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发电项目大气污染特征及环境影响评价——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例
1
作者 陈飞 朱新胜 +1 位作者 李杉 高吉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44-48,52,共6页
[目的]研究垃圾发电项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案例,在分析其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和前期污染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模拟评价该垃圾发电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 [目的]研究垃圾发电项目的大气污染特征及其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张家港市某垃圾发电项目为案例,在分析其工艺流程、排污环节和前期污染的基础上,采用AERMOD模型定量模拟评价该垃圾发电项目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SO_2、NO_2、HCl、HF、H_2S和NH_3的小时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7.84、16.53、0.16、0.17、21.23和3.61μg/m^3;PM_(10)、SO_2、NO_2、HCl和HF污染物日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6.52、0.11、2.84、0.28和0.30μg/m^3,相应占标率分别为4.35%、0.07%、3.54%、0.19%和0.43%;PM_(10)、SO_2和NO_2年平均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0.78、0.21和0.44μg/m^3,占标率分别为1.12%、0.35%和1.10%。[结论]该项目总排放的各污染物对区域年均浓度最大贡献值均可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发电项目 大气污染 AERMOD模型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光伏电站运行实践中相关技术问题分析
2
作者 王圣 徐静馨 姚杰 《新能源科技》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柱。然而,伴随着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与运行,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给光伏产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从实际运行角度也存在较多故障。文章从资源环境、弃光现... 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柱。然而,伴随着光伏电站大规模建设与运行,一方面从行业角度给光伏产业带来了诸多挑战,另一方面从实际运行角度也存在较多故障。文章从资源环境、弃光现象、产能过剩、经济性和技术发展等5个方面剖析了光伏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挑战,重点从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其他常见故障等3个方面重点阐述光伏电站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文章对光伏电站155起日常故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光伏组件故障占比最高,为53.5%;汇流箱、线缆、支架等其他故障占比34.8%;逆变器故障占比最小,为11.6%。研究结果为光伏产业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光伏发电 故障判断 运行实践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云平 牛天宇 +3 位作者 敖洋钒 周朝杰 还红华 张婷婷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在多障碍物或空间受限等复杂环境中协同飞行时无法实现群体自主的协同演化及适应环境、态势的变化,导致整个群体运动产生振荡、失控等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理论。通过建立群体运动行... 针对无人机集群在多障碍物或空间受限等复杂环境中协同飞行时无法实现群体自主的协同演化及适应环境、态势的变化,导致整个群体运动产生振荡、失控等一致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群体熵度量理论。通过建立群体运动行为稳定程度的熵度量函数,作为个体之间协同运动的适应度值指标,实现复杂环境下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自适应调节。最后进行仿真实验,相比传统无人机集群算法,引入群体熵度量的无人机运动集聚收敛速度提高30%,复杂环境中集群运动的熵值波动范围下降21.8%,有效证明群体熵度量对于无人机集群运动一致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集群运动 运动一致性 群体熵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嵇伟明 陈晓 《信息技术》 2024年第8期181-188,共8页
针对某些场景比如温室大棚或者婴儿房等需要间歇地去采集实时环境信息,而且人工采集的环境信息存在不方便以及错误率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由红外收发模块、温湿度传... 针对某些场景比如温室大棚或者婴儿房等需要间歇地去采集实时环境信息,而且人工采集的环境信息存在不方便以及错误率高的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红外通信的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主要由红外收发模块、温湿度传感器、蜂鸣器、按键、LCD1602显示屏等外部模块组成,采用常见的NEC红外通信协议。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数据调制解调,红外通信,数据显示,报警等功能,可以协助人们更好地查看环境信息。实验验证了该系统低成本、通信稳定,实时传输、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通信 环境监测 单片机 数据调制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
5
作者 陈海秀 黄仔洁 +5 位作者 陆康 陆成 何珊珊 房威志 卢海涛 陈子昂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67,共7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实现均匀去雾,引入双重注意力实现信息跨通道与空间交互,保证模型性能和抑制噪声特征。使用RESIDE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优异表现,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不同场景雾图的色彩恢复,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特征增强 并行分支结构 多尺度映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稳定平台的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设计
6
作者 陈旭 邸宏伟 +1 位作者 林国余 陈佳明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动态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FO-RADRC)算法。首先,利用系统输出信号的可测性和可靠性,采用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然后,采用分数阶PD(FOPD)作为控制律,从而增强系... 为了提高光电稳定平台的动态性能与抗干扰能力,提出一种分数阶降阶自抗扰控制(FO-RADRC)算法。首先,利用系统输出信号的可测性和可靠性,采用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提高观测效率和精度;然后,采用分数阶PD(FOPD)作为控制律,从而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通过数值仿真实验,与线性自抗扰算法和降阶线性自抗扰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动态性能指标上均优于对比算法,且在不同频率的等效扰动作用下具有更强的扰动抑制能力。这些结果验证了所提改进算法在提升光电稳定平台控制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分数阶控制 自抗扰控制 降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触发以太网流量调度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秀再 范阳 周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将时间触发技术与传统以太网的灵活性、高带宽等特性相结合,解决了传统以太网无法满足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问题。流量调度是TTE标准中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保证TTE网络可靠地实时通信。... 时间触发以太网(Time-triggered Ethernet,TTE)将时间触发技术与传统以太网的灵活性、高带宽等特性相结合,解决了传统以太网无法满足的高实时性、高可靠性问题。流量调度是TTE标准中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有效保证TTE网络可靠地实时通信。首先介绍了流量调度的基础时间同步机制,并对TTE流量调度问题进行数学描述,包括TTE网络拓扑结构、流量模型和约束条件;然后着重阐述了TTE流量调度的研究现状,分析比较不同调度算法的优缺点与不同的应用场景,归纳和总结了各种调度方案的调度流量类型、调度目标和调度性质;最后讨论了TTE流量调度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触发以太网 时间同步机制 流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net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推荐模型
8
作者 申晓宁 沈如一 +1 位作者 陈星晖 宋丽妍 《信息技术》 2025年第2期1-6,13,共7页
现有推荐系统研究方法在处理用户和商品特征时忽略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结合挤压伸缩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个性化推荐模型。利用挤压伸缩网络求得各个特征权重并得到加权特征向量;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计算特... 现有推荐系统研究方法在处理用户和商品特征时忽略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结合挤压伸缩网络和多头注意力机制的个性化推荐模型。利用挤压伸缩网络求得各个特征权重并得到加权特征向量;采用多头注意力机制计算特征之间的关联度并进行特征交叉,使关联度高的特征对点击率预测结果的影响更大;引入自适应激活函数和残差结构的深度网络作为决策层预测推荐结果。与七种已有的推荐模型在Criteo数据集和Amazon数据集上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具有更高的推荐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深度学习 挤压伸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9
作者 冯姣 陈苏婷 李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123,共6页
北斗卫星单次短报文通信数据量及服务频率限制了长预警信息数据的传输。针对该问题,通过研究预警信息数据协议,设计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固定位长和RLE算法的混合压缩编码;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 北斗卫星单次短报文通信数据量及服务频率限制了长预警信息数据的传输。针对该问题,通过研究预警信息数据协议,设计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效率,设计一种基于固定位长和RLE算法的混合压缩编码;为了提高预警信息传输成功率,设计基于预警信息压缩包的传输协议。此外,利用图形界面语言Qt完成人机交互界面并实现了预警信息压缩包的解码。最后,设计基于误报避免机制的预警信息显示,并给出算法的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预警信息压缩传输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长预警信息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成功率,而且可在相关基于北斗卫星的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中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预警信息 压缩传输系统 压缩编码 传输协议 误报避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物理系统的鲁棒安全事件触发滑模控制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雯 薛艳梅 郑柏超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45,共6页
针对信息物理系统遭受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有限通信带宽等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安全事件触发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异常检测机制的阈值信息,获取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上界信息。然后,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并结合估计的攻击上界信息,设计鲁棒安... 针对信息物理系统遭受虚假数据注入攻击和有限通信带宽等问题,提出一种鲁棒安全事件触发滑模控制方法。首先,利用异常检测机制的阈值信息,获取虚假数据注入攻击的上界信息。然后,引入事件触发机制,并结合估计的攻击上界信息,设计鲁棒安全事件触发滑模控制方法。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并证明设计的方法不存在芝诺现象。最后,仿真实例表明本研究设计方法能以最小事件触发次数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节约了通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物理系统 事件触发机制 滑模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风冷环境下SiP模块的结温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熙文 裴晓芳 +2 位作者 孙廷孝 沈仕奇 张琦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7-421,428,共6页
为研究强迫风冷环境下不同风速对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模块内各芯片的自热热阻和耦合热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阻矩阵的强迫风冷环境下SiP模块结温预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温和仿... 为研究强迫风冷环境下不同风速对系统级封装(System in package,SiP)模块内各芯片的自热热阻和耦合热阻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热阻矩阵的强迫风冷环境下SiP模块结温预测方法,通过有限元仿真对预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温和仿真结温的相对误差小于2%,该方法可准确快速地预测不同风速、功率条件下SiP内部芯片的结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级封装 热阻矩阵 结温预测 有限元 强迫风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边缘网络中智能计算卸载与资源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斌 徐天成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94-1901,共8页
针对具有依赖关系的计算密集型应用任务面临的卸载决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深度优先搜索调度策略。考虑到用户能量受限和移动性,构建了一种联合用户下行能量捕获和上行计算任务卸载的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端到端优化目... 针对具有依赖关系的计算密集型应用任务面临的卸载决策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深度优先搜索调度策略。考虑到用户能量受限和移动性,构建了一种联合用户下行能量捕获和上行计算任务卸载的网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端到端优化目标函数。结合任务优先级及时延约束,利用深度强化学习自学习的优势,将任务卸载决策问题建模为马尔科夫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任务相关性的Dueling Double DQN(D3QN)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仿真数据表明,所提算法较其他算法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时延要求,并能减少9%~10%的任务执行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边缘网络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IBS技术对电烙铁的烟雾进行在线分析
13
作者 罗宇恒 万恩来 刘玉柱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63-667,共5页
为了研究电烙铁工作时焊接含铅锡线产生的烟雾对局域空气的污染,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实验系统,对电烙铁焊接含铅锡线的烟雾进行在线分析,在烟雾的光谱中发现了重金属元素铅的特征谱线。使用元素内标法对铅元素... 为了研究电烙铁工作时焊接含铅锡线产生的烟雾对局域空气的污染,设计了一套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的实验系统,对电烙铁焊接含铅锡线的烟雾进行在线分析,在烟雾的光谱中发现了重金属元素铅的特征谱线。使用元素内标法对铅元素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分析铅元素的等离子体温度与电子数密度的相关特性,验证了实验所得光谱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拟合曲线获得铅元素的检出限为19.35×10^(-5);对比传统化学的化验方法,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电烙铁焊接锡线的场景检测实验系统和方法具有在线、原位、快速的优越性。该研究对解决电烙铁工作时室内空气的污染,减轻对使用者健康造成的危害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定量分析 烟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融合和B-SVM的鸟鸣声识别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晓 曾昭优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6,共8页
为了实现在野外通过低成本嵌入式系统识别鸟类,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和B-SVM的鸟鸣声识别方法。对鸟鸣声信号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翻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组成特征参数,通过线性判别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特征融合。... 为了实现在野外通过低成本嵌入式系统识别鸟类,提出了基于特征融合和B-SVM的鸟鸣声识别方法。对鸟鸣声信号提取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翻转梅尔频率倒谱系数、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组成特征参数,通过线性判别算法对特征参数进行特征融合。利用黑寡妇算法通过测试集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核参数和损失值进行优化得到B-SVM模型。利用Xeno-canto鸟鸣声数据集对本文算法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为93.23%。算法维度参数的大小和融合特征维度的高低是影响算法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相同条件下,文中所提的基于特征融合和B-SVM模型的鸟鸣声识别算法相较于其他特征参数和模型,识别的准确率更高,为野外鸟类识别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鸣声识别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线性判别算法 黑寡妇优化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SO-VMD和LSTM的复杂山地风电场观测风速数据质量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雄 姚润进 +2 位作者 程帅兵 李文龙 钱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4,共10页
复杂山地风电场普遍存在观测风速数据质量差引起风资源评估误差大、风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而复杂山地风速呈现较强的间隙性、波动性和非平稳性,导致常规质量控制方法无法有效提高数据质量。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改进变分模态分... 复杂山地风电场普遍存在观测风速数据质量差引起风资源评估误差大、风功率预测精度低的问题。而复杂山地风速呈现较强的间隙性、波动性和非平稳性,导致常规质量控制方法无法有效提高数据质量。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改进变分模态分解和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集成学习算法(PVL),并应用于复杂山地观测风速的质量控制以提高风速数据的质量。以广西某复杂山地风场内5基观测塔2015—2016年逐10 min风速数据为案例进行PVL应用效果检验,并与传统单站及空间回归法、反距离加权法进行对比。应用表明,PVL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寻误率,且在异地形、多风况上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质量控制 粒子群 变分模态分解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构建参数化量子线路的区块环拓扑结构
16
作者 刘文杰 吴青山 +1 位作者 查颖 王海彬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726-2736,共11页
在变分量子算法中,参数化量子线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对算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拓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全连接拓扑结构所需量子门数量较多,环型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略有欠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块... 在变分量子算法中,参数化量子线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对算法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的拓扑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全连接拓扑结构所需量子门数量较多,环型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略有欠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区块环(Block-Ring,BR)拓扑结构,在保障良好性能的同时减少参数规模(即量子门数量),降低线路复杂度.在BR拓扑中,n个量子比特被等分为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包含m个量子比特,区块内部所有量子比特两两连接,区块之间采用环型结构进行连接.为了构造BR拓扑结构的参数化量子线路,设计了一种多层线路生成算法,可自动生成由单量子比特门Rx、Rz和双量子比特门CRx或CRz构成的量子线路.IBM Q模拟实验表明,相较于环型拓扑结构,无论单层、双层以及三层BR拓扑结构的表达能力和纠缠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相较于拥有最高表达能力与纠缠能力的全连接拓扑结构,BR拓扑结构呈现接近的性能指标,且线路复杂度显著降低,即参数数量与双量子比特门数量均从O(n^(2))降低为O(mn),线路深度从O(n^(2))降低为O(n/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量子线路 线路拓扑结构 区块环拓扑 表达能力 纠缠能力 线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测兰姆波参考信号的缺陷概率成像
17
作者 陈晓 戴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62-3271,共10页
针对兰姆波缺陷概率成像需要从材质相同的无缺陷结构获得参考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信号理论预测的概率成像方法,实现兰姆波缺陷定位.该方法将初始信号和兰姆波的频散特性结合,根据拟合得到的幅值衰减系数计算概率成像路径上的参... 针对兰姆波缺陷概率成像需要从材质相同的无缺陷结构获得参考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参考信号理论预测的概率成像方法,实现兰姆波缺陷定位.该方法将初始信号和兰姆波的频散特性结合,根据拟合得到的幅值衰减系数计算概率成像路径上的参考信号.根据该方法计算得到的参考信号和对应路径上响应信号的希尔伯特谱定义缺陷表征指数,结合兰姆波椭圆概率成像方法实现缺陷定位.单一缺陷和双缺陷成像定位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缺陷的概率图像,对缺陷定位的误差小于7.07 mm,解决了需要测量兰姆波参考信号的问题,定位准确、实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成像 兰姆波 无损检测 缺陷 损伤 频散 希尔伯特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小波域自适应干扰的GAN生成人脸反取证
18
作者 陈北京 李玉茹 舒华忠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0-1338,共9页
针对现有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人脸反取证方法攻击迁移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图像小波域自适应干扰的GAN生成人脸反取证方法以提升攻击迁移性.该方法通过对GAN生成人脸图像的小波域信息(即图像经过小波分解后的频率分量)施加扰... 针对现有生成对抗网络(GAN)生成人脸反取证方法攻击迁移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图像小波域自适应干扰的GAN生成人脸反取证方法以提升攻击迁移性.该方法通过对GAN生成人脸图像的小波域信息(即图像经过小波分解后的频率分量)施加扰动以实现其对取证模型的抵抗,并且分别在空域和频域上基于最小可觉察误差(JND)设计自适应扰动阈值,对图像不同像素点位置设置不同的扰动强度,从而增强扰动的人眼不可感知性.此外,还设计了一种数据增强方式对反取证人脸进行数据分布多样性扩充,以进一步提升攻击迁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6种基线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生成的反取证人脸在保证扰动对人眼不可感知前提下具有更强的攻击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扰动 GAN生成人脸 反取证 离散小波变换(DWT) 最小可觉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
19
作者 陈海秀 房威志 +3 位作者 陆成 陆康 何珊珊 黄仔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3-290,共8页
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中间层信息丢失以及融合图像细节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端到端图像融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由编码器、融合网络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将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混... 针对目前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过程中,图像特征提取不充分、中间层信息丢失以及融合图像细节不够清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的端到端图像融合网络结构。该网络由编码器、融合网络和解码器3部分组成。将高效通道注意力机制和混合注意力机制引入到编码器和融合网络中,利用卷积残差网络(convolutional residual network,CRN)基本块来提取并融合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的基本特征,然后将融合后的特征图输入到解码器进行解码,重建出融合图像。选取目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5种方法在主客观方面进行对比。在客观方面,较第2名平均梯度、空间频率和视觉保真度分别提升了21%、10.2%、7.2%。在主观方面,融合后的图像目标清晰、细节突出、轮廓明显,符合人类视觉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注意力机制 编码解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生成对抗网络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20
作者 陈海秀 陆康 +2 位作者 何珊珊 房威志 黄仔洁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针对水下图像颜色失真和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将生成对抗网络作为基础架构,生成网络采用编码解码结构,并引入RGB颜色空间块、HSV颜色空间块和注意力机制;RGB块可以更好地去噪和去除偏... 针对水下图像颜色失真和细节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将生成对抗网络作为基础架构,生成网络采用编码解码结构,并引入RGB颜色空间块、HSV颜色空间块和注意力机制;RGB块可以更好地去噪和去除偏色,HSV颜色空间可以调整水下图像的亮度、颜色和饱和度,最后生成网络通过分配权重来生成图像。判别网络采用类似马尔科夫判别器的结构。此外,通过构建全局相似和内容感知多项损失函数,使生成的图像在色彩、内容、结构上和参考图像保持一致。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主观比较和客观指标上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结构相似度、峰值信噪比、水下彩色质量评估和水下图像质量度量在合成水下图像测试集的平均值分别为0.7746、19.2758、0.4889和3.3124。在真实水下图像测试集的平均值分别为0.9000、24.2636、0.4499和3.1619。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上,综合比较,该文算法实验结果均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 生成对抗网络 颜色空间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