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制备装置研制及应用
1
作者 赵磊 吴雨菲 +3 位作者 刘吉梓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9-173,共5页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 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征设备,可用来分析样品在纳米尺度空间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及含量。为克服目前人工制备三维原子探针纳米针尖样品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该文设计了金属纳米针尖制备专用装置,分为粗抛、清洗和精抛三个部分,通过电控系统实现制备过程的自动化。使用该装置分别制备了5种金属材料(Al、Al基合金、Mo、Fe基合金、Ti合金)的纳米针尖,制备出的纳米针尖质量高,且制备效率高、成功率高。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纳米针尖的制备,也可用于材料分析与测试相关领域的实验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原子探针 纳米针尖 电化学抛光 专用制样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状表面凹槽对制动盘散热性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吕栋雄 赵孟军 +4 位作者 朱鹏程 杨林初 刘赞 付乐 吴文龙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0-315,327,共7页
高速绞车应用制动工况复杂,为降低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盘表面出现的摩擦高温,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波纹状表面凹槽(简称“波纹槽”)结构的盘式制动器模型,并根据摩擦生热理论,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了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圆环... 高速绞车应用制动工况复杂,为降低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制动盘表面出现的摩擦高温,通过SolidWorks建立了波纹状表面凹槽(简称“波纹槽”)结构的盘式制动器模型,并根据摩擦生热理论,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模拟了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圆环状表面凹槽(简称“圆环槽”)和波纹槽制动盘的最高温度及沿径向的温度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在3种典型制动盘材料下2种不同凹槽制动盘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的温度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紧急制动工况下波纹槽制动盘具有更好的散热性能,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并且不同材料下的波纹槽制动盘最高温度相较于常规圆环槽制动盘均出现显著的下降。这说明制动盘表面波纹槽结构是一种理想的具有散热性能的制动盘结构模型。因此,此研究可为制动盘表面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凹槽 紧急制动 盘式制动器 温度场 散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设计
3
作者 刘巾军 李梦洁 +2 位作者 施秉权 杨国 齐世山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1,78,共6页
双圆极化天线凭借其能够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减少极化损耗、增大信道容量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并给出了修正超表面结构实现圆极化性能的设计流程。首先通过特征模分析原始超表面结构本身... 双圆极化天线凭借其能够有效减小多径效应、减少极化损耗、增大信道容量等优势,在无线通信领域被广泛使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双圆极化超表面天线,并给出了修正超表面结构实现圆极化性能的设计流程。首先通过特征模分析原始超表面结构本身的物理属性,根据特征电流分布改变超表面的结构,在工作频带内得到两个简并的特征模式;其次在选定的位置放置交叉垂直的微带馈线,利用槽耦合馈电的方式激励具有90°的相位差以及相同激励幅度的两个简并模式,从而实现双圆极化辐射。最终设计的天线测试的端口1和端口2轴比带宽分别为24.8%和20.2%,实现了较好的双圆极化辐射。此外,两个端口的测试增益都在5 dBi左右,在带内具有稳定的辐射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 特征模理论 双圆极化天线 超表面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电路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与分析
4
作者 李斐如 张元鹤 刘浩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6,共9页
针对传统频选单元设计方法导致频选单元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问题,文中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分别设计了工作于Ku波段(16.14 GHz)的带通型单频频率选择表面(FSS)以及跨X波段(10.35 GHz)和Ku波段(15.65 GHz)的带通型双频FSS。... 针对传统频选单元设计方法导致频选单元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问题,文中基于等效电路理论分别设计了工作于Ku波段(16.14 GHz)的带通型单频频率选择表面(FSS)以及跨X波段(10.35 GHz)和Ku波段(15.65 GHz)的带通型双频FSS。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实现了对频选单元的优化设计,简化了结构,降低了设计难度。两款频选单元在0°~60°的入射角度下均能保持良好的谐振稳定性,并且在横电模式和横磁模式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极化稳定性。此外,文中还加工测试了两款频选单元,验证其滤波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全波以及等效模型仿真结果与实物测试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设计的频选单元结构简单,在卫星探测、平面雷达天线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结构 设计 等效电路 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30CrMnSiNi2A钢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凯 李兵伟 +6 位作者 王红杰 崔烺 刘艳 王雯龙 胡俊 陈刚 刘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目的研究铸态30CrMnSiNi2A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加工图评估出合适的热变形参数。方法在变形温度900~120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开展热压缩实验,分别构建应变0.2、0.4、0.6、0.8下的热加工图,结合扫描电镜对变形后的微观... 目的研究铸态30CrMnSiNi2A钢的热变形行为,并建立热加工图评估出合适的热变形参数。方法在变形温度900~1200℃和应变速率0.01~10 s^(−1)条件下开展热压缩实验,分别构建应变0.2、0.4、0.6、0.8下的热加工图,结合扫描电镜对变形后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结果30CrMnSiNi2A钢在压缩过程中真应力的变化是加工硬化和动态软化协同作用的结果;在低应变速率时(0.01、0.1 s^(−1)),流动曲线在应力值达到峰值应力(σp)后都表现出流动软化现象,而在高应变速率下流动曲线则表现出连续的加工硬化现象。结论根据变形试样的微观组织和塑性流动是否稳定,可将热加工图分为3个区:流动失稳区、不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在完全动态再结晶区内的晶粒细小均匀,所以将变形温度1100~1180℃、应变速率0.01~0.5 s^(−1)确定为适合于30CrMnSiNi2A钢的加工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NSINI2A钢 流变应力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摩擦搅拌的金属增材制造实验装置研制
6
作者 赵磊 翁贤富 +3 位作者 王玉柱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3-77,共5页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增材摩擦搅拌沉积工艺的影响,基于摩擦搅拌工艺原理自主研制了金属增材制造实验装置。在主轴转速420 r/min、进给速度72 mm/min、移动速度72 mm/min、增材层厚3 mm、启动时间50 s的工艺条件下,对6061铝合金进行了单... 为了研究工艺参数对增材摩擦搅拌沉积工艺的影响,基于摩擦搅拌工艺原理自主研制了金属增材制造实验装置。在主轴转速420 r/min、进给速度72 mm/min、移动速度72 mm/min、增材层厚3 mm、启动时间50 s的工艺条件下,对6061铝合金进行了单层和双层增材沉积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实现了良好的铝合金固相增材,可用于增材制造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增材制造 增材摩擦搅拌沉积 实验装置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61铝合金非连续搅拌摩擦增材制造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赵磊 王帅普 +3 位作者 武明建 吴森达 祖莉 吴志林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132,共9页
目的利用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6061铝合金并研究了z方向非连续搅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预热时间对沉积增材成形工艺的影响,并探究了该工艺条件下沉积层的宏/微观缺陷、材料流动及拉伸力... 目的利用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6061铝合金并研究了z方向非连续搅拌对合金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超景深电子显微镜分析了预热时间对沉积增材成形工艺的影响,并探究了该工艺条件下沉积层的宏/微观缺陷、材料流动及拉伸力学性能关联规律。结果采用z方向非连续搅拌摩擦沉积增材成形工艺,在预热时间为35 s的条件下,除无横向约束的前进侧和后退侧出现了孔洞、弧形飞边及弱结合等微观缺陷外,沉积层中原料棒与凸起搅拌作用区的组织表现为高致密无孔洞的良好形态,原料棒及刀具凸起的强搅拌作用造成z方向材料流动存在差异,进而获得力学性能沿z方向具有梯度分布的完整沉积层,提高了搅拌摩擦沉积增材制造6061铝合金的成形效率。结论在相应的主轴转速(420 r/min)、平移速度(72 mm/min)、进料速度(72 mm/min)、刀具凸起高度(1.5 mm)与预热时间(35 s)工艺参数下,获得了稳定的增材沉积层,有效抑制了沉积层原料棒及凸起搅拌作用区的宏观缺陷,并使材料性能沿z方向呈梯度分布;沉积层抗拉强度达到了原料棒的57.15%;同时伸长率提升了185.8%,为高效率沉积增材及制备梯度性能构件提供了工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沉积增材 6061铝合金 宏观缺陷 材料流动 梯度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下金属橡胶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昕龙 原霞 +3 位作者 王玉帅 樊文欣 陈燕 尹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3,共9页
为探讨金属橡胶在高速冲击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制备了圆柱实心金属橡胶试件,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开展了金属橡胶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金属橡胶动态应力-应变规律,探讨应变速率和弹簧卷外径对金属橡胶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 为探讨金属橡胶在高速冲击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制备了圆柱实心金属橡胶试件,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开展了金属橡胶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金属橡胶动态应力-应变规律,探讨应变速率和弹簧卷外径对金属橡胶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峰值应力、能量吸收和理想能量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形变阶段、局部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动态弹性模量和动态峰值应力均表现出典型的应变速率效应,且均随弹簧卷外径的增大而减小。此外,随着应变增大,能量吸收性能随应变速率增大而逐渐变好,随弹簧卷外径的减小而逐渐变好。理想吸能效率受应变速率影响很小,但随应变增大而逐渐增高并趋于饱和,其饱和值均大于0.75,弹簧卷外径为3 mm时,金属橡胶的理想吸能效率最优,其饱和值达到0.88,表明金属橡胶材料在高速冲击下有良好的吸能抗冲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结构参数 动态力学性能 能量吸收特性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水攻角下高速射弹的流固耦合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想炎 于楠 +3 位作者 黄振贵 陈志华 马长胜 邱荣贤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15-3429,共15页
高速入水时弹体结构响应(变形)大小关系射弹能否安全入水。当前,基于刚体模型的高速入水数值计算方法无法深入揭示初始扰动影响下射弹入水过程中复杂多相流、水动力与弹体结构响应等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规律。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流体力... 高速入水时弹体结构响应(变形)大小关系射弹能否安全入水。当前,基于刚体模型的高速入水数值计算方法无法深入揭示初始扰动影响下射弹入水过程中复杂多相流、水动力与弹体结构响应等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规律。为解决上述难题,基于流体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建立一种高速入水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重点研究攻角对某型射弹高速入水过程的影响,分析攻角影响下空泡演化、冲击载荷、弹体运动与结构变形的相互耦合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随攻角增大,弹体下表面与空泡壁面逐渐产生强烈撞击,迫使空泡壁面弯曲;对该型射弹,当攻角>3°时,射弹会因尾翼拍击液面出现第2次载荷峰值,此时射弹因沾湿产生弯矩,迫使射弹出现塑性应变,随入水深度增加,射弹形成明显的尾翼弯折,因沾湿产生的表面压力最大值超过10 MPa;攻角为2°时,射弹虽因弹头尾翼同时受力产生弯矩,但内部应力未超过弹体材料的屈服强度,未出现塑性变形,因此,对该型射弹,其安全入水攻角≤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高速斜入水 攻角 超空泡 结构变形 冲击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桥火工品的防静电与防射频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玉红 李军福 +1 位作者 周彬 黄寅生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为提高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的防静电与防射频的双防能力,将静电加固器件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和射频加固器件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同时集成入SCB火工品的结构中,并研究了上述组合器件对SCB火工品发火性能和抗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提高半导体桥(SCB)火工品的防静电与防射频的双防能力,将静电加固器件瞬态电压抑制(TVS)二极管和射频加固器件负温度系数(NTC)热敏电阻同时集成入SCB火工品的结构中,并研究了上述组合器件对SCB火工品发火性能和抗电磁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集成防护器件后,SCB火工品的安全电流从1.2 A升至1.5 A;抗静电性能满足500 pF/500Ω/25 kV条件下不发火;在22μF/16 V的电容发火条件下,集成SCB火工品的平均爆发时间较SCB火工品增加了1.77μs。因此,该组合型防护器件可以在不改变SCB发火性能的基础上有效提高SCB的抗静电和抗射频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品 电磁防护 集成半导体桥 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 射频加固器件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Te对Cu-Cr-Zr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邓立勋 龚留奎 +5 位作者 尹飞 黄滢秋 张延松 陈子明 黄伟 张保元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8-134,共7页
采用SEM、EDS等微观表征以及显微硬度和导电性能检测手段,研究了Te含量对Cu-Cr-Zr-Te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含量的增加,铸态Cu-Cr-Zr-Te合金的硬度呈逐渐升高的的趋势,但导电性能基本趋于稳定状态,热锻处理后合金... 采用SEM、EDS等微观表征以及显微硬度和导电性能检测手段,研究了Te含量对Cu-Cr-Zr-Te合金铸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e含量的增加,铸态Cu-Cr-Zr-Te合金的硬度呈逐渐升高的的趋势,但导电性能基本趋于稳定状态,热锻处理后合金的硬度和导电率都有所上升。铸态Cu-Cr-Zr-Te合金中低含量Te与Zr结合力较强易形成CuZrTe化合物,提升Te含量倾向于形成CuCrTe化合物;合金经900℃/4h的保温、热锻处理后,CuCrTe化合物分解为富Te相和富Cr相造成基体中Te元素的贫化,导致元素Te与元素Cr的相对比例减小而形成CuZrTe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Cr-Zr-Te 硬度 CuZrTe化合物 CuCrTe化合物 富Cr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协同作战火力兼容判别研究
12
作者 刘深林 张超 陈志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24,共8页
高能激光武器加入水面舰艇武器库是未来趋势,为了将高能激光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研究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火力兼容判别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存在的火力冲突问题,建立高能激光武器的... 高能激光武器加入水面舰艇武器库是未来趋势,为了将高能激光武器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研究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协同作战时的火力兼容判别具有重大意义。针对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存在的火力冲突问题,建立高能激光武器的弹道模型与毁伤模型、垂发型舰空导弹的弹道模型与散布体模型、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空域资源模型。通过分析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之间的冲突情况,从我方导弹受到激光光束辐照的能量实际情况出发,根据激光的毁伤机理将火力兼容判别进一步细分为有冲突不兼容、有冲突可兼容、无冲突可兼容的3种情况,从而构建高能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的火力兼容判别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火力兼容判别模型较为精准地描述了激光武器与垂发型舰空导弹的火力兼容类型,能够有效地给出火力兼容信息,为后续的冲突消解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激光武器 火力兼容 垂发型舰空导弹 防空武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驱动陶瓷面背板碎裂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晓文 史安顺 +3 位作者 秦超 樊雪飞 夏开朗 尹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6,共9页
为研究陶瓷平板在爆轰载荷下的碎裂行为,采用AUTODYN软件对其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爆轰波与陶瓷平板的作用过程分析及陶瓷破片的特征尺寸统计,得到了陶瓷平板的裂纹拓展规律及陶瓷破片尺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陶瓷平板... 为研究陶瓷平板在爆轰载荷下的碎裂行为,采用AUTODYN软件对其爆轰驱动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爆轰波与陶瓷平板的作用过程分析及陶瓷破片的特征尺寸统计,得到了陶瓷平板的裂纹拓展规律及陶瓷破片尺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陶瓷平板药室中爆轰波的传播及其与陶瓷平板的作用过程类似,但陶瓷裂纹拓展及形态不同,无拼接陶瓷平板形成网格化裂纹,而拼接陶瓷平板则呈现环向裂纹及径向裂纹;爆轰载荷下陶瓷平板药室形成的陶瓷破片尺度满足Rosin-Rammler分布模型;不同尺度陶瓷破片质量分布的比重由幂指数系数k决定,陶瓷平板的整体损伤程度可用平均特征尺寸系数λ评判,考虑到陶瓷平板药室的低附带损伤特性,选择小尺寸的陶瓷片进行陶瓷平板拼接较合适,研究结果可为陶瓷平板药室在轻型装甲车辆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平板 爆轰驱动 裂纹 破片尺度 特征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纳米陶瓷粉末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林玉 张向军 +4 位作者 张鸣一 刘红伟 王伟 尹飞 刘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137,共8页
AlN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光学性能,在电子封装材料、光学材料、陶瓷基板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品质纳米AlN粉体是相关新型材料获得高性能的基础,在当下具有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其粉体制备工艺仍具备较大的... AlN具有优异的热性能、电性能及光学性能,在电子封装材料、光学材料、陶瓷基板材料、功能材料、结构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品质纳米AlN粉体是相关新型材料获得高性能的基础,在当下具有应用前景及商业价值,其粉体制备工艺仍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梳理分析了多种纳米级AlN粉末的制备工艺,并讨论了其发展前景及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铝 纳米粉体 制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脉冲激光测距发射与接收系统设计
15
作者 张建君 谢剑锋 +2 位作者 李莉 禹烨 黄富瑜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1,共5页
脉冲激光测距设备在各种遥感、测绘、控制与导航以及军事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其中的激光发射与接收系统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测距能力。瞄准远距离、高精度、人眼安全等现实需求,基于人眼安全1.535μm铒玻璃激光器设计了... 脉冲激光测距设备在各种遥感、测绘、控制与导航以及军事目标探测、识别与跟踪等领域广泛应用,而其中的激光发射与接收系统直接决定了设备的测距能力。瞄准远距离、高精度、人眼安全等现实需求,基于人眼安全1.535μm铒玻璃激光器设计了满足远距离测距要求的激光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发射光学系统采用非球面以减少镜片数量,经设计优化使激光发散角小于0.4 mard。接收光学系统采用摄远型式,减少球差的同时缩短系统的总长度,耦合效率大于90%。系统设计从理论计算上可实现6.7 km远距离测距,且结构极为紧凑,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眼安全 激光测距 激光发射系统 激光接收系统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频斜率变化的ISAR成像干扰方法研究
16
作者 潘小义 王泉 +2 位作者 顾赵宇 陈吉源 孟晓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03-3714,共12页
为对抗先进体制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等成像识别雷达,提出基于调频斜率变化的ISAR成像干扰新方法。首先,根据ISAR宽带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模型及解线频调信号处理流程,分... 为对抗先进体制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等成像识别雷达,提出基于调频斜率变化的ISAR成像干扰新方法。首先,根据ISAR宽带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模型及解线频调信号处理流程,分析调频斜率变化对ISAR成像结果的影响,揭示其变化特性可用于干扰的基本机理。然后,利用LFM信号带宽、脉宽在一定范围内伪随机变化,形成调频斜率伪随机变化的ISAR干扰信号,与雷达回波信号混合进入雷达接收机形成干扰。最后,利用仿真实验验证调频斜率变化的影响以及所提干扰方法在ISAR成像干扰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斜率 逆合成孔径雷达干扰 成像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候型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施奇武 郭刚 +3 位作者 颜家振 黄婉霞 涂铭旌 李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82,共5页
针对户外用粉末涂料的老化,介绍了国内外耐候型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目前在树脂合成与改性、固化体系和固化剂选择及添加特殊助剂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并简要分析了其抗老化机理。指出作为粉末涂料的主要组成物质,聚酯和固化... 针对户外用粉末涂料的老化,介绍了国内外耐候型聚酯粉末涂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目前在树脂合成与改性、固化体系和固化剂选择及添加特殊助剂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并简要分析了其抗老化机理。指出作为粉末涂料的主要组成物质,聚酯和固化剂的性能对粉末涂料的耐候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添加纳米粒子改性粉末涂料也是提高其耐候性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粉末涂料 耐候性 老化 树脂合成和改性 固化剂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D格式在破碎发射药床两相流内弹道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贠来峰 芮筱亭 +1 位作者 王国平 陈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300,共6页
利用DCD(dispersion 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格式,提出了一种研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的两相流内弹道计算方法。将内弹道气固两相流动力学方程组中与压力有关的项进行变形,实现了用同一种格式对气相和固相统一处理,而无须分... 利用DCD(dispersion controlled dissipative scheme)格式,提出了一种研究发射装药发射安全性问题的两相流内弹道计算方法。将内弹道气固两相流动力学方程组中与压力有关的项进行变形,实现了用同一种格式对气相和固相统一处理,而无须分别对待,采用DCD格式无须数值粘性和人工滤波,提高了计算精度。实例计算了某榴弹内弹道两相流动力学,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把破碎发射药床视为混合装药结构,用DCD格式计算了发射药床不同破碎程度对发射安全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现出了通常计算方法难以反映的破碎发射药床内弹道压力极为剧烈的变化过程和极高的危险膛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两相流 发射装药 DCD格式 内弹道 发射安全性 差分格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轮独立驱动滑动转向车辆运动控制算法仿真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闫永宝 张豫南 +1 位作者 颜南明 韩宝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61-1468,共8页
依据六轮独立电驱动滑动转向车辆转向原理及车轮扭矩独立可控的特点,结合驱动力优化分配及操控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控制算法。该算法由速度控制器,转弯控制器和轮胎力最优分配控制器组成。其中,速度控制器和转弯控制器根据车辆状... 依据六轮独立电驱动滑动转向车辆转向原理及车轮扭矩独立可控的特点,结合驱动力优化分配及操控稳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运动控制算法。该算法由速度控制器,转弯控制器和轮胎力最优分配控制器组成。其中,速度控制器和转弯控制器根据车辆状态产生整车所需总的纵向力和转弯横摆力矩,轮胎力最优化分配控制器根据轮胎垂直载荷优化分配各个车轮所需的扭矩。仿真结果表明:垂直载荷较大的轮胎获得了较大的驱动扭矩,与平均分配算法相比,采用轮胎力最优化分配算法,轮胎负荷率降低了9.79%,提高了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科学与技术 滑动转向 独立驱动 驱动力分配 操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及其在解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杰 齐晓慧 +2 位作者 刘新海 汤子鑫 韩帅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任意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被控对象状态信息不可测以及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效果变差甚至使系统不稳... 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xtended state observer,ESO)的任意参考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被控对象状态信息不可测以及存在不确定因素导致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MRAC)效果变差甚至使系统不稳定的问题。在简述ESO教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ESO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并进行了严格的稳定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方法具有跟踪速度快、稳态误差小、控制量小以及参考模型容易选择等特点。然后,提出基于改进MRAC的解耦控制方法并应用于三输入三输出的四旋翼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解耦控制方法具有鲁棒性好的特点。该方法无需按照通常的做法设计神经网络对不确定因素导致的误差进行补偿,大大简化了控制器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解耦控制 四旋翼飞行器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