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区为研究区,基于环境(HJ)卫星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指数,结合实测样点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数据构建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获取研究区森林LAI。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LAI影像对LAI遥感产品GLOBCARBON LAI和MODIS LAI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LAI遥感反演模型中,基于比值植被指数(SR)的线性回归模型精度最高,模型R2为0.606(RMSE=0.251 6),相对误差19.89%;在研究区,GLOBCARBON LAI数据均值高于反演值,而MODIS LAI均值则相对较低,两者相对误差分别为12.2%和11.8%;通过对不同LAI值域的对比分析发现,研究区两种遥感LAI产品的最大误差均在LAI的低值区。展开更多
利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卫星(cloud-aerosol Li 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搭载的云—气溶胶正交极化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 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CALIPSO/CAL...利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卫星(cloud-aerosol Li 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搭载的云—气溶胶正交极化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 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CALIPSO/CALIOP)数据、海洋与气象学多功能卫星(communication 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COMS)搭载的地球同步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COMS/GOCI)数据以及CE318太阳光度计数据,结合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地面气象资料,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2013年12月1—9日发生的一次严重雾霾事件的形成、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气溶胶粒子主要位于低层大气(2 km高度以下),气溶胶层内球形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非球形气溶胶,细粒径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粗粒径气溶胶;CE318数据和HYSPLIT模式的分析结果都表明,此次雾霾事件不仅受到当地气溶胶排放的影响,还受到外来源气溶胶的影响,而雾霾期间长三角地区持续弱风、高相对湿度和无降水也是造成此次长时间、大范围严重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利用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探路者卫星(cloud-aerosol Li DAR and infrared pathfinder satellite observations,CALIPSO)搭载的云—气溶胶正交极化激光雷达(cloud-aerosol Li 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CALIOP)(CALIPSO/CALIOP)数据、海洋与气象学多功能卫星(communication ocean and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COMS)搭载的地球同步海洋水色成像仪(geostationary ocean color imager,GOCI)(COMS/GOCI)数据以及CE318太阳光度计数据,结合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综合轨迹(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地面气象资料,对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2013年12月1—9日发生的一次严重雾霾事件的形成、特征及污染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霾期间气溶胶粒子主要位于低层大气(2 km高度以下),气溶胶层内球形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非球形气溶胶,细粒径气溶胶所占比例高于粗粒径气溶胶;CE318数据和HYSPLIT模式的分析结果都表明,此次雾霾事件不仅受到当地气溶胶排放的影响,还受到外来源气溶胶的影响,而雾霾期间长三角地区持续弱风、高相对湿度和无降水也是造成此次长时间、大范围严重雾霾污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