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校内部权力系统的科层制超越 被引量:5
1
作者 詹瞻远 严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47,共4页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系统是由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织形式为典型的科层制结构。而高校学术生产的特殊性及科层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仅以科层制为特征的高校内部权力系统很难... 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权力系统是由政党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及其他利益群体权力四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其组织形式为典型的科层制结构。而高校学术生产的特殊性及科层制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使得仅以科层制为特征的高校内部权力系统很难实现和谐及可持续运作。因此,我国高校内部的权力系统必须实现科层制超越,对科层制予以调整,其根本途径是用法治来约束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内部权力系统 科层制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梅雨的气候特征、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渠红岩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7-161,共5页
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到钱塘江流域的初夏,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早在西晋文献中就有了关于梅雨的记载,唐代以后更加丰富,反映了古代对梅雨气候特征的感性认识。与春雨、秋雨等相比,梅雨的社会影响范围更广,受关注度更... 梅雨出现在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到钱塘江流域的初夏,自古就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现象,早在西晋文献中就有了关于梅雨的记载,唐代以后更加丰富,反映了古代对梅雨气候特征的感性认识。与春雨、秋雨等相比,梅雨的社会影响范围更广,受关注度更高。梅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古代文学作品多描写梅雨的迷蒙满空之美,"梅子黄时雨"等成为经典的文学语境。梅雨也是常见的情感意象,用于抒写缠绵伤感的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古代农业 社会生活 古代文学 梅子黄时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者视角:高教研究作者如何提高论文的发表率
3
作者 严燕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0-63,共4页
从"写稿"和"投稿"两方面探讨高教研究作者提高论文发表率的问题。"写稿"应"写其所好"——既是"写编者之所好",更是"写读者之所好"。选题存在"重点"、"难点... 从"写稿"和"投稿"两方面探讨高教研究作者提高论文发表率的问题。"写稿"应"写其所好"——既是"写编者之所好",更是"写读者之所好"。选题存在"重点"、"难点"、"热点"、"快点"、"侧点"、"冷点"、"反点"、"综点"等不同类型。作者应切实把握各类选题的特点与要领;掌握标题制作和稿件修改的技巧。"投稿"应投向与本稿对口对路的期刊,力求"投其所好"。但提高论文的发表率,最根本的还是提高论文内在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教研究论文 发表率 写稿 投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词中的秋风秋雨——对悲秋主题的气象学认识
4
作者 渠红岩 沈箐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45,共7页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秋季时段比较长,从夏到秋的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秋雨秋风的气象现象,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是由盛而衰的生命色彩的黯淡,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秋风被称作"金风""西风"&...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秋季时段比较长,从夏到秋的气候变化比较明显。秋雨秋风的气象现象,给自然界造成的影响是由盛而衰的生命色彩的黯淡,这种现象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秋风被称作"金风""西风""商风",古代文学作品常用"清""凉"等词或者通过动植物的反应来描写秋风;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以及典型情景如"梧桐雨""芭蕉雨""霖雨""秋风秋雨"等描写秋雨。在大多数的古代文学作品中,秋风、秋雨、夜雨等秋季物象不仅具有时序性,而且具有悲伤的情感意味,这种悲感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秋风、秋雨的自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 秋风 秋雨 时序变化 悲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