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接登陆型台风对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刚
王锦
李春辉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直接登陆型台风作为影响江苏的主要台风类型之一,对当地近岸沉积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研究以2024年直接登陆型台风“贝碧嘉”为例,借助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型台风对江苏沿岸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并与东...
直接登陆型台风作为影响江苏的主要台风类型之一,对当地近岸沉积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研究以2024年直接登陆型台风“贝碧嘉”为例,借助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型台风对江苏沿岸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并与东、西两侧北上型台风“灿鸿”(2015年)及“利奇马”(2019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贝碧嘉”过境期间,在东风和东南风的共同驱动下,研究区内形成了显著的北向跨沙脊泥沙输运特征;然而,“贝碧嘉”对辐射沙脊的影响范围相对局限,其作用主要集中在沙脊南部。台风过境期间,沙脊南侧断面为外源泥沙输入的主要通道,而从北侧断面输出的泥沙相对较少,最终导致辐射沙脊区域呈现泥沙的净输入状态。相较之下,东、西两侧北上型台风“灿鸿”“利奇马”虽能引发辐射沙脊区大规模的泥沙输运,但泥沙净输入和输出量相对均衡,研究区泥沙净收支低于“贝碧嘉”期间。因此,直接登陆型台风对辐射沙脊泥沙净收支具有显著调控效应,应引起海岸带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沙脊
直接登陆型台风
沉积动力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热浪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张晨晖
余洋
+2 位作者
季巾淋
孙轶
孙文金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MHWs)已成为海洋与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热浪在空间上呈现近岸强于外海的分布格局,年均发生频次在南部近岸最高(超过2.6次/年),在北...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MHWs)已成为海洋与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热浪在空间上呈现近岸强于外海的分布格局,年均发生频次在南部近岸最高(超过2.6次/年),在北部外海最低(不足1.5次/年);热浪平均持续时间在北部沿岸最长(超过16天),南部远海最短(约9天);热浪最大强度高值亦集中于北部近岸(水温异常可达3.2℃),明显高于外海区域。近40年来,该区域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均显著上升,尤以沿岸海域的增幅更为突出,显示出局地海洋在长期增暖背景下对极端暖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该区域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北抬、西伸导致“弱风-少云-强辐射”的大气条件、近岸海水强烈分层和黑潮北上暖流入侵等因素,共同促成东海及其长江口沿岸海域海洋热浪的高发和持久;冬季则由于东北季风增强引起的垂直混合加强以及黑潮路径南撤等,使热浪难以维持。此外,大尺度气候模态对区域海洋热浪有重要调制作用,其中强El Ni?o会导致次年夏季东亚季风减弱、径流增大,促进沿岸增温,而La Ni?a年通过改变黑潮路径和暖流入侵来调制沿岸暖水分布,进而影响热浪空间分布的变化。本研究深化了对长江口及东海海域海洋热浪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为未来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极端海洋灾害的预警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热浪
长江口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分析
趋势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登陆型台风对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1
作者
杨刚
王锦
李春辉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地球流体研究中心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出处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6-33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30405,42406073,42376018)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40719)
江苏省高校面上基金(24KJB170018)。
文摘
直接登陆型台风作为影响江苏的主要台风类型之一,对当地近岸沉积环境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研究以2024年直接登陆型台风“贝碧嘉”为例,借助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该类型台风对江苏沿岸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并与东、西两侧北上型台风“灿鸿”(2015年)及“利奇马”(2019年)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贝碧嘉”过境期间,在东风和东南风的共同驱动下,研究区内形成了显著的北向跨沙脊泥沙输运特征;然而,“贝碧嘉”对辐射沙脊的影响范围相对局限,其作用主要集中在沙脊南部。台风过境期间,沙脊南侧断面为外源泥沙输入的主要通道,而从北侧断面输出的泥沙相对较少,最终导致辐射沙脊区域呈现泥沙的净输入状态。相较之下,东、西两侧北上型台风“灿鸿”“利奇马”虽能引发辐射沙脊区大规模的泥沙输运,但泥沙净输入和输出量相对均衡,研究区泥沙净收支低于“贝碧嘉”期间。因此,直接登陆型台风对辐射沙脊泥沙净收支具有显著调控效应,应引起海岸带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辐射沙脊
直接登陆型台风
沉积动力过程
数值模拟
Keywords
radial sand ridge
direct landfall typhoon
sedimentary dynamic process
numerical modeling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热浪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2
作者
张晨晖
余洋
季巾淋
孙轶
孙文金
机构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福建省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海峡灾害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
南京
信息
工程
大学
气候系统预测与变化应对全国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地球流体研究中心
南方海洋科学与
工程
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舟山市气象局
出处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9-40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21925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0603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442)。
文摘
近年来,全球变暖导致海洋中的极端高温事件频发,海洋热浪(Marine Heatwaves,MHWs)已成为海洋与气候领域的研究热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海洋热浪在空间上呈现近岸强于外海的分布格局,年均发生频次在南部近岸最高(超过2.6次/年),在北部外海最低(不足1.5次/年);热浪平均持续时间在北部沿岸最长(超过16天),南部远海最短(约9天);热浪最大强度高值亦集中于北部近岸(水温异常可达3.2℃),明显高于外海区域。近40年来,该区域海洋热浪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和强度均显著上升,尤以沿岸海域的增幅更为突出,显示出局地海洋在长期增暖背景下对极端暖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该区域夏季副热带高压异常北抬、西伸导致“弱风-少云-强辐射”的大气条件、近岸海水强烈分层和黑潮北上暖流入侵等因素,共同促成东海及其长江口沿岸海域海洋热浪的高发和持久;冬季则由于东北季风增强引起的垂直混合加强以及黑潮路径南撤等,使热浪难以维持。此外,大尺度气候模态对区域海洋热浪有重要调制作用,其中强El Ni?o会导致次年夏季东亚季风减弱、径流增大,促进沿岸增温,而La Ni?a年通过改变黑潮路径和暖流入侵来调制沿岸暖水分布,进而影响热浪空间分布的变化。本研究深化了对长江口及东海海域海洋热浪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为未来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管理以及极端海洋灾害的预警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海洋热浪
长江口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分析
趋势变化
Keywords
marine heatwaves
Yangtze River estuary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trend changes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接登陆型台风对南黄海辐射沙脊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杨刚
王锦
李春辉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热浪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
张晨晖
余洋
季巾淋
孙轶
孙文金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