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环流背景下城市化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温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郑有飞 傅颖 尹继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采用均一性较好的逐日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DMSP/OLS卫星夜晚灯光数据,基于Gis工具及Observe Minus Reanalysis(OMR)方法,定量分析了1961—2010年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城市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 采用均一性较好的逐日温度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DMSP/OLS卫星夜晚灯光数据,基于Gis工具及Observe Minus Reanalysis(OMR)方法,定量分析了1961—2010年的大气环流背景下城市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以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从而导致日较差呈下降趋势,其变化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吻合。另外,城市化对温度趋势的贡献以日较差>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其中大都市的贡献率最大。强(弱)副高年城市化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温度升高(降低),强副高年大城市对温度的响应较大,而弱副高年中等城市对温度的响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特征 Gis 城市化 夏季气温 OMR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陆极端高温基于去趋势波动及排列熵法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有飞 尹继福 吴荣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7,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大陆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确定全国83个站点极端高温阈值,通过排列熵方法检测全国10个区的极端高温周期和突变。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极端高温频数主要以7年、10~13年和16~20年三大周期变化;突... 为进一步掌握我国大陆极端高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确定全国83个站点极端高温阈值,通过排列熵方法检测全国10个区的极端高温周期和突变。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极端高温频数主要以7年、10~13年和16~20年三大周期变化;突变主要发生在1960年代、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1950年代初极端高温频率年值最大,而后急剧下降,直至198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极端高温年频数均值南方较北方大,且大、小频数分布区域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极端高温 去趋势波动分析 排列熵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遥感土壤湿度反演算法及产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郑有飞 黄图南 +2 位作者 段长春 尹继福 吴荣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在地球系统中,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间水分、能量和碳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也是监控土地状况如土地退化、干旱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湿度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对研究全球气候问题、构建流域水文模型、监测农作物生长等科学研究都具有... 在地球系统中,土壤湿度是控制陆气间水分、能量和碳交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变量,也是监控土地状况如土地退化、干旱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湿度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对研究全球气候问题、构建流域水文模型、监测农作物生长等科学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微波遥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物理机制,使得通过遥感手段观测土壤湿度较传统的地表站点观测在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大优势。简要介绍了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湿度的主要原理,并回顾了被动微波、主动微波以及被动和主动微波联合反演土壤湿度典型反演算法,这些方法大部分是围绕土壤湿度与亮度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同时考虑其他各种不同因子对于地表微波辐射的影响。另外,对欧洲气象业务卫星(european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meteorological operational satellite program,ERS/Met Op)、高级微波扫描辐射计(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OS,AMSR-E)、土壤湿度与海洋盐分卫星(soil moisture and ocean salinity,SMOS)3种全球土壤湿度数据集的状况和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当前的问题展望未来卫星遥感反演土壤湿度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湿度 反演算法 主动遥感 被动遥感 亮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对改善陆面模式模拟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尹继福 郑有飞 +5 位作者 詹习武 吴荣军 刘吉成 方莉 关福来 姚树然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0-276,共17页
利用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改善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是目前提升干旱监测水平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通过介绍现阶段几种典型陆面模式和同化方法,回顾了地表类型、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 利用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改善陆面模式的模拟能力,是目前提升干旱监测水平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问题。通过介绍现阶段几种典型陆面模式和同化方法,回顾了地表类型、地表反照率、植被覆盖度、地表温度、土壤湿度和降水量等主要极轨卫星陆地产品发展现状,并指出同化极轨卫星陆地产品对陆面模式模拟能力的改善作用主要受陆面模式、同化方法和卫星产品质量三方面限制。而基于较新的地表类型、(准)实时植被覆盖度和地表反照率产品及高质量的土壤湿度、地表温度和降水数据,通过优化同化方法和系统地发展陆面模式,有望进一步改善同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极轨卫星产品 陆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5
作者 蓝盈 郑有飞 +3 位作者 段长春 尹继福 吴荣军 黄图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自动气象站观测是获取地表土壤湿度的主要手段。地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因此,开展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 土壤湿度是控制陆地和大气间水分和能量交换过程的重要变量,而自动气象站观测是获取地表土壤湿度的主要手段。地表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准确性能够直接影响其应用效果,因此,开展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质量控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14年云南省37个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采用谱分析方法,以观测值及其Savitzky-Golay二次导数的平均值、均方差、变化率等统计量为判据,筛选剔除了观测数据中的随机噪声、异常峰值和异常平稳值。结果表明:云南省自动气象站观测数据均有缺测,两种异常值中,异常平稳值占绝大部分。与降水时间序列对比发现,不同降水强度下各层土壤湿度变化存在一定差异,砂质土站点对降水的响应最为明显,黏质土站点雨后土壤湿度变化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自动气象站 土壤湿度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