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昕怡 张珍 邵加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9-962,共4页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对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对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都应该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用内分泌治疗方法,提高其作为乳腺癌术后... 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激素的长期刺激对乳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对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都应该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选用内分泌治疗方法,提高其作为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解救治疗的疗效。本文将对绝经前、绝经后乳腺癌以及特殊情况下如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男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行综述,探讨内分泌治疗抵抗机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受体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对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浩 易松 +1 位作者 徐兆发 邵加庆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86-89,共4页
二噁英类(dioxins)是一种非人为生产、无任何用途且持续存在的环境污染物,隶属于持续有机污染物的范围,其危害广泛,具有生殖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皮肤毒性及对其他系统和器官具有毒性,此外,对生态环境也有严重的危害。文中就二噁英... 二噁英类(dioxins)是一种非人为生产、无任何用途且持续存在的环境污染物,隶属于持续有机污染物的范围,其危害广泛,具有生殖毒性、致癌性、免疫毒性、皮肤毒性及对其他系统和器官具有毒性,此外,对生态环境也有严重的危害。文中就二噁英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是对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二噁英 免疫 内分泌 芳香烃受体 Src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健康人群体重指数分布状况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加庆 于镔 田成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52-755,共4页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 (BMI)、腰臀围比 (WHR)及腹围的流行病学分布状况。 方法 :对 344 5例长期居住南京地区的 18~ 90岁汉族健康成人的BMI、WHR及腹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 ,... 目的 :探讨南京地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 (BMI)、腰臀围比 (WHR)及腹围的流行病学分布状况。 方法 :对 344 5例长期居住南京地区的 18~ 90岁汉族健康成人的BMI、WHR及腹围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检测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腹围、臀围 ,分析BMI、WHR及腹围的性别及年龄分布。 结果 :南京地区健康人群总体的平均BMI为 (2 3.2 8± 3.4 9)kg/m2 ,其中男性为 (2 3.81± 3.36 )kg/m2 ,女性为 (2 2 .2 5± 3.4 9)kg/m2 ,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t=12 .75 ,P <0 .0 0 1)。BMI≥ 2 5的人群比例为 30 .9% ,BMI≥ 30的为 3.4 %。BMI随年龄变化的曲线为抛物线 ,从 18~ 4 9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 ,5 0岁以后升高趋势变缓 ,6 0~ 6 9岁达到最高峰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开始略有下降 ;WHR及腹围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则为斜线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 ,5 0岁以后升高速度缓慢 ,但依然维持上升的趋势。 结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群中BMI、WHR及腹围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肥胖者日趋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腰臀围比 腹围 流行病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378例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相关因素调查及风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潘曙升 赵明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38-38,56,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相关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8
5
作者 杨艳 赵琨 +6 位作者 吕娅 尹星 赵明 邵加庆 张芳 倪娟 朱小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8-1320,共3页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 目的老年糖尿病的治疗对良好整体的护理措施有着很高的要求,文中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WHO诊断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00例,MDT组105例,对照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MDT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糖尿病专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营养科等多专科协作团队,各自到岗履行职责共同护理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以专科为主,定期组织会诊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由入院至出院后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住院时间、费用、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MDT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2±1.7)vs(13.5±3.5)d和(42 067.7±6 372.1)vs(50 236.8±9 587.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2%vs 86.3%),(P<0.01);MD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5%(高血糖占3.8%,低血糖占1%,跌倒占1%,局部褥疮占1%)较对照组38.9%(高血糖占11.5%,低血糖占4.2%,跌倒占6.3%,局部褥疮占6.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T运用到老年糖尿病护理中,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并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长远预后,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多学科协作 综合治疗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溃疡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顾萍 王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足溃疡是引起感染、坏疽、截肢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足溃疡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价、诊断、治疗及长时间的随访。目前,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还不够完善,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内科治疗如生长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足溃疡是引起感染、坏疽、截肢甚至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足溃疡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价、诊断、治疗及长时间的随访。目前,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还不够完善,本文就糖尿病足溃疡内科治疗如生长因子的使用、皮肤替代物、高压氧、自体干细胞移植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足溃疡 高压氧 生物相容性材料 干细胞移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体外胰岛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邵加庆 顾萍 +7 位作者 卢斌 李洁 彭丽 叶小珍 杜宏 王燕燕 赵明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一些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Ang)Ⅱ受体拮抗剂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但其机制尚未阐明。文中旨在探讨替米沙坦(Telmisartan)体外干预对小鼠体外胰岛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只8周龄db/m非... 目的一些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on,Ang)Ⅱ受体拮抗剂能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生,但其机制尚未阐明。文中旨在探讨替米沙坦(Telmisartan)体外干预对小鼠体外胰岛的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18只8周龄db/m非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编为A、B、C组。另12只db/db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编为D、E组。分离胰岛后,A^E组分别给予含有空白、100 nmol/LAngⅡ、10μmol/L替米沙坦+100 nmol/LAngⅡ、空白、10μmol/L替米沙坦的培养液孵育及灌流。收集高糖灌流后0~30 min各时间点的灌出液,测定胰岛素水平。结果 AngⅡ孵育灌流的db/m小鼠胰岛的胰岛素第一相分泌显著下降,仅达到基础水平的4倍,而预先给予替米沙坦后,AngⅡ孵育灌流的db/m小鼠胰岛的胰岛素第一相分泌明显改善,达到基础水平的7倍左右。db/db小鼠体外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在高糖刺激后胰岛素第一相分泌明显受损,小于基础值的2倍,仅为3μg/L。而替米沙坦孵育灌流的db/db小鼠胰岛的胰岛素分泌在给予16.7 mmol/L葡萄糖后1 min即达到最高值6μg/L,显示胰岛素第一相分泌明显改善。结论替米沙坦体外干预阻断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活性,显著改善了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保护胰岛功能,这可能是阻断RAS降低糖尿病发病率的保护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 第一相胰岛素分泌 替米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特异性阻断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对第一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8
作者 易秋艳 刘艳清 +3 位作者 张珍 刘春燕 卢斌 邵加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1-676,共6页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阻断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表达后db/db小鼠胰岛第一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分离db/db和db/m小鼠的胰岛并检测AT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构建针对小鼠AT1R基因的RNA干扰重组腺病毒... 目的:观察RNA干扰技术阻断胰岛局部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表达后db/db小鼠胰岛第一相胰岛素分泌的变化并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分离db/db和db/m小鼠的胰岛并检测AT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构建针对小鼠AT1R基因的RNA干扰重组腺病毒(Ad-siAT1R)及含对照序列的重组腺病毒(Ad-siControl)。将分离培养的db/db小鼠胰岛细胞分为三组:Ad-siAT1R感染组、Ad-siControl感染组、空白对照组。腺病毒感染后继续培养胰岛细胞72 h。检测各组AT1R、GLUT-2及葡萄糖激酶(GCK)的表达,并用胰岛灌流系统检测胰岛素动态分泌。结果 db/db小鼠胰岛中AT1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db/m小鼠胰岛高2倍左右(P〈0.05)。腺病毒感染后,Ad-siAT1R组较Ad-siControl组胰岛AT1R mRNA表达水平下降75%,蛋白表达水平下降65%,而GLUT-2及GCK表达水平分别升高190%、121%(均P〈0.05)。胰岛灌流显示:空白对照组和Ad-siControl组小鼠的胰岛素第一相分泌显著下降,仅为基础水平的1.8倍;而Ad-siAT1R组在高糖负荷后1~2 min即达到最高峰值140 mU/L,为基础水平的2.8倍,表明第一相胰岛素分泌明显改善。结论 RNA干扰特异性阻断胰岛局部AT1R表达可上调GLUT-2及GCK表达,恢复第一相胰岛素分泌,这可能是AT1R阻滞剂改善胰岛分泌功能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 第一相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9
9
作者 雷海燕 顾萍 +3 位作者 邵加庆 杜宏 王燕燕 王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与T2DM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S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对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基础——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与T2DM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5例T2DM患者(病例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SF、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C肽〔空腹C肽(FC-P)及餐后C肽(PC-P)〕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并比较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S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2±257)μg/L和(112±41)μg/L〕,血清FPG、TG、LDL、Lp(a)水平及HbA1c、Homa-IR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INS、C肽水平及Homa-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FPG、LDL水平及Homa-IR呈正相关,与PINS、C肽水平及Homa-IS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水平与Homa-IS呈负相关。结论血清SF水平升高可能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高血清SF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对胰岛素抵抗无明显影响;高血清SF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铁蛋白 胰岛素分泌细胞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2
10
作者 伏杭江 杜方翀 +5 位作者 胡燕 陈树 叶小珍 马健 彭丽 杜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1-803,共3页
目的抗氧化应激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但是前列地尔作为一种常规的抗氧化剂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初步探讨运用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前列地尔治疗... 目的抗氧化应激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但是前列地尔作为一种常规的抗氧化剂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中初步探讨运用前列地尔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1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前列地尔治疗组(31例)。治疗前和治疗10d后,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8-hydroxy-desoxyguanosine,8-OHdG)水平。同期检测65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8-OHdG水平。结果治疗前,正常对照组血8-OHdG水平为(0.72±0.63)ng/ml,糖尿病肾病组血8-OHdG水平为(3.48±1.86)n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10 d后,前列地尔治疗组8-OHdG水平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地尔在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过程中有着显著的抗氧化应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氧化性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15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林颖 刘亚红 +6 位作者 杨昉 李明泉 赵群 李敏 殷勤 陈光辉 刘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8-960,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神经功能缺损等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脑卒中患者315例,通过头颅CT或MRI进行脑卒中病灶定位,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根据诊断分为PSD组101例,非PSD组214例,同时对每例患者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PSD组大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少于非PSD组,未能确定病因和心源性栓塞比例明显高于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SD组mRS评分〉2分和神经功能缺损6~13分比例明显高于非PSD组,mRS评分≤2分、神经功能缺损0~5分比例和BI评分明显低于非PS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D的发生与脑卒中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明显相关,功能障碍越重,发生率越高,且程度越重;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和预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抑郁 脑血管障碍 脑梗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4
12
作者 刘宁 叶小珍 +3 位作者 卢斌 臧璞 雷海燕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关系。文中旨在初步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胰岛α细胞、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7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其血清25(OH)D水平。根据不同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即维生素D缺乏组:25(OH)D<20ng/m L(n=34);维生素D不足组:20ng/m L≤25(OH)D<30ng/m L(n=55);维生素D充足组:25(OH)D≥30 ng/m L(n=27)。所有患者均行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比较3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_(30)/△G_(30))、馒头餐-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3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30))、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_(CP180))、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_(PG))和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_(胰高血糖素))。结果 13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空腹胰高血糖素、HOMA-IR、HOMA-β、AUC_(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AUC_(P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乏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不足组、充足组,而AUC_(PG)(52.57±7.45)则高于不足组(48.18±10.32)、充足组(44.39±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足组患者△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均低于充足组[(3.07±1.60)vs(4.03±1.81)、(2.11±1.22)vs(3.14±1.93)、(15.18±5.24)vs(20.55±12.97),P<0.05],而AUC_(PG)则高于充足组(48.18±10.32 vs 44.39±9.05,P<0.05)。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0.268、0.255,P<0.01),与AUC_(PG)呈负相关(r=-0.403,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进一步校正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25(OH)D依然与△I_(30)/△G_(30)、AUC_(CP30)、AUC_(CP180)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6、0.292、0.274,P<0.01);与AUC_(PG)呈显著负相关(r=-0.39,P<0.01);Pea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25(OH)D与HOMA-IR、HOMA-β、空腹胰高血糖素、AUC_(胰高血糖素)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5-羟维生素D缺乏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和总体胰岛素分泌下降有关,与基础胰岛素分泌无关。25-羟维生素D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25-羟维生素D α细胞功能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大黄酸干预对db/db小鼠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杜宏 邵加庆 +2 位作者 顾萍 王坚 刘志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26-1529,共4页
目的大黄酸(4,5-二羟基蒽醌-2-羧酸)是大黄的蒽醌衍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db/db小鼠这一先天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大黄酸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纤维素钠,n=15)... 目的大黄酸(4,5-二羟基蒽醌-2-羧酸)是大黄的蒽醌衍生物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db/db小鼠这一先天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探讨大黄酸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胰岛β细胞的作用。方法 30只4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纤维素钠,n=15),大黄酸组(120 mg/kg,n=15),给予连续鼻饲灌胃给药8周。投药结束后行经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并测定相应胰岛素水平,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代表糖耐量和胰岛素分泌水平,并通过计算IPGTT的0 min至30 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以评估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同时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计算β细胞含量,并用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酸治疗组糖负荷后0,30,60和120 min的血糖水平明显下降,同时30,60和120 min的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早期相胰岛素水平(AUCINS0-30)明显升高。同时大黄酸治疗组胰岛素染色明显增强,胰岛β细胞含量明显增高,凋亡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早期大黄酸治疗可以明显改善db/db小鼠的葡萄糖耐量,恢复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并能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保护胰岛功能。大黄酸的这一作用可能使之成为一种新的预防或治疗2型糖尿病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 早期相胰岛素分泌 凋亡 糖耐量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顾萍 单兆伟 +2 位作者 段苏友 缪东培 季洪赞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 95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 31例 ,中西药组 34例 ,西药组 30例 ,分别给予益气和胃胶囊、益气和胃胶囊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均观察 3个...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抗溃疡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 消化性溃疡患者 95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 31例 ,中西药组 34例 ,西药组 30例 ,分别给予益气和胃胶囊、益气和胃胶囊 +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均观察 3个月 ,采用放免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及内镜下钳取黏膜组织中的EGF和PGE2 含量。结果 中西药结合治疗后 ,胃镜疗效 (88.2 % )及 6和 9个月控制溃疡复发率均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 ;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均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中西药结合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机理之一是增加血清及黏膜EGF和PGE2 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和胃胶囊 消化性渍疡 血清 胃黏膜 表皮生长因子 前列腺素E2 中西药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胰岛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珍 刘春燕 +2 位作者 王昕怡 卢斌 邵加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04-1407,共4页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和削弱胰岛α细胞分泌来调控胰岛功能。本文通过阐述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探讨维生素D对...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和削弱胰岛α细胞分泌来调控胰岛功能。本文通过阐述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探讨维生素D对胰岛功能调控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糖尿病 2型 受体 骨化三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胰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不同阶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顾萍 杜宏 +2 位作者 邵加庆 蒋卫民 张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阶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其中无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47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28例;对照组65例,其中VCIN...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同阶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其中无痴呆血管认知功能障碍(VCIND)患者47例,血管性痴呆(VaD)患者28例;对照组65例,其中VCIND患者41例,VaD患者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不同阶段的VCI患者治疗前后TC、TG、LDL-C、HDL-C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画钟试验分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VCIND和VaD患者治疗后TC、TG、LDL-C、MMSE、画钟试验的指标改善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1),VCIND患者治疗后MMSE、画钟试验评分差值明显高于VaD组(P<0.01),血脂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的同时能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优于Va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认知 血脂异常 痴呆 降血脂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程及干预下糖尿病大鼠肾脏核因子-κB的表达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扬天 王坚 +1 位作者 赵明 狄红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核因子-Kappa B(NF-κB)表达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组60只(1月组、3月组、6月组及相对应干预...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与核因子-Kappa B(NF-κB)表达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对糖尿病肾脏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糖尿病组60只(1月组、3月组、6月组及相对应干预组各10只)。糖尿病模型组和干预组按60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对照组仅腹腔内注射同样体积的0.1mmol/L柠檬酸缓冲液。3d后测空腹血糖≥16.5mmol/L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干预组在造模成功后予GSH(按10mg/100g计算),每日腹腔注射1次。每周测大鼠血糖、体质量等指标;分别于1、3、6月末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提取核蛋白,同位素探针标记后,以EMSA法测定NF-κB表达,同时作电泳条带灰度分析。结果EMSA电泳条带光密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各组NF-κB表达均增强(P<0.05);糖尿病1、3、6月组NF-κB表达随病程延长呈现逐渐增强趋势;干预组与相对应各组比较NF-κB表达显著减弱(P<0.05)。结论进一步证实了NF-κB活化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GSH干预治疗,有效抑制了NF-κB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还原型谷胱甘肽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陆邦超 赵明 +4 位作者 王燕燕 王晓 顾萍 卢斌 李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69-670,共2页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诺和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洛地特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扬天 彭丽 +5 位作者 叶小珍 卢斌 李洁 顾萍 孙玲君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治疗手段较少,疗效有限,而舒洛地特可以针对其共同的发病基础发挥作用,文中主要观察该药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目的目前,临床对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治疗手段较少,疗效有限,而舒洛地特可以针对其共同的发病基础发挥作用,文中主要观察该药对这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2型DN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fion rate,UAER)30-300 mg,眼底镜检查证实DR,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2-70岁,糖尿病病程2.5-26年。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10μg,静脉滴注,1次/d,联合厄贝沙坦150 mg,口服,1次/d,疗程2周,然后序贯欧洲越桔花青苷/β-胡萝卜素0.4 g,口服,3次/d,联合厄贝沙坦150 mg,口服,1次/d,疗程14周。舒洛地特组:舒洛地特600 LSU,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然后序贯250 LSU,口服,2次/d,疗程12周。比较治疗16周前后指标变化,所检测指标包括UAER、眼底镜检查、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A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血尿素氮(boll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纤维蛋白原(fibringen,FIB)。结果对照组用药前后UAER,从治疗前(150.06±80.79)mg/24 h下降至治疗后的(93.3±52.33)mg/24 h;舒洛地特组UAER从(137.71±74.15)mg/24 h下降至(91.70±61.89)mg/24 h,用药前后比较,2组UAER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6周后,对照组UAER下降56.76mg/24h,舒洛地特组下降46.01mg/24h,2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眼底镜检查眼底病变分级,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用药前后FPG、HbAlc、ALT、AST、BUN、SCr、FIB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洛地特能降低微量清蛋白尿期2型DN患者的UAER,延缓DN及DR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洛地特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对糖尿病病人血糖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洁 赵明 +3 位作者 王燕燕 陆邦超 卢斌 顾萍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5期276-277,281,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静脉给予5%果糖注射液后血糖的变化。方法:对60例糖尿病病人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3 h各采集静脉血,观察用药前、后血糖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糖与用药后1.5和3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脉给予5%... 目的:探讨糖尿病病人静脉给予5%果糖注射液后血糖的变化。方法:对60例糖尿病病人在用药前和用药后1.5、3 h各采集静脉血,观察用药前、后血糖的变化。结果:用药前血糖与用药后1.5和3 h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静脉给予5%果糖注射液不会升高糖尿病病人的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 糖尿病 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