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文化对外交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曾一轩
|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2
|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兼评van Dijk的《话语与语境》和《社会与话语》 |
汪徽
张辉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
3
|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理论:质疑与反思 |
汪徽
辛斌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
4
|
基于多维学习环境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
许先文
姚纯贞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5
|
英语电影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与接受 |
米建荣
张晶
杜玉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6
|
英汉语中“愤怒”隐喻的认知对比与文化阐释 |
袁红梅
杨春红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8 |
12
|
|
|
7
|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与口语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
吕红艳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1
|
|
|
8
|
WordNet与BNC介入下的第二语言心理词汇联系模式实证研究 |
李小撒
王文宇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
9
|
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
陈学诚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8
|
|
|
10
|
语言研究普遍性向领域特殊性的过渡——语块的认知科学理论及模式探析 |
郑友奇
许先文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7 |
11
|
|
|
11
|
针对空域LSB匹配的隐藏信息检测方法 |
杨林聪
夏志华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12
|
城郊婴幼儿亲子阅读环境实证研究——以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为例 |
孙慧莉
张军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13
|
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看西方“文化帝国主义” |
张雅
卢华国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4
|
翻译研究与文化批评 |
吕俊
侯向群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
15
|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国内高校英文网页中“文化性翻译失误”研究 |
范勇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36
|
|
|
16
|
《国王的演讲》中英国文化的透视 |
曹静
吕红艳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
17
|
话语语言学视角下的科学名著重译和复译 |
许先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
18
|
论新媒体艺术的文化实践 |
马凌燕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
19
|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及其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以民间戏曲艺术为例 |
李颖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
20
|
大学文科教学改革之我见 |
李素娟
吴月芹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