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GH95/GH4169异质材料激光增材修复再制造界面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艳艳 肖猛 +1 位作者 高雪松 吕非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2-25,共4页
利用FGH95合金粉末对GH4169损伤样件进行了异质材料激光增材修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分别对修复区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显微硬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区为典型的快速凝固组织。修复区与基体的结... 利用FGH95合金粉末对GH4169损伤样件进行了异质材料激光增材修复。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显微硬度计分别对修复区的微观组织、成分分布、显微硬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修复区为典型的快速凝固组织。修复区与基体的结合界面处为一薄层平面晶组织,其上为垂直界面生长的胞状晶组织,修复区内部为生长取向明显的树枝晶结构,顶部为无明显生长取向的细小枝晶和胞状晶。修复区与基体材料形成了紧密的冶金结合,结合界面弥散分布富含Nb元素的γ’金属间化合物颗粒。通过细晶强化、固溶强化和弥散强化作用,修复区的显微硬度高于基体材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材料 激光增材修复 GH4169合金 微观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激光选区熔化高强铝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达 吕非 +2 位作者 周凯 刘瑞康 田宗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5-40,47,共7页
为了充分发挥高强铝合金材料的性能潜力,从热处理强化角度出发,选择了4种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并从物相、组织、性能对热处理后的铝合金SLM成形样件展开研究,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的热处理制度。结果表明,300℃/6 h/炉冷的强化时效(EA)热处理... 为了充分发挥高强铝合金材料的性能潜力,从热处理强化角度出发,选择了4种不同的热处理制度,并从物相、组织、性能对热处理后的铝合金SLM成形样件展开研究,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的热处理制度。结果表明,300℃/6 h/炉冷的强化时效(EA)热处理后的样件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575 MPa,较未经热处理的原SLM成形件的抗拉强度提高25%,伸长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满足正常需求。强化机制主要为:过饱和Mn元素固溶体带来的固溶强化、细密且具有一定热稳定性微观组织形貌带来的细晶强化以及热处理后生成的纳米级Al3Sc相沉淀粒子带来的第二相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高强铝合金 热处理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波长/频率对SiC纳米晶须原位照射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刘艳艳 杜长星 +2 位作者 吕非 肖猛 高雪松 《南方农机》 2021年第24期1-3,7,共4页
分别以CO2气体激光和Nd:YAG固体激光为热源,进行SiC纳米晶须原位照射生长的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晶须的微观形貌和相的组成,研究了不同波长、频率激光照射下晶须的生成条件及晶须形态差异。结果表明:两... 分别以CO2气体激光和Nd:YAG固体激光为热源,进行SiC纳米晶须原位照射生长的试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晶须的微观形貌和相的组成,研究了不同波长、频率激光照射下晶须的生成条件及晶须形态差异。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波长和频率的激光照射均能原位生成SiC纳米晶须;激光波长对纳米晶须的生成没有明显影响,激光功率密度、扫描速度、脉冲频率决定晶须的生成及其结构形态;连续模式、10.6μm波长的CO2气体激光作用下,晶须呈棒状结构,表面光滑,粗细均匀,长径比大;脉冲模式、1064 nm波长的Nd:YAG固体激光作用下,晶须形状不规则,数量多,个体小;激光波长/频率不影响晶须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 纳米晶须 原位生长 SIC 晶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