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建鑫 马廷淮 +1 位作者 苏昱铭 荣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32,共13页
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较远时段的序列走势进行预测,为长期预警、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现有方法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普遍存在分布偏移和长期依赖关系难以捕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 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较远时段的序列走势进行预测,为长期预警、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现有方法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普遍存在分布偏移和长期依赖关系难以捕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构LPPIEA(Legendre polynomial proje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rchitecture)。引入可逆实例数据归一化,降低长期时间序列中分布偏移对预测的影响。使用勒让德多项式投影来处理复杂的时间模式,获取数据的高维特征表示以增强模型推理长期时间序列的能力。为了有效捕获长期时间依赖关系,构建轻量化的信息交换架构来高效捕获长期时间依赖关系,从而实现准确高效的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在4个常用的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PPIEA的预测误差相比于基线方法平均降低11.4%,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预测 长期时间依赖 多项式投影 信息交换架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和语义信息的双编码器自动摘要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贾莉 马廷淮 +1 位作者 桑晨扬 潘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221,共9页
为了解决自动文本摘要任务存在的文本语义信息不能充分编码、生成的摘要语义冗余、原始语义信息丢失等语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和文本语义信息的双编码器自动摘要模型(dual-encoder automatic summariza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kn... 为了解决自动文本摘要任务存在的文本语义信息不能充分编码、生成的摘要语义冗余、原始语义信息丢失等语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知识和文本语义信息的双编码器自动摘要模型(dual-encoder automatic summarization model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KSDASum)。该方法采用双编码器对原文语义信息进行充分编码,文本编码器获取全文的语义信息,图结构编码器维护全文上下文结构信息。解码器部分采用基于Transformer结构和指针网络,更好地捕捉文本和结构信息进行交互,并利用指针网络的优势提高生成摘要的准确性。同时,训练过程中采用强化学习中自我批判的策略梯度优化模型能力。该方法在CNN/Daily Mail和XSum公开数据集上与GSUM生成式摘要方法相比,在评价指标上均获得最优的结果,证明了所提模型能够有效地利用知识和语义信息,提升了生成文本摘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编码器 图注意力机制 指针网络 增强训练 自动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地区冰云个例微物理参数的地基毫米波云雷达观测反演分析
3
作者 陈文姝 黄兴友 +2 位作者 卜令兵 程勇 丁霞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冰云微物理参数在气候变化和降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取南京2022年4月2和25日两次冰云个例的Ka波段地基云雷达的观测数据,利用经验公式和多普勒谱数据进行了云参数的反演和分析,研究南京地区冰云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利用Z-... 冰云微物理参数在气候变化和降水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选取南京2022年4月2和25日两次冰云个例的Ka波段地基云雷达的观测数据,利用经验公式和多普勒谱数据进行了云参数的反演和分析,研究南京地区冰云的微物理特征。结果表明:(1)利用Z-IWC和Z-IWC-T经验关系,反演的冰水含量(IWC)存在一些差异,但Z-IWC-T的反演结果更合理。(2)冰云中冰晶的数浓度为10~4—10~7个/m~3,有效直径范围40—100μm,冰水含量在10~(-4)—10~(-1) g/m~3,都比降雨云的对应参数小。此外,还结合谱偏度和谱峰度数据,分析了冰晶云在下落过程中转化为水滴的变化情况、融化和碰并过程对降水的微物理参数以及雷达回波数据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普勒谱 冰云 微物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信息的高效近似查询系统
4
作者 韩雨钢 马廷淮 荣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8-586,共9页
近似查询处理技术是提高数据库聚合查询效率的重要方法,针对海量二维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查询负载的近似查询系统,引入历史查询信息,通过在历史查询空间中进行命中性检测,提高查询区域偏斜等情况时的效率。针对全局查询,通过空间数据... 近似查询处理技术是提高数据库聚合查询效率的重要方法,针对海量二维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历史查询负载的近似查询系统,引入历史查询信息,通过在历史查询空间中进行命中性检测,提高查询区域偏斜等情况时的效率。针对全局查询,通过空间数据划分方法将完整数据集划分为子区域,组织为树状分片索引结构,实现采样和数据摘要方法的结合,提高查询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历史查询记录量达到10~4量级时,查询响应时间仅为传统方法的40%。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系统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63%。随分片数的增加效果有更大提升,当分片数达64时,其平均相对误差仅为传统方法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系统 近似查询处理 空间索引 历史查询 分片索引树 学习型索引 空间填充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信息提取和图结构挖掘的事件骨架生成方法
5
作者 黄凯 马廷淮 +3 位作者 孙圣杰 龚智恒 汤毅翔 陈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195,共9页
事件骨架生成旨在从一系列的事件图中归纳出包含事件类型及其时序关系的事件骨架图。这是在时间复杂事件模式归纳任务中的一个核心步骤。尽管现有的方法在这项任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事件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些方法在挖... 事件骨架生成旨在从一系列的事件图中归纳出包含事件类型及其时序关系的事件骨架图。这是在时间复杂事件模式归纳任务中的一个核心步骤。尽管现有的方法在这项任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事件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些方法在挖掘事件图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方面仍显不足。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事件骨架生成模型。在图编码阶段,模型使用了拉普拉斯位置编码,以精准捕捉和编码图结构的局部信息。同时,模型采用了多头注意力机制和图卷积网络,以提取语义信息和图结构信息,全面总结事件发展的全局结构信息,构建出更泛化、更全面的事件骨架图。实验证明,在事件骨架生成任务上,该模型在Event Match指标上提升了8.83%,Event Sequence Match指标上提升了11.2%(L=2)和7.6%(L=3),实现了较大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模式归纳 事件骨架生成 图生成 语义信息提取 图结构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的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评《新时代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曹迎春 张志强 马少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I0001-I0002,共2页
在当前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的教育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要求化学教育不仅要跟上科技的步伐,还要预见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化学行业对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有效地融合新技术、新理念... 在当前全球化和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的教育与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要求化学教育不仅要跟上科技的步伐,还要预见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化学行业对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加,如何在高等教育中有效地融合新技术、新理念,以及如何实现教育内容与国际标准的对接,已成为教育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者 应用化学专业 教育与管理 高等教育 创新需求 发展的趋势 政策制定者 新时代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小龙 杨威 +4 位作者 杨辰翊 程勇 齐连永 项昊龙 窦万春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9-343,共15页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IoV)边缘计算通过将移动边缘计算和车联网相结合,实现了车辆计算任务从云服务器向边缘服务器的下沉,从而有效降低了车联网服务的响应时延.然而,车联网中不规则的交通流时空分布会导致边缘服务器计算负载不均衡,进而影响车联网服务的实时响应.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高效任务卸载策略.具体而言,首先设计了能充分挖掘路段间连通性和距离信息的切比雪夫图加权网络(Chebyshev graph Weighted Network,ChebWN)进行交通流量预测.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二元任务卸载方法(DRL-based Binary task Offloading Algorithm,DBOA),该算法将二元任务卸载的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首先通过深度强化学习得到卸载策略,再通过一维双端查找算法确定最大化总计算速率的时间片分配方案,降低了决策过程的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的对比实验验证了ChebWN在预测交通流量方面的准确性,以及DBOA在提升车联网服务响应速度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车联网 图神经网络(GNN)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
8
作者 尹春勇 王硕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40-2247,共8页
针对现有差分隐私推荐算法中评分矩阵稀疏、相似性计算依赖于共同评分项且忽略负相似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利用决策树信息熵变化量构建用户间树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K-means算法基于树相似... 针对现有差分隐私推荐算法中评分矩阵稀疏、相似性计算依赖于共同评分项且忽略负相似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树相似性聚类的差分隐私推荐算法。利用决策树信息熵变化量构建用户间树相似性,采用改进的布谷鸟搜索K-means算法基于树相似性矩阵对用户进行聚类,并通过差分隐私指数机制在目标用户所在簇中选取相似邻居用户集合,根据邻居集合推荐预测分值最高的项目。实验结果在MovieLen 100K和Yahoo Music数据集上显示,该算法相比现有算法,F_(1)值分别提高了7.3%和5.4%,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推荐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隐私 推荐系统 决策树 树相似性 隐私保护 聚类模型 协同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与元学习的小样本关系推理模型
9
作者 刘文杰 陈亮 任智杰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32,共9页
知识图谱关系推理旨在推理实体间缺失的链接,当前知识图谱关系推理模型在小样本关系推理上表现不佳,且难以对训练集中未出现的实体进行关系推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与损失权重元学习的知识图谱小样本关系归纳推... 知识图谱关系推理旨在推理实体间缺失的链接,当前知识图谱关系推理模型在小样本关系推理上表现不佳,且难以对训练集中未出现的实体进行关系推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GNN)与损失权重元学习的知识图谱小样本关系归纳推理模型。模型利用图神经网络学习目标实体间的子图模式,从而泛化到新实体的关系推理。通过路径掩码策略降低模型对特定子图模式的依赖,捕捉数据中的关键特征和模式,从而提高模型归纳推理泛化能力。基于元学习方法引入分布均衡的元数据集来学习一个自适应损失函数,调整不同样本的损失权重,使模型更关注难以预测的小样本关系,从而提高模型对小样本关系预测的准确度。最后,在归纳链接预测基准数据集FB15k-237和NELL-995中过滤掉没有子图的三元组,并进行链接预测和三元组分类任务,同时对测试集中属于小样本关系的三元组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归纳推理基准数据集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并且在7个小样本数据集上的性能比目前最优的模型平均提升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图神经网络 小样本关系预测 路径掩码 损失权重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地协同的动态车载边缘任务卸载方法
10
作者 崔萌萌 施静燕 项昊龙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7,共13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车载服务的服务质量(QoS),移动边缘计算(MEC)被深度整合于车联网(IoV)中,旨在为车辆提供地理位置较近的计算资源,降低任务处理延迟和能耗。然而,传统的MEC服务器部署主要依赖于地面基站(BS),这不仅导致高昂的部署成本,而... 为了进一步优化车载服务的服务质量(QoS),移动边缘计算(MEC)被深度整合于车联网(IoV)中,旨在为车辆提供地理位置较近的计算资源,降低任务处理延迟和能耗。然而,传统的MEC服务器部署主要依赖于地面基站(BS),这不仅导致高昂的部署成本,而且限制其覆盖范围,难以确保为所有车辆提供无间断服务。为了应对上述挑战,空地协同IoV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方案应运而生。无人机(UAV)能够借助其视距链路的灵活性动态地协助路边单元(RSU),为车辆用户提供更为灵活的计算资源,进而保障车载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提出一种基于空地协同的动态车载边缘任务卸载方法(DVETOM)。该方法采用车-路-空架构,构建了车辆到RSU(V2R)链路和车辆到UAV(V2U)链路。针对车辆任务的本地执行、卸载至RSU执行和卸载至UAV执行3种模式分别构建传输模型和计算模型,并以最小化系统时延和能耗作为联合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DVETOM将任务卸载问题转化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基于深度强化学习(DRL)的分布式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D4PG)算法优化任务卸载策略。与5种基准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DVETOM在提升车辆用户QoS的同时,在降低系统时延方面优于现有方法3.45%~23.7%,在降低系统能耗方面优于现有方法5.8%~23.47%。综上所述,DVETOM有效地优化了IoV中的车载边缘任务卸载,为IoV用户提供了更高效、更节能的服务解决方案,展现了其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边缘计算 空地协同 任务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空重构单元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
11
作者 方巍 王淏西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7-144,共8页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时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建模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空重构单元(SRU)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SRU-Former。首先,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新设计的时空重构单元,通过分离... 针对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雷达回波外推算法时空特征提取能力不足和建模能力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时空重构单元(SRU)和Transformer的雷达回波外推模型SRU-Former。首先,在模型的编码器和解码器中引入新设计的时空重构单元,通过分离、变换和重构的策略来提取雷达图像精细化时空特征;其次,在编码器和解码器之间引入Transformer的变体架构模型Poolformer,用全局平均池化操作代替自注意力机制,帮助模型对高度动态变化的雷达序列进行建模;最后,在江苏省气象雷达数据集和上海市气象雷达数据集上训练和测试,与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2 h外推任务中,CSI、FAR、MSE和SSIM 4个指标均取得最优值,在江苏省数据集上CSI提升了0.020,上海市中数据集上CSI提升了0.048;SRU-Former能够有效提升模型的预报准确率,外推后期对强回波区域的捕捉更加精确,细节纹理更加丰富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雷达回波外推 TRANSFORMER 时空重构单元 全局平均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模型贡献量化的多无源域适应
12
作者 田青 刘祥 +2 位作者 王斌 郁江森 申镓硕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4,共9页
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新方向,多无源域适应旨在将多个源域模型中的知识迁移到目标域,以实现对目标域样本的准确预测。本质上,解决多无源域适应的关键在于如何量化多个源模型对目标域的贡献,并利用源模型中的多样性知识来适应目标域。... 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新方向,多无源域适应旨在将多个源域模型中的知识迁移到目标域,以实现对目标域样本的准确预测。本质上,解决多无源域适应的关键在于如何量化多个源模型对目标域的贡献,并利用源模型中的多样性知识来适应目标域。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源模型贡献量化(Source Model Contribution Quantizing,SMCQ)的多无源域适应方法。具体而言,提出了源模型可转移性感知,以量化源模型的可转移性贡献,从而为目标域模型有效地分配源模型的自适应权重。其次,引入了信息最大化方法,以缩小跨域的分布差异,并解决模型退化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可信划分全局对齐方法,该方法用于划分高可信和低可信样本,以应对域差异引起的嘈杂环境,并有效降低标签分配错误的风险。此外,还引入了样本局部一致性损失,以减小伪标签噪声对低可信样本聚类错误的影响。最后,在多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无源域适应 多模型贡献量化 源模型可转移性感知 信息最大化 样本可信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18改进模型的玉米叶片病害识别
13
作者 张明杰 朱节中 +3 位作者 杨再强 姚成敏 邢跃 薛中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4-221,共8页
为了对玉米叶片病害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预防玉米叶片病害,保障玉米产量,针对玉米叶片病斑微小、不规则以及多种叶片病害相似度较高不易识别、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大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18的玉米叶片病害识别模... 为了对玉米叶片病害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预防玉米叶片病害,保障玉米产量,针对玉米叶片病斑微小、不规则以及多种叶片病害相似度较高不易识别、传统神经网络模型参数大和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ResNet18的玉米叶片病害识别模型。研究对象为健康叶片和3种常见病害叶片,包括大斑病、灰斑病、锈病叶片。以ResNet18为基础模型,引入高阶残差结构替代传统残差块,以增强对玉米叶片上微小病斑的提取能力,同时引入注意力模块,使网络能够更聚焦于病斑区域,提升特征学习的针对性,在网络深层引入非对称卷积,进一步优化细微病斑特征的提取效果,并对比不同注意力机制、不同学习率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ResNet18(AC-SK-ResNet)模型的准确率可达98.7%,较原模型提高了3.1百分点,参数量为10.25 M,以远小于原模型的参数量取得了更好的特征提取效果,实现了精度和效率的双重优化。该模型体积小,识别精度优于其他几个模型,可为玉米叶片常见病害的识别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病害 图像识别 卷积 注意力机制 ResNet 18模型 AC-SK-ResNe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单目视觉高精度自动沉降监测
14
作者 宋维凯 柯福阳 +2 位作者 魏民 黄钰洲 朱尚峻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1,共7页
单目视觉沉降监测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监测方法,然而受背景复杂、基准标靶安装要求高等问题的影响,有时无法满足单目视觉沉降监测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单目视觉高精度自动沉降监测方法。首先,在待监测区域安装测量标靶... 单目视觉沉降监测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式监测方法,然而受背景复杂、基准标靶安装要求高等问题的影响,有时无法满足单目视觉沉降监测的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单目视觉高精度自动沉降监测方法。首先,在待监测区域安装测量标靶,通过目标检测算法YOLOv10s完成标靶的识别;其次,采用基于边缘的最小二乘椭圆拟合法求解标靶的中心点像素坐标;然后,基于相机成像原理进行推导,通过一种改进的世界坐标计算方法求解标靶中心点像素坐标对应的世界坐标;最后,以监测区域的第1帧图像为基准求解真实的沉降值。通过室外模拟沉降试验,将单目视觉计算值与电子水准仪测量值对比,并以两者的绝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改变标靶与相机之间的距离验证其与该方法监测精度的关系。当相机与标靶之间的距离为5 m时,最大绝对误差为2.784 mm,最小绝对误差为0.246 mm;当距离为10 m时,最大绝对误差为4.071 mm,最小绝对误差为0.42 mm。标靶与相机的距离越远精度越低,但在10 m距离、沉降值250 mm以内,该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54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沉降监测 YOLOv10s 像素坐标 世界坐标 电子水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多尺度全局-局部特征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
15
作者 黄宇航 柯福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33,40,共7页
针对无人机目标跟踪任务中背景复杂、目标分辨率低、尺度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融合多尺度全局-局部特征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充分利用多尺度信息来生成跟踪目标的判别性表示,以增强对不同尺度目标、低... 针对无人机目标跟踪任务中背景复杂、目标分辨率低、尺度变化大等问题,提出了融合多尺度全局-局部特征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特征增强模块,充分利用多尺度信息来生成跟踪目标的判别性表示,以增强对不同尺度目标、低分辨率目标跟踪的鲁棒性。其次,提出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块,结合了Transformer对于全局关系建模的优越性以及卷积神经网络在提取局部相似性的优势,丰富了整体网络的表征能力,可以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挑战。所提算法在UAVDT、UAV123、UAV112L、DTB70等4个无人机跟踪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性能优于目前一些先进的无人机跟踪算法,在各种复杂场景下表现出更优越的跟踪效果,并且满足算法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TRANSFORMER 卷积神经网络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多领域少样本的元适配器整合学习方法
16
作者 于信 马廷淮 +2 位作者 彭可兴 贾莉 蒋永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3,共12页
针对多域少样本文本摘要任务中迁移学习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源域数据的多样性以及目标域数据的数据稀缺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名为元适配器整合学习方法(meta-adapter integration learning,MAIL)。MAIL使用基于Transforme... 针对多域少样本文本摘要任务中迁移学习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源域数据的多样性以及目标域数据的数据稀缺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名为元适配器整合学习方法(meta-adapter integration learning,MAIL)。MAIL使用基于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融合适配器模块限制模型参数及层数,并采用元学习方法微调适配器。此外,为了增强在不同领域间的迁移和泛化能力,设计了一种元适配器整合算法,旨在最大化利用多域信息,增强模型跨领域泛化能力。实验结果显示,MAIL在标准文本生成评价指标上超越现有主流模型,并能有效应对跨领域迁移中常见的灾难性遗忘、任务干扰和训练不稳定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摘要生成 少样本学习 迁移学习 预训练模型 适配器 元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的室内动态场景下视觉SLAM方法研究
17
作者 黄钰洲 柯福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70-678,共9页
针对在室内动态环境中,传统视觉SLAM算法受到大量无意义信息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下降、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室内动态场景视觉SLAM——PLYO-SLAM算法.该算法在ORB-SLAM3算法跟踪线程引入EDLines线段检测算法,并新增动态... 针对在室内动态环境中,传统视觉SLAM算法受到大量无意义信息的影响,导致定位精度下降、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的室内动态场景视觉SLAM——PLYO-SLAM算法.该算法在ORB-SLAM3算法跟踪线程引入EDLines线段检测算法,并新增动态区域检测线程.动态区域检测线程由YOLOv8nseg实例分割网络组成,实例分割赋予动态场景语义信息并生成动态掩码,同时剔除动态区域点线特征,利用几何约束进一步过滤分割掩码外缺失的动态点特征.使用公开数据集TUM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较于ORB-SLAM3算法,PLYO-SLAM算法在动态环境下的绝对轨迹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了75.98%,最高降低96.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SLAM 动态场景 YOLOv8n EDLine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特征融合与序列重构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
18
作者 杨彬 马廷淮 +4 位作者 黄学坚 王宇博 王朝明 赵博文 于信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384-2398,共15页
异常检测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识别时间序列中的异常事件。针对传统方法在融合时空相关性、捕捉序列常态分布以及时变特性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与序列重构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AnomNet)。该模型包... 异常检测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关键组成部分,旨在识别时间序列中的异常事件。针对传统方法在融合时空相关性、捕捉序列常态分布以及时变特性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特征融合与序列重构的时间序列异常检测模型(AnomNet)。该模型包含时空特征融合网络(STF)、时间序列重构网络和异常检测机制(ADM)三个主要部分。时空特征融合网络结合时域卷积网络和图注意力影响网络,分别捕捉时域长期依赖和全局属性关联,实现时空特征的联合建模;时间序列重构网络采用多层编码器-解码器架构,利用时空融合特征和周期信息,学习样本的正常分布,从而放大重构数据与潜在异常之间的差异;异常检测机制通过拟合重构偏差的尾部分布来进行异常检测,一旦异常分数超过预设阈值,该机制将触发对广义帕累托分布参数的更新,为后续检测提供最新标准。在五种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AnomNet在时间序列异常检测领域达到先进水平。与OmniAnomaly相比,所提模型的平均性能提升了1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障重心的战术边缘网络动态自配置方法
19
作者 孔志翔 潘成胜 蒋嘉乐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135,共7页
针对强对抗、高机动战场环境下节点频繁移动或者战损使得拓扑高动态时变,导致战术边缘网络抗毁能力及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障重心的战术边缘网络动态自配置方法。构建连通支配集建立虚拟骨干网,通过非骨干节点优化策略实... 针对强对抗、高机动战场环境下节点频繁移动或者战损使得拓扑高动态时变,导致战术边缘网络抗毁能力及通信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障重心的战术边缘网络动态自配置方法。构建连通支配集建立虚拟骨干网,通过非骨干节点优化策略实现了网络的动态自配置,有效提升了网络覆盖率。在3种作战场景大规模故障下,覆盖率分别提升了26.12%、15.88%、13.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时变 战术边缘网络 动态自配置 虚拟骨干网 覆盖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注意力的分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方法
20
作者 朱士昊 彭可兴 马廷淮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30-336,共7页
目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各类合作任务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真实环境中,智能体通常只能获取部分观测值,导致合作策略的探索效率低下。此外,智能体共享奖励值,导致其难以准确衡量个体贡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的分组多智能... 目前,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在各类合作任务中被广泛应用。但在真实环境中,智能体通常只能获取部分观测值,导致合作策略的探索效率低下。此外,智能体共享奖励值,导致其难以准确衡量个体贡献。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注意力的分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框架,其有效提高了合作效率并改善了个体贡献的衡量。首先,构建图结构的多智能体系统,通过图注意力网络学习个体与邻居的关系以进行信息共享,扩大智能体个体的感受野,从而缓解部分可观测的限制并有效衡量个体贡献。其次,设计了动作参考模块,为个体动作选择提供联合动作参考信息,使智能体在探索时更高效、多样。在两个不同规模的多智能体控制场景下,所提方法相比基线方法展现出显著的优势;同时,消融实验证明了图注意力分组方法和通信设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图注意力网络 集中训练分散执行 多智能体协作 多智能体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