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马珩 孙宁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12期34-36,共3页
依据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在强调经济、科技和资源环境三维均衡发展的理念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数(简称CMDI)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指数功效函数法计算其评价值。并对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 依据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在强调经济、科技和资源环境三维均衡发展的理念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数(简称CMDI)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指数功效函数法计算其评价值。并对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MDI能够客观反映中国制造业各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该指数的建立对科学评价我国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剖析发展薄弱环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发展指数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62,共16页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 本文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中国制造业总体,以及2006—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其中2003—2006年上升较缓慢,2006—2011年上升较快;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不仅机械电子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部分轻纺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这为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施合理的低碳发展策略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多数资源加工工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其背后原因在于资源加工工业碳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低碳技术进步,对于提升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经济 行业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李廉水 杨浩昌 刘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129,共9页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 运用基于FAHP-熵权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模型,对2003-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进行纵向和横向评价。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总体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的政策建议: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施产业错位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区域间制造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全面提升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 综合发展能力 FAHP 熵权 灰色关联投影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制造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基于DSR模型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巢惟忐 孙宁 +2 位作者 米卫红 段项锁 王芳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47-50,共4页
文章首先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据此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建立了三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文章首先从经济、技术和环境三个维度阐述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据此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同时依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提出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DSR模型)建立了三维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000-2008年长三角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脉络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自加入WTO组织以来,长三角制造业一直保持低碳化的良性发展趋势。最后根据评价研究结果结合长三角制造业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长三角 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廉水 徐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32-37,90,共6页
利用2006—2011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制造业整体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进一步分行业来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有利于污... 利用2006—2011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制造业整体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不显著;但进一步分行业来看,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环境规制有利于污染密集型行业技术创新,但对清洁生产型行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因此,政府应根据各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形式的环境规制政策,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产业生命周期研究——基于1993—2014年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季良玉 李廉水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30-37,90,共8页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制造业产业如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合理定位和选择发展道路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制造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明确制造业产业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促进或抑制。因此,运用产出增长...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制造业产业如何在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中合理定位和选择发展道路尤为重要。通过中国制造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明确制造业产业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促进或抑制。因此,运用产出增长率法、产业生长曲线法、综合指标分析法等方法,基于1993—2014年的制造业产业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基于3种不同方法所得结论基本一致:1/3的制造业产业仍然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半数制造业产业已经处于成熟期,少数则处于衰退期。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可分别采取创新发展、转移产能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命周期 创新提升 产能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约束与中国制造业发展之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尤宏兵 许立帆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8-92,共5页
制造业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它兼具消耗资源、改变环境的双重特征。文章通过分析明确提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以市场和能源为主)及环境约束现状,同时指出中国制造业能够... 制造业是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物质基础,但它兼具消耗资源、改变环境的双重特征。文章通过分析明确提出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以市场和能源为主)及环境约束现状,同时指出中国制造业能够在困境中前行,并继续发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关键是须选择好科学合理的路径:低碳化、服务化及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低碳 服务化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思考 被引量:8
8
作者 许立帆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9-84,共6页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独特驱动力。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投入服务化及产出服务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较...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独特驱动力。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及综合经济实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从投入服务化及产出服务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尚处于较低水平。提升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途径包括:实施理念创新;加快制度创新;选择合适路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化 价值链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研究生教育与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薇 许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利用200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研究生教育与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省市间的差异分析和七大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制造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协调性高的省份... 利用200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份研究生教育与制造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省市间的差异分析和七大区域间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生教育水平与制造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是协调性高的省份比较少,超过半数的省份仍然处于初级协调的状态。从整体态势来看,我国的教育与制造业经济水平由东到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区域间的协调性水平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研究生教育 制造业经济 协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 被引量:183
10
作者 李廉水 石喜爱 刘军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30,共10页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主攻方向,是中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本文从世界和中国制造业发展进程的视角梳理了制造业智能化的阶段历... 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正在深刻调整,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主攻方向,是中国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制造业发展新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本文从世界和中国制造业发展进程的视角梳理了制造业智能化的阶段历程;将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进行对比分析,提炼了制造业智能化的内涵;从制造业企业、产业和宏观(总体)等多个方面刻画了制造业智能化的外延特征;从核心技术、生产方式、标准体系、制造业体系等方面就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判断中国十年后将作为主要领导者引领世界智能制造的发展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智能化 内涵 特征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杰 林云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87,共6页
选取2005~2012年我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探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耗、科技投入、环境规制等条件下,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制... 选取2005~2012年我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从产业层面探讨我国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产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能源消耗、科技投入、环境规制等条件下,制造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N”型关系,并且目前我国制造业集聚水平以中低集聚度为主,处于倒“N”型曲线的两个转折点之间。据此,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集聚水平以降低环境污染水平的政策建议,最终实现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环境污染 EG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驱动因素及其区域差异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军 钱宇 +1 位作者 曹雅茹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3,共10页
制造业智能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界定了制造业智能化内涵,构建包括基础投入、生产应用、市场效益三个维度1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测算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从宏观及... 制造业智能化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界定了制造业智能化内涵,构建包括基础投入、生产应用、市场效益三个维度13项指标的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权重,测算2010—2016年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从宏观及企业微观等层面实证检验制造业智能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智能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基础投入层和生产应用层所占权重较高,发挥主要作用;制造业智能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呈现出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梯度分布态势;创新能力、用工成本、政策扶持等是制造业智能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中创新能力是驱动东部智能化的主要因素,而成本压力是中西部地区智能化转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智能化 驱动因素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钟念 李廉水 刘军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7-63,共7页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以中国制造业20个细分产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0.4962;但... 基于行业异质性视角,以中国制造业20个细分产业200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与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为0.4962;但具有产业异质性;(2)人力资本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但受环境规制约束时降低了促进作用;(3)无论环境规制约束与否,外资参与程度对制造业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影响不同;(4)竞争程度对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抑制作用。与此同时,制造业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会受到上一期技术创新的影响。因而,政府在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要体现产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技术创新 产业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德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特征及创新产出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季良玉 李廉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36,42,共7页
分析中美德三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性、结构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比较三国在创新实力以及转化效益等创新产出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前景良好,增长速度较快;实施错位竞争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美德两国有较大差... 分析中美德三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性、结构性以及创新性等特征,比较三国在创新实力以及转化效益等创新产出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成长前景良好,增长速度较快;实施错位竞争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内部结构与美德两国有较大差异;创新投入总量不断增长,转化效益显著提升。但与美德相比,存在创新投入强度偏低、创新实力较弱等问题。鉴于此,中国高新技术制造业应当借鉴美德经验,推进自主创新、提升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制造业 发展特征 创新产出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智能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刘军 曹雅茹 +1 位作者 鲍怡发 招玉辉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2,共10页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将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机理分析表明,从短期来看,制造业智能化通过改变高低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加剧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从长期来看,虽然收入差距会... 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将对不同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机理分析表明,从短期来看,制造业智能化通过改变高低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加剧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从长期来看,虽然收入差距会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而继续扩大,但扩大的速度会逐渐减缓。基于2010—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智能化对高低技能劳动力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智能化显著扩大了我国高低技能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对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收入水平的进一步回归表明,制造业智能化通过提高高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低技能劳动力工资水平的方式加剧了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智能化 收入差距 高技能 低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刘军 常慧红 张三峰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41,106,共8页
从机理和实证两方面探究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进生产制造模式,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以及改变需求结构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智能化对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与... 从机理和实证两方面探究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理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改进生产制造模式,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以及改变需求结构促进中国制造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智能化对制造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明显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在制造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地区,智能化都对其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制造业结构高度化水平高的地区,智能化对其高度化的影响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制造业 合理化 高度化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融合视角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锦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38,48,共5页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行业管制等因素的影响下实现了产品和市场的融合发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产业价值链原先的结构得以打破并重构,产业融合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文化产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工业旅游、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等。在政府扶持、人才支撑、技术推动和网络创新等路径下,可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40年:回溯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廉水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7-114,238,共9页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断攀升。然而,中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整体处于全球制...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竞争力不断攀升。然而,中国制造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如整体处于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低端、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高等。未来,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坚定地向智能化、高质量、绿色化和服务化方向转型,逐步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本质性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改革开放 全球价值链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何正全 李亚萍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0,共5页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其变动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进出口额可以作为汇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本文以2005年8月至2015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名... 人民币汇率变动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问题。理论分析表明,其变动对我国外向型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而企业进出口额可以作为汇率与盈利能力之间互相作用的桥梁。本文以2005年8月至2015年4月的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企业进出口额以及规模的VAR模型,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的盈利能力有负面影响,长期看来影响逐渐减小。最后,本文根据结论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升值 制造业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来自世界银行2012年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维军 韩硕 +2 位作者 傅宇 王文婧 赵佳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6-81,共6页
开放式创新行为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在区域、行业上分布不均;(2)竞争对手情况、信息技术支持度、数据软件共... 开放式创新行为对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对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企业开放式创新行为在区域、行业上分布不均;(2)竞争对手情况、信息技术支持度、数据软件共享度、产品出口、产品销售范围等对研发合作有显著正向影响;(3)高管工作经历、竞争者数量、信息技术支持度等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影响因素 信息化水平 竞争环境 产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