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竞合逻辑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王丹 吴立保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共10页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 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先决条件,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对教育强国建设负有主体责任。本研究依托竞合理论,针对省域高等教育分类标准固化、合作联动不足和分类目标建设失衡、合作理念和行动不足等问题,提出竞合视角下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实践路径,通过构建省域高等教育分类多主体竞合生态关系,建立互涉共生的省域高校分类发展主体,形成互补嵌入的结构化竞合和评价机制,分类引领确立互为目标的价值旨归以突破传统分类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组织惯习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高等教育 分类发展 竞合理论 生态关系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教强国背景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徐月红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建设高教强国要求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加大经费筹措和投入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与科研创新实力,在学生身上下工夫、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科学管理上做文章,建立科学的... 建设高教强国要求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加大经费筹措和投入力度,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与科研创新实力,在学生身上下工夫、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科学管理上做文章,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重视高等教育的开放与交流,扩大资源共享,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全校师生的质量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改善了这些问题,才能将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高教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强国 高等教育质量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日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立保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5期62-68,81,共8页
马丁·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不仅提出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经验性描述,而且提出大众化的模式或"理想类型"来帮助我们理解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制度。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最先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各... 马丁·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不仅提出了高等教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经验性描述,而且提出大众化的模式或"理想类型"来帮助我们理解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制度。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最先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各具特色,被世界各国广泛讨论和借鉴。因此,立足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归纳出美日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的特点,通过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高等教育应该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日本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对南京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
4
作者 徐月红 卜全民 《继续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142-144,共3页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类型的高校,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 为了了解2006年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地区部分高校,包括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种类型的高校,以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生在就业期望、就业过程、就业质量和择业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与男生之间的差异,得出我国不同类型高校本科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女大学毕业生 就业期望 就业过程 就业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5
作者 吴立保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0-12,共3页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学问传统是由"人统"、"事统"和"学统"三大系统组成,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也就是大学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高等教育机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和谐发展以及人文教育和... 钱穆先生指出中国学问传统是由"人统"、"事统"和"学统"三大系统组成,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需要三大系统的和谐发展,也就是大学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高等教育机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和谐发展以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大学特色化发展的案例研究——以张伯苓时期的南开大学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立保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9-172,共4页
私立南开大学在张伯苓的领导下,培育出巍巍南开精神,奉行"土货化"的教育方针,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教授治校,利用厚生,加强实用学科建设,为育才救国,实施通识教育,延聘良师,提高教师质量,注重体育教学,形成教育特色。张伯苓在南... 私立南开大学在张伯苓的领导下,培育出巍巍南开精神,奉行"土货化"的教育方针,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教授治校,利用厚生,加强实用学科建设,为育才救国,实施通识教育,延聘良师,提高教师质量,注重体育教学,形成教育特色。张伯苓在南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南开的特色化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模式,对我国现代民办大学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大学 特色化发展 张伯苓 南开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应注重培育学习力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益东 王坤 《成才之路》 2019年第31期I0001-I0001,共1页
技术深度变革的宏观背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方法和效果等都提出了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需要系统反思和重新审视。
关键词 培养什么样的人 如何培养人 深度变革 系统反思 宏观背景 方法和效果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重新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内涵解析
8
作者 吴立保 徐月红 《山东高等教育》 2014年第2期70-74,共5页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是发生在中外文化第二次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中国传统大学之道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西方大学精神,从而形成具有特定内涵和特色的本土化大学精神,成为中国近代大学发展的原动力。
关键词 大学精神 近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转向、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26
9
作者 祝成林 吴立保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8,共8页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正形成一种“伴随产业输出”的独特模式,面临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挑战。在高职教育内向国际化上,出国留学难以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项目和机构流入适用性不强,标准单向输入为主;在高职教育外向国际化上,来华留学增速快但... 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正形成一种“伴随产业输出”的独特模式,面临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挑战。在高职教育内向国际化上,出国留学难以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项目和机构流入适用性不强,标准单向输入为主;在高职教育外向国际化上,来华留学增速快但体量小,项目和机构流出呈现规模与区域的双重不平衡,标准输出经验不丰富。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需要从理念引领上兼顾全球性与自主性、制度保障上鼓励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经费投入上强化政府主体与多元融资、实践推进上实施品牌策略与协同推进等维度,创新双向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内向国际化 外向国际化 “一带一路”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人才培养视阈下外包蝴蝶效应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卫军 孟克 《继续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外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外包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木桶理论"的成功实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冲击与启示;外包带来的就业岗位大迁移,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提出了... 外包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外包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木桶理论"的成功实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冲击与启示;外包带来的就业岗位大迁移,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科学研究,利用外包推动可持续发展,正是时代赋予的崭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外包 蝴蝶效应 木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百万扩招的制度逻辑及其政策意蕴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立保 《江苏高职教育》 2019年第2期1-7,13,共8页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流合一”的视角,诠释高职百万扩招的制度逻辑,明确高职扩招政策的价值导向。从政府和高职院校不同主体价值诉求的视角,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制度博弈,明确...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流合一”的视角,诠释高职百万扩招的制度逻辑,明确高职扩招政策的价值导向。从政府和高职院校不同主体价值诉求的视角,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对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制度博弈,明确了高职百万扩招政策实施所面临的实际困境。高职百万扩招的政策意蕴将对高职教育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将引起高职教育范式的变革,决定着未来高职教育的改革路径与发展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扩招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设计师的美国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星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3-99,I0006,共8页
教学设计师对美国本科教育实现从“教”到“学”的范式变革起到关键作用。教学设计师应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需求而产生,又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是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的有力保障。教学设计师在美国高校中承担着多样化的... 教学设计师对美国本科教育实现从“教”到“学”的范式变革起到关键作用。教学设计师应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需求而产生,又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是美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整体提升的有力保障。教学设计师在美国高校中承担着多样化的角色,他们既是课堂教学的变革者,也是信息技术的嵌入者,还是教学改革的领导者。从美国高校对教学设计师的培养来看,突出强调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强调学生真实情境应用能力,突出问题导向的能力要素等方面。中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需要制度性建设,高校需要对教学设计师进行专门培育,设置教学设计师专业岗位,并赋予教学设计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师 美国 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