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改良结合专科培训用于伤口护理中心的管理实践 被引量:8
1
作者 蒋琪霞 王桂玲 +2 位作者 彭青 黄秀玲 李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7期994-999,共6页
目的:调查技术改良结合专科培训的管理方法在伤口护理中心专科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技术改良入手,2013-2014年改良和应用(改良应用阶段)5项伤口护理技术(包含30项技术流程及15项管理流程),2015年对其中16项技术流程和6项... 目的:调查技术改良结合专科培训的管理方法在伤口护理中心专科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技术改良入手,2013-2014年改良和应用(改良应用阶段)5项伤口护理技术(包含30项技术流程及15项管理流程),2015年对其中16项技术流程和6项管理流程进行再改进和应用(优化应用阶段),并通过角色扮演、专科门诊跟训、疑难伤口个案护理报告、考核流程等方法培训护士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两阶段的实施效果。结果:改良应用和优化应用两阶段均无纠纷投诉,不良事件为Ⅲ级和Ⅳ级,发生率0.01%~0.02%。两阶段每月专科护理门诊量和治疗量有增加,以治疗量增加较明显(P〈0.05),其中清创、负压和红光治疗量优化应用阶段明显增加(P〈0.05)。伤口治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优化应用阶段患者满意率提高(P〈0.05)。结论:技术改良结合专科培训有助于伤口护理中心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伤口护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护理 安全管理 护理管理 专科护理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渐进式培训模式在伤口护理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蒋琪霞 张爱琴 +4 位作者 王桂玲 王金金 彭青 周昕 李晓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渐进式培训模式对伤口专科护理进修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设计3个月阶梯式培训计划,成立带教小组,以58名进修护士为研究对象,专人辅导每名进修护士第1个月完成读书报告,第2个月完成个案护理报告,第3个月完成结业答辩和专科... 目的探讨阶梯渐进式培训模式对伤口专科护理进修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设计3个月阶梯式培训计划,成立带教小组,以58名进修护士为研究对象,专人辅导每名进修护士第1个月完成读书报告,第2个月完成个案护理报告,第3个月完成结业答辩和专科理论与实践技能考核,由带教小组按标准评定成绩。随访进修后1-6年的专业成长情况。结果 58名进修护士各项理论和技能考试合格率为91.38%-96.55%。进修后1-6年18.97%成为专科护士,65.52%开展了全院伤口护理会诊,100%开展了新技术新方法,17.24%获得了课题,79.31%发表了论文。不同职称和学历、军队和地方医院进修护士的培训成绩和专业成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阶梯式培训有益于快速提升进修护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在职培训 伤口护理 阶梯渐进式培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护理专职护士交接班制度在院内会诊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彭青 周昕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3-224,共2页
2007年我院以门诊伤口护理中心为实体,吸收全院压疮发生高危科室的护理骨干,成立了伤口护理虚拟学组[1],确立了四级管理组织框架及其小组工作模式[2]。学组设计并启动了压疮预警管理项目[3],制定了会诊制度,病区若有伤口或压疮可... 2007年我院以门诊伤口护理中心为实体,吸收全院压疮发生高危科室的护理骨干,成立了伤口护理虚拟学组[1],确立了四级管理组织框架及其小组工作模式[2]。学组设计并启动了压疮预警管理项目[3],制定了会诊制度,病区若有伤口或压疮可上报给压疮干预小组,由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安排专业护士会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接班 流程 护理会诊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娟 程秀红 +3 位作者 潘锁花 谷萍 朱红梅 蒋琪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3期38-40,共3页
目的观察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伤口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于2010年8月收治1例因车祸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伴左足大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局部坏死组织行保守性锐器清创和交互式清创,经过20d负压治疗后伤口潜行基... 目的观察负压伤口治疗技术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伤口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于2010年8月收治1例因车祸致双下肢多发性骨折伴左足大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局部坏死组织行保守性锐器清创和交互式清创,经过20d负压治疗后伤口潜行基本闭合,在联合腰麻下行左股骨髂骨植骨术和左侧腓肠神经血管肌皮瓣移植术。结果负压治疗后伤口上皮化选择肌皮瓣移植,肌皮瓣成活,患肢明显消肿。伤口完全愈合,愈合时间74d。随访6个月,伤口无复发;肌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将负压伤口治疗用于多发性骨折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伤口的术前准备,能抑制细菌繁殖,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及流行特征的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29
5
作者 蒋琪霞 江智霞 +12 位作者 郑美春 郭艳侠 吴越香 唐永利 付红英 陈丽娟 李玉红 封海霞 陈玉盘 沈定玉 潘迎春 贾静 朱亚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31-636,共6页
目的:调研医院内皮肤撕裂伤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4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多中心横断面调研,964名受训合格护士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在同一时间内对住院时间≥24h、年龄≥18岁并知情同意的患者从头到脚检... 目的:调研医院内皮肤撕裂伤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4所三级甲等医院参与多中心横断面调研,964名受训合格护士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方法和流程,在同一时间内对住院时间≥24h、年龄≥18岁并知情同意的患者从头到脚检查皮肤,判断皮肤撕裂伤严重度分级、部位和损伤原因。结果:共获得18 806例有效资料,皮肤撕裂伤现患率为1.06%(199/18 806),均为院内获得,男性高于女性(P<0.05),≥60岁者高于<60岁者(P<0.05);住院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P<0.05),有发生压疮的危险、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有撕裂伤史者发生率较高(P<0.05)。严重度以3级为主,占48.74%。结论:医院内皮肤撕裂伤均发生于住院期间,有发生压疮的危险、撕裂伤史以及营养不良、老年和住院时间较长者是重点预防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撕裂伤 横断面研究 现患率 发生率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蒋琪霞 徐娟 +3 位作者 郭艳侠 黄秀玲 彭青 李晓华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除菌抑菌和改善伤口微环境的效果。方法将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24h局部给氧,持续12d。12d后两组...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用于创伤性慢性伤口除菌抑菌和改善伤口微环境的效果。方法将64例创伤性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负压封闭伤口治疗;观察组在负压封闭伤口治疗基础上24h局部给氧,持续12d。12d后两组继续按湿性疗法处理伤口或手术治疗,直至愈合或3个月止。两组干预3、6、9、12d评估测量伤口渗液pH、伤口温度,干预前和12d分泌液细菌培养监测伤口细菌阳性率;3个月内的治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干预后12d观察组细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渗液pH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伤口温度随治疗时间增加而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负压封闭结合局部氧疗治疗优化了伤口微环境,强化了除菌抑菌作用,有助于提高伤口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慢性伤口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负压伤口治疗 局部氧疗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与纱布填充敷料在负压伤口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5
7
作者 蒋琪霞 朱礼霞 +2 位作者 李晓华 彭青 周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比较纱布和泡沫两种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治疗对伤口愈合的作用,以优选填充敷料。方法将7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泡沫敷料组(34例)和纱布敷料组(36例),分别采用泡沫敷料、纱布填充伤口,均采用智能化吸引装置行负压伤口治疗... 目的比较纱布和泡沫两种敷料填充伤口实施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治疗对伤口愈合的作用,以优选填充敷料。方法将70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泡沫敷料组(34例)和纱布敷料组(36例),分别采用泡沫敷料、纱布填充伤口,均采用智能化吸引装置行负压伤口治疗。于负压治疗0d、7d、14d、21d测量两组伤口缩小率和PUSH计分,观察肉芽组织100%覆盖伤口床的时间。结果治疗不同时间两组PUSH计分比较,干预主效应F=0.057,P=0.811;时间主效应F=44.189,P=0.000;交互效应F=1.490,P=0.226。伤口缩小率比较,干预主效应F=0.970,P=0.328;时间主效应F=260.287,P=0.000;交互效应F=2.216,P=0.113。两组肉芽100%覆盖伤口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伤口缩小的作用相近,均可以作为负压封闭治疗伤口的有效填充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慢性伤口 伤口愈合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伤口治疗时两种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蒋琪霞 朱礼霞 +2 位作者 李晓华 彭青 周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3-6,18,共5页
目的比较实施负压治疗时纱布和泡沫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伤口温度和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治疗的20例患者... 目的比较实施负压治疗时纱布和泡沫填充敷料对伤口床温度(伤口温度和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和渗液酸碱度的影响,以筛选更合理有效的填充敷料。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治疗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患者采用泡沫敷料,B组患者采用纱布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智能化吸引装置,其压力值和吸引模式均相同。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d使用相同方法测量伤口床温度及渗液pH,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平均伤口缩小率、治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敷料干预主效应、敷料干预与治疗时间交互效应,两种填充敷料实施负压治疗前和后21d内渗液pH变化、伤口温度和周围皮肤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时间主效应、负压治疗前和后21d内渗液p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伤口温度随治疗时间延长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纱布和泡沫敷料作为填充敷料实施负压伤口治疗对伤口床温度及渗液pH作用相当,均可以作为负压治疗的有效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 伤口床温度 渗液酸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辅助闭合技术用于伤口治疗的流程设计 被引量:41
9
作者 蒋琪霞 胡素琴 +1 位作者 彭青 周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1-3,31,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门诊伤口治疗中的操作流程及其合理性。方法参照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指南报告和流程优化及再造的文献,设计了"十步法"操作流程。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在门诊伤口治疗中的操作流程及其合理性。方法参照负压伤口治疗的相关指南报告和流程优化及再造的文献,设计了"十步法"操作流程。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工作和进修的护士共22人进行了流程应用培训,并筛选12例慢性伤口进行应用评价,针对问题每6个月修改1次,持续性改良。评价方法:计算平均操作时间;每月考核每名护士VAC流程操作;每月调查每名护士对流程操作的满意度;每周调查每例患者对护士流程操作的满意度。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007年和2008年护士流程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9.65±3.37、89.80±4.39(P>0.05),护士平均操作时间2008年较2007年明显缩短(P<0.05)。护士和患者对流程合理、便捷、有效的满意率分别为98.90%、96.13%和97.24%。结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制定VAC操作流程和培训护士有助于流程准确规范使用,在VAC治疗实践中评价和修改流程有助于提高流程管理的效果。12例慢性伤口患者接受"十步法"操作流程进行VAC结果表明,流程合理实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 伤口治疗 负压封闭辅助技术 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清创方法结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2
10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2 位作者 胡素琴 彭青 周昕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8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清创方法结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Ⅱ~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8例(74处)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取自溶清创、保守性锐器清创和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同时给予减压、营养、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三种清创方法结合整体护理干预治疗Ⅱ~Ⅳ期压疮的效果。方法将48例(74处)Ⅱ~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取自溶清创、保守性锐器清创和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同时给予减压、营养、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总治愈率为94.59%,愈合时间为(83.23±72.59)d。三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种清创方法均能有效清创,结合全程整体护理干预能提高压疮愈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其中以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效果最好。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压疮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自溶清创 保守性锐器清创 自溶联合保守性锐器清创 湿性疗法 伤口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专业学组为平台强化护理骨干培养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17
11
作者 孙琳 张爱琴 +1 位作者 蒋琪霞 刘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6期54-55,72,共3页
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队伍成份多元化、护理人员年轻化、大批临床护理骨干流失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加强临床护理技术骨干的培养。
关键词 专业学组 护理骨干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压疮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2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王建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7期676-679,共4页
医院获得性压疮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近年被视为严重的医院获得性不良事件,预防医院获得性压疮被纳入患者安全管理策略中。近年来,对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综述医院获得性压疮的流行病学特征、原... 医院获得性压疮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和医疗费用,近年被视为严重的医院获得性不良事件,预防医院获得性压疮被纳入患者安全管理策略中。近年来,对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取得明显进展,本文综述医院获得性压疮的流行病学特征、原因分析和预防方法及效果研究,旨在为我国医院获得性压疮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压疮 现患率 发生率 原因分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切口感染伴肠瘘复杂伤口的处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蒋琪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83-384,i0013,共3页
关键词 阑尾炎 切口感染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疗法在治疗皮肤放射性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蒋琪霞 申萍 +1 位作者 周国琴 彭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802-804,共3页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在皮肤放射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13处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湿性治疗,创面处理前及每次更换敷料时先测量创面大小,再摄取照片,用数字疼痛自评表评估疼痛程度.同时评估分析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包括... 目的:探讨湿性疗法在皮肤放射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对12例肿瘤患者13处Ⅲ~Ⅳ度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湿性治疗,创面处理前及每次更换敷料时先测量创面大小,再摄取照片,用数字疼痛自评表评估疼痛程度.同时评估分析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包括营养、睡眠、活动、心理状况等,制订个体化营养处方、运动处方和心理调适方案,每次更换敷料时评价执行情况及效果,随时调整计划.创面处理采用机械清创和自溶清创相结合的方法,清创后局部喷洒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加等渗盐水湿敷,半透膜敷料封闭创面,隔天更换1次,直至愈合.结果:13处创面全部治愈,平均愈合时间为(10±5.61)天,平均费用为(202.3±48.2)元.湿性治疗后创面疼痛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1).结论:湿性疗法在皮肤放射性损伤的治疗中有减轻疼痛、促进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性治疗 皮肤放射性损伤 创面处理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疮预警管理项目设计及其实施 被引量:38
15
作者 蒋琪霞 刘云 +4 位作者 刘亚红 程秀红 仲继红 祁静 李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内容设计及其在全院实施的方法。方法:分析预警管理思想的核心要素和环节,根据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设计了压疮预警管理项目的5个基本要素。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 目的:探讨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内容设计及其在全院实施的方法。方法:分析预警管理思想的核心要素和环节,根据压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要实现的目标,设计了压疮预警管理项目的5个基本要素。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在全院实施压疮预警项目管理。评价指标:比较实施压疮预警管理前后2年全院压疮危险评估计分的病例数及其符合率,使用减压床垫数及其准确率和压疮预防措施执行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护理单元。结果: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后第2年全院使用Braden计分表预测评估压疮危险的数量及其符合率、减压床垫使用的数量较第一年明显提高(P=0.004-0.000);压疮预防措施执行良好和优秀的护理单元较第一年也显著增加(P=0.000)。结论:在全院实施压疮预警管理项目提高了临床护士压疮危险预测的准确率及预防措施的规范性,以小组工作模式和团队合作的方法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预警管理 预防和控制 小组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13
16
作者 蒋琪霞 李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4期437-439,共3页
查阅国内外文献,解读和分析现有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代表性和适用性,结合我国医院内压疮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压疮调研制度,动态了解压疮预防现况;二是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的鉴定... 查阅国内外文献,解读和分析现有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定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代表性和适用性,结合我国医院内压疮管理现状,提出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压疮调研制度,动态了解压疮预防现况;二是修订适合我国国情的可免性和难免性压疮的鉴定标准,以准确判断,规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医院获得性压疮 可免性 难免性 定义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干预治愈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蒋琪霞 彭青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0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 伤口处理 湿性疗法 整体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