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速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峰 黄伟 陈英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 目的:探讨超高速CT(EB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双期增强扫描,32例行MPR-冠状位、矢状位图像重建,并将CT确诊为肠梗阻的患者与临床检查结果对照。结果:78例患者中EBCT提示肠梗阻者7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证实者共73例,与临床结果完全符合,EBCT对诊断肠梗阻的敏感性达100%;其中66例CT作出明确诊断,准确性达90.4%,对病因诊断的符合率达86.3%。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在肠梗阻的定位诊断、病因诊断和血供情况的了解具有极大的优势,已成为诊断肠梗阻的重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三维重建技术 超高速CT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矢状窦撕裂的CT诊断(附9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欧继华 陈君坤 +1 位作者 谢阳 陈跃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7期510-512,共3页
目的 :分析上矢状窦撕裂的CT表现 ,讨论本病的CT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9例上矢状窦撕裂的CT片 ,探讨其CT表现特点 ,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9例上矢状窦撕裂 ,其中 5例撕裂位于前段 ,4例位于中段 ,血肿集中于撕裂部... 目的 :分析上矢状窦撕裂的CT表现 ,讨论本病的CT诊断及其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9例上矢状窦撕裂的CT片 ,探讨其CT表现特点 ,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 :9例上矢状窦撕裂 ,其中 5例撕裂位于前段 ,4例位于中段 ,血肿集中于撕裂部位 ,中段撕裂血肿明显较大 ;CT诊断正确 7例。主要CT表现 :9例CT扫描均见上矢状窦变形增大 ,其中 4例表现为“带征” ,3例“三角征” ,2例不规则形 ;7例硬膜外并硬膜下血肿 ,血肿位于大脑镰旁 ,大血肿内见小血肿影 ,呈血肿“叠加”表现 ;7例中线部颅盖骨骨折 ;7例侧脑室下移 ;5例中线结构居中 ,4例略偏移。结论 :上矢状窦撕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CT扫描有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上矢状窦撕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