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极端干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生态耗水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瑞文
赵成义
+2 位作者
王丹丹
施枫芝
郑金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78,共9页
以极端干旱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胡杨生态耗水特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对极端干旱区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和蒸散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和生态...
以极端干旱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胡杨生态耗水特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对极端干旱区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和蒸散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和生态耗水变化差异明显。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趋于湿润,土壤水分含量和湿润锋入渗深度均出现增加,入渗深度分别达到100,120,150cm。下垫面水分条件改变导致土壤水分存蓄情况发生变化。下垫面水分补给增加的同时胡杨林蒸散发呈明显增加,其中植被蒸腾增加显著。随着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植被蒸腾占总蒸散比例由55%升至65%。研究显示,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极端干旱区胡杨林生态耗水量逐渐增加,其中植物蒸腾消耗是造成水分耗散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林地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分变化
水分条件
蒸散发耗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对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丁晓雪
赵成义
+1 位作者
曾勇
马晓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5-241,248,共8页
为揭示生长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的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的不同生长适应策略,以胡杨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A_(1)),60(A_(2)),90 cm(A_(3))3个地下水埋深处理,砂土(B_(1))、砂壤土(B_(2))和黏壤土(B_(3))3种土壤质地处理,研究了...
为揭示生长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的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的不同生长适应策略,以胡杨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A_(1)),60(A_(2)),90 cm(A_(3))3个地下水埋深处理,砂土(B_(1))、砂壤土(B_(2))和黏壤土(B_(3))3种土壤质地处理,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实生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可促进胡杨幼苗根系形态的发育和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胡杨幼苗扎根深度、根系总长度、根系总体积和根系总表面积均在A_(3)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根系消弱系数(β)、R_(50)和R_(90)(50%和90%根系生物量分布深度)均与地下水埋深呈正比关系,土壤深层根系生物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加深而增加,A_(2)和A_3地下水埋深下根系生物量呈B_(2)>B_(3)>B_(1)的变化趋势;胡杨细根生物量在各处理下其土壤垂直分布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规律。(3)根系平均连接长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加深而增加,在A_(3)B_(1)处理下达到最大14 cm。B_(2)和B_(3)条件下幼苗根系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逐渐由趋向叉状型分支结构转变为趋向鲱骨型分支结构;各B_(1)处理下根系拓扑参数较大,幼苗根系分支结构一直趋向鲱骨型分支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构型
地下水埋深
土壤质地
胡杨实生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极端干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生态耗水特征
被引量:
12
1
作者
张瑞文
赵成义
王丹丹
施枫芝
郑金强
机构
中国
科学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
研究
所
中国
科学
院
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土地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7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塔河胡杨蒸腾与土壤水—地下水间的水力联系识别与分割”(41671030,U1403281)
中国科学院重大仪器研制项目(Y52410)
文摘
以极端干旱区胡杨林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和胡杨生态耗水特征。结果表明:HYDRUS-1D模型对极端干旱区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和蒸散发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效果。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和生态耗水变化差异明显。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趋于湿润,土壤水分含量和湿润锋入渗深度均出现增加,入渗深度分别达到100,120,150cm。下垫面水分条件改变导致土壤水分存蓄情况发生变化。下垫面水分补给增加的同时胡杨林蒸散发呈明显增加,其中植被蒸腾增加显著。随着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植被蒸腾占总蒸散比例由55%升至65%。研究显示,随着下垫面水分条件逐渐湿润,极端干旱区胡杨林生态耗水量逐渐增加,其中植物蒸腾消耗是造成水分耗散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胡杨林地
HYDRUS-1D模型
土壤水分变化
水分条件
蒸散发耗水
Keywords
Populus euphratica
HYDRUS-1D model
soil moisture condition
water condition
evapotranspiration
分类号
Q945.17 [生物学—植物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对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影响
被引量:
7
2
作者
丁晓雪
赵成义
曾勇
马晓飞
机构
中国
科学
院新疆生态与地理
研究
所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土地科学研究中心
中国
科学
院
大学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5-241,24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030)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6030201)
中科院青年千人项目(Y772121)。
文摘
为揭示生长在不同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的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的不同生长适应策略,以胡杨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30(A_(1)),60(A_(2)),90 cm(A_(3))3个地下水埋深处理,砂土(B_(1))、砂壤土(B_(2))和黏壤土(B_(3))3种土壤质地处理,研究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实生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地下水埋深的增加,可促进胡杨幼苗根系形态的发育和根系生物量的积累,胡杨幼苗扎根深度、根系总长度、根系总体积和根系总表面积均在A_(3)B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2)根系消弱系数(β)、R_(50)和R_(90)(50%和90%根系生物量分布深度)均与地下水埋深呈正比关系,土壤深层根系生物量随地下水埋深的加深而增加,A_(2)和A_3地下水埋深下根系生物量呈B_(2)>B_(3)>B_(1)的变化趋势;胡杨细根生物量在各处理下其土壤垂直分布均呈"单峰型"曲线变化规律。(3)根系平均连接长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加深而增加,在A_(3)B_(1)处理下达到最大14 cm。B_(2)和B_(3)条件下幼苗根系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逐渐由趋向叉状型分支结构转变为趋向鲱骨型分支结构;各B_(1)处理下根系拓扑参数较大,幼苗根系分支结构一直趋向鲱骨型分支结构。研究结果可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根系构型
地下水埋深
土壤质地
胡杨实生幼苗
Keywords
root architecture
groundwater depth
soil texture
Populus euphratica seedlings
分类号
P64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极端干旱区不同水分条件下胡杨林生态耗水特征
张瑞文
赵成义
王丹丹
施枫芝
郑金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下水埋深和土壤质地对胡杨实生幼苗根系生长及构型的影响
丁晓雪
赵成义
曾勇
马晓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