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媒体时代大学形象塑造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实践为例 |
李杰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2
|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视角下历史规律的本质与生成逻辑解析 |
龚培河
赵海燕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3
|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别”阐释 |
韩璞庚
薛斐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4
|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思想精髓及其时代价值 |
尹才祥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5
|
马克思、恩格斯考察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与逻辑指向 |
龚培河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6
|
论劳动对新世界的开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 |
徐海红
曹孟勤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8
|
|
7
|
生态劳动的困境、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徐海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8
|
论马克思主义时代新人学说的四重逻辑 |
蒋明敏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9
|
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中国道路 |
张天勇
戚甜甜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0
|
南京市大学生同性恋者与双性恋者行为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赵群
孙梦琪
王军芳
|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11
|
马克思生态人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韩璞庚
朱思颖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2
|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新思考——评《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读与重构》 |
刘伟
孔祥增
满维鸿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立德树人视阈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 |
朱洪娟
马斌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14
|
从民间“最美现象”评价活动的显著成效看核心价值体系工程实施的路径选择 |
陈昌兴
陈奇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5
|
智能社会的未来:多智能主体伦理的演进及伦理共同体涌现 |
崔中良
|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6
|
五四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探论 |
蒋明敏
王艺苑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7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道德自律 |
徐萍萍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8
|
论中国近代大学的文化性格及其现代意义 |
吴立保
吴芝青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9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社会主义矛盾学说的新发展 |
周显信
张雪萌
李艳艳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能替代人类生成语言?——从梅洛庞蒂的语言生成观探讨 |
崔中良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