);中年组心肌桥36例(47.4%),合并冠状动脉斑块者17例(47.2%);老年组心肌桥30例(39.5%),合并冠状动脉斑块者22例(73.3%)。组间心肌桥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源CT对心肌桥病变检出率高。心肌桥合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与年龄增长有关,不同年龄组合并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心肌桥 动脉粥样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琳 戴勤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08-1309,1313,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静脉输液工作的满意率。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27例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进行调查,针对问题采取对策。结果:此项工作中存在... 目的:了解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静脉输液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静脉输液工作的满意率。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27例住院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者进行调查,针对问题采取对策。结果: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宣教内容简单,对此项工作缺乏主动性,同时还存在专业知识不全面,管理上缺乏检查和督促。结论: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是确保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对静脉输液工作满意率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健康教育 问题 对策 心血管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索洛尔干预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左心室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殷宇刚 严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54-1056,共3页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口服比索洛尔1.25~10 mg/d)53例和对照组45例,随访6个月。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ei指数检查,并进行比...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口服比索洛尔1.25~10 mg/d)53例和对照组45例,随访6个月。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Tei指数检查,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后左心室等容松弛减慢指标、左心室早期充盈减慢指标优于治疗前(P<0.01),并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左心室Tei指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慢性心衰及心室重构有明显疗效、安全性好。Tei指数对综合评价心脏整体功能比常规超声心动图可能更敏感、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全院性教学查房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艳 张芳 孙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47-649,共3页
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全院性教学查房,成立护理教学查房专家组,对查房者的查房内容进行指导,促进各层级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质量和教学水平,强化了专项技术的推广和科室间的协作,开展全院性教学查房具... 教学查房是临床教学的重要形式,通过开展全院性教学查房,成立护理教学查房专家组,对查房者的查房内容进行指导,促进各层级护士的业务学习,提高了护理教学查房质量和教学水平,强化了专项技术的推广和科室间的协作,开展全院性教学查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查房 查房质量 查房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及表面标志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虎 万文辉 +3 位作者 齐玉琴 黄方 范振芳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87-690,共4页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老年人外周血DC亚群和表面标志的改变。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检测30例高龄老年人(≥80岁)外周血及30例普通老年人(60~70岁)外周血中D... 目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中主要探讨高龄老年人外周血DC亚群和表面标志的改变。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检测30例高龄老年人(≥80岁)外周血及30例普通老年人(60~70岁)外周血中DC的亚群(DC1和DC2)占白细胞总数的比值,进一步从高龄老年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用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hGM-CSF)和人白细胞介素-4(humaninterleukin-4,hIL-4)培养1周获得DC,并将普通老年人外周血培养得到的DC设为对照组,观察2组DC表面标志CD1a、HLA-DR、CD80(B7-1)、CD86(B7-2)、CD40、CCR-7和CD209的改变。结果高龄老年人组外周血DC1占白细胞总数的比值及DC1/DC2的比值均低于普通老年人组,前组培养获得的DC的CD1a的细胞阳性率明显较后组低,同样前组DC表达CD40、CD80、CD86、CD209分子的水平均低于后组。结论随着增龄,DC细胞亚群和其表面标志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提示这些改变可能参与了老年人免疫衰老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人 树突状细胞 细胞亚群 细胞表面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管理探讨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红 李琳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7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方法:以专项护理技术为纽带,实行督导首席负责制,吸收全院各临床科室共38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虚拟学组,确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结果:3年来,该院PICC感染率由3.0%降至0.2%,病...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方法:以专项护理技术为纽带,实行督导首席负责制,吸收全院各临床科室共38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虚拟学组,确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结果:3年来,该院PICC感染率由3.0%降至0.2%,病人满意度达98.9%,该学组成员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篇,举办省级学习班共3期。结论:其四级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强合力、求突破、抓落实",保证了新技术的全覆盖、无盲区,实现了护、教、研的协调发展,为建设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品牌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虚拟学组 管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郁红菊 毛锦雯 +1 位作者 吴丽菊 杨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较少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因素有关,应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治疗有效。高龄患者常合并其他器官病变,CsA与他汀类药物合并应用增加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 目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是较少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因素有关,应用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治疗有效。高龄患者常合并其他器官病变,CsA与他汀类药物合并应用增加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文中探讨高龄PRCA患者应用CsA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护理。方法对1例高龄PRCA患者应用CsA后出现RM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疼痛及基础护理。结果正确的护理措施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血清肌酐水平。结论对高龄特殊疾病特殊患者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横纹肌溶解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季洪赞 吴晓尉 +7 位作者 孙泉 许小兵 张晓华 赵文新 于正洪 冯根宝 汪芳裕 段苏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17-720,共4页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参与肠道炎性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HLA介导的炎症因子与功能性肠道障碍(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发生机制有关。文中研究老年患者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 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参与肠道炎性息肉的病理生理过程,通过HLA介导的炎症因子与功能性肠道障碍(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FBD)发生机制有关。文中研究老年患者肠道炎性息肉与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8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114例老年肠道炎性息肉合并FBD患者作为研究组。按照FBD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标准中分型,所有肠道炎性息肉患者按序数分成4个亚组,包括肠易激综合征(n=30)、功能性腹胀(n=28)、功能性便秘(n=28)、功能性腹泻(n=28)。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循环血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频率,并进行各组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各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R<4),但研究组功能性腹泻亚组DQA1*0301-DQB1*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检出率(3.57%)低于对照组(20.59%),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RR=0.14)。结论 DQA1*0301-DQB1*0602连锁基因单倍体与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合并功能性腹泻有一定关联,HLA-DQA1-DQB1连锁基因单倍体在老年人肠道炎性息肉患者中分布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肠道炎性息肉 功能性腹泻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与个体化诊疗相结合是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9
11
作者 钱晓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673-675,共3页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规律及机制,探讨延缓衰老对策,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及老年人群卫生与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1-2]。老年医学是全科医学中与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预防、治疗及康复的重要分支。随着全球人... 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规律及机制,探讨延缓衰老对策,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及老年人群卫生与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1-2]。老年医学是全科医学中与老年人疾病相关的临床、预防、治疗及康复的重要分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前沿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老年医学 循证医学 个体化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