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5 位作者 徐瑾 李渺苗 苏欣 赵蓓蕾 孙辉明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 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治疗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8月—2010年8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RICU住院期间发生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ICU住院患者HAP发生率为17.3%,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长期住ICU,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实体瘤等基础疾病,应用多种抗生素,留置鼻饲管、导尿管、气管插管、中心及外周静脉导管,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总病死率为42.0%,抗感染治疗有效率54.0%。结论针对高危人群采取积极预防措施,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危险因素、改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 危险因素 治疗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及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青 苏欣 +4 位作者 张明 邵海枫 高卫卫 樊有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诺酮耐药株的gyrA、gyrB、parE和parC基因喹喏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147株肺炎链球菌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9.1%;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MIC≥4 mg/L)占3.4%;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5%、1.4%、3.4%、1.4%、0.7%;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与2006—2007年分离株相比,2010—2012年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下降,对红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变化不大,出现了少数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耐药株。对喹诺酮耐药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菌株有gyrA突变(Asn167—Ile)和ParE突变(Ile 460—Val);另1菌株则有ParC突变(Ser 81—Gly;Asn 94—Asp)。结论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居高不下,对青霉素仍较敏感,出现了少数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喹诺酮耐药株有gyrA、parE和parC的QRDR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 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需求调查分析与干预措施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倩 孙洋洋 +1 位作者 张桂 孟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71-1074,共4页
目的家属作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其需求往往被忽视。文中通过了解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80名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esp... 目的家属作为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力量,其需求往往被忽视。文中通过了解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针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180名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infensivecareunit,RICU)患者家属,于患者进入ICU24—72h内接受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carefamilyneedsinventory,CCFNI)的调查,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由家属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危重患者家属的需求集中在病情保证、亲近患者、获取信息等3个方面,且通过该3方面的有效护理干预,患者家属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RICU的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应兼顾患者家属的需求,与医师协调配合,结合本科的特点,向家属提供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有效沟通及心理护理,降低医疗纠纷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家属需求 调查研究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曹鄂洪 朱美英 +2 位作者 施毅 宋勇 赵蓓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41-943,共3页
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潜在的肺泡细胞促有丝分裂因子,可促进损伤肺泡细胞的修复。文中旨在研究HGF血清表达水平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hypopnoea syndrome,OSAHS)... 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潜在的肺泡细胞促有丝分裂因子,可促进损伤肺泡细胞的修复。文中旨在研究HGF血清表达水平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hypopnoea syndrome,OSAHS)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缺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单纯OSAHS组(n=32)、OSAHS合并COPD组(n=46)、对照组(n=30)血清HGF的水平,分析血清HGF水平与呼吸紊乱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SatO2,LSatO2)和COPD严重度的相关性。结果 OSAHS组、OSAHS合并COPD组血清HGF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OSAHS合并COPD组血清HGF水平明显高于OSAHS组(P<0.05);OSAHS亚组间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血清HGF水平均较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重度组较中度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合并COPD组间比较,重度COPD组较中度COPD组、轻度COPD组血清HGF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OSAHS组血清HGF水平与AHI正相关(r=0.387,P<0.05),与LSatO2负相关(r=-0.362,P<0.05)。结论 OSAHS患者、OSAHS合并COPD患者血清HGF水平升高,且HGF增高程度与OSAHS及COPD严重程度相关。HGF的表达与慢性缺氧成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泊沙康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禾 苏欣 +2 位作者 徐小勇 孙文逵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0-233,共4页
尽管在高危人群中开展了预防性抗真菌治疗,但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患病率、病死率仍持续上升,现有抗真菌药物不能满足治疗需要是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病原谱变迁和真菌耐药也增加了治疗难度。近年来。
关键词 三唑类 抗真菌药物 泊沙康唑 预防 补救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对肺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封胸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肖鑫武 李倩 +1 位作者 宋勇 孙文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6-839,共4页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严重危害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其尚无理想治疗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recombinant human mut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rhu-TNF)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肺腺癌所致恶性胸膜腔积液患者70例,常规胸腔积液引流后,根据3~4万单位/kg分别以200万单位和300万单位剂量行胸腔内注射rhu-TNF,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00万单位和300万单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5.68%和87.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注药前使用地塞米松的患者不良反应比不使用者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但地塞米松的使用对rhu-TNF的疗效无影响(P=0.486)。结论 rhu-TNF是治疗肺腺癌所致MPE的高效、安全药物。地塞米松可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且不影响rhu-TNF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恶性胸膜腔积液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兆峰 潘灏 +5 位作者 易俊 沈勤 朱锡旭 王锐 宋勇 印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2,共3页
0引言肺癌是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30%左右的新发肺癌患者伴有脑转移,总发生率达50%,且单发更常见。肺癌合并脑转移自然生存期约2个月左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相关不适为首诊主诉,且起病急骤,预后差。中国医师协会肿... 0引言肺癌是发病率第二、死亡率第一的恶性肿瘤。30%左右的新发肺癌患者伴有脑转移,总发生率达50%,且单发更常见。肺癌合并脑转移自然生存期约2个月左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相关不适为首诊主诉,且起病急骤,预后差。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中国肺癌脑转移诊治专家共识( 2017年版)》及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2017年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导临床医师规范化诊治肺癌脑转移的主要依据。基于全身治疗(化疗或靶向)基础上联合放疗或手术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治疗原则。现介绍1例以MDT模式诊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孤立性脑转移患者的诊治过程,以期为此类疾病的诊治提供模式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 手术 多学科协助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途径获取肺癌组织对病理类型诊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亚芳 邢舴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诊断肺癌的常用组织活检技术包括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手术标本活检,而前两者由于取得标本量的局限性以及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偏差。文中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占位活检获取的小标本与手术获取的大... 目的诊断肺癌的常用组织活检技术包括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手术标本活检,而前两者由于取得标本量的局限性以及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偏差。文中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占位活检获取的小标本与手术获取的大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探讨CT引导下小标本对不同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就诊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治疗的324例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影像学发现肺部占位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病理,并确诊为肺癌后再行手术切除。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小标本和手术大标本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诊断差异。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的小标本与手术大标本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8%(278/324);其中腺癌类型的符合率中最高(96.4%),之后为鳞癌(86.1%)、小细胞肺癌(45.5%);大细胞肺癌和腺鳞癌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时较易诊断为腺癌(7/10和6/10);大、小标本对发病率较高的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κ=0.837、P=0.21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手术大标本在肺癌诊断方面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两者的一致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 肺癌 手术切除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气道慢性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2
9
作者 方丽萍 陈敏 +4 位作者 张方 苏欣 张鹏鹏 辛晓峰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1-524,共4页
目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是哮喘重要的易感基因之一,与哮喘发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文中评估ADAM33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气道慢性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间于南... 目的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ADAM33)是哮喘重要的易感基因之一,与哮喘发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密切相关。文中评估ADAM33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其与气道慢性炎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期间于南京总医院就诊的轻-中度哮喘(n=54)、重度哮喘(n=35)和对照组(n=30)患者,分别检测血清总Ig 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血清中ADAM33、IL-4和IL-13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轻-中度哮喘组、重度哮喘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ADAM33表达分别为(23.8±6.21)、(64.8±12.8)和(18.3±4.49)pg/m L,重度哮喘组和轻-中度哮喘组血清ADAM33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重度哮喘组血清ADAM33表达也同样高于轻-中度哮喘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AM33表达与IL-4和IL-13呈正相关性(r=0.79、r=0.81,P<0.05),而与EOS计数和血清总Ig E无相关性(r=0.54、r=0.46,P>0.05)。结论 ADAM33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血清中的升高可反映哮喘的严重程度。血清IL-4和IL-13表达水平与ADAM33的正相关提示ADAM33的表达水平可能受到Th2类细胞因子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33 哮喘严重程度 气道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侵袭性肺曲霉病模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3 位作者 吴晓东 苏欣 施毅 张秀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 目的动物实验被广泛应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文中利用气管插管法建立免疫抑制小鼠IPA模型。方法以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处理后,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通过组织病理进行验证,并观察小鼠生存-时间曲线。同时运用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比较气管插管法与传统滴鼻法造模实际进入鼠肺的孢子量。结果气管插管法可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小鼠1周内死亡率为55%,接种24h后肺组织匀浆平板菌落计数显示气管插管法所造成的孢子入肺量为(5.17±0.32)log10CFU/g肺组织,而传统滴鼻法仅为(3.82±0.49)log10CFU/g肺组织。结论气管插管法成功建立小鼠IPA模型,较滴鼻法更适于进行IPA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肺曲霉病 动物模型 气管插管 IC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PU.1与机体免疫功能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权 孙文逵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96-1100,共5页
PU.1是转录因子ETS家族的重要成员,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对机体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经发现PU.1有110多个直接靶基因,功能主要涵盖调节抗体、受体及补体的表达,... PU.1是转录因子ETS家族的重要成员,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主要调节因子,对机体天然免疫、获得性免疫的调节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经发现PU.1有110多个直接靶基因,功能主要涵盖调节抗体、受体及补体的表达,调控免疫细胞增殖与分化,调节炎症中相关细胞因子、受体及效应酶的表达等3个方面。最新有研究报道PU.1是抑癌基因LIMD1的主要调节因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U.1的功能及调节机制方面的探讨也逐渐增多,并初步确认了PU.1在机体免疫调节及炎症反应中的中心调节作用。文中就PU.1及其与机体免疫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 1 转录因子 免疫 调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骞 沈思梅 +6 位作者 周威 芮昱雯 李红星 李培 张方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资料完整的COPD患者60例,其中IPA组(确诊和临床诊断IPA患者)19例,非IPA组(非IPA患者)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M,评价其对COPD合并IPA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IPA组7名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GM值变化。结果当血清GM取0.5为阳性界值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95.1%、84.6%、83.0%,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不高。7例COPD合并IPA患者治疗后GM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0.30±0.21)vs(1.48±1.37),P=0.004]。结论血清GM检测在COPD合并I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血清GM动态监测有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曲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对Lewis肺癌荷瘤裸鼠恶性胸腔积液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允芬 姚艳雯 +3 位作者 刘红兵 吕镗烽 袁冬梅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预后极差。研究拟通过建立MPE裸鼠模型来观察伊曲康唑对MPE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胸腔种植绿色荧光标记Lewis肺癌(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Lewis lung... 目的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晚期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预后极差。研究拟通过建立MPE裸鼠模型来观察伊曲康唑对MPE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胸腔种植绿色荧光标记Lewis肺癌(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Lewis lung carcinoma,GFP-LLC)细胞的方法建立荷瘤裸鼠模型。3组实验小鼠分别给予胸腔注射25 mg/kg伊曲康唑溶液(H组)、8 mg/kg伊曲康唑溶液(L组),并以注射羟丙基β-环糊精溶液作为对照(C组)的处理方法。每3天处理1次,共4次。使用CT扫描方法观察小鼠胸腔积液形成情况。实验结束处死全部裸鼠,测量胸腔积液体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浓度。结果伊曲康唑对荷瘤裸鼠胸腔积液体积及胸腔积液VEGF-C浓度均有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伊曲康唑能抑制荷瘤裸鼠胸腔积液中VEGF-C表达,并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在深部真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卫卫 李培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抗真菌谱广,抗真菌作用强,但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因此局部应用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选择。理论上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减少或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实际上局部用药难以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 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抗真菌谱广,抗真菌作用强,但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因此局部应用成为一种颇具吸引力的选择。理论上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减少或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发生。但实际上局部用药难以在感染部位达到有效浓度,且易导致局部刺激、过敏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因此仅在少数情况可考虑局部用药,如全身给药后局部难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裹性厚壁脓肿、眼科感染等。本文引用文献大多为动物实验资料或个案报道,其疗效和安全性均无充足可靠的临床资料,尚不宜推广使用。目前有循证医学依据者仅限于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肺移植患者局部应用两性霉素B预防真菌感染。根据临床试验评价两性霉素B各种制剂的结果相互不一致,近期荟萃分析研究结果亦不支持两性霉素B局部应用治疗鼻窦炎。目前尚不宜推荐常规采用抗真菌药局部用药,尚需进行良好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局部应用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白菌素类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指导临床用药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夏迪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加、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诊断方法的改进等因素使诊断为真菌感染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在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多种宿主和医源性因素均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其中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 免疫抑制人群的增加、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诊断方法的改进等因素使诊断为真菌感染患者的数量显著增加。在抗真菌治疗过程中,多种宿主和医源性因素均会影响疾病的转归,其中药物选择、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是众多因素的重要部分。因此,充分了解抗真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实现用药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白菌素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阿尼芬净 药动学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曲霉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明 孙文逵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化疗、骨髓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真菌主要有曲霉、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毛霉等,在曲霉感染中以烟曲霉最为常见。由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曲霉病病...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治疗、化疗、骨髓移植和实体器官移植的增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真菌主要有曲霉、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毛霉等,在曲霉感染中以烟曲霉最为常见。由烟曲霉引起的侵袭性曲霉病病死率高,已成为该类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类抗菌药物 烟曲霉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晨阳 颜文杰 +3 位作者 王敏 孙文逵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 PU.1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并鉴定表达人转录因子PU.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U.1基因SPI1和真核表达载体p IRES-EGFP进行双酶切、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目的片段SPI1-IRES-EGFP,与... 目的 PU.1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并鉴定表达人转录因子PU.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U.1基因SPI1和真核表达载体p IRES-EGFP进行双酶切、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目的片段SPI1-IRES-EGFP,与中间质粒p DONR221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 Ad/CMV/V5-DEST进行重组,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p AD-SPI1-IRES-EGFP,经过大量扩增后获得高浓度的重组腺病毒。TCID 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 PCR)鉴定PU.1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菌落PCR、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腺病毒携带有正确的PU.1基因,TCID 50法计算腺病毒滴度为8×1011IU/m 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Real-time q PCR转染重组腺病毒组PU.1 mRNA表达量是转染空病毒组的2189.93倍。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高浓度的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为后续研究高表达PU.1在宿主抗烟曲霉感染中的天然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 SPI1 重组腺病毒 烟曲霉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介质mRNA脱腺苷及稳定性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史家欣 李家树 +1 位作者 施毅 苏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17-1119,共3页
炎症介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炎症介质mRNA稳定性的调控是RNA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mRNA稳定性调控是一种广泛存在而极为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mRNA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应炎症介质表达量的多少。mRNA脱腺苷化... 炎症介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炎症介质mRNA稳定性的调控是RNA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mRNA稳定性调控是一种广泛存在而极为重要的转录后调控方式,mRNA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相应炎症介质表达量的多少。mRNA脱腺苷化是众多mRNA降解起始的开始和限速步骤,直接决定了mRNA稳定性的高低。mRNA脱腺苷并降解的调控途径众多,目前已知的主要有富含AU序列介导、无义介导、微小RNA介导、主要编码区域决定簇介导的途径和mRNA的缓慢脱腺苷途径,在不同细胞、不同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调控途径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NA稳定性 转录后调控 炎症介质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曲霉病患者Toll样受体4基因变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晨 徐小勇 +4 位作者 谢浩 孙辉明 陈菲 方明 赵蓓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4-948,共5页
目的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是最重要的病原识别受体,动物实验发现TLR4-/-小鼠更容易感染曲霉。文中探讨我国汉族人群TLR4基因编码区变异情况以及该基因变异与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易感性的关系... 目的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家族是最重要的病原识别受体,动物实验发现TLR4-/-小鼠更容易感染曲霉。文中探讨我国汉族人群TLR4基因编码区变异情况以及该基因变异与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确诊为IA的25例住院患者设为IA组,其中男性17例,平均年龄(52.4±12.3)岁,有基础疾病12例、无基础疾病的13例;健康体检者103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70例,平均年龄(56.0±17.2)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汉族人群。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提取外周血中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TLR4基因编码区序列后测序,测序结果与NCBI Gen Bank中的TLR4编码序列进行比对,并分析基因突变引起的氨基酸改变以及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比较IA组与对照组TLR4基因突变率的差异。结果研究共发现2个突变点,分别为219 C>G和1420 C>T,均为错义突变。蛋白结构预测结果显示219 C>G突变导致TLR4识别病原体的功能区改变,TLR4 1420 C>T未引起结构域改变。IA组TLR4的突变频率为8%(2/25),2例TLR4基因突变的患者均无基础疾病;对照组未发现突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IA患者存在TLR4基因编码区错义突变(219C>G与1420C>T),该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机体对IA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曲霉病 TOLL样受体4 基因测序 基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雾化吸入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卢鑫 孙文逵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免疫缺陷者肺部曲霉感染罹患率及病死率均高,虽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全身用药,但抗真菌药物局部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仍为颇具吸引力的选择,因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目前的循证医学依据... 免疫缺陷者肺部曲霉感染罹患率及病死率均高,虽然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需要全身用药,但抗真菌药物局部雾化吸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仍为颇具吸引力的选择,因药物局部浓度高,全身暴露量小,可避免全身应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目前的循证医学依据仅限于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肺移植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预防真菌感染,据了解,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雾化吸入已在研究中。根据临床试验评价两性霉素B各种制剂雾化吸入结果不一致,目前尚不能推荐常规应用抗真菌药雾化吸入,尚需进行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抗真菌药物雾化吸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真菌药物 雾化吸入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