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神经支切断术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7
1
作者 谢汉国 郑和平 +1 位作者 张发惠 宋一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1-222,共2页
目的:为膝关节神经支切断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侧常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内侧肌支和上关节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内侧肌支在股骨内上髁上13.3±4.2cm处延续为膝关节支,在股骨内... 目的:为膝关节神经支切断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5侧常规防腐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股内侧肌支和上关节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内侧肌支在股骨内上髁上13.3±4.2cm处延续为膝关节支,在股骨内上髁后0.5±0.4cm、上2.8±1.2cm处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内侧及前面内侧半;上关节支在股骨外上髁后1.3±0.5cm、上2.4±0.6cm处分支,分布于膝关节外侧及前面外侧半。结论:手术切断股内侧肌支膝关节支和上关节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疼痛 神经支切断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胫前返血管为蒂腓骨上段移植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2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2 位作者 王万明 张国栋 陈振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7-489,共3页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 目的: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30侧经动脉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胫前返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胫前返动脉始于胫前动脉,起始点距腓骨头尖下(4.5±0.7)cm(3.0~6.0cm),动脉主干长(0.5±0.2)cm(0.2~1.2cm),外径(2.0±0.4)mm(1.3~3.0mm),伴行静脉2条,外径为(2.1±0.5)mm(1.5~3.0mm)和(2.6±0.4)mm(1.7~3.2mm)。胫前返动脉腓骨头支1~2支,外径(1.7±1.3)mm(0.6~2.1mm),分布于腓骨头的前内侧面骨膜,并与其它来源的腓骨上段骨膜支构成动脉网。腓骨头支起始点至胫前返动脉起始点长度为(1.0±0.4)cm(0.3~1.8cm),其中长度≥1.0cm者占46.7%。腓骨头支起始点以远1.5cm处的胫前返动脉外径为(1.4±0.5)mm(0.8~2.1mm)。结论:胫前返血管蒂腓骨瓣的的设计具有可行性,为临床带血管腓骨上段移植提供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前返动脉 腓骨瓣 腓骨头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卫红 林建华 +3 位作者 洪发兰 张发惠 郑和平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 ,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 ,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 ,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 目的 :报道用骨间前血管腕背支骨膜瓣移位修复骨不连、骨坏死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根据应用解剖学研究 ,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 ,顺行移位修复尺、桡骨骨不连 ,逆行移位修复手舟骨、月骨不连与骨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 19例 ,随访 1年 ,在术后 3~ 6月均达到骨愈合和骨坏死修复 ,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骨间前血管腕背支为蒂的骨膜瓣移位术适合邻近骨不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前血管 腕背支 骨膜瓣 移位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4
作者 祝宗华 郭涛 +3 位作者 徐文联 李华杰 张发惠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0侧成人臀区标本,以同侧股骨大转子外侧缘最突出点(A点)与髂后上棘沿髂嵴向前3.0cm处(C点)作连线,A点与C点连线的中点处为B点,A、B两点连线即为所设计的长8.... 目的:为微创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的体表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察30侧成人臀区标本,以同侧股骨大转子外侧缘最突出点(A点)与髂后上棘沿髂嵴向前3.0cm处(C点)作连线,A点与C点连线的中点处为B点,A、B两点连线即为所设计的长8.0cm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后外侧入路切口。了解臀上动、静脉、神经与臀下动、静脉、神经及坐骨神经和微创后外侧入路切口的解剖关系。结果:臀上神经及臀上动、静脉在梨状肌上孔处距切口的距离为(3.69±0.79)cm,臀下神经及臀下动、静脉在梨状肌下孔处距切口的距离为(5.83±1.21)cm,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孔以下距切口最近距离为(4.09±0.66)cm。结论:微创后外侧入路切口可有效避开重要神经血管,解剖学骨性标志定位简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置换 微创 后外侧切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BAK腰5~骶1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卫红 郑和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7-238,共2页
目的 :为经腹腔镜BAK椎体间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L5 ~S1椎间盘的形态及其前侧的毗邻关系。结果 :①脊柱L5 ~S1段前方有两侧髂血管围成的“∧’形区 ,内有骶中动、静脉 ,上腹下神经丛走行。②... 目的 :为经腹腔镜BAK椎体间融合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了L5 ~S1椎间盘的形态及其前侧的毗邻关系。结果 :①脊柱L5 ~S1段前方有两侧髂血管围成的“∧’形区 ,内有骶中动、静脉 ,上腹下神经丛走行。②椎间盘平面正对腹前壁耻骨联合上方 ( 6 .7± 2 .8)cm处。结论 :经腹腔镜BAK椎体间融合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椎体融合 BAK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手部关节脱位应用解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发惠 刘凯 +2 位作者 关夷 宋一平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0-582,共3页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 目的 :为桡侧腕屈与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修复桡尺远侧及第 1腕掌关节脱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 ,分别对桡侧腕屈肌腱、桡侧腕长伸肌腱进行形态学测量。结果 :桡侧腕长伸肌腱性部长 ( 17.8± 2 .6)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13 .7± 3 .1)、( 5 .6± 1.1)和 ( 4 .6± 0 .5 7)mm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1.5± 0 .5 )、( 2 .0± 0 .3 )和 ( 2 .4± 0 .3 )mm。桡侧腕屈肌腱性部长 ( 14 .3± 1.1)cm ,肌腱的上、中、下段宽分别为 ( 9.11.4)、( 5 .5± 0 .9)和 ( 4 .0± 0 .4) ,肌腱的上、中、下段厚分别为 ( 2 .4± 0 .6)、( 2 .2± 0 .4)和 ( 2 .6± 0 .5 )mm。结论 :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和桡侧腕长伸肌腱部分转位 ,有足够的长度和强度 ,适用于桡尺远侧关节或第 1腕掌关节脱位的修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屈肌腱 腕掌关节 桡尺远侧关节 关节脱位 肌腱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肘部尺神经前置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7
作者 朱亚中 周嵘 +3 位作者 吴水培 董德胜 凌树才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为临床儿童尺神经前置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具(共20肘)福尔马林固定的6~8岁儿童尸体上肢标本,解剖尺神经沟、尺神经行径伴行血管以及尺神经前置后解剖关系。结果尺神经主要接受尺侧上副动脉血供,前臂尺神经的血供则主要由尺... 目的为临床儿童尺神经前置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0具(共20肘)福尔马林固定的6~8岁儿童尸体上肢标本,解剖尺神经沟、尺神经行径伴行血管以及尺神经前置后解剖关系。结果尺神经主要接受尺侧上副动脉血供,前臂尺神经的血供则主要由尺动脉提供,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及尺侧返动脉后支血管的大部分行程与尺神经紧贴伴行,在尺神经前置越过肱骨内上髁时,不会造成伴行血管过度牵拉而对尺神经血供造成影响。尺神经前置后滑动性好,有良好的组织床,同时又能解除屈肘对尺神经牵拉。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尺神经前置术不会影响神经血供,具有可行性,前置时需切断上臂内侧肌间隔,皮下前置滑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肘部 尺神经 前置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颈袢变异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颈袢 肩胛舌骨肌 变异 颈神经前支 胸骨甲状肌 胸骨舌骨肌 环状软骨 颈动脉鞘 成年男性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腕短伸肌双副腱1例
9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桡侧腕 伸肌 成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