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期间异常阻塞高压事件的多尺度动力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刚
马继望
梁湘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2,共15页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造成这次灾害的关键系统之一是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异常阻塞高压(阻高).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新发展的多尺度子空间变换和重构分析了这一期间阻高的多尺度特征,发现其源头来自欧洲地区,...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造成这次灾害的关键系统之一是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异常阻塞高压(阻高).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新发展的多尺度子空间变换和重构分析了这一期间阻高的多尺度特征,发现其源头来自欧洲地区,强度减弱后东移,在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地区重新增强并得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结果表明,两次阻高过程本质上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为探讨上述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利用基于多尺度子空间变换的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以及正则传输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异常阻高过程源自32d以下尺度系统的动能强迫,具体地说,能量来自32d以下尺度系统向32-128d低频尺度系统的正压正则传输,而且这种正则传输在阻高环流的东、西两侧不对称,西侧在强度上远大于东侧.分析表明,上述非对称的强迫作用由动能空间输运来平衡,平流将西侧获得的32-128d低频尺度动能向东侧输运,以此来维持阻高环流的整体稳定和均一.上述两种内部的物理过程是高压环流在东移的过程中得以重新增强并长时间维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高压
多尺度子空间变换
多尺度能量
正则传输
动能强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闽南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动力过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美玲
梁湘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7-480,共14页
作为气象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暖区暴雨的动力学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基于多尺度子空间变换(MWT)以及基于MWT的局地多尺度能量学分析和正则传输理论,对2018年5月7日的一次闽南暖区暴雨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多尺度动力过程。首先将原始物理量...
作为气象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暖区暴雨的动力学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基于多尺度子空间变换(MWT)以及基于MWT的局地多尺度能量学分析和正则传输理论,对2018年5月7日的一次闽南暖区暴雨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多尺度动力过程。首先将原始物理量场重建到三个尺度子空间:背景流子空间、天气尺度子空间和暴雨子空间。重构场上可以很好地看出背景环流尺度的高低空急流,以及暴雨尺度上的垂直环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暖区暴雨的动力过程具有弱斜压性这一特征,而就此次事件而言,正压失稳和斜压失稳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暴雨主要落区内既发生了正压失稳,也发生了斜压失稳。研究表明,对流层不同高度上的动力学存在差异,低层主要表现为正压失稳,天气尺度子空间与背景流子空间向暴雨子空间传输的动能相当;中层主要是混合失稳,除正压失稳外,斜压正则传输也将有效位能从背景流子空间传输到了暴雨子空间,再通过浮力转换将有效位能转为动能,从而维持暴雨在中层的动力过程;高层则与低层相似,但只存在背景流子空间向暴雨子空间的能量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区暴雨
正则传输
正压失稳
斜压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期间异常阻塞高压事件的多尺度动力过程分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刚
马继望
梁湘三
机构
山东省气象局
山东省气象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动力学实验室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32,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064)
山东省气象局青年基金(2018SDQN02)
山东省气象局重点课题(2017sdqxz01)
文摘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了罕见的低温雨雪灾害,造成这次灾害的关键系统之一是乌拉尔山以东地区的异常阻塞高压(阻高).基于NCEP再分析资料,利用新发展的多尺度子空间变换和重构分析了这一期间阻高的多尺度特征,发现其源头来自欧洲地区,强度减弱后东移,在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地区重新增强并得以维持相当长的时间.结果表明,两次阻高过程本质上是同一过程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为探讨上述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利用基于多尺度子空间变换的局地多尺度能量分析方法以及正则传输理论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异常阻高过程源自32d以下尺度系统的动能强迫,具体地说,能量来自32d以下尺度系统向32-128d低频尺度系统的正压正则传输,而且这种正则传输在阻高环流的东、西两侧不对称,西侧在强度上远大于东侧.分析表明,上述非对称的强迫作用由动能空间输运来平衡,平流将西侧获得的32-128d低频尺度动能向东侧输运,以此来维持阻高环流的整体稳定和均一.上述两种内部的物理过程是高压环流在东移的过程中得以重新增强并长时间维持的机制.
关键词
阻塞高压
多尺度子空间变换
多尺度能量
正则传输
动能强迫
Keywords
Blocking high
Multiscale window transform
Multiscale energetics
Canonical transfer
Kinetic energy forcing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闽南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动力过程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美玲
梁湘三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大气
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海洋动力学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7-480,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5064)
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项目(2015)共同资助。
文摘
作为气象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暖区暴雨的动力学一直为学界所关注。基于多尺度子空间变换(MWT)以及基于MWT的局地多尺度能量学分析和正则传输理论,对2018年5月7日的一次闽南暖区暴雨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多尺度动力过程。首先将原始物理量场重建到三个尺度子空间:背景流子空间、天气尺度子空间和暴雨子空间。重构场上可以很好地看出背景环流尺度的高低空急流,以及暴雨尺度上的垂直环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暖区暴雨的动力过程具有弱斜压性这一特征,而就此次事件而言,正压失稳和斜压失稳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暴雨主要落区内既发生了正压失稳,也发生了斜压失稳。研究表明,对流层不同高度上的动力学存在差异,低层主要表现为正压失稳,天气尺度子空间与背景流子空间向暴雨子空间传输的动能相当;中层主要是混合失稳,除正压失稳外,斜压正则传输也将有效位能从背景流子空间传输到了暴雨子空间,再通过浮力转换将有效位能转为动能,从而维持暴雨在中层的动力过程;高层则与低层相似,但只存在背景流子空间向暴雨子空间的能量传输。
关键词
暖区暴雨
正则传输
正压失稳
斜压失稳
Keywords
warm-sector rainstorm
canonical transfer
barotropic instability
baroclinic instability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08年1月中国南方低温雨雪期间异常阻塞高压事件的多尺度动力过程分析
李刚
马继望
梁湘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闽南暖区暴雨的多尺度动力过程
王美玲
梁湘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