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纪实文学的文体规范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效刚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7-171,共5页
纪实文学是一类纪实性叙事文学文体的总称。相对于虚构文学,纪实文学的文体特点和文体规范主要是:既有纪实性又有虚构性,是纪实性与虚构性的有机结合;既有理真的特性,又有事真的特性,是事真与理真的统一;叙事方法既有复现,又有再现和表... 纪实文学是一类纪实性叙事文学文体的总称。相对于虚构文学,纪实文学的文体特点和文体规范主要是:既有纪实性又有虚构性,是纪实性与虚构性的有机结合;既有理真的特性,又有事真的特性,是事真与理真的统一;叙事方法既有复现,又有再现和表现,是复现、再现和表现的共存互补;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性,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并重;纪实文学活动既是一种审美日常生活化的实践,同时又贯彻着高尚的审美理想,是日常生活与审美理想的融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实文学 文体特点 文体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查禁文学中的“派系私利”之谓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效刚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0-165,共6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以"以派系私利为立场"、"以派系为立场"、"具派系宣传作用"、"为派系私利做宣传"的理由,查禁了一大批进步文学作品。但是,图审会对"派系私利&q...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以"以派系私利为立场"、"以派系为立场"、"具派系宣传作用"、"为派系私利做宣传"的理由,查禁了一大批进步文学作品。但是,图审会对"派系私利"含义的解释却毫无道理可言,被图审会查禁的文学作品亦并无"派系私利"之嫌。那些被查禁作品的叙述描写是真实和可信的,也符合广大读者的情感意向,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最突出的印象是作者对拯救民族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直面现实的良知和秉笔直属的勇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 书刊审查 派系私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的“查禁文学”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效刚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6-171,共6页
在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的组织法规相对于北洋政府时期要周严繁密得多,但其审查查禁实施过程还要远远超过其审查组织法规的周严繁密。审查查禁的文学作品品种多,查禁的作家面广,审查查禁的数量大;他们极度恐惧进步文化书刊... 在1927-1937年间,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的组织法规相对于北洋政府时期要周严繁密得多,但其审查查禁实施过程还要远远超过其审查组织法规的周严繁密。审查查禁的文学作品品种多,查禁的作家面广,审查查禁的数量大;他们极度恐惧进步文化书刊,急于尽快彻底剿灭之,所以审查查禁的密度和力度都很大;在书刊查禁上使用的手段可以说酷烈而卑劣,检查、审查、查禁、扣押、拘捕、审判,无所不用,甚至动用特务组织和人员进行秘密侦察,恐吓和暗杀,借书刊查禁假公济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禁文学 周严繁密 酷烈和卑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文学”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效刚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1,共5页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包括所有进步书刊的审查查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审查查禁成为被名之曰"审政"的政府组织行为而进行得周严细密。但是,从对文学给出的种种查禁理由中可见其审查查禁缺乏...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包括所有进步书刊的审查查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体系完备的法律法规,审查查禁成为被名之曰"审政"的政府组织行为而进行得周严细密。但是,从对文学给出的种种查禁理由中可见其审查查禁缺乏事理,从其法律法规适用对象的不平等、法律利益主体的错位、法的滥施以及制定法规程序的非法性可见其审查查禁法规法理的缺失。这种事理和法理缺失的审查查禁的客观社会效应是损害了文学发展,也背离了国民党政府的主观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文学查禁 法理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国时期茅盾等作家小说中资本叙述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效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8,共6页
民国时期茅盾等作家小说中的资本叙述,呈现了那一时代资本在无序市场中的变异和萎缩,即非市场力量对资本运营的操控使资本不得不"蒸发"、"瘦身"和"转化",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资本萎缩;呈现出了真实可信的未... 民国时期茅盾等作家小说中的资本叙述,呈现了那一时代资本在无序市场中的变异和萎缩,即非市场力量对资本运营的操控使资本不得不"蒸发"、"瘦身"和"转化",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资本萎缩;呈现出了真实可信的未塑的资本人格,即在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和封建传统文化制约下的缺乏现代资本人格核心和本质精神品质的不健全、不成形的资本人格;表现了作家关于资本剥削、资本存在的合理性和资本交往的资本理念,这些理念与人类社会历史逻辑可能相吻合,也可能相背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民国时期小说 资本叙述 资本人格 资本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情欲与伦理之间——论清末民初小说的情爱叙事 被引量:6
6
作者 马航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91-195,共5页
在以"仁"控欲的中国传统伦理系统中,个体情爱的叙事空间非常逼仄。个性思潮的萌发以及传奇、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发展,为欲望形态的个体化呈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与叙事空间。承袭晚明"以情抗理"的人文思潮与叙事传统,... 在以"仁"控欲的中国传统伦理系统中,个体情爱的叙事空间非常逼仄。个性思潮的萌发以及传奇、戏剧等文学样式的发展,为欲望形态的个体化呈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与叙事空间。承袭晚明"以情抗理"的人文思潮与叙事传统,清末民初的小说开始注重情爱过程与心理描写,其叙事伦理呈现出在情欲与伦理之间徘徊的姿态。这种姿态恰是五四"人的文学"冲决传统文化罗网的前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欲 伦理 境遇 清末民初小说 情爱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与物化:近年女性叙事的两种伦理倾向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航飞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87-191,共5页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现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几与全球化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同步。在消费意识形态的冲击下,欲望叙事成为描摹现代个体生存状态的"最佳"模版,而越来越多的女性叙事则呈现出异化与物化两种伦理倾向。
关键词 女性叙事 消费伦理 异化 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礼逊的汉语学习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于锦恩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1-113,共3页
通过对马礼逊学习汉语的过程进行考察,可以看出他高超的汉语水平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老师兼通中西文化,教材选择有的放矢,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关键词 马礼逊 汉语 学习 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小说》中小说的新
9
作者 吴效刚 李雪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7-191,共5页
《新的小说》是由民国时期新文学的第一个社团上海新潮社创办的一份文学期刊,曾遭遇北洋政府的查禁,在现代文学史叙述中也被人们所忽略。但对这份杂志的研究发现,所刊作品不少贴近本真生活实际,表现激进社会批判思想和先进社会建构思想... 《新的小说》是由民国时期新文学的第一个社团上海新潮社创办的一份文学期刊,曾遭遇北洋政府的查禁,在现代文学史叙述中也被人们所忽略。但对这份杂志的研究发现,所刊作品不少贴近本真生活实际,表现激进社会批判思想和先进社会建构思想,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很高水平,其中一些文论所阐述的至真至信的文学思想,不仅在当时表现出新颖,即使在今天也还显得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小说》 建构思想 艺术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拼音标调法的历史沿革
10
作者 于锦恩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162,共4页
《汉语拼音方案》的标调法直接来源于注音字母。注音字母的标调法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次设定声调表示法延续了历史习惯;中间不顾客观规律地取消了声调表示法;最后在传统和科研的联合作用下,注音字母的标调法被最终确定并沿用至今。
关键词 语文规范化 汉语拼音方案 标调法 沿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