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治疗 被引量:15
1
作者 陆维举 李斌 +4 位作者 郭亭 曾晓峰 时宁文 许斌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入路、顺序及方法 ,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 :①通过对 7例新鲜踝关节标本的测量 ,了解三踝骨折的最佳手术入路 ;②根据解剖测量及踝关节损伤生物力学机制分析结果 ,对 16例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 :探讨三踝骨折手术入路、顺序及方法 ,提高临床疗效。 方法 :①通过对 7例新鲜踝关节标本的测量 ,了解三踝骨折的最佳手术入路 ;②根据解剖测量及踝关节损伤生物力学机制分析结果 ,对 16例三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的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①通过后内侧切口暴露后踝 ,视野宽及深度较浅 ,视角大 ,易于暴露。与后外侧切口相比有明显的优势。②手术顺序为外踝→后踝→内踝 ,术中强调外踝的解剖复位 ,经前内侧入路固定后踝 ,易于操作 ,固定可靠 ,取出方便。③本组 16例患者中 15例疗效评定为优良 ,优良率达 93.7%。 结论 :先采用外侧切口复位固定外踝 ,然后行后内侧“L”形切口复位固定后踝及内踝是三踝骨折较理想的手术入路及顺序 ,其中外踝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是恢复踝关节正常榫状结构的关键 ,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损伤 骨折 半脱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亭 赵建宁 +2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17-518,52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术后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THA进行术后随访 ,利用临床关节功能评估及放射学检查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未发现... 目的 :通过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的回顾性分析 ,探讨术后感染及假体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 :对 2 6例糖尿病患者THA进行术后随访 ,利用临床关节功能评估及放射学检查 ,分析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未发现有表层及深层感染存在 ,有 4例发生假体松动。 结论 :认识并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围手术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感染 假体松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建宁 曾晓峰 +4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陆维举 周利武 林恩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0-251,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2 4~ 75 (平均 5 3.75 )岁。术前及术中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8例患者中单纯行抗生素治疗 2例 ,清创加抗生素治疗 2例 ...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 ,男 4例 ,女 4例 ,年龄 2 4~ 75 (平均 5 3.75 )岁。术前及术中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8例患者中单纯行抗生素治疗 2例 ,清创加抗生素治疗 2例 ,假体取出 1例 ,一期假体置换 2例 ,二期假体置换 1例。 结果 :8例感染者均得到有效控制 ,平均随访 8个月 ,未出现感染复发。 结论 :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 置换术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曾晓峰 赵建宁 +5 位作者 陆维举 周利武 陈勇 李斌 张俊 许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6-239,共4页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134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动态观察骨折的愈合过程。 结果 :骨痂出现时间 :普通钢板组 7.2周 ,交锁髓内钉组 ... 目的 :对比研究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普通钢板、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 134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动态观察骨折的愈合过程。 结果 :骨痂出现时间 :普通钢板组 7.2周 ,交锁髓内钉组 8.1周 ,外固定支架组 5 .8周 ;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普通钢板组 17.1周 ,交锁髓内钉组15 .3周 ,外固定支架组 14 .8周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普通钢板组 18例 ,占 5 0 % ;交锁髓内钉组 7例 ,占 13.7% ;外固定支架组 6例 ,占 12 .8%。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 ,交锁髓内钉固定或外固定支架固定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P <0 .0 5 )。 结论 :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胫骨上段骨折 ,其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 ,采用交锁髓内钉时 ,有发生骨折畸形愈合的可能。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 ,该中心推荐使用对骨断端血供影响较小的外固定支架或不扩髓的交锁髓内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干骨折 内固定 外固定支架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软骨瘤 被引量:7
5
作者 时宁文 施鑫 +1 位作者 赵建宁 叶根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 :提高对脊柱骨软骨瘤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将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收治的 6例脊柱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 ,2例术前诊断骨软骨瘤 ,术后经病理证实 ,另 4例术后病理明... 目的 :提高对脊柱骨软骨瘤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将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收治的 6例脊柱骨软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手术治疗 ,2例术前诊断骨软骨瘤 ,术后经病理证实 ,另 4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 ,术前诊断率为 33.3%。 结论 :认识本病的临床特点 ,行CT和MRI检查可早期确诊。一旦确诊 ,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骨软骨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缺损的重建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建宁 周利武 +5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施鑫 陆维举 许斌 林恩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3-235,共3页
目的 :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 ,通过打压植骨、髋臼钢板或金属钛网对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 ,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 ,提高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方法 :全髋关节翻修术 38例 ,其中 12例采用自体或异体骨植骨、髋臼重建钢板或金属钛网固定 ,对重建... 目的 :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 ,通过打压植骨、髋臼钢板或金属钛网对髋臼骨缺损进行重建 ,以恢复髋臼的完整性 ,提高髋臼假体的稳定性。 方法 :全髋关节翻修术 38例 ,其中 12例采用自体或异体骨植骨、髋臼重建钢板或金属钛网固定 ,对重建后的髋臼进行支撑和加强。 结果 :12例患者术后随访 3~ 38(平均 13.1)个月 ,X线片表明髋臼侧植骨处仅 1例出现轻度骨吸收 ,其余骨愈合良好 ,未出现骨吸收和内固定移位。 结论 :对于髋关节翻修中 ,对髋臼骨缺损者采用打压植骨、髋臼钢板或金属钛网支撑加强 ,重建髋臼的骨性结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翻修术 髋臼缺损 植骨 重建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颈椎不稳的回顾性调查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邹军 王与荣 +1 位作者 赵建宁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14-417,共4页
目的 :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分析其外科手术的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 ,了解颈椎手术和颈椎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 10 3例退变性颈椎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包括收集完整的病案资料 ,进行影像学测量... 目的 :探讨退变性颈椎不稳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分析其外科手术的远期疗效和影响因素 ,了解颈椎手术和颈椎稳定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 10 3例退变性颈椎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 ,包括收集完整的病案资料 ,进行影像学测量和随访。 结果 :无论采用何种手术入路 ,术后手术疗效评价 (JOA)评分均比术前有显著提高 (P <0 .0 1) ;前路手术对脊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后路手术 (P <0 .0 1) ;融合笼植入术维持手术节段术后椎间隙高度的效果明显优于自体髂骨植入 (P <0 .0 1) ;就恢复颈椎生理弧度的效果而言 ,融合笼植入术亦优于自体髂骨植入 (P <0 .0 5 ) ;关于手术对颈椎不稳的改善效果 ,前入路组优于后入路组 (P <0 .0 5 ) ,使用椎间融合器组好于未使用组 (P <0 .0 5 )。 结论 :退变性颈椎不稳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 ,而是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力学状态改变 ,常和脊髓型颈椎病伴随发生 ,并对后者的进展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提高临床医师的警惕性 ,密切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颈椎不稳 临床研究 回顾性研究 影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利武 赵建宁 +3 位作者 吴苏稼 曾晓峰 郭亭 包倪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对32例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随防3~5年,平均52.5个月。按Harris评分,平均93分(优26例、良5例、中...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方法:从1999年1月至2002年2月,对32例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随防3~5年,平均52.5个月。按Harris评分,平均93分(优26例、良5例、中1例),近期优良率达到96%。结论:对于髋臼发育不良伴严重骨性关节炎的成人患者,如能处理好髋臼及股骨近段的畸形,选择好合适的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髋臼发育不良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神经根疾病MR脊髓造影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施鑫 朱锡旭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43-445,449,共4页
目的 :观察和评价核磁共振 (MR)脊髓造影术对腰骶神经根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MR为SiemensMag netonImpact 1.0T超导扫描机 ,所采用的扫描序列为脂肪抑制重T2 SE序列 ,重建方法为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的MR脊髓造影技术 ,检查 75... 目的 :观察和评价核磁共振 (MR)脊髓造影术对腰骶神经根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MR为SiemensMag netonImpact 1.0T超导扫描机 ,所采用的扫描序列为脂肪抑制重T2 SE序列 ,重建方法为最大信号强度投影法(MIP)的MR脊髓造影技术 ,检查 75例慢性腰腿痛患者。 结果 :MR脊髓造影能清晰地显示腰骶硬脊膜外腔、神经根及其神经根鞘的形态与结构。 75例MR脊髓造影中 ,11例为腰骶部神经根病变。其中神经根变异 6例 ,占8.0 % ;神经根囊肿 2例 ,占 2 .6 % ;神经根纤维瘤 3例 ,占 4 .0 %。在MR脊髓造影图像上表现各有其特点。 结论 :神经根疾病在MR脊髓造影的影像上有其特征性的表现 ,能为临床诊断椎管内神经根病变提供满意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神经根疾病 影像学评价 核磁共振 脊髓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kappa B的上游信号传导途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倪荣 赵建宁 王与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36-538,共3页
核因子kappaB是十多年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在细胞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核因子kappaB的调节过程虽还不十分清楚 ,但目前已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是 ,其上游激... 核因子kappaB是十多年前发现的一种重要的核内转录因子 ,它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在细胞炎症反应、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核因子kappaB的调节过程虽还不十分清楚 ,但目前已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是 ,其上游激活途径的特点是不同的起始旁路汇聚于一条共同通道。在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KAPPA B 转录因子 IΚB激酶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钱红波 赵建宁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暴力。髋臼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当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时 ,对于部分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臼骨折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 髋臼骨折常继发于高能量暴力。髋臼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有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异位骨化。当出现髋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时 ,对于部分患者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惟一有效的手术方法。髋臼骨折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必然会增加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难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 ,选择切口、内固定和处理异位骨、骨缺损和骨不连、选择假体、控制感染和保护坐骨神经等都是应该注意的问题。无论是早期急诊还是髋臼骨折手术失败后 ,抑或是髋臼骨折晚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髋臼骨折治疗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糖防治椎板切除术后瘢痕粘连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俊 郭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4-37,40,共5页
目的 :通过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态学改变 ,认识几丁糖对防治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 36只新西兰兔制作椎板切除模型 ,在椎板缺损处分别覆盖等渗盐水、地塞米松和几丁糖 ,分别于 2、3、4周观察瘢... 目的 :通过观察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形态学改变 ,认识几丁糖对防治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 36只新西兰兔制作椎板切除模型 ,在椎板缺损处分别覆盖等渗盐水、地塞米松和几丁糖 ,分别于 2、3、4周观察瘢痕形态学的改变。 结果 :对照组瘢痕粘连日趋明显 ,地塞米松组可减轻硬膜周围的纤维化 ,其机制主要与抑制创伤局部的炎性反应有关 ,几丁糖组又明显优于地塞米松的抗瘢痕粘连作用。 结论 :几丁糖对硬膜外周围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粘连 椎板切除术 几丁糖 预防 治疗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髓或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晓峰 陆维举 +3 位作者 赵建宁 周利武 李斌 时宁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6-237,240,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大髓腔或不扩大髓腔对胫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扩髓或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 37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结果 :31例得到随访的患者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14.9± 2 .6 )周。对... 目的 :探讨扩大髓腔或不扩大髓腔对胫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扩髓或不扩髓绞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胫骨骨折 37例 ,并进行临床随访和分析。 结果 :31例得到随访的患者骨折均愈合 ,愈合时间(14.9± 2 .6 )周。对于胫骨中段及中下段骨折 ,不扩髓的绞锁髓内钉固定可以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P <0 .0 5 ) ,最终治疗效果根据Johner Wruhs标准进行评分 ,优 2 8例 ,良 3例。 结论 :应用绞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可以获得优良的临床疗效。对于胫骨中下段骨折 ,推荐使用对胫骨髓内血供影响较小的不扩髓绞锁髓内钉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内固定 绞锁髓内钉 髓内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鑫 赵建宁 +3 位作者 王与荣 吴苏稼 李斌 郭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方法 :采用后路间接椎管扩大、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对 6 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依据手术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和晚期手术治疗两组。 结果 ... 目的 :探讨早期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价值 ,以选择最佳手术时机。 方法 :采用后路间接椎管扩大、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 ,对 6 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依据手术时间随机分为早期和晚期手术治疗两组。 结果 :6 7例中无神经损伤 32例 ,椎管侵入 (37.16± 15 .15 ) % ;合并神经损伤 35例 ,椎管侵入(4 8.5 9± 16 .89)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早期手术组 2 9例 ,晚期手术组 38例 ,术前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4 3.97± 12 .90 ) %、(4 1.5 2± 16 .15 ) % (P >0 .0 5 )。治疗后早期和晚期手术组侵入椎管比例分别为 (2 0 .6 9± 15 .93) %、(2 7.37± 12 .89) % ,早期组椎管矢状径平均改善 2 3.2 8% ,晚期组为 14.15 % (P <0 .0 5 )。 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引起的椎管狭窄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从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影响椎管廓清的重要因素 ,早期手术能改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性骨折 治疗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骨关节软骨冷冻保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军 吴苏稼 施鑫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大块同种异体骨关节软骨冷冻保存的最佳方法。 方法 :将高月龄胎儿和成人肢体骨关节移植物用冷冻保护剂预处理后进行分组保存 (A组 :梯度降温加液氮保存 ;B组 :梯度降温加 - 80℃低温冰箱保存 ;C组 :单纯液氮保存 ) ,定期取... 目的 :探讨大块同种异体骨关节软骨冷冻保存的最佳方法。 方法 :将高月龄胎儿和成人肢体骨关节移植物用冷冻保护剂预处理后进行分组保存 (A组 :梯度降温加液氮保存 ;B组 :梯度降温加 - 80℃低温冰箱保存 ;C组 :单纯液氮保存 ) ,定期取部分关节软骨组织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细胞存活率以及超微结构。 结果 :A、B组经过冷冻保存 1、3、6、12周后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基本正常 ,软骨基质粘多糖含量丰富 ,细胞超微结构大体正常 ,细胞存活率较高 ;C组经过冷冻后细胞大多出现胞膜破裂、胞核固缩等现象 ,基质中粘多糖含量降低 ,细胞器结构不清 ,细胞存活率低。在A、B组中 ,胎儿关节软骨中细胞成分较成人多 ,细胞较幼稚 ,粘多糖含量更丰富。 结论 :①梯度降温有利于保持冷冻骨关节移植物中软骨细胞的活性。②胎儿软骨细胞较成人具有更强的抗冻伤能力。③软骨细胞的活性与保存时间无关。④液氮和 - 80℃低温保存对维持软骨细胞活性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保存 关节软骨 关节软骨细胞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脊髓压迫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与荣 顾祖超 +2 位作者 赵建宁 韩发五 吴苏稼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 目的 :旨在探索、建立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观察、研究其病理学改变过程 ,为临床治疗颈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在犬C4 、C5椎间孔置入不锈钢螺钉压迫脊髓 ,成功建立起一种新型不完全性颈脊髓压迫损伤的动物模型 ,并通过光镜和电镜研究创伤后不同时间脊髓的病理改变。 结果 :损伤后动物表现为不完全性瘫痪 ,随时间的推移运动功能逐渐恢复。病理改变结果可分三期 :早期脊髓内出血、水肿及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 ;中期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变性达到高峰 ,胶质细胞增生 ;晚期出现机化和修复 ,部分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恢复正常形态。 结论 :颈脊髓不完全性压迫损伤后脊髓功能有恢复的可能 ,临床应进行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脊髓压迫 脊髓损伤 创伤性截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颅骨成骨样细胞体外分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7
作者 包倪荣 赵建宁 +1 位作者 李芳秋 周利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0-261,265,共3页
目的 :改进成骨样细胞体外分离技术 ,提高酶消化法的消化效率。 方法 :连续使用 3次Ⅰ型胶原酶与胰酶的混合消化液和 1次胰酶单独静置消化 ,使用培养瓶作容器 ,观察连续四次消化的过程和所得细胞数 ,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 ,并对其生物学... 目的 :改进成骨样细胞体外分离技术 ,提高酶消化法的消化效率。 方法 :连续使用 3次Ⅰ型胶原酶与胰酶的混合消化液和 1次胰酶单独静置消化 ,使用培养瓶作容器 ,观察连续四次消化的过程和所得细胞数 ,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 结果 :获得大量的细胞 ,具有体内成骨细胞的形态特征、ALP活性 ,并能在体外发生钙化。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样细胞 分离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代谢与免疫功能的相互调节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晓峰 赵建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2,共4页
骨骼与免疫系统在细胞起源、空间分布、功能及调控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性, 尤其是近年来对OPG/RANKL/RANK系统研究的深入, 使我们对骨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有些学者提出了骨骼免疫学(Osteoimmunol... 骨骼与免疫系统在细胞起源、空间分布、功能及调控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性, 尤其是近年来对OPG/RANKL/RANK系统研究的深入, 使我们对骨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 有些学者提出了骨骼免疫学(Osteoimmunology)的概念[1,2].骨骼免疫学的概念对于我们了解骨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骨损伤机制, 并进行针对性地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肿瘤坏死因子 核因子ΚB 免疫系统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假体磨损微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秾 赵建宁 陆维举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276-278,共3页
回顾近年来关于髋关节假体磨损微粒的研究。聚乙烯微粒的大小在 1μm以下直至 30 0 μm之间 ,金属微粒的大小有相似的发现 ,近期的研究显示 ,这两种微粒绝大多数 <1μm(亚微米 )。而对于骨水泥及陶瓷微粒的大小尚无准确报道 ,一般认... 回顾近年来关于髋关节假体磨损微粒的研究。聚乙烯微粒的大小在 1μm以下直至 30 0 μm之间 ,金属微粒的大小有相似的发现 ,近期的研究显示 ,这两种微粒绝大多数 <1μm(亚微米 )。而对于骨水泥及陶瓷微粒的大小尚无准确报道 ,一般认为骨水泥微粒相对较大 ,有粒状、杆状、纤维状、不规则状等各种形状。机体对各种微粒的反应非常复杂 ,多种细胞及介质参与这一反应 ,其中的确切机制还不清楚 ,其大体过程为微粒引起巨噬细胞的趋化和吞噬 ,进一步释放各种炎性介质 ,激活成纤维细胞和破骨细胞 ,引起假体周围纤维化和骨质吸收 ;同时还直接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 ,引起骨重建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假体 磨损微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枢椎弓距离预测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法在形态学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跃先 刘玉秀 贾连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 :为探讨寰枢椎融合处于最佳稳定位置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方法 :在X线数据测量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 :回归模型的计算机界面能够提供寰枢椎弓融合的最佳距离。 结论 :在形态学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可以通过... 目的 :为探讨寰枢椎融合处于最佳稳定位置的手术入路和方法。 方法 :在X线数据测量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结果 :回归模型的计算机界面能够提供寰枢椎弓融合的最佳距离。 结论 :在形态学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可以通过某些已知变量来预测某个未知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后路融合术 椎弓 稳定性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