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好
高春娟
+3 位作者
单永梅
郑凌
崔俊
朱冬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对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单次治疗时间8h,共治疗33例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浆总...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对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单次治疗时间8h,共治疗33例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浆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DB)、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将分离器与吸附柱预处理、体外循环管路设计连接、机器管理、容量管理和抗凝管理作为护理重点实施全程监护。结果单次治疗前TB为(266.8±87.6)μmol/h,治疗后为(120.3±36.4)μmo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治疗前后胆红素、肌酐、尿素氮下降率分别为TB(54.2±9.8)%、DB(54.8±9.9)%、IDB(46.3±19.9)%、Scr(31.4±10.6)%、BUN(36.3±9.2)%,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对胆红素清除效果好,可清除中小分子水溶性毒素,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方法简单、成本合理,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选择,针对性的全程监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好
高春娟
单永梅
郑凌
崔俊
朱冬冬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全军肾脏病研究所血液净化中心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8期43-4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对1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单次治疗时间8h,共治疗33例次,治疗前后监测血浆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DB)、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将分离器与吸附柱预处理、体外循环管路设计连接、机器管理、容量管理和抗凝管理作为护理重点实施全程监护。结果单次治疗前TB为(266.8±87.6)μmol/h,治疗后为(120.3±36.4)μmo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次治疗前后胆红素、肌酐、尿素氮下降率分别为TB(54.2±9.8)%、DB(54.8±9.9)%、IDB(46.3±19.9)%、Scr(31.4±10.6)%、BUN(36.3±9.2)%,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对胆红素清除效果好,可清除中小分子水溶性毒素,调节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方法简单、成本合理,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理想选择,针对性的全程监护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
胆红素吸附
高胆红素血症
护理
分类号
R459.5 [医药卫生—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联合胆红素吸附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
王好
高春娟
单永梅
郑凌
崔俊
朱冬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