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来在大气物理学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银燕
李子华
+13 位作者
刁一伟
朱彬
牛生杰
马革兰
陆春松
张其林
郭凤霞
李煜斌
陈景华
刘晓莉
蒋惠
师正
侯学伟
康汉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着重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年来在云雾理化特性及微结构、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电线积冰机理、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实践、大气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云降水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物理以及雷电过程等大气物理学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所开展...
着重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年来在云雾理化特性及微结构、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电线积冰机理、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实践、大气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云降水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物理以及雷电过程等大气物理学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物理
积层混合云
冰雹
冰核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气冰核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师正
管啸林
+3 位作者
林晓彤
谭涌波
郭秀峰
汪海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3,共14页
利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模拟了一次雷暴天气,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冰核浓度变化对雷暴云动力、微物理及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冰核浓度的增加,雷暴云发展提前,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大气...
利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模拟了一次雷暴天气,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冰核浓度变化对雷暴云动力、微物理及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冰核浓度的增加,雷暴云发展提前,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大气冰核浓度提升有利于异质核化过程增强,冰晶在高温区大量生成,而同质核化过程被抑制,因此冰晶整体含量降低,引起低温区中霰粒含量降低和高温区中霰粒尺度降低。在非感应起电过程中,正极性非感应起电率逐渐减小,负极性非感应起电率逐渐增大。由于液态水含量随大气冰核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高温度冰晶携带电荷的极性由负转变为正的时间有所提前。在感应起电过程中,由于霰粒尺度减小及云滴的快速消耗,感应起电率极值逐渐降低。冰晶优先在高温区生成而带负电,不同大气冰核浓度下的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在雷暴云发展初期均呈现负的偶极性电荷结构。在雷暴云旺盛期,随着冰核浓度增加,空间电荷结构由三极性转变为复杂四极性。在雷暴云消散阶段不同个例均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且随着冰核浓度的增加电荷密度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冰核
起电率
电荷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小林
许梦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利用OMI卫星资料2006-2017年的483.5 nm波长的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日均数据,分析了整层大气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在长三角地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其年际、月、季节变化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越靠近海...
利用OMI卫星资料2006-2017年的483.5 nm波长的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日均数据,分析了整层大气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在长三角地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其年际、月、季节变化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越靠近海洋越大,而越靠近内陆越小.日均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在0.881~0.971范围内变化,多年的平均值为0.939±0.024,最大分布概率出现在0.965~0.970区间,其值约为25%.长三角地区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年平均值集中于0.938~0.940之间,年际变化很小,变化值小于1%;月均柱单次散射反照率在6、8、9月有最大值,其值为0.968,而在2月有最小值,其值为0.915;季节平均单次散射反照率在夏季最大,其值为0.968,而在冬季最小,其值为0.9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单次散射反照率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时空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来在大气物理学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1
作者
银燕
李子华
刁一伟
朱彬
牛生杰
马革兰
陆春松
张其林
郭凤霞
李煜斌
陈景华
刘晓莉
蒋惠
师正
侯学伟
康汉卿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1590873)
西北人工影响天气工程项目(ZQCR18211)。
文摘
着重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校60年来在云雾理化特性及微结构、冰雹形成微物理机制、电线积冰机理、人工影响天气理论与实践、大气气溶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云降水的影响、大气边界层物理以及雷电过程等大气物理学领域的几个主要方面所开展的科学研究工作做简要回顾。
关键词
大气物理
积层混合云
冰雹
冰核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
Keywords
atmospheric physics
cumulus imbedded in stratiform clouds
hailstone
ice nucleus
aerosol-cloud interaction
分类号
P401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气冰核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3
2
作者
师正
管啸林
林晓彤
谭涌波
郭秀峰
汪海潮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
气象
科学研究灾害研究院灾害天
气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无锡
学院
大气
与遥感
学院
出处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3,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5002,42205078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1LAW-B0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项目2016r042。
文摘
利用已有的二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模拟了一次雷暴天气,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冰核浓度变化对雷暴云动力、微物理及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冰核浓度的增加,雷暴云发展提前,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大气冰核浓度提升有利于异质核化过程增强,冰晶在高温区大量生成,而同质核化过程被抑制,因此冰晶整体含量降低,引起低温区中霰粒含量降低和高温区中霰粒尺度降低。在非感应起电过程中,正极性非感应起电率逐渐减小,负极性非感应起电率逐渐增大。由于液态水含量随大气冰核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高温度冰晶携带电荷的极性由负转变为正的时间有所提前。在感应起电过程中,由于霰粒尺度减小及云滴的快速消耗,感应起电率极值逐渐降低。冰晶优先在高温区生成而带负电,不同大气冰核浓度下的雷暴云空间电荷结构在雷暴云发展初期均呈现负的偶极性电荷结构。在雷暴云旺盛期,随着冰核浓度增加,空间电荷结构由三极性转变为复杂四极性。在雷暴云消散阶段不同个例均呈现偶极性电荷结构,且随着冰核浓度的增加电荷密度值逐渐减小。
关键词
大气冰核
起电率
电荷结构
数值模拟
Keywords
Ice nuclei
Charging rate
Charge struc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分类号
P42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小林
许梦婕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气象
灾害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
气
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
实验室
/
气象
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2-25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05127)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0901)
+2 种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5KJB1700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才启动经费(2015r00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10300205)。
文摘
利用OMI卫星资料2006-2017年的483.5 nm波长的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日均数据,分析了整层大气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在长三角地区的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其年际、月、季节变化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越靠近海洋越大,而越靠近内陆越小.日均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在0.881~0.971范围内变化,多年的平均值为0.939±0.024,最大分布概率出现在0.965~0.970区间,其值约为25%.长三角地区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的年平均值集中于0.938~0.940之间,年际变化很小,变化值小于1%;月均柱单次散射反照率在6、8、9月有最大值,其值为0.968,而在2月有最小值,其值为0.915;季节平均单次散射反照率在夏季最大,其值为0.968,而在冬季最小,其值为0.919.
关键词
气溶胶
单次散射反照率
长江三角洲地区
时空变化特征
Keywords
aerosol
single scattering albedo
the Yangtze Delta region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分类号
P42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0年来在大气物理学领域的若干重要研究进展
银燕
李子华
刁一伟
朱彬
牛生杰
马革兰
陆春松
张其林
郭凤霞
李煜斌
陈景华
刘晓莉
蒋惠
师正
侯学伟
康汉卿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气冰核对雷暴云电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师正
管啸林
林晓彤
谭涌波
郭秀峰
汪海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气溶胶柱单次散射反照率特性研究
张小林
许梦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