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象预警信息智能接收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苏婷 张燕 张艳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9-343,共5页
设计了一气象预警信息智能接收系统,实现了对各级各类发布的预警信息的解密接收、存储、检索统计和监控。提出基于混沌序列的加解密接收方法提高预警信息传输安全性;构造基于文件形式的预警信息存取方法实时存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 设计了一气象预警信息智能接收系统,实现了对各级各类发布的预警信息的解密接收、存储、检索统计和监控。提出基于混沌序列的加解密接收方法提高预警信息传输安全性;构造基于文件形式的预警信息存取方法实时存取预警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混合模式的组合向量提取方法实现预警信息接收平台信息的实时监控定位。本系统的设计实现可在实时准确接收气象预警信息的基础上,真正意义上实现集存储、检索、监控和传送为一体的预警信息实时接收,将有效保证预警信息传输的针对性、时效性、安全性和智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预警信息 混沌解密 混合向量监控 文件 检索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监控信息的标准化与传输 被引量:5
2
作者 薛风国 侯飙 +4 位作者 韩亮 杨智涛 曲秉阳 高峰 滕潘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190-191,195,共3页
为加强气象探测保障能力,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可用性,规范监控信息发送的标准化,提高气象设备维护维修的实效性,利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了监控快报、监控日报短信发送软件。该软件自投入使用以来,监控快报、监控日报的发送越来越规范... 为加强气象探测保障能力,提高气象观测数据的可用性,规范监控信息发送的标准化,提高气象设备维护维修的实效性,利用Visual Studio 2010编写了监控快报、监控日报短信发送软件。该软件自投入使用以来,监控快报、监控日报的发送越来越规范,人为因素导致的不规范现象锐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信息 标准化 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mega 16单片机的微型气象探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镇博 张加宏 吴雨生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低功耗微型气象探测系统,该系统以低功耗ATmega 1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以及光强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强度的测量;通过12864液晶、时钟芯片和E2PROM实现数据的显示、存... 设计了一种便携式低功耗微型气象探测系统,该系统以低功耗ATmega 16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以及光强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湿度、气压和光照强度的测量;通过12864液晶、时钟芯片和E2PROM实现数据的显示、存储和查询。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型气象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达到了普通气象测量要求,稳定性高。由于该气象探测系统具有微型化、低功耗、实时化和便携式等特点,因而特别适用于小区域的气象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EGA16单片机 温湿度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 光强度传感器 E2PROM 便携式气象探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信道先验信息的卫星信道建模方法
4
作者 郭业才 徐冉 王南南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49,7,共7页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逼近卫星信道非线性特性的解析式模型,综合考虑卫星内部行波管放大器和群时延所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在分析信道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引入信道先验信息的卫星信道模型。与维纳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更好地从结构上反映卫... 为了获得更为精确逼近卫星信道非线性特性的解析式模型,综合考虑卫星内部行波管放大器和群时延所引起的非线性效应,在分析信道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引入信道先验信息的卫星信道模型。与维纳模型相比,该模型能够更好地从结构上反映卫星信道的非线性特征。由于充分利用了信道的先验信息,该模型在对卫星信道进行逼近的时候,收敛速度更快,稳态误差更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信道 行波管 群时延 先验信息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位置信息的多用户MIMO下行调度算法
5
作者 谢亚琴 王炎 朱鹏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5期409-413,共5页
基于移动台的位置信息,提出了基于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特定的信道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调度方法所需的吞吐量、反馈开销以及计算复杂度.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方法所需反馈量明显降低且其所需计算量明... 基于移动台的位置信息,提出了基于移动台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信息的多用户调度算法.针对特定的信道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调度方法所需的吞吐量、反馈开销以及计算复杂度.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方法所需反馈量明显降低且其所需计算量明显小于基于最大信干噪比的调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MIMO系统 位置信息 调度 信道状态信息 反馈开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无人机在气象探测中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6
作者 侯天浩 行鸿彦 刘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15,共9页
针对传统气象探测方法在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上存在的缺陷,本文介绍了具有低成本、易部署、高机动特点的多旋翼无人机在气象探测领域的优势,重点阐述了多旋翼气象无人机所搭载的气象载荷以及多旋翼气象无人机所采用的两种探测模式,分析了... 针对传统气象探测方法在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上存在的缺陷,本文介绍了具有低成本、易部署、高机动特点的多旋翼无人机在气象探测领域的优势,重点阐述了多旋翼气象无人机所搭载的气象载荷以及多旋翼气象无人机所采用的两种探测模式,分析了多旋翼气象无人机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结合现代电子技术、飞行控制技术、微传感器技术对未来气象探测的发展方向以及多旋翼气象无人机的研究重点做出了合理的展望,为多旋翼气象无人机的推广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翼无人机 气象探测 气象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姣 陈苏婷 李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北斗卫星单次短报文通信数据量及服务频率限制了长预警信息数据的传输。针对该问题,通过研究预警信息数据协议,设计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固定位长和RLE算法的混合压缩编码;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 北斗卫星单次短报文通信数据量及服务频率限制了长预警信息数据的传输。针对该问题,通过研究预警信息数据协议,设计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固定位长和RLE算法的混合压缩编码;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成功率,设计基于预警信息压缩包的传输协议。此外,利用图形界面语言Qt完成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了预警信息压缩包的解码。最后,设计基于误报避免机制的预警信息显示,并给出算法的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长预警信息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成功率,而且可在相关基于北斗卫星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中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预警信息 压缩传输系统 压缩编码 传输协议 误报避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气象探测的阵列式球型温度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枫 刘清惓 +3 位作者 杨杰 陈高颖 袁宇 付川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6-20,共5页
太阳辐射是影响大气温度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辐射误差,文中提出一种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设计,无需安装于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内。该传感器利用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辐射误差比值关系,可推导出环境温度的真实值。首先,利用计... 太阳辐射是影响大气温度观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降低辐射误差,文中提出一种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设计,无需安装于百叶箱或防辐射罩内。该传感器利用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之间的辐射误差比值关系,可推导出环境温度的真实值。首先,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计算出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相互之间的辐射误差比值。然后,采用极限学习机(ELM)算法获得该比值与环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为验证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的观测精度,以基于太阳模拟器的实验平台测试数据为参考,进行标准气温测量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阵列式球形温度传感器均方根误差为0.16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温度传感器 辐射误差比值 计算流体动力学 极限学习机 太阳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气象温度传感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澄 刘清惓 +2 位作者 杨杰 王亚楠 朱化难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14,共6页
针对传统防辐射罩内气流不易流通以及其工作能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辐射误差、组合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的气象温度传感器设计。首先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分析在不同环境变量和风扇速度下的辐射误差优化设计,其次利用支... 针对传统防辐射罩内气流不易流通以及其工作能耗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低辐射误差、组合自然通风与强制通风的气象温度传感器设计。首先使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分析在不同环境变量和风扇速度下的辐射误差优化设计,其次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VR)算法训练仿真结果得到预测模型,最后搭建户外实验测试平台验证本设计的可行性以及预测模型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气象温度传感器可将测量辐射误差降低至0.05℃以内,其降低辐射效果显著且预测模型准确度高,实验值与076B强制通风防辐射罩测量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185℃,与预测值的均方根误差是0.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温度传感器 辐射误差 计算流体动力学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罗氏线圈和CEEMDAN的雷电流波形测量方法
10
作者 徐伟 李想 +1 位作者 王学孟 刘岩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 浪涌保护器中嵌入雷电流波形测量模块为其老化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撑。针对目前浪涌保护器中雷电流测量存在不能记录完整电流波形、噪声较大的问题,通过分析雷电流波形的时频特性,设计由罗氏线圈传感器、低噪声宽带放大、单端转差分、高速模数转换器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组成的雷电流波形测量系统。FPGA完成采集信号的处理、数据的缓存发送以及雷击计数等功能。通过差分电路和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减小噪声对雷电流波形的影响,采用阈值与斜率联合触发方式,提高雷电流冲击次数计数的准确度。利用雷电防护实验室的雷电流组合波发生器对系统和去噪方法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完整精确地记录雷电流波形,峰值1~10 kA范围内雷电流采集无漏触发现象,峰值的最大测量误差为1.27%,半峰值到达时间的测量误差≤0.2μs,前峰平均坡度测量误差≤2.04%。系统将推动浪涌保护器的智能化发展,并为雷电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涌保护器 雷电流 罗氏线圈 FPGA CEEMD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混合气体成分检测的改进蒲公英算法研究
11
作者 李鹏 汤炼海 +2 位作者 林事力 纵彪 于涛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针对阵列传感器检测二元混合气体时由于交叉敏感特性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蒲公英优化(ID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二元混合气体检测方法。首先,引入Kent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初始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后将精英反向学习策... 针对阵列传感器检测二元混合气体时由于交叉敏感特性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蒲公英优化(IDO)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KELM)的二元混合气体检测方法。首先,引入Kent映射初始化种群提高初始种群分布的均匀性,后将精英反向学习策略(EOBL)引入蒲公英种子位置更新,提高原算法寻优精度。将该算法用于KELM参数寻优,建立改进DO(IDO)算法优化KELM模型,实现对二元混合气体的成分识别。实验结果表明:IDO算法优化的KELM模型对二元混合气体成分识别准确率可达99.71%,比原始KELM模型提高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蒲公英优化算法 核极限学习机 气体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地基云图分类算法及硬件加速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琳 宋文强 徐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1,共11页
地基云的自动观测和识别对分析大气运动趋势和天气预测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目前地基云图分类算法准确率不高、在嵌入式终端部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结构的地基云图分类网络模型GBcNet及基于ZYNQ的硬件实现架构,PS端用于加... 地基云的自动观测和识别对分析大气运动趋势和天气预测具有指导意义。针对目前地基云图分类算法准确率不高、在嵌入式终端部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结构的地基云图分类网络模型GBcNet及基于ZYNQ的硬件实现架构,PS端用于加载模型的权重参数和云图数据,PL端实现DDR3读写控制和GBcNet的硬件加速。设计了滑窗、卷积层、池化层、批量归一化层和全连接层等模块的加速IP核。实验在CCSN数据集上进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在PC端的准确率达到96.02%。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硬件加速后,准确率仍然保持在94.5%。与PC端模型的识别率相比,各云类的识别精度损失均不超过3%,整体精度损失小于1.5%;FPGA的最大资源占用不超过48%,单张地基云图推理时间为0.13 s。相较于现有地基云的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高且推理时间较短。提出的识别模型和硬件加速方法为便携式地基云观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地基云图 硬件加速 FPGA 残差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校准实验箱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8
13
作者 行鸿彦 于祥 +1 位作者 邹水平 赵晨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96-2004,共9页
针对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现场实时校准问题,分析了影响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的因素,提出了现场测量启动风速的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了启动风速校准实验箱,为获得最优实验箱结构参数,通过Fluent软件分别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动力段... 针对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现场实时校准问题,分析了影响风杯式风速传感器启动风速的因素,提出了现场测量启动风速的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了启动风速校准实验箱,为获得最优实验箱结构参数,通过Fluent软件分别研究了不同结构的动力段、整流段以及收缩段对实验箱流场形态的影响,选取合适的结构,确定了实验箱结构在不同风扇转速下的流场形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验箱出口段气流速度平稳,方向一致,满足校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杯式风速计 启动风速 校准 实验箱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光散射气溶胶质量浓度测量系统的信号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加宏 韦圆圆 +5 位作者 顾芳 冒晓莉 沈雷 包志伟 汪程 吴佳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544,共9页
气溶胶质量浓度是评价大气环境变化的关键参数,光散射法是测量该参数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反演模型多采用散射光信号积分量反演质量浓度,导致颗粒物细化信息丢失,且未考虑颗粒形貌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散射光信号幅度分... 气溶胶质量浓度是评价大气环境变化的关键参数,光散射法是测量该参数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反演模型多采用散射光信号积分量反演质量浓度,导致颗粒物细化信息丢失,且未考虑颗粒形貌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散射光信号幅度分布反演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分形模型,充分利用了颗粒散射光的信号幅度信息与数目信息,有效提高了反演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烟尘和空气样品,分形模型质量浓度反演值与实际测量值吻合,拟合直线斜率与1的绝对差为0.034和0.016,相关系数高于0.999,实验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7.7%,而电压积分量反演的质量浓度平均相对误差则在18.7%以内。该研究为光散射法应用于在线监测气溶胶质量浓度提供了一种新的精确反演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气溶胶质量浓度 信号幅度分布 分形 积分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空湿度传感器太阳辐射误差流体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冒晓莉 李美蓉 +1 位作者 张加宏 单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16-1324,共9页
针对太阳辐射导致的探空湿度测量偏干问题,本文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验进行相关研究。首先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仿真了湿度传感器在探空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升情况,为了验证仿真的准确性,设计湿度测量电路并搭建实验平台,研... 针对太阳辐射导致的探空湿度测量偏干问题,本文采用模拟仿真和实验进行相关研究。首先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模拟仿真了湿度传感器在探空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导致的温升情况,为了验证仿真的准确性,设计湿度测量电路并搭建实验平台,研究了各种不同条件下的湿度传感器的温升误差,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好,最大相对误差为7.5%。其次,研究了海拔高度、太阳辐射强度、气流流速和防护罩对湿度传感器温升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较大的是海拔高度,温度误差随海拔高度明显增加,防护罩的影响较小,此外温度误差与太阳辐射强度呈正相关,与气流流速呈负相关。最后以韩国RSG-20A的湿度测量系统为模型,同时以阳江比对中的一次探空数据记录作为仿真条件,模拟仿真了太阳辐射下的温度误差,再结合饱和水汽压公式计算相对误差,结果表明,32 km的高空由于辐射导致的温度差值达13℃,湿度的相对误差达到70%以上。该研究为探空湿度垂直廓线的辐射误差修正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计算流体动力学 湿度传感器 误差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2
16
作者 行鸿彦 张金玉 徐伟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34-1542,共9页
根据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技术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介绍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及仪器的现状,阐述了国家对未来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地... 根据地面自动气象观测技术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介绍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及仪器的现状,阐述了国家对未来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重点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观测仪器和观测方法的发展历程,指出了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现代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展望了我国未来自动化、智能化气象观测技术,专用与通用气象观测技术,专业与大众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观测 自动与智能观测 专用与通用观测 专业与大众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云三号卫星微波大气温度探测仪资料偏差订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鲍艳松 王晓丽 +2 位作者 闵锦忠 徐建军 陆其峰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为推动中国风云三号卫星(FY-3A/B)资料在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同化研究,重点研究FY-3A的大气温度垂直探测仪(MWTS)资料的偏差订正问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原全球TOVS辐射偏差订正方案的基础上,结合MWTS资料特征,... 为推动中国风云三号卫星(FY-3A/B)资料在区域数值天气预报中的同化研究,重点研究FY-3A的大气温度垂直探测仪(MWTS)资料的偏差订正问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原全球TOVS辐射偏差订正方案的基础上,结合MWTS资料特征,建立适用于FY-3A卫星MWTS辐射率资料的偏差订正系统,并评价MWTS的偏差订正效果。结果表明:(1)同纬度带和扫描位置的扫描偏差不同,各通道表现出不同的偏差特征,通道1扫描偏差较大(0~5K),通道2、3、4较小(0~0.6K);(2)扫描偏差订正和气团偏差订正后的观测残差基本符合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3)偏差订正后的观测残差标准方差有所降低,这将提高卫星资料对分析场的调整。证明了FY-3A MWTS资料质量较好,具有同化应用的潜力,开发的偏差订正系统可为FY-3A MWTS资料在区域模式中的同化应用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资料同化 偏差订正 FY-3A气象卫星 大气温度垂直探测器(MW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气象传感器现场测量仪的开发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伟 杨绪森 +4 位作者 张光宇 汤莹 刘建成 曹贤婧 赖彬芳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2期131-134,共4页
目前,我国主流自动气象站主要有CAWS600系列、ZQZ-F、DZZ2、Milos500、DYYZ等。野外现场对传感器工作状态的快速判断直接影响气象站的维护效率。气象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类型多,包括电压、电流、格雷码、脉冲、电阻等。针对目前气象传感... 目前,我国主流自动气象站主要有CAWS600系列、ZQZ-F、DZZ2、Milos500、DYYZ等。野外现场对传感器工作状态的快速判断直接影响气象站的维护效率。气象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类型多,包括电压、电流、格雷码、脉冲、电阻等。针对目前气象传感器测量仪器的不足,提出一种手持式气象传感器测量仪,采用便携式结构,锂电池供电,低功耗处理器作为主控,结合CPLD和信号调理电路,能同时实现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辐射、蒸发、气压等气象传感器的输出测量。根据现场气象条件和测量结果,完成对传感器工作状态的判断。为气象装备保障人员赴野外现场维护和检修提供一种仪器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传感器 自动气象站 手持式测量仪 现场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便携式气象仪设计 被引量:5
19
作者 冒晓莉 杨博 张加宏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便携式气象仪,该气象检测系统以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为主控,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和风向测量模块,进行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的测量;通过时钟芯片和12864液晶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通过E2P...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便携式气象仪,该气象检测系统以低功耗MSP430单片机为主控,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风速和风向测量模块,进行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的测量;通过时钟芯片和12864液晶实现数据的实时显示;通过E2PROM进行数据的实时存储和查询。该气象仪具有小型化、实时化、低功耗和便携式等特点,测试结果表明该气象仪的测量精度可达普通气象测量要求,稳定性好,特别适用于小区域的气候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P430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气压传感器 风速风向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温度通道的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伟 冯晓宇 +1 位作者 盛沨 王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69-1874,共6页
针对现有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温度通道存在误差大、难以兼容不同型号采集器的问题,分析了CAWS600、ZQZ系列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测温原理,利用不同型号的采集器对JJQ1型信号模拟器的温度通道进行了测试,指出了测试数据存在抖动的原因,提... 针对现有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温度通道存在误差大、难以兼容不同型号采集器的问题,分析了CAWS600、ZQZ系列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测温原理,利用不同型号的采集器对JJQ1型信号模拟器的温度通道进行了测试,指出了测试数据存在抖动的原因,提出基于采集器的四线制测温原理,以定制的高精度、极低温漂电阻为核心,利用信号继电器构造四线制网络,辅以软件补偿,能适应不同型号的采集器的温度通道改进方法。最后,分别利用采集器和高精度万用表对改进的温度通道进行了测试,数据表明模拟的温度最大误差为±0.03℃,对应电阻的最大误差为±12 mΩ,满足行业标准QX/T 346—2016《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为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信号模拟器 温度 检定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