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过渡型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研究新视野--基于“结构-场域”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志强 曹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24,共9页
城镇过渡型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问题,不仅是风险规避的结构性制度设计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新问题。因此,对嵌入多重复合型社会风险结构和深度流变要素重构场域中的过渡型社区,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应给予整个社会系统影响... 城镇过渡型社区的公共安全治理问题,不仅是风险规避的结构性制度设计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新问题。因此,对嵌入多重复合型社会风险结构和深度流变要素重构场域中的过渡型社区,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的研究,应给予整个社会系统影响下的社区治理结构,治理轨迹的政策动因和社会机制、治理的目标与价值导向以整体关照。本文借助"结构—场域"的分析路径,从全域社会系统的分析视角,以社会生态理论的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关系为前提,面向城镇过渡型社区公共安全治理"结构良性"与"系统永续"双重目标,尝试性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安全社区治理场域建构的解释框架。这种研究思路能够在整体把握城镇化社区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的同时,深入探析安全社区本体"规范结构"和"行为结构"形成的逻辑和模式,以达到完善过渡型社区安全治理理论建构和深入实践探索之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型社区 公共安全 治理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还是历史宿命论?——论“可能性空间”说的逻辑困境 被引量:1
2
作者 万丽华 龚培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
"可能性空间"说是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解释范式。从内在逻辑上看,一方面它把历史规律理解为像圆柱体一样罩住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能动作用不能超越历史规律的域值,隐含着历史宿命论意味;另一方面它片面... "可能性空间"说是历史规律与人的能动作用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解释范式。从内在逻辑上看,一方面它把历史规律理解为像圆柱体一样罩住人的实践活动,使人的能动作用不能超越历史规律的域值,隐含着历史宿命论意味;另一方面它片面强调人的能动作用,以合乎理性的方式把历史发展过程中某种潜在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不仅排除了事实存在的遭遇挫折、发生倒退的历史现象,而且无法解释面对两种对立可能性只有通过博弈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历史情形。从现实影响性看,无法从中解读到蕴藏在人们实践活动之中的创新性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影响;在逻辑上难以体现社会发展中的风险性,容易麻痹人们的危机意识;忽略了博弈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利于正确总结历史失败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性 客体条件 人的能动作用 现实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