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春夏东亚大气环流年代际转折的影响及其可能机理 |
朱志伟
何金海
钟珊珊
尚可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2
|
厄尔尼诺衰减年东亚夏季大气环流和降水异常的耦合模式后报试验 |
智海
俞永强
严厉
张文君
李志强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8
|
|
3
|
一个海陆气耦合模式中大气-植被的年际变化及其相互作用 |
智海
王盘兴
俞永强
丹利
徐永福
郑伟鹏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4
|
冬季东亚大槽强度年际变化及其与中国气候联系的再分析 |
黄小梅
管兆勇
戴竹君
梅海霞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5
|
热力不均匀场对一次冰雹天气影响的诊断分析 |
刘一玮
寿绍文
解以扬
王雪莲
吕江津
贾惠珍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3
|
|
6
|
近40年华南前汛期极端降水时空演变特征 |
李丽平
章开美
王超
朱界平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0
|
|
7
|
PDSI、SPEI及CI指数在2010/2011年冬、春季江淮流域干旱过程的应用分析 |
段莹
王文
蔡晓军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1
|
|
8
|
热带对流和环流季内振荡强度与海表温度关系对比研究 |
李丽平
王盘兴
管兆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9
|
江淮流域夏季降水异常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30~60天振荡强度年际变化的联系 |
贾燕
管兆勇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10
|
IPCC AR4模式对热带气旋热力控制因子的模拟评估 |
余锦华
唐盛
吴立广
施能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1
|
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变化型及其成因Ⅱ:年代际变化 |
蔡佳熙
管兆勇
于田田
卢楚翰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2
|
江南雨季地理区域及起止时间的客观确定 |
詹丰兴
何金海
章毅之
朱志伟
|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3
|
土壤湿度影响中国夏季气候的数值试验 |
张文君
周天军
智海
|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3
|
|
14
|
SVD分析揭示的澳大利亚高压年际变化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能影响 |
张蓬勃
管兆勇
孙密娜
曹舒娅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15
|
对多普勒雷达集合交叉相关外推技术的构造与实例检验 |
符式红
钟青
寿绍文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6
|
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
王文
蔡晓军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17
|
2010年6月中国南方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天气系统演变和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 |
李雪松
罗亚丽
管兆勇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2
|
|
18
|
夏季北半球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异常变动的物理机制研究 |
朱保林
管兆勇
卢楚翰
彭妮
田永丽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9
|
长江流域夏季气温变化型及其成因Ⅰ:年际变化与遥相关 |
蔡佳熙
管兆勇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20
|
位涡理论及其应用 |
寿绍文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