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培 祁晓平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VitD3组:0.125μg组,0.25μg组和1μg组,每组30只;灌胃给... 目的:探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近交系雄性Lewis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VitD3组:0.125μg组,0.25μg组和1μg组,每组30只;灌胃给药,3次/周,共2周后对照组给予赋形剂;各组随机抽取20只大鼠,于第15 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随机选择其中10只于6 h后切取脾,其余10只观察注射LPS后96 h大鼠的病死率,同时留取未注射LPS大鼠的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CD25+Treg数量变化,RT-PCR检测脾Foxp3 mRNA表达。结果:1,25(OH)2D3明显上调大鼠脾CD4+CD25+Treg的数量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mRNA的表达;1,25(OH)2D3能保护大鼠抵抗LPS的攻击。结论:1,25(OH)2D3对大鼠脾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有显著影响。1,25(OH)2D3保护大鼠抵抗LPS攻击可能与其促进CD4+CD25+Treg的发育和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选肠内营养的合理性 被引量:97
2
作者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1-323,共3页
自1968年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置管输注全营养液后,临床营养支持进入一个新纪元。1968年以前,虽然有静脉输注的糖类、氮和脂肪三大营养素的制剂,但当胃肠道功能有障碍时,其仍然不能解决营养的供给问题。因为高浓度葡萄糖、氨... 自1968年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置管输注全营养液后,临床营养支持进入一个新纪元。1968年以前,虽然有静脉输注的糖类、氮和脂肪三大营养素的制剂,但当胃肠道功能有障碍时,其仍然不能解决营养的供给问题。因为高浓度葡萄糖、氨基酸液的pH值低,渗透浓度高,周围静脉不能耐受,导致输入的量与质均达不到机体的需要量。自Dudfick与Wilmore倡用经腔静脉置管缓慢输注后,解决了静脉耐受营养液的问题。腔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大,输入的高渗营养液立即被稀释成几乎与血液相同的酸度与渗透浓度,无损于静脉壁。同时,输入的静脉液是将所有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以及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的“全合一”制剂,符合机体代谢与组织合成的需要,不似周围静脉逐一输注、不利于组织的合成,达到了可以完全从静脉以及肌肉、腹腔等胃肠外的途径,输入机体所需要营养物质的量与质。解决了当胃肠道功能有障碍时,无法从胃肠外供给营养的困难。Dudfick与Wilmore虽未在营养物质或结构上有所创新,但倡用的输注方法却达到了营养液低pH、高渗透浓度与营养物质同时输注的要求,使临床营养支持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掀起了临床使用与基础研究的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的合理性 营养治疗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手术的“围手术期营养处理” 被引量:43
3
作者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67,共3页
营养处理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是一个必须涉及的问题,对胃肠手术治疗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世纪60年代前,肠外营养(PN)尚未在临床获得推广,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很难在围手术期解决营养问题。70年后,PN得到推广应用,围手术期尤其是胃... 营养处理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是一个必须涉及的问题,对胃肠手术治疗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世纪60年代前,肠外营养(PN)尚未在临床获得推广,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很难在围手术期解决营养问题。70年后,PN得到推广应用,围手术期尤其是胃肠手术后的营养问题似乎得到解决,也有一段时间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但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后,对胃肠手术围手术期营养处理的理论认识、应用与技术有着更新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处理 营养支持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营养的现状 被引量:20
4
作者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1-323,共3页
1免疫营养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未,临床营养支持自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输注营养液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免疫营养(inmuno nutrition)学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进步。随着临床营养支持广泛深入的应用,逐渐认识到营养支持不单纯具... 1免疫营养的由来 20世纪60年代未,临床营养支持自Dudrick与Wilmore倡用腔静脉输注营养液后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免疫营养(inmuno nutrition)学有了很大的创新和进步。随着临床营养支持广泛深入的应用,逐渐认识到营养支持不单纯具有提供热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作用,它还介入到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直接参与机体的代谢,是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影响到病人的预后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支持 免疫营养素 免疫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肠功能障碍的再认识 被引量:99
5
作者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8年第6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肠功能障碍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位输注肠内营养——危险的失误 被引量:7
6
作者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1-321,共1页
20世纪70年代,肠内营养(EN)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鼻胃管或鼻肠管喂食是主要的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因EN而带来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病人不耐受EN制剂而引发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甚至呕吐,也可能因EN被污染而引发... 20世纪70年代,肠内营养(EN)广泛应用于临床,应用鼻胃管或鼻肠管喂食是主要的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发现了一些因EN而带来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是病人不耐受EN制剂而引发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泻,甚至呕吐,也可能因EN被污染而引发肠道炎症、细菌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