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荔枝林树冠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仁荣 汪春燕 +1 位作者 沈利强 王培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22,共6页
为有效提取荔枝林树冠信息,解决局部最大值法窗口选择和区域生长法在树冠相互连接时的过度生长问题,将水文分析和区域生长融合方法用于荔枝单木探测和树冠描绘。首先将均值滤波方法平滑后的全色图像进行反转完成图像预处理;然后对预处... 为有效提取荔枝林树冠信息,解决局部最大值法窗口选择和区域生长法在树冠相互连接时的过度生长问题,将水文分析和区域生长融合方法用于荔枝单木探测和树冠描绘。首先将均值滤波方法平滑后的全色图像进行反转完成图像预处理;然后对预处理后图像提取洼地和洼地贡献区域,接着剔除错提洼地,合并树冠分支洼地的贡献区域,从而提取树顶位置,完成单木探测;最后以单木探测结果为种子点,采用区域生长方法对树冠进行描绘,种子生长被限定在洼地贡献区域内,在阈值控制下进行生长,最终完成单木树冠描绘。采用遥感分类精度评价指标对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单木探测总体精度为87.75%,用户精度为80.69%,生产者精度为96.06%;单木树冠描绘总体精度为78.69%,用户精度为71.32%,生产者精度为87.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单木探测 单木树冠描绘 水文分析 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单木树冠信息提取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利强 姜仁荣 王培法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2-148,共7页
单木树冠信息是森林管理和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数据。为解决面向对象方法在树冠相互连接时无法有效提取单木树冠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和水文分析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单木树冠信息提取方法。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 单木树冠信息是森林管理和相关科学研究的基础数据。为解决面向对象方法在树冠相互连接时无法有效提取单木树冠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和水文分析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单木树冠信息提取方法。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面向对象方法从融合图像获取树冠的分布范围,利用水文分析技术从全色波段图像获取单木树冠的潜在分布范围,最后将提取的数据进行叠加相交处理,完成单木位置信息提取和单木树冠描绘。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提取单木位置和描绘单木树冠;采用修改的遥感分类精度评价指标进行的精度评价结果为,单木探测总体精度为87.63%,单木树冠描绘总体精度为84.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面向对象 水文分析 单木探测 单木树冠描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LEAM遥感模型的中国1980-2011年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 被引量:36
3
作者 杨秀芹 王国杰 +1 位作者 潘欣 张余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132-141,共10页
对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及对中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文基于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遥感蒸散发模型,通过对GLEAM产品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 对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的分析,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及对中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该文基于GLEAM(global land-surface evaporation:the Amsterdam methodology)遥感蒸散发模型,通过对GLEAM产品在站点尺度和流域尺度的精度验证以及中国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GLEAM产品在中国区域满足精度要求,在站点尺度上,GLEAM产品在草原半干旱区的模拟程度最好,海北、内蒙古、当雄3个草原站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均值为0.77(0.65~0.85);森林站的CC相关系数均值为0.66(0.40~0.85),禹城农田站CC值为0.68;在流域尺度上,海河(相对偏差(relative bias,RB)16.2%)、黄河(RB,15.2%)、西北诸河流域(RB,9.2%)的验证结果精度较好。在绿洲或农灌区降水较少的年份,GLEAM产品符合地表实际蒸散发可能大于降水的规律;2)1980-2011年中国的多年平均蒸散发为18~1 400 mm,空间分布呈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西北地区多年平均蒸散发最少,海南岛与台湾岛是多年平均蒸散发的极大值区;3)1980-2011年中国平均的年地表蒸散发变化范围为349.7~436.0 mm,多年平均年地表蒸散量为397.5 mm。近32 a中国区域平均地表蒸散发呈显著的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2.3 mm/(10 a);4)1980-2011年中国各栅格地表蒸散量变化速率为-86.5~108.7 mm/(10 a),地表蒸散发减少的面积占28.4%,9.45%的区域地表蒸散发呈明显减少、显著减少及急剧减少趋势,主要位于内蒙古东部、青藏高原西部(新疆西部及东北部、西藏西北部)、甘肃南部等地。地表蒸散发增加的面积占71.6%,18.2%的区域地表蒸散发呈显著增加、急剧增加的趋势,主要位于海河区的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部、淮河流域的山东半岛、黄河区的青海东部、长江中下游区的四川东部、山西南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东南诸河区、珠江区及云南南部等;5)各栅格年蒸散发的变化趋势主要由夏季蒸散发变化趋势主导,春季、秋季、冬季对年蒸散发变化趋势的影响较弱。该研究对理解中国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之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可为中国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提供参考及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模型 蒸散 GLEAM 中国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北京城市高温热浪风险评估 被引量:24
4
作者 何苗 徐永明 +1 位作者 李宁 白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5-642,共8页
在全球变暖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城市面临的最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北京市开展了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的研究。基于Landsat/TM遥感数据、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 在全球变暖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高温热浪对城市居民健康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城市面临的最重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对北京市开展了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的研究。基于Landsat/TM遥感数据、DMSP/OL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提取地表温度作为高温热浪危险性评估因子,提取植被指数、建筑指数、人口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老年人口比重、建筑工人比重、空调拥有率作为脆弱性评估因子,通过加权平均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得到北京市高温热浪风险指数。结果表明,北京市高温风险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而言,北部地区风险低于南部地区,西部地区风险低于东部地区。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六环内的中心城区和近郊区,以二环为中心向四周呈环状递减趋势,形成了最大的风险覆盖区,并在各区的主城区形成了多个风险次中心;远郊区的高温风险普遍较低,风险最低的3个区依次是密云区、门头沟区和怀柔区,高风险面积比例均不足10%。除了中心城区及各区的主城区之外,延庆区西南部的延怀盆地、密云河谷一带、平谷东部的部分平原地区风险等级也比较高。就人口分布最为密集的平原、平坝地区而言,西城区和东城区的高温风险最高,平均风险指数分别达到0.57和0.56,其次是石景山区、丰台区、海淀区和朝阳区,平均风险指数也均在0.4以上。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卫星遥感进行城市高温热浪风险评估的方法,获取了高分辨率的北京市高温热浪风险空间分布信息,为城市有效应对高温风险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高温热浪 风险评估 遥感 人口空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NVI-met模式的城市近地表气温模拟与分析——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 被引量:16
5
作者 祝善友 高牧原 +1 位作者 陈亭 张桂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9-507,共9页
城市不同下垫面与建筑物空间形态对近地表气温等微气候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城市气温时空变化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Geoeye-1立体影像,在建筑物高度、下垫面覆盖类型... 城市不同下垫面与建筑物空间形态对近地表气温等微气候要素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展城市气温时空变化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对于城市热环境评价与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高空间分辨率Geoeye-1立体影像,在建筑物高度、下垫面覆盖类型信息提取的基础上,选择南京一中、光华东街、玄武湖、头陀岭4个区域,采用ENVI-met微气候模式,以城市基本气象站南京站的实时气象数据作为背景气象场,模拟不同区域近地表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在时间变化上,ENVI-met模拟气温与实测值之间吻合程度较高;在空间分布上,南京一中与光华东街区域气温时空分布规律总体相似,但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使得局部区域气温变化不同,玄武湖区域气温由陆地中心向外围呈递减趋势,而头陀岭地形复杂多变,白天气温变化剧烈,夜间空间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表气温 ENVI-met模式 微气候 城市空间形态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1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华英 牛生杰 +3 位作者 刘鹏 刘畅 陆春松 黄佳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8,共12页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 利用2007年冬季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包括能见度仪、雨滴谱仪、雾滴谱仪、宽范围颗粒粒径谱仪(WPS)观测资料,并结合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再分析资料,分析2007年12月南京六次雨雾过程的宏、微观结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南京2007年12月的六次雨雾过程主要是受天气系统的影响,以雨中雾为主,最低能见度均大于250 m.雨雾多出现在偏东气流的作用下,南京地区先发生弱降水,空气近饱和,随后受到来自北方的弱冷空气影响,水汽凝结,雾形成.(2)雨雾发生前贴地层多有逆温,雨雾过程中2m高度与地表温度差由正转为负,逆温消失.但900hPa以下,雨雾发生前和过程中,都少有逆温层,雨雾结束后均无逆温结构.雨雾前中低层有云,云状为高积云Ac或高层云As及层积云Sc或碎雨云Fn,低云高0.3~2.5 km,雨雾过程中,600hPa以下都是饱和层,多伴有Fn,低云高度明显下降,雨雾过后,近饱和层仍然有可能存在.雨雾前900hPa附近有明显的风切变.(3)雨雾形成初期,大粒子(粒子直径D≥10μm)和小粒子(1μm<D< 10 μn)数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南京冬季雨雾过程对气溶胶粒子的湿清除,主要是核模态气溶胶粒子的核化过程.气溶胶粒子数浓度的减少程度与风向和风速密切相关,在较大的北风作用下,气溶胶粒子浓度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雾 宏微观结构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遥感中大气透过率的研究(一):大气透过率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7
7
作者 龚绍琦 孙海波 +2 位作者 王少峰 国文哲 李云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2-1698,共7页
大气透过率是热红外遥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热红外波段的大气透过率,构建了基于大气模型、气溶胶模型、水汽量、能见度和观测天顶角等5个因素的大气透过率查找表,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热红外大气透过率光谱曲线... 大气透过率是热红外遥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辐射传输模型MODTRAN模拟热红外波段的大气透过率,构建了基于大气模型、气溶胶模型、水汽量、能见度和观测天顶角等5个因素的大气透过率查找表,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热红外大气透过率光谱曲线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影响大气透过率的关键因子,针对不同类型的气溶胶模型,构建了基于水汽量、能见度和观测天顶角的常用卫星传感器热红外通道的大气透过率经验模式,解决了卫星热红外遥感中大气透过率精确计算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透过率 热红外遥感 MODTRAN模型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数据监测若尔盖高原植被覆盖度变化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永明 张宇 白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3-650,共8页
基于1982-2006年的AVHRR NDVI和2000-2013年的MODIS NDVI数据,通过数据一致性拟合建立了若尔盖高原的1982-2 013年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若尔盖高原32年的逐月植被覆盖度。验证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 基于1982-2006年的AVHRR NDVI和2000-2013年的MODIS NDVI数据,通过数据一致性拟合建立了若尔盖高原的1982-2 013年NDVI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若尔盖高原32年的逐月植被覆盖度。验证结果表明,平均绝对误差为10.51%,均方根误差为13.49%,R^2为0.62,具有较好的精度,说明遥感估算值合理可信。根据遥感计算得到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若尔盖高原1982-2013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若尔盖高原32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为43.77%,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征。1982-2013年期间若尔盖高原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变化速率为0.08%·a^(-1),其中1982-2001年植被覆盖度呈较大幅度波动,但是没有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2001-2013年则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32年期间植被覆盖度年变化率的空间差异性显著,中心区域整体上呈现较低的上升趋势,而在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度显著上升和显著下降的区域交错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高原 植被覆盖度 NDVI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扬尘污染源中高分辨率遥感监测 被引量:9
9
作者 熊文成 徐永明 +2 位作者 李京荣 聂忆黄 娄启佳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
针对目前城市扬尘污染源以人工实地调查的方式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提出以中分辨率卫星数据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源监测。以天津市扬尘源遥感监测为例开展技术方法研究,通过中分辨率卫星数据光谱运算可以很好... 针对目前城市扬尘污染源以人工实地调查的方式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提出以中分辨率卫星数据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源监测。以天津市扬尘源遥感监测为例开展技术方法研究,通过中分辨率卫星数据光谱运算可以很好地进行裸土指数计算,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则可以具体识别扬尘堆场及分布,并综合计算扬尘指数。结果表明,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准确全面监测区域扬尘污染源分布,为扬尘源的空间管理与调控提供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高分影像 扬尘源 裸土指数 扬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阴影补偿的对象级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多尺度变化检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超 张雪红 +2 位作者 石爱业 厉丹 申祎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167,共9页
阴影是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之一,然而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阴影所产生的"伪变化"是导致错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阴影补偿与多尺度融合的对象级高分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框架下... 阴影是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之一,然而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阴影所产生的"伪变化"是导致错检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阴影补偿与多尺度融合的对象级高分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在面向对象的变化检测框架下,首先提取遥感影像中的地物阴影,然后对多尺度变化检测进行阴影补偿。其中,通过构建一种尺度间互信息最小化的目标函数实现了尺度参数的自适应提取。在此基础上,结合所提出的阴影补偿因子,设计了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决策级多尺度融合策略,并进一步对变化强度等级进行了划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阴影所导致的错检问题,显著提高变化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遥感影像 变化检测 阴影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流域大(Ⅰ)型水库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昌春 王腊春 +1 位作者 姚鑫 李艳萍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11,共7页
以赣江流域现有最大水利工程——万安水电站(水库)运行前后区分水利工程的影响时段,以赣江下游外洲水文站多年(1955-2011年)逐日流量为依据,在MK突变检验、滑动t突变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和变化范围法(IHA/RVA)分析大型水库... 以赣江流域现有最大水利工程——万安水电站(水库)运行前后区分水利工程的影响时段,以赣江下游外洲水文站多年(1955-2011年)逐日流量为依据,在MK突变检验、滑动t突变检验的基础上,运用水文变异指标法和变化范围法(IHA/RVA)分析大型水库工程影响下的枯水变异特征。研究发现,赣江流域在1955-2011年,自万安水电站1990年正式运营之后,最小1、3、7、30、90d日平均流量的偏离率均显著上升,前4者的幅度均超过了24%。IHA的最小各日平均流量极值变化在中RVA范围尽管均属于低度改变,然而在低RVA范围内5个指标都达到了高度改变,由此充分揭示了对河流生态系统至关重要的低流量范围内多个枯水情势高改变度的存在,为水库生态调度和河流生态保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IHA/RVA 水文变异 枯水径流 大型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MASTER数据的果园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健 王文君 +1 位作者 盛世杰 张雪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4,共6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果树的LAI对果树长势监测和果树估产均有重要作用。以美国加州中部的果园为研究区,基于沿太阳主平面飞行成像的机载MODIS/ASTER模拟传感器(MODIS/ASTER airborne ...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准确获取果树的LAI对果树长势监测和果树估产均有重要作用。以美国加州中部的果园为研究区,基于沿太阳主平面飞行成像的机载MODIS/ASTER模拟传感器(MODIS/ASTER airborne simulator,MASTER)数据,利用实测LAI数据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归一化差值红外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infrared index,NDII)和归一化差值水体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NDWI)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并选取NDWI进行研究区LAI的反演。结果表明:由于地物的二向性反射,垂直太阳主平面飞行获取的遥感数据具有明显的亮度梯度现象,而沿太阳主平面飞行获取的遥感数据几乎不受亮度梯度的影响;NDVI在高植被覆盖区容易达到饱和,而NDWI比NDVI和NDII具有更高的拟合度和更小的均方根误差,更加适合研究区LAI的遥感反演;该研究结果可以丰富LAI反演理论,也可以为研究LAI尺度问题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叶面积指数(LAI) 植被指数 机载MODIS/ASTER模拟传感器(MAS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阈值区域分裂合并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割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丁海勇 王雨轩 +1 位作者 毛宇琼 许亚慧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146,共2页
遥感图像分割是10多年前提出的一种图像处理算法,其目的是利用图像中的多种特征,如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上下文特征等,在一个特定的尺度上采取一定的标准对图像中的不同地理对象进行提取,常见的算法包括:分水岭分割算法、多... 遥感图像分割是10多年前提出的一种图像处理算法,其目的是利用图像中的多种特征,如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几何特征、上下文特征等,在一个特定的尺度上采取一定的标准对图像中的不同地理对象进行提取,常见的算法包括:分水岭分割算法、多尺度分割算法、均值漂移算法、四叉树分割算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阈值 分割研究 均值漂移 四叉树 分水岭分割 纹理特征 遥感图像 光谱特征 灰度阈值 固定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下采样轮廓变换与模糊理论的遥感图像增强 被引量:4
14
作者 丁海勇 罗海滨 郭瑞瑞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1,共7页
为进一步增强遥感图像的细节信息,在非下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NSCT变换,得到频率域内低频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子带上的高频系... 为进一步增强遥感图像的细节信息,在非下采样轮廓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遥感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NSCT变换,得到频率域内低频系数和不同尺度不同子带上的高频系数;然后定义隶属度函数,对高频系数进行模糊变换;在进行NSCT逆变换重构图像的过程中,逐层地将高频系数线性地加到低频系数中,最终实现遥感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主、客观方面都使遥感图像得到了很好的增强效果。研究表明,NSCT变换后的高频系数包含了图像中的细节信息,针对高频系数进行模糊变换后,进行NSCT逆变换可以比较有效地增强图像。该算法存在的问题在于计算量较大以及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下采样轮廓变换(NSCT) 模糊理论 遥感图像增强 隶属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Landsat8 OLI影像红树林信息自动提取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雪红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187,共6页
基于广西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选用广泛应用于植被液态水含量反演的归一化差值湿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和修正的归一化差值池塘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pond... 基于广西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的Landsat 8 OLI影像数据,选用广泛应用于植被液态水含量反演的归一化差值湿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moisture index,NDMI)和修正的归一化差值池塘指数(modifi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pond index,MNDPI)作为分类特征,运用决策树方法进行红树林信息的自动提取。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独特的滨海湿地生境特点,使其光谱同时包含植被和湿地信息;MNDPI和NDMI可分别反映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反射率同短波红外波段反射光谱的反差,可成功应用于湿地植被信息的提取,能有效地将红树林同其他地物相区分;采用Landsat8 OLI遥感数据,并结合NDMI和MNDPI分类特征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可有效地提取红树林信息,其错分率和漏分率都较低,分别为5.34%和1.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NDMI MNDPI OLI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跨国界流域环境监测——以红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文成 徐永明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6年第3期11-14,共4页
借助高分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手段提取红河流域内工业区、工厂、矿山、尾矿库和水产养殖场5类水环境污染源信息,并对中越境内污染源状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流域越南境内的工业区、水产养殖场数目均多于中国境内,而中国境内的矿... 借助高分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手段提取红河流域内工业区、工厂、矿山、尾矿库和水产养殖场5类水环境污染源信息,并对中越境内污染源状况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河流域越南境内的工业区、水产养殖场数目均多于中国境内,而中国境内的矿山、尾矿库数目均多于越南境内,两国境内的工厂数目相当。此外,矿山和尾矿库主要分布在红河干流及一级支流附近,增加了红河重金属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环境监测 红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卫星数据的森林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与验证--以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振波 张丽丽 +1 位作者 葛云健 顾祝军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6-130,共5页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 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CARBON LAI和MODIS LAI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中,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的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模型R2为0.606(RMSE=0.251 6),相对误差19.89%;在研究区,GLOBCARBON LAI数据均值高于反演值,而MODIS LAI均值则相对较低,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2.2%和11.8%;通过对不同LAI值域的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两种遥感LAI产品的最大误差均在LAI的低值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遥感反演 森林 HJ卫星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Y-3A/MERSI数据和支持向量机的太湖水体悬浮物浓度遥感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鸽 黄方 +2 位作者 龚绍琦 孙德勇 李云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8-153,共6页
以太湖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4月(春季)和2012年8月(夏季)现场观测的总悬浮物质量浓度数据,以及同步过境的两期FY-3A/MERSI卫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了悬浮物浓度遥感模型.结果表明:经粒子群PS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径向基... 以太湖为研究区,基于2009年4月(春季)和2012年8月(夏季)现场观测的总悬浮物质量浓度数据,以及同步过境的两期FY-3A/MERSI卫星影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构建了悬浮物浓度遥感模型.结果表明:经粒子群PSO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以FY-3A/MERSI各波段遥感反射率及其波段组合,即B565,B650,B685,B765,B865和(B865+B650)/(B650/B865)共6组特征数据作为输入参数,所建立的两个季节的悬浮物质量浓度遥感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89和0.78,均方误差为0.018 5和0.106 1,为最优的水体悬浮物浓度SVM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3A/MERSI数据 悬浮物浓度 遥感 支持向量机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高低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云南省近十年森林扰动提取 被引量:3
19
作者 曹云 祝善友 +2 位作者 高玚 张桂欣 张海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3-209,共7页
选择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2013年的Landsat数据和2002-2013年的MODIS产品数据,分别构建扰动指数提取森林扰动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位置的对应关系,抽样部分区域,建立MODIS数据与Landsat数据扰动提取结果间的统计关系,将... 选择云南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2002、2013年的Landsat数据和2002-2013年的MODIS产品数据,分别构建扰动指数提取森林扰动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空间位置的对应关系,抽样部分区域,建立MODIS数据与Landsat数据扰动提取结果间的统计关系,将该关系外推到整个研究区域,利用FORMA数据对扰动估算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高低分辨率图像校正后的MODIS扰动提取具有较高精度,与FORMA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为10.43%,近10a云南省森林扰动主要发生在大理、丽江、玉溪等林区地带,其中2010年扰动最为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扰动 LANDSAT MODIS 抽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一次严重雾霾事件的多源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郑凯端 陈健 +1 位作者 周杰 高绍鑫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4-232,共9页
利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卫星(cloud-aerosol Li 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搭载的云—气溶胶正交极化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 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CALIPSO/CAL... 利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卫星(cloud-aerosol Li 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搭载的云—气溶胶正交极化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 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CALIPSO/CALIOP)数据、海洋与气象学多功能卫星(communication 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COMS)搭载的地球同步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COMS/GOCI)数据以及CE318太阳光度计数据,结合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地面气象资料,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2013年12月1—9日发生的一次严重雾霾事件的形成、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气溶胶粒子主要位于低层大气(2 km高度以下),气溶胶层内球形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非球形气溶胶,细粒径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粗粒径气溶胶;CE318数据和HYSPLIT模式的分析结果都表明,此次雾霾事件不仅受到当地气溶胶排放的影响,还受到外来源气溶胶的影响,而雾霾期间长三角地区持续弱风、高相对湿度和无降水也是造成此次长时间、大范围严重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卫星遥感 CALIPSO/CALIOP COMS/GOCI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