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质效提升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硕
韩璞庚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5-67,共3页
-
文摘
网络信息时代,做好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校共青团应从丰富内容、拓展平台、建强队伍、优化管理等维度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网络信息时代的育人作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青年。
-
关键词
网络信息时代
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
质效提升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左同宇
王玉萍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2,9,共5页
-
基金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分制下基于‘契约’理念的大学生诚信教育”(09SJB880112)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
-
文摘
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情结"以及生活中频频上演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必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发生机制,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出路。
-
关键词
网络道德
角色扮演
心理分析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试析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责任伦理
- 3
-
-
作者
左同宇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
出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99,66,共4页
-
基金
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分制下基于‘契约’理念的大学生诚信教育"(09SJB880112)阶段性成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调研及政策研究资助项目
-
文摘
大学生就业危机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现象。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这场危机是我们有效应对它的前提和基础。那么,这场危机的原因是什么?谁应该对这场危机承担责任?笔者认为,明确责任归属并从道德哲学层面进行一定的责任分析,对理解危机和解决危机具有一定意义。
-
关键词
就业危机
责任
伦理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网站建设有效路径探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霞
徐锋华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
-
出处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188-189,共2页
-
文摘
文章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和发展状况及高等学校红色网站建设现状,提出了高校红色网站建设的有效路径:管理机制上明确红色网站管理归属,增强管理责任意识;功能定位上体现政治和文化的有机融合;建设途径上注重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建设的紧密结合;内容设置上坚持"以生为本",走"平民化"发展道路;展现形式上加强趣味性与互动性功能建设,树立新型精神时尚。
-
关键词
新媒体
红色网站
有效路径
-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两个维度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张明菊
张明秀
-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4-116,共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90后大学生生活境界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11YJA710070
-
文摘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低效表征在于:在价值论上,偏好工具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泛政治化、泛知识化,轻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上,强化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育方法上,偏重理论说教,偏离实践体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中汲取营养,以"人"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使教育和人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并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追求。
-
关键词
人本化
生活化
工具理性
生活世界
-
分类号
G4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习近平青年使命观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
被引量:2
- 6
-
-
作者
李艳艳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团委
-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30,共4页
-
基金
2020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步融入’教学模式研究”(20JDSZK060)
2019年江苏省高校共青团思想政治引领专项课题“新中国成立70年共青团思想育人工作优良传统研究”(YB2019028)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深入分析习近平青年使命观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与实践要求,对科学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基本规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新时代
青年
习近平青年使命观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