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肾细胞癌病理图像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辉 焦一平 +2 位作者 曲乐 徐军 饶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51-1256,共6页
鉴于人类视觉的局限性和认知的主观性,传统的病理切片判读既耗时又费力,且不同阅片者之间的判读结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诊断分型、风险评估、治疗管理等已取得显著进展,但... 鉴于人类视觉的局限性和认知的主观性,传统的病理切片判读既耗时又费力,且不同阅片者之间的判读结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诊断分型、风险评估、治疗管理等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准确性和一致性方面仍存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人工智能 病理图像分析 计算机辅助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辅助多用户系统的通用低复杂度波束成形设计
2
作者 陈晓 施建锋 +1 位作者 朱建月 潘存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多用户系统中基站和RIS联合波束成形设计问题,该文提出通用低复杂度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首先,分析RIS辅助多用户系统以最大化和数据速率为目标的联合波束成形非凸优化问题。其次,利用波束导向矢量近似... 针对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多用户系统中基站和RIS联合波束成形设计问题,该文提出通用低复杂度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首先,分析RIS辅助多用户系统以最大化和数据速率为目标的联合波束成形非凸优化问题。其次,利用波束导向矢量近似正交性设计RIS反射矩阵,进一步利用迫零方法设计基站发射波束成形,并对多用户进行功率分配优化。最后,讨论该方案适用性并对比该方案的计算复杂度相比现有方案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通用低复杂度波束成形设计可以获得较高和数据速率,并且采用最优功率分配可以进一步提高和数据速率。此外,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都表明系统和数据速率随RIS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该结论为RIS位置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波束成形 和数据速率 低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建鑫 马廷淮 +1 位作者 苏昱铭 荣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0-132,共13页
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较远时段的序列走势进行预测,为长期预警、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现有方法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普遍存在分布偏移和长期依赖关系难以捕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 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利用历史数据对未来较远时段的序列走势进行预测,为长期预警、规划和决策提供支持。现有方法在进行长期预测时,普遍存在分布偏移和长期依赖关系难以捕获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长期时间序列预测的多项式投影与信息交换架构LPPIEA(Legendre polynomial proje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rchitecture)。引入可逆实例数据归一化,降低长期时间序列中分布偏移对预测的影响。使用勒让德多项式投影来处理复杂的时间模式,获取数据的高维特征表示以增强模型推理长期时间序列的能力。为了有效捕获长期时间依赖关系,构建轻量化的信息交换架构来高效捕获长期时间依赖关系,从而实现准确高效的长期时间序列预测。在4个常用的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LPPIEA的预测误差相比于基线方法平均降低11.4%,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预测 长期时间依赖 多项式投影 信息交换架构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可重构智能面辅助车辆通信信道建模研究
4
作者 潘旭婷 石旺旗 +2 位作者 熊柏苹 郭道省 江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11,共12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能够调控入射电磁波以优化通信系统性能,是第6代(6G)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创新。将可重构智能表面部署于无人机(UAV)上,借助无人机的灵活运动轨迹和按需部署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因树木和建筑等障碍物遮挡所引起的信息传...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能够调控入射电磁波以优化通信系统性能,是第6代(6G)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创新。将可重构智能表面部署于无人机(UAV)上,借助无人机的灵活运动轨迹和按需部署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因树木和建筑等障碍物遮挡所引起的信息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针对空中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车对车(V2V)通信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的3维信道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无人机在3个自由度下的旋转和任意轨迹移动,以及无人姿态变化对于信道模型的影响,引入了时变空间相位。此外,还考虑了发射端、接收端和无人机的实时运动速度和方向,给出了复信道脉冲响应(CIRs)的表达式,并对空域互相关函数(CCFs)、时域自相关函数(ACFs)和信道容量等关键信道统计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信道模型能够准确捕获信道特性,为未来可重构智能面辅助无线通信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对车通信 可重构智能表面 无人机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信息提取和图结构挖掘的事件骨架生成方法
5
作者 黄凯 马廷淮 +3 位作者 孙圣杰 龚智恒 汤毅翔 陈思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87-195,共9页
事件骨架生成旨在从一系列的事件图中归纳出包含事件类型及其时序关系的事件骨架图。这是在时间复杂事件模式归纳任务中的一个核心步骤。尽管现有的方法在这项任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事件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些方法在挖... 事件骨架生成旨在从一系列的事件图中归纳出包含事件类型及其时序关系的事件骨架图。这是在时间复杂事件模式归纳任务中的一个核心步骤。尽管现有的方法在这项任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事件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些方法在挖掘事件图的结构信息和语义信息方面仍显不足。因此,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事件骨架生成模型。在图编码阶段,模型使用了拉普拉斯位置编码,以精准捕捉和编码图结构的局部信息。同时,模型采用了多头注意力机制和图卷积网络,以提取语义信息和图结构信息,全面总结事件发展的全局结构信息,构建出更泛化、更全面的事件骨架图。实验证明,在事件骨架生成任务上,该模型在Event Match指标上提升了8.83%,Event Sequence Match指标上提升了11.2%(L=2)和7.6%(L=3),实现了较大的性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模式归纳 事件骨架生成 图生成 语义信息提取 图结构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深度学习大规模MIMO信道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婷 王媛 辛元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02-4008,共7页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是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可实现每平方公里近百万级设备的连接。考虑到mMTC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该文引入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进行上行免授权的传输,由此级联形成用户与RIS、RIS与基站(BS)之间的...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是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可实现每平方公里近百万级设备的连接。考虑到mMTC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该文引入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进行上行免授权的传输,由此级联形成用户与RIS、RIS与基站(BS)之间的信道链路,从而有效控制无线信号传输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Turbo译码消息传递思想下的降噪学习系统,通过大量的训练数据,以学习RIS辅助的级联信道状态信息,并对其进行估计。此外,该文对RIS辅助的mMTC信道估计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验证所提方案的准确性。数值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方法优于其他压缩感知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机器类通信 免授权接入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深度学习 信道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智能反射面辅助通信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晓 张权淏 +1 位作者 施建锋 朱建月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75-679,共5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颇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现有的IR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对天线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仍然是一个极具挑...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无线通信中颇具潜力的技术之一。现有的IRS辅助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对天线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为了克服这一难题,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MIMO系统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多用户和数据传输速率的最大化。该方案利用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学习和优化了基站端数字波束成形,同时设计出最优IRS端反射波束成形。所提方案克服了神经网络直接预测波束成形矩阵的困难,仅预测从波束成形矩阵中提取的关键特征,对神经网络预测能力的需求大大降低,并将线下训练及优化的结果用于线上,显著降低了实时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最优波束成形能获得超过0.5~1 bit/s/Hz的系统和速率性能提升,且该优势会随着用户数增多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深度学习 波束成形 和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近场海洋通信信道建模与信号传播机理研究
8
作者 江浩 石旺旗 +2 位作者 朱秋明 束锋 WANG Jiangzhou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83-4390,共8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作为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该文提出将RIS技术引入至海洋无线通信场景中,可使无线传输环境从不可控变为可控。然而,现有的信道模型难以充分揭示RIS使能基站-海面...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作为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该文提出将RIS技术引入至海洋无线通信场景中,可使无线传输环境从不可控变为可控。然而,现有的信道模型难以充分揭示RIS使能基站-海面无人船近场通信信号独特的传输机理,信道特性分析方法与建模理论难以在计算准确性与复杂度之间实现平衡。因此,该文通过对RIS使能近场海洋通信中各子信道进行建模,提出空时频多域信号传播机理分析方法,建立RIS使能基站-无人船近场海洋通信参数化统计信道模型,解决现有RIS信道建模方法难以兼顾精度与效率的技术瓶颈问题,提高RIS使能近场海洋通信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信道模型匹配效率,为我国6G移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近场通信 信道模型 海洋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的多尺度残差U-Net的海洋中尺度涡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丽娜 孙阳 +2 位作者 张红春 王旭东 董昌明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6,共13页
海洋中尺度涡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现象,其特征是海洋中的螺旋运动,伴随着海水温度、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输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海洋涡旋的智能识别成为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海洋中尺度涡数量众多且... 海洋中尺度涡是一类重要的海洋现象,其特征是海洋中的螺旋运动,伴随着海水温度、营养物质以及能量的输送,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全球的气候变化起着重要影响。因此,海洋涡旋的智能识别成为海洋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海洋中尺度涡数量众多且大小不同,存在检测精度不高问题。为了提高海洋中尺度涡的检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的多尺度残差U-Net的海洋涡旋检测模型(dual cross-attention-pyramid spilt attention-Res U-Net, DCA-PRUNet)。该模型采用基于注意力的编解码器结构。编解码结构中,引入金字塔分割注意力(pyramid spilt attention,PSA)以提取多尺度特征,并捕获不同涡旋的特征信息;此外,为了解决网络过深导致模型无法训练的问题,引入残差学习模块。同时,为了使解码器更好地恢复涡旋细节信息,引入双交叉注意力模块(dual cross-attention, DCA)捕获编码器各个阶段的特征依赖。选取西北太平洋海域的海平面异常(sea level anomaly,SLA)与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进行建模,实验结果表明DCA-PRUNet涡旋检测的准确率达到95.12%,F1分数达到91.21%,显著优于现有的模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涡旋 深度学习 金字塔分割注意力 残差学习 双交叉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ISAC传输方法
10
作者 王小明 李佳琪 +2 位作者 刘婷 蒋锐 徐友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能够创建全空间智能无线电环境,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通感一体化(ISAC)方法,并对感知目标3维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进... 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表面(STAR-RIS)能够创建全空间智能无线电环境,有效提高无线通信系统性能,具有广阔的研究潜力。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大规模STAR-RIS辅助的近场通感一体化(ISAC)方法,并对感知目标3维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界(CRB)进行优化。首先,搭建近场系统模型,分别推导基站、STAR-RIS、通信用户、感知目标与传感器之间的导向矢量。其次,通过设计基站发射波束成形矩阵、发射信号协方差矩阵和STAR-RIS透射反射系数,实现感知性能最优化。再次,针对非凸优化问题利用半正定松弛方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ISAC方案的有效性,以及近场额外距离自由度所带来的定位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通感一体化 近场通信 克拉美罗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
11
作者 赵嘉 钟劲文 +2 位作者 肖人彬 王晖 潘正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93-106,共14页
针对多模态多目标优化中种群多样性较差和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MMOWPA-RSCD)。在游走行为中融入莱维飞行,提出随机游走策略,生成多个随机突变的游走位置,使种群快速跳出局部最优,... 针对多模态多目标优化中种群多样性较差和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随机游走和特殊拥挤距离更新的多模态多目标狼群算法(MMOWPA-RSCD)。在游走行为中融入莱维飞行,提出随机游走策略,生成多个随机突变的游走位置,使种群快速跳出局部最优,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设计基于特殊拥挤距离的种群更新机制,利用k-means算法将待更新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种群以降低整体搜索难度,通过计算各个子种群个体的特殊拥挤距离,保留决策空间和目标空间综合拥挤度较好的解,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引入环境选择策略,通过特殊拥挤距离非支配排序筛选优良种群,进一步提升算法的多样性。将MMOWPA-RSCD算法和8种经典以及新近多模态多目标优化算法在13个多模态多目标测试函数进行实验对比及秩均值检验,实验结果表明:MMOWPA-RSCD的总体性能优于对比算法。将算法用于栅格地图路径规划问题,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多目标优化 多目标狼群算法 随机游走 特殊拥挤距离更新 环境选择 栅格地图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卷积图像去噪网络
12
作者 周先春 吕梦楠 +3 位作者 芮旸 唐彬鑫 杜志亭 陈玉泽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1,共12页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去噪领域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然而,深度网络结构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模型参数,导致训练成本高,推理时间长,限制了其在实际去噪任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卷积图像去噪网络(MA-DFRNet)...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去噪领域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然而,深度网络结构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模型参数,导致训练成本高,推理时间长,限制了其在实际去噪任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双卷积图像去噪网络(MA-DFRNet),它由多尺度特征特征提取网络、双卷积神经网络及动态特征精炼注意力机制组成。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通过不同尺度的卷积获取图像特征,提高灵活性。双卷积神经网络上下分支均采用跳跃连接及扩张卷积来增大感受野。动态特征精炼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表示的精度和区分能力。这种结构设计不仅扩大了感受野,还更有效地提取和融合图像特征,显著提升去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最先进的模型相比,提出的MA-DFRNet在所有对比的噪声水平下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值,PSNR提高了0.2 dB左右,SSIM提高了1%左右,对于噪声水平较高的图像更具鲁棒性,并且在视觉上更好地保留了图像细节,实现去噪和细节保留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跳跃连接 多尺度特征提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噪声和动态加权的联邦学习算法
13
作者 王红林 薛珊 朱丞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9-754,共6页
将差分隐私应用于联邦学习是保护训练数据隐私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现有的算法中,添加固定噪声进行模型训练会导致模型精度不高、数据隐私泄露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和动态加权的联邦学习算法(DP-FedANAW)。首先,考虑到... 将差分隐私应用于联邦学习是保护训练数据隐私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在现有的算法中,添加固定噪声进行模型训练会导致模型精度不高、数据隐私泄露的问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噪声和动态加权的联邦学习算法(DP-FedANAW)。首先,考虑到梯度的异质性,该算法为每个客户端预测当前轮次梯度范数,获得裁剪阈值,为其进行不同轮次自适应裁剪梯度,从而实现自适应调整噪声;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该算法还提出了一种将客户端贡献度与数据量相结合的动态加权模型聚合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满足差分隐私的前提下,与DP-FL和其他两个自适应噪声的算法相比,不仅准确率提高了5.03、2.94和2.85百分点,而且训练轮次整体提高了5~40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差分隐私 自适应噪声 自适应裁剪 动态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元宇宙研究与进展
14
作者 潘志庚 夏先亮 +3 位作者 郎旭 范佳荣 钟绍春 李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4期614-624,共11页
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教育元宇宙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应用、技术及关键问题4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着重考察了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精准教学及其内容多样化、多重知识表达机制、学习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教育元宇宙的发展现状,从理论、应用、技术及关键问题4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着重考察了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精准教学及其内容多样化、多重知识表达机制、学习行为识别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教育元宇宙通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AI与人机交互等技术的融合,可获得高沉浸感的虚实融合教学体验,显著提升学习效果,但其在认知机制研究、个性化学习支撑、AI算法准确性方面仍存在不足.由此可知,解决硬件成本、数据与伦理安全、技术融合等关键问题是实现教育元宇宙广泛落实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教育 元宇宙 计算机辅助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与传输机理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在琛 江浩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23-2634,共12页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 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作为第六代(Sixth Generation,6G)移动通信中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具有低成本、低能耗和易于部署等特点.通过给电磁单元上的可调元件施加控制信号,可以实现对入射信号的幅度、相位、极化等调控,从而构造智能化的通信环境,为终端高能效无线通信提供了契机.本文首先基于无人机通信技术发展现状,阐明了将RIS技术引入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的传输机理,归纳了信道建模关键技术;最后针对RIS使能无人机高能效通信信道建模,总结和展望了未来的技术挑战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六代移动通信 智能超表面技术 高能效通信 无人机通信 信道传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分支网络的乳腺PET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
16
作者 韩鹏 黄韫栀 +2 位作者 任彩月 程竞仪 徐军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299,共7页
准确的肿瘤亚区分割是乳腺癌异质性表征的关键,而这种表征是了解乳腺癌化疗反应的关键。传统的阈值分割在功能性肿瘤亚区的区分上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割(GR)方法,该方法基于异质性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纹理信息、强度信息、形... 准确的肿瘤亚区分割是乳腺癌异质性表征的关键,而这种表征是了解乳腺癌化疗反应的关键。传统的阈值分割在功能性肿瘤亚区的区分上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分割(GR)方法,该方法基于异质性影像组学特征,包括纹理信息、强度信息、形状信息,通过高斯混合聚类实现功能性亚区的精准分割。基于GR分割,设计双分支双任务分类模型(DDCN),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利用得到的亚区来更好地提取肿瘤内部异质性的特征,并结合文本信息来评估疗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放射组学分割模型在不同功能亚区的识别上表现出色,在剪影系数和方差比指数上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DDCN模型融合了不同亚区的特征,消融实验结果表明,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的面积(AUC)、准确率等指标上DDCN都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总体而言,GR在肿瘤亚区分割上比传统的阈值分割效果更优,而DDCN模型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质性 聚类分割 深度学习 新辅助化疗 医学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段跟踪性能差异的对抗检测方法
17
作者 周泽 孙颖慧 +2 位作者 孙权森 沈肖波 郑钰辉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8-2110,共13页
针对跟踪模型存在被对抗攻击的风险且当前缺少相关的对抗检测方法,利用频域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扰动噪声视觉不可见的特点,首先理论证明了扰动噪声主要存在于图像的中高频段.然后定量地分析出视频序列的低频分量对跟踪性能的贡献最大... 针对跟踪模型存在被对抗攻击的风险且当前缺少相关的对抗检测方法,利用频域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结合扰动噪声视觉不可见的特点,首先理论证明了扰动噪声主要存在于图像的中高频段.然后定量地分析出视频序列的低频分量对跟踪性能的贡献最大且受对抗攻击的影响最小.最后根据上述理论证明和定量分析,提出了基于频段跟踪性能差异的检测框架,其中的频域分解模块用于提取视频序列的低频段分量;目标跟踪器及其同构同参的镜像跟踪器分别以视频序列的全频段和低频段分量为输入;判别模块通过对比2个跟踪器的输出差异,判定当前视频序列是否为对抗输入.该检测框架以跟踪器为载体,无需对抗训练,仅通过对比不同频段跟踪性能的差异性,即可实现对抗检测.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框架不仅能够有效地检测当前主流的对抗攻击,如CSA,TTP,Spark,检测精度高达97.55%,而且对跟踪器的原始跟踪性能影响较小.此外,检测框架具有泛化性,能够灵活地集成到多个跟踪器,如SiamRPNpp,SiamMask,SiamCAR,SiamB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对抗攻击 对抗检测 频域分解 性能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R-RIS辅助URLLC-NOMA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18
作者 朱建月 吴雨桐 +3 位作者 陈晓 谢亚琴 许尧 张治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9-417,共9页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该文研究了融合透射与反射功能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传输设计。具体而言,该文联合设计了基站端的波束成形向量、RIS端的透射相移矩阵和反射相移矩阵,以在满足基站...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场景,该文研究了融合透射与反射功能的智能超表面(STAR-RIS)辅助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的传输设计。具体而言,该文联合设计了基站端的波束成形向量、RIS端的透射相移矩阵和反射相移矩阵,以在满足基站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实现能耗最小化。为解决所提出的非凸问题,该文首先分析了有限块长传输下的用户速率函数特性,并据此将优化问题进行等价转换。随后,采用交替优化和半正定松弛(SDR)方法来解决联合波束设计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正交多址接入和传统RIS方案相比,所提出的方法在能耗性能上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 波束成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通道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鑫 杜景林 +1 位作者 陈子文 王坤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14651-14659,共9页
智能合约因漏洞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现有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动态卷积神经网络(dynamic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双向门控递归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 智能合约因漏洞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现有的智能合约漏洞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动态卷积神经网络(dynamic 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DCNN)、双向门控递归单元(bidirectional gate recurrent unit,BiGRU)、图传递神经网络(message passing neural network,MPNN)、注意力机制提出了基于双通道的漏洞检测方法DBTA(DCNN-BiGRU-MPNN-Attention)。首先利用Word2vec词嵌入技术和图归一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得的词向量表示传入改进DCNN-BiGRU,并引入了R-Drop(regularized dropout for neural networks)正则化方法提高模型泛化能力。将图归一化表示传入图传递神经网络,通过两个通道分别提取序列特征和图特征,然后结合自注意力机制和交叉注意力机制捕捉不同特征间的相关性,从而突出关键特征对漏洞检测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全连接层得到输出向量,利用sigmoid函数输出结果。通过消融实验和对比实验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检测两种不同类型的智能合约漏洞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能合约 深度学习 漏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多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晓 黄岩松 +1 位作者 施建锋 邓睿翔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5-1290,共6页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 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作为面向第6代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创新、高效、节能和成本效益高等特点,但其联合波束成形设计为非凸优化问题,仍然是具有挑战的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用于IRS辅助多用户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方案,以实现系统数据速率最大化。该方案在基站端采用迫零波束成形以消除用户间干扰,同时在IRS端设计了近最优反射波束成形以实现系统和数据速率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获得较高的系统和数据速率,也为IRS位置布局的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持与参考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IRS)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 联合波束成形 和数据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