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LSTM和先验知识的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预报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国玉
祖繁
+1 位作者
包云轩
王可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9,共12页
为了精准预报高速公路路面温度,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气象保障,采用2019—2022年南京市绕城高速公路上9个交通气象站及ERA5-land再分析数据,通过构建时间序列特征工程、引入物理机制相关数据两类方法结合先验知识,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为了精准预报高速公路路面温度,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气象保障,采用2019—2022年南京市绕城高速公路上9个交通气象站及ERA5-land再分析数据,通过构建时间序列特征工程、引入物理机制相关数据两类方法结合先验知识,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研究区域内4个交通气象站未来3 h逐10 min路面温度多步预报模型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将已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其他交通气象站,探究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结合先验知识后,模型预报性能明显提高,准确率在85%以上,且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性能提升更为明显,准确率最高提升36%;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报路面极端低温发生的时间和极值,且在预报时效较短时对路面极端高温的预报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其他交通气象站的路面温度进行预报时,准确率在62%以上,在预报时效较短时效果较好,准确率在80%以上,且交通气象站所处的下垫面背景类型对模型的选择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面温度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先验知识
多步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宗晨
钱玮
+4 位作者
包云轩
袁成松
周林义
崔驰潇
王宏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8-977,共10页
利用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逐10 min连续观测资料,对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夏季浓雾易在气温小于29℃、风速低于3 m·s^-1,且盛行偏东风的条件下形成;低温高湿的梅雨期是夏季浓雾在6月高...
利用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逐10 min连续观测资料,对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夏季浓雾易在气温小于29℃、风速低于3 m·s^-1,且盛行偏东风的条件下形成;低温高湿的梅雨期是夏季浓雾在6月高发(42.4%)的可能原因。(2)夏季浓雾生消时间与秋、冬季显著不同,主要发生于00-06时,消散集中于05-08时,持续时间主要在6 h以内。(3)夏季浓雾以辐射雾为主,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分别占58. 1%、35. 5%和6.4%。(4)夏季浓雾发生频次呈现从东北部沿海地区向西南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淮北地区夜间降温幅度高于苏南地区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5)成雾前6~24 h出现的弱降水为近地层提供水汽,此后天气转晴,静稳的大气层结下有利于夏季浓雾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夏季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STM和先验知识的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预报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国玉
祖繁
包云轩
王可心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
气象
局交通
气象
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气象
科技
创新
研究院
无锡学院江苏省物联网设备超融合应用与安全
工程
研究
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9,共12页
基金
无锡市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项目(N20201012)
江苏省气象局北极阁基金项目(BJG202104,BJG2023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2023Z011)。
文摘
为了精准预报高速公路路面温度,为车辆安全行驶提供气象保障,采用2019—2022年南京市绕城高速公路上9个交通气象站及ERA5-land再分析数据,通过构建时间序列特征工程、引入物理机制相关数据两类方法结合先验知识,运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建立研究区域内4个交通气象站未来3 h逐10 min路面温度多步预报模型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将已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其他交通气象站,探究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结合先验知识后,模型预报性能明显提高,准确率在85%以上,且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性能提升更为明显,准确率最高提升36%;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报路面极端低温发生的时间和极值,且在预报时效较短时对路面极端高温的预报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其他交通气象站的路面温度进行预报时,准确率在62%以上,在预报时效较短时效果较好,准确率在80%以上,且交通气象站所处的下垫面背景类型对模型的选择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路面温度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先验知识
多步预报模型
Keywords
expressway
pavement temperature
LSTM
prior knowledge
multi-step forecasting model
分类号
P457.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U492.8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TP18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
13
2
作者
宗晨
钱玮
包云轩
袁成松
周林义
崔驰潇
王宏斌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
气象
局交通
气象
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
气象
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
气象
服务
中心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68-977,共10页
基金
江苏省气象局北极阁基金项目(BJG201703、BJG201606和BJG201701)
江苏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BK20161073)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江苏省70个国家基本站逐10 min连续观测资料,对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夏季浓雾易在气温小于29℃、风速低于3 m·s^-1,且盛行偏东风的条件下形成;低温高湿的梅雨期是夏季浓雾在6月高发(42.4%)的可能原因。(2)夏季浓雾生消时间与秋、冬季显著不同,主要发生于00-06时,消散集中于05-08时,持续时间主要在6 h以内。(3)夏季浓雾以辐射雾为主,辐射雾、平流雾和锋面雾分别占58. 1%、35. 5%和6.4%。(4)夏季浓雾发生频次呈现从东北部沿海地区向西南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淮北地区夜间降温幅度高于苏南地区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5)成雾前6~24 h出现的弱降水为近地层提供水汽,此后天气转晴,静稳的大气层结下有利于夏季浓雾的出现。
关键词
浓雾
夏季
时空分布
影响因子
Keywords
heavy fog
summer
temporal-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factors
分类号
P49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LSTM和先验知识的高速公路路面温度预报
熊国玉
祖繁
包云轩
王可心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江苏省夏季浓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象影响因子分析
宗晨
钱玮
包云轩
袁成松
周林义
崔驰潇
王宏斌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