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性药物对映体选择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5
1
作者 芮建中 吴锦芳 庞晓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4-18,共5页
手性药物对映体选择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芮建中吴锦芳1庞晓东2综述凌树森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南京210002中国图书分类号R962;R969.1;R969.6手性(Chirality)... 手性药物对映体选择性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合理用药*芮建中吴锦芳1庞晓东2综述凌树森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南京210002中国图书分类号R962;R969.1;R969.6手性(Chirality)是生物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人体内核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对映体 药代动力学 药效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人口服外消旋维拉帕米的对映体药物动力学结合药效学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芮建中 周永刚 +2 位作者 凌树森 相秉仁 安登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2-297,共6页
以三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快速监测临床病人口服外消旋维拉帕米(VPM)后VPM和去甲维拉帕米(NVPM)对映体的血浆浓度,同时测量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效应(血压、心率、心电图)。运用分析临床... 以三甲基-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快速监测临床病人口服外消旋维拉帕米(VPM)后VPM和去甲维拉帕米(NVPM)对映体的血浆浓度,同时测量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效应(血压、心率、心电图)。运用分析临床零散数据的NONMEM程序,分析27名患者VPM和(-)-VPM的稳态群体药物动力学和16例患者的群体药效学。VPM的R/S(CSS)比值为3.62±0.96(2.28~5.58),NVPM的R/S(CSS)比值为2.89±0.53(1.66~3.69);VPM和(-)-VPM的群体药物动力学参数θCL/F(L/h)、θSEX(L/h)、ωCL/F(%)、σCss(%)分别为83,-9.7,47.5,34.8和200,50,31.5,45.5,男女性别之间存在差异。VPM和(-)-VPM的群体药效学参数Emax(%)、CE50(ng/ml)、γ、ωEmax(%)、ωCE50(%)、ωγ(%)、σE(%)分别为14.8,27.6,2.38,43.2,37.6,134,34.9和14.3,4.68,1.82,14.3,30.4,8.9,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对映体 药物动力学 群体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个体化用药中的药物基因组学考虑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金恒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1-365,共5页
虽然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但遗传因素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药物代谢酶、转运药物的蛋白质、受体和其它药物靶体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是利用已知的基因组学理论,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 虽然引起药物反应个体差异的原因很多,但遗传因素起相当重要的作用。药物代谢酶、转运药物的蛋白质、受体和其它药物靶体的遗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毒性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是利用已知的基因组学理论,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即研究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差异的基因特征,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不同反应。深入研究遗传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之间的重要关系,确定引起个体对药物处置和疗效差异的遗传学特征,将为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本文简要介绍药物在血浆中结合的蛋白质的基因多态性和与高血压相关的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个体化合理用药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基因组学 遗传多态性 个体差异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药物的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3-275,共3页
心血管药物的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李金恒综述刘天培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南京210002)时间药理学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由于药物作用受近日节律等的影响,因此在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 心血管药物的时间药理学与临床用药李金恒综述刘天培审校(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南京210002)时间药理学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由于药物作用受近日节律等的影响,因此在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利用时间药理学的有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时间药理学 临床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与临床个体化用药 被引量:9
5
作者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769-769,772,共2页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药物基因组学 合理用药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性药物对映体选择性的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1
6
作者 芮建中 吴锦芳 庞晓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66-71,共6页
手性(Chirality)是生物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糖类分别由右旋DNA、L-氨基酸、左旋单糖构成。许多内源性物质,包括载体酶、受体等都具有手性,并可将手性传递给药物作用的生物环境。自然界天然存在... 手性(Chirality)是生物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人体内,核酸、蛋白质、糖类分别由右旋DNA、L-氨基酸、左旋单糖构成。许多内源性物质,包括载体酶、受体等都具有手性,并可将手性传递给药物作用的生物环境。自然界天然存在的药物大多以单一对映体(en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药物 对映体选择性 药物动力学 药效学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法研究辛伐他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史佳 储继红 +2 位作者 居文政 谈恒山 熊宁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33-836,共4页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辛伐他汀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辛伐他汀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两周期双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参比制剂... 目的:建立人体血浆中辛伐他汀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辛伐他汀片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评价其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两周期双交叉对照试验设计,单剂量口服参比制剂辛伐他汀片40 mg后,用LC-MS/MS联用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8±1.3、2.10±1.00 h;Cmax分别为7.12±1.61、7.38±1.54μg.L-1;AUC(0-24)分别为30.50±11.25、30.17±10.21μg.L.h-1;t1/2分别为3.90±0.78、3.76±0.85 h。以AUC(0-24)计算的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7.8)%。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测得的数据可靠,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LC-MS/MS联用法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洛地平缓释胶囊药物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5
8
作者 杨丽莉 谭力 袁倚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4-187,共4页
建立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法测定非洛地平血药浓度 ,比较国产非洛地平缓释胶囊和阿斯特拉公司缓释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1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两种制剂后 ,单剂量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分别于 3.0 7± 0 .92 h和 3.14± 1.0 3h... 建立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法测定非洛地平血药浓度 ,比较国产非洛地平缓释胶囊和阿斯特拉公司缓释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14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两种制剂后 ,单剂量血浆中非洛地平浓度分别于 3.0 7± 0 .92 h和 3.14± 1.0 3h达到峰值 4.75± 1.38ng/ m l和 4.5 5± 1.71ng/ m l,药 -时曲线下面积 (AU C0→ 36 )分别为 35 .83± 14.6 4ng.h/ ml和 35 .17± 13.43ng.h/ m l,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10 2 .4%± 15 .1%。多剂量服用两种制剂后 ,稳态时 Cmax分别为 4.5 0± 2 .18ng/ ml和 4.75± 1.99ng/ ml,Cmin分别为 0 .5 7± 0 .2 6 ng/ m l和 0 .6 1± 0 .34 ng/ m l,波动系数 FI分别为 1.5 1± 0 .2 4和 1.5 1± 0 .2 0。经统计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洛地平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缓释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的总浓度和游离浓度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1 位作者 曹晓梅 陈东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目的 建立灵敏、简便、适合临床监测阿米替林及其代谢物去甲替林总浓度与游离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 HPLC)。方法 血样在碱性条件下 ,经一步液 液提取法后 ,在C 18柱上进行分离。流动相为乙腈∶水 =30∶70(V/V) ,其中含三乙胺 0 5 %和磷酸 0 3%。血浆样品药物总浓度测定为RP HPLC ,游离药物测定为超滤离心 /RP HPLC。结果 阿米替林和去甲替林的标准曲线在 4~ 2 0 0μg·L-1(总浓度 )和 4~ 6 4μg·L-1(游离浓度 )范围内呈线性。两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2 0 %± 3 77%与 99 3 %± 7 13 % ;日内RSD分别为 2 40 %~ 4 39% ,3 0 2 %~4 2 8% ;日间RSD分别为 4 92 %~ 6 15 % ,6 35 %~7 48%。测定了 7例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 5 0mg后 6h的血药浓度。血浆阿米替林总浓度为 18 0~ 2 7 2 μg·L-1,游离浓度为 1 4~ 2 5 μg·L-1。血浆去甲替林总浓度为 (2 0± 0 4) μg·L-1(1 5~ 2 5 μg·L-1)。阿米替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在 89 8%~ 92 6 %之间。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与选择性高 ;成本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替林 去甲替林 高效液相色谱法 游离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储小曼 闵佩清 +2 位作者 张静 孔诚 蔡卫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法及特异性等位基因 扩增(PCR ASA)法分别建立了CYP3A的CYP3A4亚型三个新突变点(CYP3A4 4、 5、 6)及CYP3A5亚型的 CYP3A5 3基因分型方法,并对中国肾移植人群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CYP3A4 4、 5、 6、CYP3A5 3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5%、0.76%、0.75%和27.83%;个体突变率分别为2/133、3/197、3/200和 55/115。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中国肾移植人群中CYP3A4 4、 5、 6、CYP3A5 3的存在可能使其表达的药 物代谢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血药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力 张杰 +2 位作者 杨丽莉 凌树森 熊守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昔康血药浓度方法。以 5-氯 -2 -氨基 -二苯甲酮为内标 ,乙醚 -正己烷 ( 2∶ 1 )为提取剂 ,紫外检测波长 3 55nm。该方法简单灵敏 ,线性范围为 0 .0 5~ 2 .50μg/ml,最小检测浓度0 .0 2μg/ml;日内、日...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洛昔康血药浓度方法。以 5-氯 -2 -氨基 -二苯甲酮为内标 ,乙醚 -正己烷 ( 2∶ 1 )为提取剂 ,紫外检测波长 3 55nm。该方法简单灵敏 ,线性范围为 0 .0 5~ 2 .50μg/ml,最小检测浓度0 .0 2μg/ml;日内、日间误差均小于 7.0 % ,方法绝对回收率大于 90 %。用该法测定了 1 8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 1 5mg国产和进口美洛昔康片后的血药浓度 ,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 :美洛昔康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0→ 96 分别为 53 .55± 1 1 .74μg· h/ml和 54.53± 1 1 .1 8μg· h/ml,达峰时间 Tmax分别为 5.6± 2 .7h和5.6± 2 .3 h,峰浓度 Cmax分别为 1 .549± 0 .3 2 8μg/ml和 1 .580± 0 .3 4 2 μg/ml。上述药动学参数经三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单侧检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生物等效。以进口片为标准参比制剂 ,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5± 1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洛昔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生物等效性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药代动力学/群体药效动力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被引量:34
12
作者 芮建中 张震 李金恒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  自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允许群体分析法在新药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中用于特殊生理病理受试对象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动力学(PD)评价以来,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PPK/PPD)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常用软件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有了较大发展。作者介绍了PPK/PPD的基本原理、实验设计、模型确定和参数验证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药代动力学 群体药效动力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的药物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8
13
作者 谭力 张昕 袁倚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50-352,共3页
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10mg国产和进口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血浆中依那普利浓度分别在(0.83±0.21)h和(0.85±0.17)h达到峰值(69.3±27.7)ng/ml和(71.3)±29.5)ng/ml。血药浓度... 1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10mg国产和进口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血浆中依那普利浓度分别在(0.83±0.21)h和(0.85±0.17)h达到峰值(69.3±27.7)ng/ml和(71.3)±29.5)ng/ml。血药浓度曲线下面积(AUC0→8)分别为(121.4±39.0)h·ng/ml和(121.6±40.5)h·ng/ml。以进口片为参比,国产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废为(100.6±8.4)%。经统计分析,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药物动力学 相对生物利用度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欣 卓海通 +2 位作者 何秀萍 曹文 凌树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以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为对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为试验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mg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或咀嚼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口服后药时... 目的以氢溴酸右美沙芬片为对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咀嚼片为试验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10名志愿者随机交叉口服单剂量60mg氢溴酸右美沙芬片或咀嚼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结果口服后药时曲线均符合一室模型。对照药和试验药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右美沙芬(DM)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275±087)h,(292±103)h;Tmax:(181±059)h,(175±065)h;Cmax:(3109±1101),(3309±1348)μg·L-1;AUC:(16912±8294),(16695±7823)μg·h-1·L-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10402±1037)。主要活性代谢物去甲右美沙芬(DP)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309±106)h,(295±108)h;Tmax:(230±048)h,(190±070)h;Cmax:(83855±32378),(82837±31935)μg·L-1;AUC:(417743±107779),(414311±127376)μg·h-1·L-1;相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溴酸右美沙芬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咀嚼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药物测定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金恒 许劲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药物在治疗血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通常是较为恒定的,总浓度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近年发现有些药物的血药总浓度与游离药物水平不平行。此时,游离药物测定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测定最常用的方法... 药物在治疗血浓度范围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通常是较为恒定的,总浓度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游离药物浓度。近年发现有些药物的血药总浓度与游离药物水平不平行。此时,游离药物测定的临床价值明显优于总浓度测定。游离药物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有平衡透析法和超滤法等,后者具有简便快捷的特点,且所需血样量极少,适合病人血样分析。临床上常进行游离药物测定的有某些抗癫痫药,抗抑郁药和心血管药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监测 游离药物浓度 蛋白结合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溴己新血药浓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丽莉 袁倚盛 屠锡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3-545,共3页
建立了人血浆中溴己新的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测定法 ,对溴己新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 5 %SE 30 (2m× 3mmi.d .)硅烷化玻璃柱。 5 氯 2 氨基二苯甲酮为内标 ,血浆样品加入磷酸盐缓冲液 (pH 6 0 )后... 建立了人血浆中溴己新的气相色谱 电子捕获测定法 ,对溴己新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色谱柱为 5 %SE 30 (2m× 3mmi.d .)硅烷化玻璃柱。 5 氯 2 氨基二苯甲酮为内标 ,血浆样品加入磷酸盐缓冲液 (pH 6 0 )后用正己烷 二氯甲烷 (体积比为 9∶1)提取。线性范围为 1 0 μg/L~ 5 0 0 μg/L ,r =0 9994。人血浆中最小检测质量浓度为 0 5 μg/L。方法重现性好 ,日内、日间RSD分别小于 4 5 6 %和 7 11% ,平均回收率 97 5 %。 8名健康志愿者口服 8mg溴己新胶囊后 ,其体内代谢过程符合一房室模型。方法可用于体内血药浓度测定 ,简单、快速 ,灵敏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己新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测定 GC-E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罗红霉素胶囊和颗粒剂药物动力学 被引量:3
17
作者 卓海通 储小曼 +2 位作者 曹文 刘莉萍 凌树森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用国产罗红霉素胶囊(RM-B)和颗粒剂(RM-C)与法国产罗力得片(RM-A)进行人体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选择10名健康成年男子,用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方法,分别单剂量一次口服罗红霉素RM-A、RM-... 目的:用国产罗红霉素胶囊(RM-B)和颗粒剂(RM-C)与法国产罗力得片(RM-A)进行人体药物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比较。方法:选择10名健康成年男子,用自身交叉对照试验方法,分别单剂量一次口服罗红霉素RM-A、RM-B、RM-C三种制剂300mg。罗红霉素的血药浓度用微生物法测定。罗红霉素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3P87程序自动拟合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RM的T1/2β均为13h左右,Tmax≈2h,Cmax≈8.36μmol·L-1。RM-B和RM-C与RM-A比较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5.4%和98.9%。结论:双单侧t检验结果,RM-B和RM-C与RM-A为生物等效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红霉素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N-乙酰基转移酶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冷伟卫 曹晓梅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96-1299,共4页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和灭活代谢,NAT2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在此对NAT2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型方法以及NAT2多态性在...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和灭活代谢,NAT2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在此对NAT2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型方法以及NAT2多态性在药物代谢和新药临床研究中的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2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菁 张婴元 +4 位作者 施耀国 芮建中 郁继诚 曹国英 吴菊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方法PPK研究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46例中进行,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PK模型,根据患者的PPK参数制定给药方案。结果①去甲万古霉... 目的研究去甲万古霉素在感染患者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方法PPK研究在诊断或拟诊为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146例中进行,以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程序建立并验证去甲万古霉素PPK模型,根据患者的PPK参数制定给药方案。结果①去甲万古霉素基础药动学模型为线性二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个体间变异为指数模型,个体内变异为加法模型,清除率(CL)、中央室分布容积(V_1)、室间清除率(Q)和周边室分布容积(V_2)的患者个体间变异分别为35.92%、11.40%、0和79.75%,残差误差为3.05mg/L;②患者Ccr值的变化对去甲万古霉素CL的影响不同,当患者肾功能减退时(Ccr≤85 mL/min),CL=2.54×(Ccr/50)^(1.20),当患者肾功能正常时(Ccr>85mL/min),CL=5.66×(WT/60)^(0.52);③患者合并使用利尿药后使去甲万古霉素V_2增大;④老年感染患者(≥65岁)的CL减慢、t_(1/2β)延长,AUC增大。结论肾功能减退和年龄对去甲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有显著影响;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制定了去甲万古霉素在不同群体患者中的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万古霉素 群体药动学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 荧光偏振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奎尼丁血药浓度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劲秋 李金恒 +1 位作者 宫剑滨 李俭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79,共2页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奎尼丁血药浓度*许劲秋李金恒宫剑滨1李俭春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1心血管内科,南京210002)1997-10-30收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670843作者简介:许劲...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奎尼丁血药浓度*许劲秋李金恒宫剑滨1李俭春1(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临床药理科、1心血管内科,南京210002)1997-10-30收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No39670843作者简介:许劲秋,女,27岁,硕士;李金恒,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奎尼丁 血药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